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鸦胆子油乳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易飞 刘蕾 张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计算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观察不同浓度(2.44、9.77、78.12μ...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计算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观察不同浓度(2.44、9.77、78.12μg/mL)鸦胆子油乳对顺铂IC_(50)的影响。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及鸦胆子油乳+顺铂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细胞,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及鸦胆子油乳+顺铂组分别给予鸦胆子油乳单药、顺铂单药、鸦胆子油乳及顺铂联合处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染色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顺铂IC_(50)随着鸦胆子油乳处理浓度的增高而下降(P均<0.05)。对照组细胞生长较好,细胞数量较多且形状为正常生长状态;顺铂组及鸦胆子油乳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减少,可见少量碎片;鸦胆子油乳+顺铂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较明显,细胞数量最少,细胞形状不规则且细胞碎片增多。G_(0)/G_(1)期细胞比例鸦胆子油乳+顺铂组>顺铂组、鸦胆子油乳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鸦胆子油乳+顺铂组>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对照组,细胞内ROS水平鸦胆子油乳+顺铂组>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增加肺癌A549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阻滞肿瘤细胞于G_(0)/G_(1)期、增加活性氧产生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 肺癌 肿瘤耐药 化疗敏感性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钟萍 张军 凌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9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SAA)水平与...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SA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诊治的96例NSCLC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102例(A组)以及健康体检者98例(B组),均检测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高于A组、B组(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TIMP-1、SAA水平高于无转移患者,Ⅲ~Ⅳ期患者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CA125、TIMP-1、SAA水平的异常升高、淋巴结转移以及Ⅲ~Ⅳ期均是导致NSCLC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增高是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糖类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淀粉样蛋白A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外周血CTC、VEGF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罗楠 钟萍 +7 位作者 张军 凌华 赖琼 赵文静 杨畅 杨婧 樊汶露 吴欢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期84-87,93,共5页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诊治的10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将接受...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诊治的10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TC、VEGF、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观察肿瘤细胞增殖转移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化疗后随访3年,统计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外周血CTC阳性率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高迁移率族蛋白AT-hook2(HMGA2)、HMGBI和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MGA2、HMGBJ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DCD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年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应用于NSCLC患者中可降低外周血CTC、VEGF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延长3年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年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罗楠 钟萍 +6 位作者 凌华 赖琼 赵文静 杨畅 杨婧 樊汶露 吴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6例初次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6例初次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体检时、食管癌组放疗前及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比较不同放疗效果(放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不同预后(未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及差值。结果食管癌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放疗后较放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放疗有效组食管癌患者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低于无效组、放疗后与放疗前降低差值大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转移组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低于复发转移组,放疗后与放疗前降低差值大于复发转移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呈高表达,Stathmin、VEGF-C及SCCAg检测对评估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癌 放疗 微管解聚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荣丽雯 凌华 +2 位作者 何雨歆 袁梦珍 张军 《西部医学》 2022年第9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PD-1/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PD-1/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和对照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各68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疾病相关因子[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M2丙酮酸激酶(TuM2-PK)]、生活质量[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PS)、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OL)]水平,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AS、TuM2-PK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KP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年生存率、第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显著延长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直肠癌 生存时间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LR、NLR、GSTP1、SCC-Ag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良建 荣丽雯 +2 位作者 袁梦珍 凌华 张红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6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 目的探讨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1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LR、NLR、GSTP1、SCC-Ag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患者血清PLR、NLR、GSTP1、SCC-A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LR、NLR、GSTP1、SCC-Ag预测NSCLC患者随访3年死亡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LR、NLR、GSTP1、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患者血清PLR、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血清PLR、NLR水平均高于肿瘤最大径<3 cm的患者,TNM分期为Ⅱ期的患者血清PLR、NLR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随访3年死亡患者血清PLR、NLR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的患者血清GSTP1、SCC-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Ⅱ期的患者血清GSTP1、SCC-Ag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随访3年死亡患者血清GSTP1、SCC-Ag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LR、NLR、GSTP1、SCC-Ag联合检测预测NSCLC患者随访3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752~1.000),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94.9%,准确度为85.9%。结论血清PLR、NLR、GSTP1、SCC-Ag联合检测对NSCLC发病、进展及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在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艳 郑良建 +3 位作者 肖慈然 杨婷 丁少川 张剑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基因gyrA、gyrB、parC和parE突变与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系,提供本地区耐药解脲脲原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联合固体培养法和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解脲脲原体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低抑...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基因gyrA、gyrB、parC和parE突变与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系,提供本地区耐药解脲脲原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联合固体培养法和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解脲脲原体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基因扩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结果用DNAMAN软件和BLAST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9月—2022年2月本院区微生物实验室共收到支原体培养标本1387例,其中解脲脲原体单独阳性感染的有635例,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5.78%(635/1387)。随机选取58株解脲脲原体阳性菌株进行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和拓扑异构酶基因QRDR区的扩增测序,解脲脲原体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9.31%(46/58)和5.17%(3/58)。ParC S83L、ParC T125A和GyrB P462S的变异率分别占79.31%(46/58)、15.52%(9/58)和5.17%(3/58)。所有菌株的gyrA和parE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拓扑异构酶基因parC 248位碱基C突变为T导致的ParC S83L变异为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parC和gyrB基因的双突变可导致耐药性的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氟喹诺酮类 DNA旋转酶 DNA拓扑异构酶Ⅳ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冉杰 蒋莎莎 +3 位作者 袁梦珍 荣丽雯 赖琼 张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24年第6期401-408,共8页
目的探讨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B-IMRT)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保乳... 目的探讨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B-IMRT)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选择其中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RT)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选取同期SIB-IMRT的患者49例纳入观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放疗时间、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放疗前及放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 TPS)、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 CA153)]的变化;放疗后6个月时近期实体瘤治疗效果;随访两组患者5年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时间短于对照组[(37.46±6.74)d与(43.63±7.26)d], 观察组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29%(7/49)与32.73%(18/55)],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4.47、4.83, P值分别为<0.001、0.028)。放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β2-MG、CA125、TPS、CA15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后6个月, 观察组β2-MG、CA125、TPS、CA153均低于对照组[β2-MG:(1.25±0.21)mg/L与(1.86±0.37)mg/L, CA125:(15.17±2.56)kU/L与(18.81±3.13)kU/L, TPS:(9.43±1.58)μg/L与(13.49±2.51)μg/L, CA153:(11.75±1.63)kU/L与(15.46±3.07)kU/L],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7、6.44、9.73、7.56, 均P<0.01)。放疗后6个月, 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53.06%(26/49)与32.73%(18/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 P=0.036)。随访5年, 观察组患者生存44例(89.80%, 44/49), OS为(57.92±11.21)个月;对照组患者生存42例(76.36 %, 42/55), OS为(54.05±10.14)个月,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FS高于对照组[(54.93±10.07)个月与(50.76±9.95)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 P=0.036)。结论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联合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改善乳房美观度, 提高患者近、远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肿瘤标志物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黄谦 罗瑞麟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及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及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HDL-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用药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血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鼻咽癌放疗并发放射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冉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整理分析。方法:根据一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严重皮肤损伤的患者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措施,并且对护理措施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放疗后并发的放射性皮... 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整理分析。方法:根据一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严重皮肤损伤的患者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措施,并且对护理措施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放疗后并发的放射性皮炎已痊愈,后期鼻咽癌的治疗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结论:对患有鼻咽癌而且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皮炎的患者来说,通过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控制好患者的皮炎症状,进而使鼻咽癌的治疗工作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皮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