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凝胶联合甲硝唑、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赵小侠 王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甲硝唑、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和观察组(50例,苦...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甲硝唑、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和观察组(50例,苦参凝胶联合甲硝唑、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带恢复正常时间、阴道疼痛消失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甲硝唑、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良好,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阴道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凝胶 甲硝唑 乳酸菌阴道胶囊 滴虫性阴道炎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娟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1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分娩...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分娩方式及自然分娩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护理新模式能够减轻产妇的焦虑感,提高分娩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新模式 产妇焦虑 分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破膜在产科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妮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技术对处理产科情况的重要意义。方法:对人工破膜的孕妇20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首先破膜后可引起子宫反射性的子宫收缩,发动或加强宫缩,加速产程。其次可直接观察羊水性状,间接了解胎儿宫内的安危状况。结果:再次人工...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技术对处理产科情况的重要意义。方法:对人工破膜的孕妇20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首先破膜后可引起子宫反射性的子宫收缩,发动或加强宫缩,加速产程。其次可直接观察羊水性状,间接了解胎儿宫内的安危状况。结果:再次人工破膜后,可减轻宫腔压力,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人工破膜对产程及胎儿的影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只有正确掌握人工破膜的指征和方法,才能提高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婴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破膜 引产催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坤丹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王艳 赵小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6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定坤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坤丹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效果,还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坤丹 雌二醇地屈孕酮 围绝经期综合征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宫内缺氧的脐血流超声特征评估及其与氧化应激损伤、胎盘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尹维 樊丽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胎儿宫内缺氧的脐血流超声特征评估及其与氧化应激损伤、胎盘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存在胎儿宫内缺氧的孕妇作为病理组,同期健康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妊娠过程中对脐动脉的PI、RI进行超声评估,分娩后测定脐带血内氧化应激... 目的:研究胎儿宫内缺氧的脐血流超声特征评估及其与氧化应激损伤、胎盘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存在胎儿宫内缺氧的孕妇作为病理组,同期健康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妊娠过程中对脐动脉的PI、RI进行超声评估,分娩后测定脐带血内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及胎盘中氧化应激基因、凋亡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病理组孕妇妊娠31~36周及妊娠37~41周时脐动脉的PI及RI均高于对照组;病理组孕妇脐带血中MDA、AOPP的含量以及胎盘中Keap1、Nrf2、ARE、HO-1、NOQ1、Caspase-3、Beclin-1、LC3-II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脐带血中GSH-Px、SOD的含量以及胎盘中Keap1、Survivin、XIAP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组孕妇脐动脉PI、RI的水平与脐带血中MDA、AOPP的含量以及胎盘中Keap1、Nrf2、ARE、HO-1、NOQ1、Caspase-3、Beclin-1、LC3-II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脐带血中GSH-Px、SOD的含量以及胎盘中Keap1、Survivin、XIAP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胎儿宫内缺氧的脐血流超声特征为阻力增加、流量减少且与氧化应激损伤、胎盘细胞凋亡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缺氧 脐带血 超声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及T1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文博 魏晓娟 +1 位作者 陈书影 郭文怡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450-456,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1/GSTT1)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1/GSTT1)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GSTM1/GSTT1基因型;并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先心病发病风险影响因素关联强度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及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孕前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定期产检以及怀孕知情时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OR=1.56,P=0.049;OR=1.73,P=0.036)。经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GSTT1(-)基因型和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以及孕前高体质量指数是先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定期产检以及摄入充足的叶酸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与GSTM1(-)/GSTT1(-)基因型之间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与母亲围孕期不吸烟且GSTM1/T1基因未缺失的研究对象相比,其母亲围孕期吸烟且携带GSTM1(-)和(或)GSTT1(-)基因型的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OR=9.01,3.87,3.01;95%CI:1.73~39.69,1.21~19.57,1.13~9.69)。结论 GSTM1/GSTT1基因缺失是先心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GSTM1(-)/GSTT1(-)基因型与孕母围孕期吸烟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吸烟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术和子宫全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樊丽萍 张忠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8期75-76,共2页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扶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经阴道镜活检病理确诊的310例CINⅡ~Ⅲ患者,按治疗方式分成LEEP治疗组(220例)和全子宫切除组(90例),比较不同术式...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扶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经阴道镜活检病理确诊的310例CINⅡ~Ⅲ患者,按治疗方式分成LEEP治疗组(220例)和全子宫切除组(90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术后病理分级变化、疗效及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与全子宫切除组病理检查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一致性均较好。