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黄液湿敷治疗痛风性溃疡临床观察
1
作者 徐洪 巫文华 +5 位作者 魏竹君 刘俊麟 王飞 戈坦 黄晓蓉 黄晓群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 观察五黄液对痛风患者痛风性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痛风的急性期或缓解期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痛风标准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五黄液外敷治疗,对照... 目的 观察五黄液对痛风患者痛风性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痛风的急性期或缓解期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痛风标准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五黄液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每日换药1次,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年龄、性别、部位等基线资料及治疗前与治疗14、28 d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FGF)含量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开始结束时肝肾功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创面面积减少程度在第14、28日均大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率也大于对照组(均P <0.05);在治疗第14、28日,治疗组创面渗液EGF、d FGF水平高于对照组,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均P <0.05)。结论 使用五黄液治疗痛风性溃疡患者,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提高相关生长因子水平、激活蛋白通路,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溃疡创面 五黄液 中药湿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病人血清ADAMTS5和CXCR4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唐建军 黄晓蓉 +6 位作者 吴逢斌 刘运忠 欧光林 杜伟民 董曦 谢明冬 闵翊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KOA)病人血清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DAMTS5)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中医医院就诊治疗的KOA病人1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KL分级将...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KOA)病人血清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DAMTS5)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中医医院就诊治疗的KOA病人1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KL分级将KOA病人分为轻度组46例、中度组68例、重度组22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者136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ADAMTS5、CXCR4和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ADAMTS5和CXCR4水平与相关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ADAMTS5和CXCR4在KOA重度病人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较,KOA组的炎症因子IL-17、TNF-α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上调,TIMP-1水平显著下调(P<0.05);KOA组血清ADAMTS5(3.63±1.15)g/L水平较健康组(2.23±0.59)g/L显著上调(P<0.05);KOA组血清CXCR4(302.48±53.46)ng/L水平较健康组(163.97±35.82)ng/L显著上调(P<0.05);KOA病人血清ADAMTS5和CXCR4水平随KOA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KOA病人血清ADAMTS5、CXCR4水平与IL-17、TNF-α、身体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与TIMP-1呈负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ADAMTS5、CXCR4诊断KOA重度病人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9,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8,均优于其各自单独诊断(Z=2.25、3.06,P<0.05),且特异度为96.49%,灵敏度为95.45%。结论KOA病人血清ADAMTS5、CXCR4水平均显著上调,两者表达水平随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且在诊断重症KOA病人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趋化因子受体4 炎症因子 病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毛兰素对人食管癌KYSE-150细胞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燕文柏 赵庆俊 +10 位作者 胡艺萍 罗纪红 邓晓东 赵志伟 魏玉颖 蒋璐遥 严阳 周俊含 甘菊丽 杜彦锋 张薇薇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该研究旨在探明铁皮石斛毛兰素对人食管癌KYSE-15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CCK-8试剂盒、显微镜观察、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毛兰素对KYSE-150细胞的活性,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凋亡、周期阻滞的影响,并通过Wester... 该研究旨在探明铁皮石斛毛兰素对人食管癌KYSE-15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CCK-8试剂盒、显微镜观察、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毛兰素对KYSE-150细胞的活性,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凋亡、周期阻滞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Vimentin、Akt、P-Akt、PI3K、P-PI3K、N-cadherin、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毛兰素对KYSE-150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4、48、72 h的IC50分别为357.30、120.20、57.43 nmol/L,细胞出现皱缩、聚团生长现象,细胞迁移能力降低,同时与对照组相比,40、80、120 nmol/L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是27.57%、35.38%、61.97%,处理组细胞G1期比例明显降低,由56.64%下降至2.80%,G2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由16.82%增加至86.98%,Western Blot实验中加药组Bax和E-cadherin表达相对增高,Bcl-2、Vimentin、P-Akt、PI3K、P-PI3K、N-cadherin蛋白表达相对降低,表明毛兰素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由此可见,铁皮石斛毛兰素可通过抑制EMT途路抑制细胞迁移,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KYSE-15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毛兰素 人食管癌KYSE-150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斛质量标准建立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彦锋 邓晓东 +5 位作者 赵志伟 魏玉颖 蒋璐遥 燕文柏 黄德莲 张薇薇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石斛为我国道地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入菜历史,也是当今功能性食品市场的重要原料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药食同源产品认证能促进石斛产业发展。标准化是石斛药食同源产品认证与产业... 石斛为我国道地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入菜历史,也是当今功能性食品市场的重要原料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药食同源产品认证能促进石斛产业发展。标准化是石斛药食同源产品认证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目前我国石斛质量标准暂无系统性的整理与归纳,极大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壮大。该文从已纳入标准的石斛种、质量标准建立现状以及质量技术要求三个维度对我国石斛质量标准进行综述,探讨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石斛质量标准的建立与修订以及健康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质量标准 药食同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分析的糖尿病风险预测核心指标集构建
