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萨河源廓琼岗日冰川流域降水δ^(18)O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杨佳馨 德吉 +3 位作者 姚檀栋 曲冬梅 于正良 旦增白姆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6期1715-1727,共13页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2)H)作为水循环过程的有效示踪剂,可以揭示水汽来源和水汽传输路径。为了认识季风和西风水汽来源对拉萨河源廓琼岗日冰川流域降水δ^(18)O的影响,利用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廓琼岗日3个采样点收...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2)H)作为水循环过程的有效示踪剂,可以揭示水汽来源和水汽传输路径。为了认识季风和西风水汽来源对拉萨河源廓琼岗日冰川流域降水δ^(18)O的影响,利用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廓琼岗日3个采样点收集的347个事件降水样品,研究了该区降水δ^(18)O的变化特征、大气降水线及其与气象要素和对流活动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区内冰川末端(海拔5544.5 m)、流域源头(海拔5374.0 m)和流域出口(海拔4941.3 m)3个采样点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的温湿度、降水量差异较小;并且在2020年7—8月期间,3个采样点降水δ^(18)O和降水线均相近,反映了廓琼岗日冰川流域内部气候差异较小。分析流域出口处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降水δ^(18)O显示,日尺度降水δ^(18)O以6月中旬为界,前一阶段较高,后一阶段较低;月尺度降水δ^(18)O极高值在6月,极低值在9月。流域内季风期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8.12、11.78)明显小于非季风期(8.79、23.18),反映了季风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地具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全年范围(8.27、15.10)和季风期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更相近,可能与该流域内季风期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较大有关。廓琼岗日冰川流域季风期降水δ^(18)O在月尺度上呈显著的温度效应,全年范围降水δ^(18)O在日尺度上呈显著的降水量效应。降水事件前1~6天的对流活动对降水δ^(18)O具有贫化作用,并且其影响在季风期较明显。后向轨迹追踪表明,印度季风携带的水汽为该区域带来了几乎全年的降水,季风会使该区域降水δ^(18)O逐渐贫化。以上研究内容初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高寒山区降水δ^(18)O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高寒地区水循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琼岗日 降水δ^(18)O 局地大气降水线 气候因素 对流活动 水汽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江河流域大气环境质量研究进展
2
作者 贺玉琴 安宝晟 +3 位作者 李久乐 王传飞 王忠彦 王伟财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381-401,共21页
青藏高原江河流域大气环境质量与人类命运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其质量水平与变化规律备受关注,但缺乏完整系统的研究。阐述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青藏高原江河流域大气环境监测现状,综述青藏高原及其主要江... 青藏高原江河流域大气环境质量与人类命运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其质量水平与变化规律备受关注,但缺乏完整系统的研究。阐述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青藏高原江河流域大气环境监测现状,综述青藏高原及其主要江河流域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在青藏高原典型江河流域系统开展大气环境质量观测研究的建议思路,将为青藏高原重要江河流域大气环境质量研究与保护决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服务青藏高原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 青藏高原 江河流域 观测 模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黎 孙向阳 +4 位作者 安宝晟 李素艳 李久乐 王传飞 高小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8-1737,共10页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农业资源最集中、环境承载压力最大的地区。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生态及环境脆弱特征。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拉萨河流域天然灌木林、稀疏灌木林、人工灌木...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农业资源最集中、环境承载压力最大的地区。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生态及环境脆弱特征。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拉萨河流域天然灌木林、稀疏灌木林、人工灌木林、人工乔木林、天然草地等5种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灌木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均最高。(2)5种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均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优势菌群,真菌以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及虫霉门为优势菌。(3)在浅层土壤中,天然草地和人工乔木林的细菌群落聚类相似,在深层土壤中,天然灌木林、稀疏灌木林、人工灌木林的细菌群落聚类相似。除天然灌木林外,其余4种生态系统的真菌群落在浅层和深层土壤中均呈现分离趋势。(4)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速效钾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而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含水率、总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拉萨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流域 生态系统类型 微生物群落特征 高通量测序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