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7222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阎玲玲 李玮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103-310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成都市7222名已婚妇女,年龄在20~78岁,平均年龄38.7岁,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妇科B超、乳腺红外线、乳腺钼靶等检查...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成都市7222名已婚妇女,年龄在20~78岁,平均年龄38.7岁,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妇科B超、乳腺红外线、乳腺钼靶等检查。[结果]妇女疾病构成比分别为,乳腺增生3838例,占47.63%,慢性宫颈炎2334例,占28.97%,阴道炎1154例占14.32%,子宫肌瘤598例,占7.4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2例,占1.14%,外阴白色病变25例,占0.31%,慢性盆腔炎15例,占0.19%,外阴白癜风2例,占0.03%,从20~78岁,分为6个年龄组,每10岁为1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中慢性宫颈炎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24,P﹤0.05),30~39岁,40~49岁年龄组发病高于其他年龄组,构成比分别是35.19%、40.52%。20~29岁与50以上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阴道炎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38,P﹤0.05),乳腺增生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63,P﹤0.05),子宫肌瘤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79,P﹤0.05),高发年龄35~50岁。[结论]该市应针对不同年龄组妇女病患病情况,在各期妇女保健中,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以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疾病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模式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钟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2-494,共3页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理上的重要转折,由此引发一系列身体、心理、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围绝经期保健旨在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延长妇女健康寿命。按照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围绝经期保健应当从系统论和整体观出发,通过教育、医疗、服...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理上的重要转折,由此引发一系列身体、心理、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围绝经期保健旨在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延长妇女健康寿命。按照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围绝经期保健应当从系统论和整体观出发,通过教育、医疗、服务三方面质量保证体系的控制,实施包括全面体检、防治疾病,激素安全定量补充,个体化营养分析指导,环境激素影响控制,合理运动训练指导,物理康复治疗指导,生活习惯改善调整,精神心理健康辅导8个方面的多层次个体化医疗保健措施。新的围绝经期保健模式使此项工作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质量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保健 模式 质量保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妇女肌力改变对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玮 钟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流行病学显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患其可导致骨折,使患者骨折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由于女性期望寿命长于男性,老年妇女发生慢性疾病如肌力异常和骨质疏松症增加,该文对高风险人群绝经妇女肌力改变对骨量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肌力... 流行病学显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患其可导致骨折,使患者骨折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由于女性期望寿命长于男性,老年妇女发生慢性疾病如肌力异常和骨质疏松症增加,该文对高风险人群绝经妇女肌力改变对骨量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肌力衰变是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善肌力,可能是积极预防、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症的较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肌力 骨质疏松症 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妇女病普查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映明 沈冰桥 钟菁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5期99-100,共2页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机构经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2004年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中心承担了50多个单位的女员工体检,总计人数为2 961人次,实际参检人数为2 164人次,普查率达74%,但仍然低于我们的目标普查率8...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机构经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2004年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中心承担了50多个单位的女员工体检,总计人数为2 961人次,实际参检人数为2 164人次,普查率达74%,但仍然低于我们的目标普查率80%.检出疾病为2 234例(其中部分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病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式振动对下肢肌力、骨密度、抗骨折能力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钟菁 邱波 +4 位作者 徐惠明 张志焱 陈萌 周竹 郭玲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521-4523,共3页
[目的]探讨应力式振动治疗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以及对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符合入、排标准者178人,其中女性118名,男性60名,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振动治疗仪给予频率(32±3)Hz... [目的]探讨应力式振动治疗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以及对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符合入、排标准者178人,其中女性118名,男性60名,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振动治疗仪给予频率(32±3)Hz,加速度0.5~2.94m/s2的振动,每次10min,每周3次(隔日1次),共12周。主要观察指标:第2~4腰椎骨密度、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左下肢肌肉力量,左侧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全身脂肪分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下肢肌肉力量,左侧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力式振动可有效防治下肢骨质疏松,对体成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式振动 下肢肌力 骨密度 抗骨折能力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脂百分比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钟菁 闫玲玲 李映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body fat,PBF)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059名35-74岁女性,观察指标为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PBF、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FIDL-C)和低密度... 