5
作者 袁菱梅 李淼晶 +1 位作者 孙桃兰 谭天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全面挖掘剖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内糖尿病风险预测指标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初步构建糖尿病风险预测核心指标集。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有关糖尿病风险预测指标的... 目的:全面挖掘剖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内糖尿病风险预测指标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初步构建糖尿病风险预测核心指标集。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有关糖尿病风险预测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关键词通过CiteSpace软件的特定算法进行科学化分析,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研究共纳入988篇文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风险预测指标领域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近2年来增幅明显。研究团队数量较多但各团队之间作者没有相互合作。形成9个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生化检验、糖脂代谢、降钙素原对糖尿病的预测作用。结论:初步构建包含空腹血糖、血脂、体质指数、尿酸、脂联素在内的糖尿病风险预测核心指标集,未来需要进一步采用专家会议、半结构化访谈、德尔菲调查、共识会议等方法,逐步完善并最终确定糖尿病风险预测核心指标集,为构建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风险预测 指标 CITESPACE 科学知识图谱 核心指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多发性抽动症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艾晨颖 赵春春 陈孜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 TS)是一种儿童期发病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主要发病年龄在4~12岁,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程度逐渐减弱。抽动障碍对青少年的社交、家庭和学习以及日常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对于抽动症的治疗主要集中于三个方...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 TS)是一种儿童期发病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主要发病年龄在4~12岁,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程度逐渐减弱。抽动障碍对青少年的社交、家庭和学习以及日常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对于抽动症的治疗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者两者的结合,但由于药物单独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且花销大、流程长,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非严重情况下较少使用;而从多发性抽动症最初治疗开始心理行为治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心理治疗技术愈发壮大,心理治疗的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使得治疗效果也更加明显。心理干预治疗该疾病正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对抽动症的心理–行为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胶补血糖浆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贫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文 许涛 +4 位作者 杨平 王士云 徐嘉委 余致鳌 谢明冬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4期92-97,共6页
目的:观察归胶补血糖浆改善气血亏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已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2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予归胶补... 目的:观察归胶补血糖浆改善气血亏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已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2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予归胶补血糖浆口服,2组均治疗14 d。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前及术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D-二聚体(D-D)等指标。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2组Hb水平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7天、第14天,2组Hb水平均升高。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Hb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4天的Hb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Hb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2组术后第3天的Hb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的Hb水平均较术后第3天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Hb水平低于术后第1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14天的Hb水平较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14天的Hb水平低于术前(P<0.05),高于术后第3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14天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2组Hct水平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7天、第14天,2组Hct水平均升高。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Hc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4天的Hc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Hc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2组术后第3天的Hct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第7天的Hct水平均较术后第3天升高(P<0.05)。治疗组术后第14天的Hct水平较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14天的Hct水平低于术前(P<0.05),高于术后第3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14天的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服用归胶补血糖浆能减少隐性失血,改善贫血及气血亏虚症状,促进康复,且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气血亏虚证 贫血 归胶补血糖浆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麻醉中耳穴tVNS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8
