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钙用于慢性肾病患者降血脂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国华 章旭 +3 位作者 曹娟 李海涛 印荻 周长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CKD)患者降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血脂异常的90例CKD患者,分为3组,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3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分别...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CKD)患者降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血脂异常的90例CKD患者,分为3组,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3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4和12周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4和12周时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其中B组患者血脂的变化水平较A、C组明显,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显著改善CKD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比阿托伐他汀好;瑞舒伐他汀钙10 mg/d较5 mg/d疗效更明显;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慢性肾病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晚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印荻 章旭 +6 位作者 曹娟 王国华 李海涛 周长菊 赵彩霞 丁浩 许琴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彩超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1,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1,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彩超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1,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1,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1,三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能(ALT)、肌酸激酶(CK)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粥样斑块数目、大小。结果三组治疗前血脂、hs-CRP水平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其中B组患者血脂及hs-CRP的变化水平较A、C组明显(P<0.01);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但仅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斑块数目无明显改变,B组斑块治疗后较治疗前缩小,A、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通过调脂、抑制炎症反应等可能机制逆转慢性肾脏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慢性肾脏病 颈动脉粥样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长菊 章旭 曹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550-552,共3页
急性肾衰竭(ARF)被称为急性肾损伤(AKI)。AKI是一种具有多种可能病因和临床症状的复杂临床综合征。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住院患者发病率可达3.38%,其中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以及重度感染等)高危住... 急性肾衰竭(ARF)被称为急性肾损伤(AKI)。AKI是一种具有多种可能病因和临床症状的复杂临床综合征。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住院患者发病率可达3.38%,其中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以及重度感染等)高危住院患者高达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临床综合征 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患者 急性肾衰竭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心脏瓣膜钙化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长菊 章旭 +6 位作者 曹娟 印荻 李海涛 王国华 许琴 赵彩霞 丁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心脏瓣膜钙化患病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方法收集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4例,分为血液透析(HD)组18例、血液滤过(HDF)组18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1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心脏瓣膜钙化患病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方法收集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4例,分为血液透析(HD)组18例、血液滤过(HDF)组18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18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变化及心脏瓣膜钙化程度,分析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 (1)治疗12个月后54例患者中有23例(42.59%)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瓣膜钙化,3组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率分别为HD组55.56%,HDF组44.44%,HP+HD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个月后,Ⅰ度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明显高于无钙化组(P<0.05),Ⅱ、Ⅲ度钙化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高于无钙化组和Ⅰ度钙化组(P<0.05),Ⅲ度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明显高于Ⅱ度钙化组(P<0.05)。(3)HD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P+HD组治疗后血钙较治疗前升高,血磷及PT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F组和HP+HD组的血磷、PTH水平明显低于HD组(P<0.05);HP+HD组的血磷及PTH水平与HDF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磷血症、高PTH等是心脏瓣膜钙化的高危因素,应用HDF、HP+HD透析方式能较好地清除血磷、PTH等,以HP+HD透析方式尤佳,可降低心脏瓣膜钙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心脏瓣膜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蛋白水平对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钾钠氯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志勇 肖鹿骋 +3 位作者 顾桂兰 曹娟 张超 盛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2198-22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水平变化导致间接和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ISE)结果间存在的差异,揭示直接ISE与间接ISE测定血浆钾、钠、氯离子结果之间的差异与血浆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低、中、高血浆蛋白的独立样本,研究直接与间接离子选择...