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晨笛 罗晓红 +4 位作者 吴晓兰 王海英 韩倩 李莉 郑燕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见习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两个班设为实验组(n=53)与对照组(n=55)。实验组学...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见习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两个班设为实验组(n=53)与对照组(n=55)。实验组学生实施微课+PBL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PBL教学。通过闭卷考试、实践操作考试、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成绩考核优良率(92.45%)高于对照组成绩考核优良率(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41,P=0.02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妇产科的在学习兴趣提升(P=0.0017)、临床思维提升(P=0.0045)、教学方法满意度(P=0.0004)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临床见习微课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对临床问题的正确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增强了学生对妇产科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PBL 妇产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慕课、微课的师生互动教学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燕 李宇轩 +2 位作者 王晨笛 杜娟 罗晓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议,利用本教研室开发的妇产科学慕课、微课资源,借助互联网,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450名本科学生开展"互联网+"妇产科学远程教学。本文探讨...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议,利用本教研室开发的妇产科学慕课、微课资源,借助互联网,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450名本科学生开展"互联网+"妇产科学远程教学。本文探讨以慕课、微课为基础,采用网络在线教学、在线练习、在线测试、在线直播等方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沟通与反馈指导,实践和体验了以慕课、微课为基础,网络在线互动的妇产科专业教学模式,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微课 师生互动 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
作者 郑燕 罗晓红 +2 位作者 李雨璘 王晨笛 李宇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249-00250,共2页
“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该文探讨了结合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妇产科数字化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数字化教学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该文探讨了结合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妇产科数字化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数字化教学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妇产科学 数字化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董咏梅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产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6例来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用随机分组法将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后期分析对比两组数据结果,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产妇的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 目的探讨在产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6例来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用随机分组法将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后期分析对比两组数据结果,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产妇的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妇的顺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特别是临床应用人性化护理,可减小产妇的焦虑程度,减少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大大提高了顺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人性化护理 焦虑程度 顺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类耐药卵巢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晓燕 杨旭 王瑜婷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316-320,共5页
虽然当前卵巢癌治疗方案在不断优化,但手术结合化疗仍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R0为目标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化疗耐药... 虽然当前卵巢癌治疗方案在不断优化,但手术结合化疗仍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R0为目标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化疗耐药是造成卵巢癌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逆转卵巢癌的耐药性是当前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难题。卵巢癌耐药机制错综复杂,主要包括药物转运、药物代谢、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此外多药耐药、自噬、肿瘤代谢重组、免疫、肿瘤干细胞等在卵巢癌耐药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各种耐药机制的深刻理解,联合用药在提高化疗敏感性、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就当前铂耐药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耐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与规避
6
作者 徐艳琼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8期233-233,295,共2页
随着人们群众维权意识增强,产科的护患纠纷逐年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于提高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有... 随着人们群众维权意识增强,产科的护患纠纷逐年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于提高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患纠纷 维权意识 工作质量 护理人员 风险因素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莉 刘春桃 +2 位作者 刘杨 刘明盛 李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A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A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52)和联用组(n=52)。单一组采用HIFU消融治疗,联用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继续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N)]、卵巢相关指标[雌激素(E_(2))、促卵泡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及直径、临床症状(月经周期变化、经期延长、经血成块、月经量增多、日间尿频、乏力、痛经、盆腔疼痛、夜间尿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90.38%vs.75.00%,χ^(2)/P=4.300/0.038);治疗后2组的Ang-2、VEGF、E_(2)、AMH、FSH、LH、PSV、EDV、RI、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病灶直径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单一组(t/P=3.340/0.001、5.125/<0.001、4.427/<0.001、9.381/<0.001、2.313/0.023、9.795/<0.001、3.149/0.002、3.584/0.001、2.139/0.035、4.151/<0.001、15.493/<0.001、8.814/<0.001、6.605/<0.001、4.583/<0.001、9.112/<0.001、7.522/<0.001、5.427/<0.001、3.425/0.001、4.084/<0.001、8.209/<0.001);治疗后2组的ADPN、PI较治疗前升高,且联用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659/0.002、2.801/0.006);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经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血管生成因子、血流动力学水平显著降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屈螺酮炔雌醇 血流动力学 血管生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家族在卵巢癌中表达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婷 黎娟 +1 位作者 王慧 杨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72-76,共5页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确诊时间晚、化疗耐药及易复发是造成卵巢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故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微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确诊时间晚、化疗耐药及易复发是造成卵巢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故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微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iR-200家族是miRNA研究较深入的1个分支,已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失调。