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成都市临床分离的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燕 周卫东 +1 位作者 江泽友 尹亚飞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1-693,共3页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率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抗感染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因此,做好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尤为重要。为了解成都市细菌耐药情况。
关键词 医院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2009年 临床分离 成都市 细菌耐药率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GA参考值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吕艳 卢洁 +2 位作者 李毅 王路长 夏汝杰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 建立并研究酶学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研究与诊疗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年龄在40~80年之间1 000例志愿者,各志愿者经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81例。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又以性别分为两个亚组。使用Lucica... 目的 建立并研究酶学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研究与诊疗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年龄在40~80年之间1 000例志愿者,各志愿者经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81例。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又以性别分为两个亚组。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并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结果681例志愿者的GA水平呈正态分布,95%的区间值为(13.2±2.58)%。其分布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同时还与体质指数(BMI)、甘油三脂(TG)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结论 成都地区中老年糖耐量正常人群GA的参考值范围为(10.67~1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清白蛋白 参考值范围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成都某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亚非 胡春晓 +1 位作者 史梦 周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133-3136,共4页
目的了解2012-2013年该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2年共接收39 732份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ATB Express半自动鉴定系统鉴定及药敏实验并辅以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 目的了解2012-2013年该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2年共接收39 732份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ATB Express半自动鉴定系统鉴定及药敏实验并辅以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标准进行判读,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全院临床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7.7%、37.4%,革兰阴性菌分别占72.3%、62.6%。分离率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3%、20.3%),肺炎克雷伯菌(14.7%、12.0%),铜绿假单胞菌(11.5%、11.7%),金黄色葡萄球菌(11.3%、11.4%),鲍曼不动杆菌(10.6%、9.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1.0%、32.2%和21.0%、10.8%;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有所下降。2012、2013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6.2%、47.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2012~2013年分离率居前5位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除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稍有升高趋势外,其余4种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均有所下降;应重点关注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及其他多重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多重耐药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中老年糖耐量正常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祥吉 黄晓波 +8 位作者 刘雅 欧阳凌云 王宾友 马艳 吕艳 魏东 王琼 杨雷 张馨予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中老年糖耐量正常人群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城市社区1025例中老年人开展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进行OGTT、HbA1c、血压及血脂等检测,予以统一的问卷调查,对其中647例正...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中老年糖耐量正常人群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城市社区1025例中老年人开展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进行OGTT、HbA1c、血压及血脂等检测,予以统一的问卷调查,对其中647例正常糖耐量人群采用正态分布法的95%CI确定HbA1c参考值范围。结果糖耐量正常人群的HbA1c呈近似正态分布,647例中老年正常糖耐量人群HbA1c参考范围5.02%-6.28%,其中男性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5.67%,女性为5.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3,P=0.095)。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糖耐量正常人群HbA1c参考范围5.02%-6.28%。中老年个体HbA1c超过此范围,需进一步行OGTT明确是否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范围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血尿酸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梦 黄晓波 +1 位作者 吕艳 保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7期2366-2367,共2页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血尿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检测2371例健康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健康中老年男性与女性血尿酸均值分别为(348.8±71.3)、(267.32±73.5)μmol/L。男性尿酸...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血尿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检测2371例健康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健康中老年男性与女性血尿酸均值分别为(348.8±71.3)、(267.32±73.5)μmol/L。男性尿酸总体水平及各年龄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男性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血尿酸水平在50岁以后明显增高( P<0.05)。以95%双侧范围为标准,血尿酸参考区间为:40岁以上男性209.1~488.5μmol/L ,40~50岁女性105.8~373.6μmol/L ,50岁以上女性123.5~411.2μmol/L。结论应分别建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血尿酸水平参考区间,从而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尿酸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分析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夏芹芹 朱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5年第6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后部分检验指标的检测值变化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统计常用的部分检测指标,对比输血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在接受大量输血后血清电解... 