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水平变化导致间接和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ISE)结果间存在的差异,揭示直接ISE与间接ISE测定血浆钾、钠、氯离子结果之间的差异与血浆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低、中、高血浆蛋白的独立样本,研究直接与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血浆钾、钠、氯检测结果差异以及与蛋白水平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间接法与直接法检测钠离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钠离子结果差异与总蛋白、清蛋白离子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9 4 X+9.604 1和Y=-0.195 X+7.807 8,相关系数r(r2)分别为0.76(0.57)和0.61(0.37),均P<0.001。结论采用间接ISE法检测血浆钠离子时,对血浆蛋白水平的变化具有影响,直接与间接ISE法检测血浆钠离子结果差异和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之间线性回归等式可以成立。在总蛋白和(或)清蛋白水平明显异常时,直接ISE法测定血浆钠离子结果应当作为临床正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蛋白 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长菊 曹娟 +5 位作者 章旭 印荻 丁浩 赵彩霞 张锁建 赵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PEW)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9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5岁-78岁,透析龄3-36月。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MGA)、营...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PEW)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9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5岁-78岁,透析龄3-36月。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M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白蛋白等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中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中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等。入组标准:按照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协会(ISRNM)专家组制定的PEW的标准进行筛选,分为PEW组35例及非PEW组61例。结果:(1)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率36.5%(35/96),其中大于65岁患者22例,占62.9%(22/35),糖尿病肾病患者14例,占40%(14/35);(2)两组比较,在原发病方面,PEW组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非PEW高(P〈0.05);PEW组年龄、透析时间、Hs-CRP明显高于非PEW组(P〈0.05);而BMI、TP、Alb、PA、Hb、TC、MAC、MAMC的比例等明显低于非PEW组(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5岁)、透龄长、Hs-CRP、Alb是导致PE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率高,其中高龄(〉65岁)、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高龄(〉65岁)、透龄长、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是PEW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腹膜透析 蛋白能量消耗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MQM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肾病患者抗炎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国华 章旭 +6 位作者 曹娟 李海涛 印荻 周长菊 许琴 丁浩 赵彩霞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肾病患者抗炎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90例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B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肾病患者抗炎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90例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B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时血白细胞、高敏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炎症指标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瑞舒伐他汀钙组比阿托伐他汀钙组炎症指标下降更为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慢性肾病 炎症
原文传递
微炎症状态和蛋白能量消耗在维持性腹膜透析人群中的特点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长菊 曹娟 +5 位作者 章旭 印荻 丁浩 赵彩霞 张锁建 赵烨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212-3215,3218,共5页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和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在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中发病特点,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MPD患者96例。采用改良SGA法、汉化营养不良原炎症评分(SMI)评分和清蛋白(Alb)进行营养评估,微炎...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和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在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中发病特点,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MPD患者96例。采用改良SGA法、汉化营养不良原炎症评分(SMI)评分和清蛋白(Alb)进行营养评估,微炎症状态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检测Alb、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胆固醇(Tch)等指标。结果 MPD患者PEW发生率36.50%,其中大于65岁患者占62.86%,透析龄大于2年患者占57.10%,糖尿病肾病患者占40.00%;MPD患者hs-CRP>5 mg/L占58.33%,其中大于65岁患者占42.86%,透析龄大于2年患者占60.71%,糖尿病肾病患者占32.14%。PEW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透析龄、hs-CRP、TNF-α、IL-6高于非PEW组,而BMI、TP、Alb、PA、Hb、Tch、中臂围(MAC)、中臂肌围(MAMC)的比例低于非PEW组(均P<0.05);hsCRP>5mg/L组年龄、透析时间、TNF-α、IL-6高于hs-CRP≤5 mg/L组,而TP、Alb、PA、TF、Hb、Kt/V≥1.72的比例低于hsCRP≤5mg/L组(均P<0.05)。校正性别、年龄、透析龄影响因素,MPD患者hs-CRP水平与Alb、PA、TF、Tch、Scr、TG水平呈不同程度负相关;患者IL-6水平分别与Alb、PA、TF、Tch、TG呈不同程度负相关;患者TNF-α水平与Alb、PA、TF、TG、Tch水平呈不同程度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透析龄、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是PEW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D患者PEW、微炎症状态发生率高,PEW、微炎症状态发生具有高龄、透析龄长的特点,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PEW、微炎症状态,高龄、透析龄、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是PEW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能量代谢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