目的:探讨女性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body fat,PBF)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059名35-74岁女性,观察指标为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PBF、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FI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PBF为分组标准,比较高脂血症和血脂蛋白异常检出率,分析PBF与BMI、TC、TG、FIDL-C、LDL-C的相关关系。结果:随PBF的增加,高脂血症和血脂蛋白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或差异有显著性(P〈0.05)。PBF与BMI高度正相关,与TG、LDL-C正相关,与FIDL-C负相关,与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BF增高与血脂异常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百分比 高脂血症 血脂蛋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超重及肥胖人群对应力式振动治疗防治骨质疏松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万德花 钟菁 +1 位作者 张志焱 郭玲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对应力式振动治疗防治骨质疏松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研究对象,年龄为50-70岁,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和肥胖组,各组均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振动治疗仪给予频率(32±3)Hz,加速度0.5-2.94m/s^2的振动,1... 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对应力式振动治疗防治骨质疏松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研究对象,年龄为50-70岁,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和肥胖组,各组均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振动治疗仪给予频率(32±3)Hz,加速度0.5-2.94m/s^2的振动,10min/次,每周3次(隔日1次),共12周。观察第2-4腰椎骨密度、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左下肢肌肉力量,左侧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超重及肥胖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下肢肌力、下肢抗骨折能力增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脂含量有降低(P〈0.05),而肥胖组脂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两个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力式振动可有效防治下肢骨质疏松,不受肥胖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式振动 下肢肌力 骨密度 抗骨折能力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重、体脂含量、下肢肌力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钟菁 李映明 +3 位作者 徐惠明 朱世伟 邱波 沈冰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2058-2059,共2页
目的:分析妇女体重、体重指数、体脂含量、下肢肌力与骨密度的关系,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中心进行保健的110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用肌肉功能分析仪测定体脂含量(FAT%)、... 目的:分析妇女体重、体重指数、体脂含量、下肢肌力与骨密度的关系,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中心进行保健的110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用肌肉功能分析仪测定体脂含量(FAT%)、下肢最大肌力(MLF),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股骨颈骨密度(FBMD)。结果:股骨颈骨密度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含量、下肢肌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5(P<0.001)、0.182(P<0.001)、0.189(P<0.001)、0.074(P<0.05)。结论:体重、体重指数、体脂含量、下肢肌力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适宜体重和运动有益于骨质疏松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腿/生理学 肌/生理学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与体脂含量诊断肥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钟菁 朱世伟 +3 位作者 李映明 徐惠明 邱波 陈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2253-2254,共2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脂含量(PBF)两种诊断肥胖方法的临床实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059例35~74岁妇女,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脂含量。结果:1059例中,以体质量指数为判断指标,肥...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脂含量(PBF)两种诊断肥胖方法的临床实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059例35~74岁妇女,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脂含量。结果:1059例中,以体质量指数为判断指标,肥胖33例,检出率3.1%;而以体脂含量为判断指标,则肥胖272例,检出率25.7%,两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用体质量指数和体脂含量作为不同的诊断方法,肥胖检出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临床处理个体化问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避免偏差和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脂肪组织 肥胖症/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式振动对绝经后女性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静 钟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应力式振动对绝经后女性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采用肌肉运动功能分析仪(MES)测定下肢最大肌力、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总障碍范围、膝关节总障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 目的:探讨应力式振动对绝经后女性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采用肌肉运动功能分析仪(MES)测定下肢最大肌力、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总障碍范围、膝关节总障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膝关节疼痛评分。振动组给予30 Hz频率、加速度幅值为2.94 m/s2的振动,共12周。结果:随年龄增加,下肢最大肌力、膝关节活动范围下降,膝关节总障碍程度增加(P<0.05);治疗后,振动组下肢最大肌力、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总障碍程度下降,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总障碍范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加膝关节功能下降,应力式振动可以改善绝经后女性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且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式振动 绝经 肌力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