目的探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后部分检验指标的检测值变化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统计常用的部分检测指标,对比输血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在接受大量输血后血清电解质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比输血前发生明显的变化(表1,表2)(P<0.05),血小板在接受输血后也明显的减少(表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大量输血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血清电解质、血小板、凝血功能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有效地防止并发症,保证治疗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检验指标 变化分析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成都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大炜 李鑫 孙贵凤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2021年度成都地区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度由于呼吸道感染而进行MP抗体检测的患者10 012例,采用MP抗体被动凝集法进行检测,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以... 目的 探讨分析2021年度成都地区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度由于呼吸道感染而进行MP抗体检测的患者10 012例,采用MP抗体被动凝集法进行检测,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性别下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MP阳性患者3 084例,总阳性率为30.80%;从性别差异来看,男性患者阳性率(25.84%)低于女性(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0,P<0.05);从年龄阶段区分,未成年MP阳性率为43.53%,高于成人(33.83%)和中老年人(14.03%),各年龄组间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13,P<0.05);0~18岁MP感染患者中呈现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MP阳性率最高的是15~17岁青少年(61.61%),MP阳性率最低是<1岁组的婴儿(4.08%),各未成年年龄组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7,P<0.05);从不同季节比较,MP阳性率最高的季节是秋季(33.67%),夏季是阳性率最低的季节(27.01%),冬季和春季之间M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其余组别间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P<0.05);从月份比较,11月是一整年中MP阳性率最高的月份(35.85%),最低是2月(21.79%)。结论 MP阳性率中女性大于男性;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少年人群是MP易感人群。秋季和秋冬交替季,即9月至12月,MP感染高发。MP是引起2021年度成都市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应针对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易感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加强健康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早期危险指标分析
8
作者 聂芳 罗俊 《临床荟萃》 2023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分析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EB合并肺炎支原体(MP)、EB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及EB同时合并MP、CM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早期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 目的分析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EB合并肺炎支原体(MP)、EB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及EB同时合并MP、CM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早期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或初诊确诊为EB病毒检出阳性的IM患儿163例,并分为单纯EB病毒感染组、EB合并MP感染组、EB合并CMV感染组及EB合并MP+CMV感染组。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早期实验室各项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性别、年龄、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EB病毒感染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均高于EB合并MP感染组;GGT高于EB合并CMV感染组;ALT及GGT高于EB合并MP+CMV感染组(P<0.05)。结论IM患儿中单纯EB病毒感染者临床症状与EB合并感染者相似,但肝功能损害较EB合并感染者更严重,早期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 巨细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NLRP3、CRP/ALB、IL-6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9
作者 唐萍 史梦 +1 位作者 陈宗耀 曾海玲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2000-2004,共5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中江县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德...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中江县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94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预后良好组243例。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预后患者NLRP3、CRP/ALB、IL-6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CRP/ALB、IL-6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为重度、深静脉置管、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镇静药、使用强心类药物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情危重程度为重度、深静脉置管、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NLRP3、CRP/ALB、IL-6水平更高(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NLRP3、CRP/ALB、IL-6指标联合检测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敏感性86.27%,特异性为87.24%。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存在预后不良风险,危险因素较多,联合检测NLRP3、CRP/ALB、IL-6对其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C-反应蛋白/白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肥胖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营养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10
作者 夏汝杰 范佳鑫 陶蜀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肥胖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营养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7例单纯性肥胖的患儿为观察组;同期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血清25-(OH)-D、糖代谢[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 目的:探讨单纯肥胖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营养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7例单纯性肥胖的患儿为观察组;同期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血清25-(OH)-D、糖代谢[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脂代谢[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L-C)、甘油三酯(TG)]及营养代谢[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铁蛋白(Fe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与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血清FPG、TC、TG及ALB、PA、Fe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OH)-D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PG、ALB、PA、Fer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儿童,其浓度与其体格、FPG及ALB、PA、Fer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儿童 25羟维生素D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调节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及对细菌性脑膜炎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11