针对卵巢癌研究发现,miR-200家族与卵巢癌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化疗耐药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对miR-200家族在卵巢癌中表达及其与癌症恶性进展、耐药性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微核糖核酸 微核糖核酸-200家族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外周血IL-37、HK10、SMRP水平监测意义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冬 杨旭 帅旭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究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外周血白介素-37(IL-37)、人激肽释放酶10(HK10)、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SMRP)水平与疗效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外周血白介素-37(IL-37)、人激肽释放酶10(HK10)、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SMRP)水平与疗效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37、HK10、SMRP水平,比较研究组腹腔镜根治术不同疗效、复发情况患者术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分析血清IL-37、HK10、SMRP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术前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完全缓解患者术后7 d、化疗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均低于部分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均低于稳定患者,稳定患者均低于进展患者(P<0.05);研究组复发患者术后7 d、化疗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化疗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预测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68、0.742,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0。结论卵巢癌腹腔镜根治术后血清IL-37、HK10、SMRP水平与疗效密切相关,且化疗后各指标联合在预测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腹腔镜根治术 白介素-37 人激肽释放酶10 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网压缝合术治疗的多中心临床有效性观察
10
作者 王晨笛 朱天行 +5 位作者 雷颖 李莉 李南 赵萍 钟英 王成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3月成都市6家妇儿医联体医院84例难治性PPH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B-Lynch缝合术(对照组)41例,子宫网压缝合术(... 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3月成都市6家妇儿医联体医院84例难治性PPH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B-Lynch缝合术(对照组)41例,子宫网压缝合术(观察组)43例。观察2组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①对照组31例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治疗有效率75.61%,观察组42例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治疗有效率9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中各项诊断、术前出血量,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2 h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输血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转ICU、住院天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随访时间10~48个月,73例保留子宫患者术后12个月内均恢复月经,对照组13例(41.94%)出现月经量减少及周期改变,观察组6例(14.29%)出现月经量减少及周期改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5例(16.13%)有后续妊娠,观察组12例(28.57%)有后续妊娠,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网压缝合及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PPH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子宫网压缝合术在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输血、住院天数方面具有较好治疗优势。子宫网压缝合术对医疗器械及材料无特殊要求,对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产科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子宫网压缝合术 有效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云 董永梅 +2 位作者 詹娜 吴玲 钟家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治疗后盆底肌电压、治疗后盆底肌疲劳度值、产后并发症发生率、FSF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依次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疲劳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8. 77%(5/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 43%(12/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FI评分(9. 31±1. 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 62±0. 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 193,t=3. 021,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49%(55/57)明显高于对照组76. 79%(4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 452,P <0. 05)。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产后性功能明显提高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丸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产、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对初产妇产后性心理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明盛 李兰 +2 位作者 李佳琦 刘帅 彭晓梅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顺产、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对初产妇产后性心理和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顺产组)50例、B组(产钳助产组)50例和C组(... 目的观察和比较顺产、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对初产妇产后性心理和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顺产组)50例、B组(产钳助产组)50例和C组(剖宫产组)50例。于产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三组初产妇的性心理状态、盆底肌肌电值及疲劳度、阴道肌张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产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C组初产妇的盆底肌肌电值及疲劳度、阴道肌张力指标均好于A组和B组初产妇,产后4个月C组初产妇的性心理状态好于A组和B组初产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2个月和6个月三组初产妇的性心理状态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性心理和盆底肌力的不良影响小于顺产及产钳助产,应当根据其影响进行针对性的调控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剖宫产 产钳助产 初产妇 产后性心理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穴位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难治性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超 李芷茹 +3 位作者 钟家芳 刘颖 彭晓梅 李兰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尿潴留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138例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行电针及盆底肌肉训练,分为电针+盆底肌肉训练组(46例)、盆底肌肉训练组(4...