LEEP治疗组和全子宫切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4.55%和96.67%,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随访24个月,LEEP组复发3例(1.36%);全子宫切除术组复发1例(1.1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恰当合理的LEEP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均有很高的治愈率;LEEP术操作简单、损伤更小、保全子宫,可以弥补基层医院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不足,对明确诊断和满意治疗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宫颈癌组织中癌细胞生长信号通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白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宫颈癌组织中癌细胞生长信号通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扶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介入组和静脉组,分别接受新辅助介入动脉化疗以及...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宫颈癌组织中癌细胞生长信号通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扶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介入组和静脉组,分别接受新辅助介入动脉化疗以及新辅助静脉化疗。手术切除后,测定宫颈癌病灶内PI3K/AKT/mTOR、Wnt/β-catenin、MEK/ERK信号通路分子的含量。结果:介入组患者宫颈癌病灶内p-PI3K、p-AKT、mTOR、MMP2、VEGFβ-catenin、CyclinD1、Twist、Slug、Snail、MEK1、MEK2、ERK1/2、Bcl-2的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静脉组,E-cadherin、Bax的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介入动脉化疗能够较新辅助静脉化疗更为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病灶内PI3K/AKT/mTOR、Wnt/β-catenin、MEK/ERK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介入动脉化疗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LSD1、NDRG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煜 李明杰 +2 位作者 樊丽萍 赵麦娟 白昌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37-439,443,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NDRG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扶风县人...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NDRG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扶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后取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测定LSD1、NDRG1基因及迁移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卵巢癌组织中LSD1、YKL40、COX2、Twist、IFITM1、CatL、CTHRC1、MMP2、FUNDC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NDRG1、E-cadherin、Wnt5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LSD1高表达的卵巢癌组织中YKL40、COX2、Twist、IFITM1、CatL、CTHRC1、MMP2、FUNDC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SD1低表达的卵巢癌组织,E-cadherin、Wnt5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LSD1低表达的卵巢癌组织。结论:卵巢癌组织中LSD1高表达、NDRG1低表达能够促进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 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 NDRG1)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围生期心肌病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晓娟 陈文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5期26-2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PCM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结果 PPCM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33.69±9.53... 目的通过分析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PCM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结果 PPCM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33.69±9.53)%,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增大(55.43±5.35)mm。在经过有效治疗6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发现,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51.93±10.6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缩小(46.84±3.29)mm。吸烟、高龄、多胎多产、妊娠高血压或产前子痫病史为危险因素,强心、利尿合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类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结论吸烟和妊娠高血压可能是显著的PPCM发病风险因素。经及时正规药物治疗PPCM部分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心肌病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诊断子宫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11
作者 樊丽萍 张忠民 +1 位作者 赵军强 李亚丽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38-839,共2页
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显著,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及辅助检查手段,易与子宫肌瘤相混淆,故误诊率较高。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子宫肉瘤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1,2],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临床中已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关键词 子宫肉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MRI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100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红妮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5期3257-3257,共1页
目的: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效果显著。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治愈率为99%。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直接显著不影响整体,保持子宫颈功能... 目的: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效果显著。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治愈率为99%。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直接显著不影响整体,保持子宫颈功能和完整性优点,尤其在治疗宫颈管疾病中,一些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无法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慢性宫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应用子宫动脉栓塞在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静 齐进 赵麦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7期1868-187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应用子宫动脉栓塞(UAE)在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n=77)和B组(n=73)。A组患...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应用子宫动脉栓塞(UAE)在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n=77)和B组(n=73)。