作者 刘峥 白丽芳 罗俊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5-139,186,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细菌性脑膜炎(BM)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BM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素组(腹腔注射30 mg/kg黄芩素)、黄芩素+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黄芩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细菌性脑膜炎(BM)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BM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素组(腹腔注射30 mg/kg黄芩素)、黄芩素+抑制剂组(腹腔注射30 mg/kg黄芩素+7.5 mg/kg LY294002),对大鼠进行Loeffler神经行为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分别检测脑脊液IL-1β、IL-6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闭锁蛋白-5(claudin-5)、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oeffler评分及脑组织AQP4、claudin-5、p-PI3K、p-Ak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脊液IL-1β、IL-6水平及WBC、脑组织EB含量及含水量、p-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黄芩素组较模型组病理损伤减轻,炎症细胞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组Loeffler评分及脑组织AQP4、claudin-5、p-PI3K、p-Ak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脊液IL-1β、IL-6水平及WBC、脑组织EB含量及含水量、p-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Y294002可部分逆转黄芩素对BM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善作用。结论:黄芩素可改善BM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与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细菌性脑膜炎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不同给药时间对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大维 路永红 +5 位作者 刘艳 吴波 周沂 谢莉 吕艳 刘延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最佳服药时间。方法选择9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早餐、中餐、晚餐3组。每组均以0.6mg/kg量予阿维A口服,同时予凡士林软膏外搽。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计算PASI评分并抽外周血... 目的探讨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最佳服药时间。方法选择9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早餐、中餐、晚餐3组。每组均以0.6mg/kg量予阿维A口服,同时予凡士林软膏外搽。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计算PASI评分并抽外周血检查TNF-α浓度,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PASI评分比较,中餐组与早餐组和晚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周TNF-α浓度比较,中餐组与早餐组和晚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良反应方面,3组大部分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唇炎、口干、眼干、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均有肝酶及血脂升高。中餐组发生副作用的时间晚于其他组,且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另外两组。结论午餐服用阿维A治疗泛发性寻常性银屑病总体疗效优于早餐和晚餐,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发生时间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阿维A 时间生物学 PASI评分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孕周发病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BA、ALT、AST特点及围产儿结局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路长 赵婕 +2 位作者 赵娅丽 夏芹芹 周培媚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发病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的表达水平差异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发病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的表达水平差异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ICP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孕周发病时间分为两组,将孕周<28周起病的46例患者作为早发型ICP组,将孕周≥28周起病的37例患者作为晚发型ICP组。所有患者接受生化检验观察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ALT、AST以及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ICP组患者TBA明显高于晚发型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ICP组的早产率、羊水粪染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晚发型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ICP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分娩孕周均明显高于早发性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ICP组患者其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更高,同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更大,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 孕周 血清生化指标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后高血糖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秋 胡咏梅 +6 位作者 赵思勤 聂晓莉 王勉 吴涛 刘小蓉 张文勇 保勇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对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295例,所有患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分为餐后高血糖组,餐后正常血糖组。超声波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其中8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对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295例,所有患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分为餐后高血糖组,餐后正常血糖组。超声波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其中88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7%存在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组颈动脉IMT[(1.2±0.3)mm]显著大于餐后正常血糖组[(0.8±0.3)mm](P<0.01),颈动脉斑块检出率(59.2%)高于餐后正常血糖组(28.4%)(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餐后高血糖达63.6%,餐后高血糖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更高(P<0.01)。相关分析餐后血糖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78,P<0.01),餐后血糖与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r=0.557,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餐后高血糖大动脉损伤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餐后高血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保勇 喻华 杨永长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23-24,32,共3页