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尿潴留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138例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行电针及盆底肌肉训练,分为电针+盆底肌肉训练组(46例)、盆底肌肉训练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仅保留尿管。比较三组患者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3天后比较,电针及盆底肌肉训练组自主排尿率为97.8%,高于盆底肌肉训练组(93.3%)及对照组(80.9%),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1,P<0.05);三组治愈率(F=29.511)、有效率(F=6.202)及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F=4.37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治疗PPUR,有利于产后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穴位 盆底肌肉训练 产后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兰 李佳琦 彭晓梅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9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阴道顺产组)48例和B组(剖宫产组)48例。比较两...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9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阴道顺产组)48例和B组(剖宫产组)48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2周、18周和24周的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指标。结果产后12周及18周B组的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指标显著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周B组的盆底功能及盆腔结构指标显著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早期的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的不良影响相对小于阴道顺产,对产妇产后的恢复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顺产 剖宫产 产妇 产后盆底功能 性生活 盆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晓晓 张林 +1 位作者 熊明 彭晓梅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各亚组血压变异性和微量白蛋白尿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妊娠高血压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尿微量白蛋白与发生妊娠不良结局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压监测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16
作者 吴晓兰 郑高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间质部妊娠除外)的临床资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手术即改良腹腔镜异位妊...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间质部妊娠除外)的临床资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手术即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术中控制出血的处理:于输卵管最膨大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6 u;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处理:采用50%葡萄糖10 ml于术中注入输卵管残腔)及传统腹腔镜异位妊娠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β-HCG恢复时间短,术后输卵管通畅度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传统腹腔镜异位妊娠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术中较好地控制出血,减少了反复电凝对输卵管的破坏;术中应用特殊的方法,预防了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发生率,为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供条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 输卵管妊娠 保留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莉 王玉珏 高雪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896-898,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生殖道恶性肿瘤 宫腔镜 女性生殖道 5年生存率 世界范围 癌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卵巢血流参数及生殖激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明盛 李兰 +1 位作者 李佳琦 吴晓兰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介入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卵巢血流参数生殖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 目的研究与分析介入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卵巢血流参数生殖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不同时间的卵巢血流参数、生殖激素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卵巢血流参数和血清E_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FSH和LH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卵巢血流参数和生殖激素表达影响更好,因此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凶险性前置胎盘 卵巢血流参数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笛网压缝合术在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晨笛 李莉 +11 位作者 李南 徐世康 刘莉 刘颖 卢小红 李莉(大) 韩倩 李莉琼 刘帅 雷颖 尹学琼 何丛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后关腹,均成功保留子宫。术后5 d患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均在正常范围。术后4 d MRI显示,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 d MRI显示,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术后42 d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术后5个月宫腔镜显示,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术后随访1例患者在哺乳期,其余患者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产一健康女婴。结论 CNCS在难治性PPH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实施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治疗后,仍无法止血的乏力性PPH患者,应果断选择CNCS进行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晨笛网压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与传统气腹腹腔镜对后壁巨大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继蓉 彭晓梅 陈霞 《西部医学》 2012年第9期1697-1698,1701,共3页
目的探讨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在困难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妇产科同期施行无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后壁巨大子宫肌瘤剜除情况,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住院费... 目的探讨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在困难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妇产科同期施行无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后壁巨大子宫肌瘤剜除情况,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气腹组手术时间(67.6±24.7)min,术中出血量(80.0±50.1)ml,术后排气时间(1.1±0.5)d,平均住院日(7.2±1.8)d,平均住院费用(6274.5±500.4)元;气腹组手术时间(108.1±25.3)min,术中出血量(184.9±56.3)ml,术后排气时间(2.6±0.4)d,住院日(10.2±2.9)d,住院费用(7510.8±624.7)元。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后壁巨大子宫肌瘤剜除术优于传统气腹腹腔镜,可能会成为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气腹 悬吊式 气腹 腹腔镜 后壁巨大子宫肌瘤剜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