A组患者采用预防性UAE治疗,B组患者采用挽救性UA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基本情况、分娩方式、并发症、生育能力、手术前后卵巢血供[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卵巢内分泌功能[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结果 (1)A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100.00%(77/77)高于B组87.67%(64/73),术中及术后出血量(1 123.49±410.82) ml、(156.79±46.28) ml、子宫切除率1.30%(1/77)、产时大出血发生率2.60%(2/77)均低于B组(2 084.65±579.57) ml、(287.29±45.86) ml、12.33%(9/73)、12.33%(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的阴道分娩率97.40%(75/77)高于B组86.30%(63/73),剖宫取胎率2.60%(2/77)低于B组13.70%(1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4周,A组患者的PSV(36.70±7.56) cm/s、(42.59±9.74) cm/s、EDV(11.60±3.31)cm/s、(11.85±3.57) cm/s、RI(0.65±0.05)、(0.68±0.08)、PI(1.45±0.13)、(1.58±0.39)高于B组(32.82±8.23)(1.2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E2水平(72.49±10.45) pg/ml、(70.62±12.30) pg/ml较术前、术后3个月低,血清FSH(12.03±1.10) IU/L、(12.35±1.15) IU/L、LH(6.79±1.40)IU/L、(7.18±1.16) IU/L、PRL(13.70±4.45) ng/L、(14.38±4.69) ng/L水平较术前、术后3个月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率87.84%(65/74)、79.41%(54/68)、受孕62.16%(46/74)、55.88%(38/68)、自然流产2.70%(2/74)、10.29%(7/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UAE、挽救性UAE安全可靠,均能减小对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保留生育能力。但与挽救性UAE比较,预防性UAE应用于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能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产时大出血及子宫切除,改善卵巢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前置状态 引产 子宫动脉栓塞 时机 卵巢血供 卵巢内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亚娟 杜清丽 杨彩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GDM组),糖耐量正常孕妇52例(NGT组)和糖耐量减低孕妇28例(GIGT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GDM组),糖耐量正常孕妇52例(NGT组)和糖耐量减低孕妇28例(GIGT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负荷试验的1 h切点血糖(OGCT-1 h PG)。结果 GDM组的HbA1c、FPG、OGCT-1 h PG水平和阳性率与NGT组和GIGT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GT组比较,GIGT组的HbA1c和OGCT-1 h PG水平明显较高(P<0.05);NGT组和GIGT组的HbA1c、FPG、OGCT-1 h PG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HbA1c阳性率显著高于FPG阳性率(P<0.05),HbA1c阳性率高于OGCT-1 h PG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水平在GDM患者中明显升高,对早期诊断GDM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口服糖负荷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6期82-8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密集抽样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TCRP+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密集抽样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TCRP+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对照组(49例,TCRP)。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研究组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症状尽快改善,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屈螺酮炔雌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及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护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乌湘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7期134-135,共2页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治疗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产后6~8周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糖代谢正常组(65例)与糖代谢异常组(65例)。对所...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治疗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产后6~8周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糖代谢正常组(65例)与糖代谢异常组(65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空腹血糖值检测、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等,观察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孕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糖代谢异常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糖代谢正常组的时间长,新生儿窒息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糖代谢正常组的各糖代谢指标优于糖代谢异常组(P〈0.05)。结论 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住院时间长,各项糖代谢指标较差,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的影响及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惠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145-145,共1页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的影响并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2015年与2016年两年间的300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所有产妇都给予导乐分娩护理服务,观察产妇的分娩结局,并以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分别评价产妇入院时以及产后...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的影响并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2015年与2016年两年间的300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所有产妇都给予导乐分娩护理服务,观察产妇的分娩结局,并以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分别评价产妇入院时以及产后48h的心理状况。结果:本组产妇总产程为(6.25±2.13)h,产后24h出血量(152.17±43.52)mL,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4%(73/3000);产妇产后48h的HAD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乐分娩能明显减轻产妇的焦虑/抑郁,有益于产妇心理健康,促进产程的顺利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分娩 产妇心理 焦虑 抑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3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煜 李明杰 姚辛勤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S1期103-103,共1页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与宫颈癌关系密切。聚焦超声是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糜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治疗时间短、疼痛轻的优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35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宫颈糜烂 超声 高强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护理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侠 王改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份我院产科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施行产前护理教育,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份我院产科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施行产前护理教育,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产前护理教育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教 分娩知识 自然分娩 护理教育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杰 白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应用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应用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的总活动度、邻近节段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Isobar动态固定 腰椎融合 椎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