目的检测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和药敏系... 目的检测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和药敏系统对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阳性球菌267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其药敏结果比较8种抗菌药物对葡萄球菌、肠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在临床分离的267株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1株,MRSA74株(占6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6株(表皮葡萄球菌57株、溶血葡萄球菌39株),MRCNS有80株(占86.0%),粪肠球菌45株、屎肠球菌13株。利奈唑胺对207株葡萄球菌、58株肠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分别为100%、93.1%,与万古霉素相当,明显高于其他常用的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1,1mg/L;1,1mg/L;2,4mg/L。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多重耐药严重,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当,对肠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葡萄球菌 肠球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血培养标本送检及细菌分离情况变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亚非 保勇 +3 位作者 陆玲 史梦 任萨瑛 陈天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了解ICU患者血培养标本送检方式、阳性率、污染率及病原菌分离情况,为规范ICU患者血培养标本送检及血流感染(BSI)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2013-2017年血培养的阳性率、污染率、不同送检套数阳性率的差异、病原... 目的了解ICU患者血培养标本送检方式、阳性率、污染率及病原菌分离情况,为规范ICU患者血培养标本送检及血流感染(BSI)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2013-2017年血培养的阳性率、污染率、不同送检套数阳性率的差异、病原菌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ICU血培养阳性率为6.2%~12.0%,污染率为2.2%~3.2%;不同送检套数的阳性率比较,2套阳性率明显高于1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中,污染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占首位,占分离率的 43.0%~ 68.0%;病原菌分离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为55.0%~61.0%,大肠埃希菌为首位;革兰阳性菌分离比例在24.0%~37.0%;真菌分离率为4.7%;专性厌氧菌分离率为0.3%。结论增加采血套数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并帮助判断污染菌,结合该院血培养细菌药敏情况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有助于降低BSI发病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血流感染 病原菌 阳性率 污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0
17
作者 保勇 史梦 +1 位作者 喻华 叶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临床怀疑为新发感染159例患者及急诊和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临床怀疑为新发感染159例患者及急诊和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COPD/AECO-PD)、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PCT水平变化,以及PCT对危重病并发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42.9%(33例)的SIRS患者PCT值在0.05~0.5之间,19.5%(15例)的患者PCT值>0.5;21.7%(5例)的COPD/AECOPD患者PCT值在0.05~0.5,52.2%(12例)的患者PCT值大于0.5;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PCT值会不断的升高,64.4%(38例)的患者PCT值都大于2.0。PCT对危重病并发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7%、81.8%,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9.6%和88.2%,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8.2%和13.3%,对脓毒症的诊断符合率为84.0%。结论 PCT在感染性疾病中,随病情的加重水平增高,可以用来判断病情,且能够用于脓毒症的早期判断及预警,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脓毒血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PVC新载体在寄生虫病Dot-ELISA试验中的实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明安 屈振麒 黄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5-106,共2页
Dot-ELISA通常是用硝酸纤维素膜(NC)为载体.作者等试用白色聚氯乙烯(PVC)作Fast-Dot-ELISA载体,检测肝吸虫病效果理想,从而克服了用NC载体的不足.本文进一步探索白色PVC在多种寄生虫病的Fast-Dot-ELISA中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DOT-ELISA 寄生虫病 肝吸虫病 新载体 ELISA检测 肺吸虫病 囊虫病 聚氯乙烯 试验中 防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清白蛋白诊断糖尿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吕艳 王路长 +3 位作者 夏汝杰 卢洁 李毅 廖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1017例社区糖尿病调查筛查患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比较三组GA、HbA1c、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 ...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1017例社区糖尿病调查筛查患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比较三组GA、HbA1c、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的差异;分析GA与HbA1c、FBG及2h PG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找出诊断糖尿病的Cutoff值,比较GA与HbA1c的诊断效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糖耐量受损组、糖尿病组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GA、HbA1c、FBG及2h PG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糖耐量正常组GA仅与HbA1c呈正相关,糖耐量受损组和糖尿病组GA与HbA1c、FBG和2h PG均呈正相关(P<0.05)。GA诊断糖尿病的最佳截点为15.77%,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为0.585和0.949,与HbA1c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诊断糖尿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与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GA可用于糖尿病诊断,弥补HbA1c临床使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尿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8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静薇 吕艳 黄杰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8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结果 在1388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281例,阳性率... 目的 了解本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8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结果 在1388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281例,阳性率为20.24%;其中12月份和1月份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8.67%和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共1039例婴幼儿中有236例RV阳性标本,占22.7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检出的RV阳性标本中有男性患儿158例(19.95%),女性患儿123例(20.64%);患儿性别和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份最为集中,其中6个月至2岁年龄段为婴幼儿RV感染的高峰期.对腹泻患儿有必要进行轮状病毒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轮状病毒 感染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