作者 邓利 钟云川 +3 位作者 周洁 伍晶 安礼毅 罗小伟 《中医康复》 2025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中耳穴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t VNS)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6月~2024年2月在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行下肢骨折全麻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耳非迷走神经刺激组(30例)、空... 目的:探讨麻醉中耳穴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t VNS)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6月~2024年2月在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行下肢骨折全麻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耳非迷走神经刺激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三组均常规手术和术后护理,试验组在麻醉管理过程中使用t VNS刺激右侧耳穴(胃、大肠、脾),耳非迷走神经刺激组使用t VNS刺激右侧耳穴(肩、肘、腕),空白对照组常规手术和术后护理。观察比较干预前后HR、MAP水平,疼痛症状缓解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入室时(T_(1))、切皮后1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拔管时(T_(4))三组的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非迷走神经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耳非迷走神经刺激组(P<0.05);试验组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全麻手术后满意率高于空白对照组、耳非迷走神经刺激组(P<0.05)。结论:麻醉中耳穴t VNS干预可加快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术后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耳穴tVNS干预 下肢骨折 血流动力学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混合加权法优化凤仙透骨草提取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穆雪峰 吴铭 +2 位作者 周朝梅 施静 游元元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2-1943,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混合加权法及响应面法优化凤仙透骨草治疗骨关节炎(OA)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凤仙透骨草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筛选及验证,LC-MS确定关键成分并以各指标成分含量为评...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混合加权法及响应面法优化凤仙透骨草治疗骨关节炎(OA)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凤仙透骨草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筛选及验证,LC-MS确定关键成分并以各指标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混合加权法及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东莨菪内酯、槲皮素、山柰酚为凤仙透骨草治疗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三者混合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入5倍量82%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5 min。结论:凤仙透骨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客观合理,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透骨草 骨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层次分析法(AHP) 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糖尿病脑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晓琳 刘畅 +3 位作者 宋军 江玉波 王少清 李秀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0-706,共7页
糖尿病脑病(DE)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DE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DE的研究进展,DE的发病机制也愈渐明确,且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研究了... 糖尿病脑病(DE)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DE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DE的研究进展,DE的发病机制也愈渐明确,且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研究了多种治疗方法。该文就目前对DE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已有的文献及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DE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病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颈神经后支与迷走神经调控治疗颈椎源性颈痛伴迷走神经功能失调患者的疗效
11
作者 邓利 何亮亮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目的探究颈神经后支与迷走神经调控治疗颈椎源性颈痛伴迷走神经功能失调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颈椎源性颈痛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药物组,每组20... 目的探究颈神经后支与迷走神经调控治疗颈椎源性颈痛伴迷走神经功能失调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颈椎源性颈痛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射频组患者采用颈神经后支与迷走神经调控治疗,患者取平卧位,经超声辨认颈椎处迷走神经,置入射频电极刺激,给予脉冲调节,温度42℃,射频时间120 s,循环3个周期;而后取患侧卧位,行患侧颈椎疼痛节段脊神经后支射频。药物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颈痛颗粒,1次1袋,1日3次,饭后服,两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时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分(ROM)]、头颈部僵硬感觉率、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变化,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时的总有效率;观察并比较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射频组与药物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时VAS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个月时,射频组患者的VAS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时的ROM评分、头颈部僵硬感觉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个月时,射频组ROM评分及头颈部僵硬感觉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时,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个月时,射频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个月时,射频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12个月时,射频组患者有效率[100%(20/20例)]明显高于药物组[80.0%(16/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96,P=0.33>0.05)。射频组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率低于药物组(χ^(2)=4.33,P=0.04<0.05)。结论颈神经后支射频与迷走神经调控治疗颈椎源性颈痛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神经调控 颈椎源性颈痛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身痛逐瘀方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江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76-0079,共4页
分析身痛逐瘀方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者均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均在2022年06月-2023年12月期间入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遵从随机平行分组法均匀分组,对比组25例:予以西药... 分析身痛逐瘀方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者均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均在2022年06月-2023年12月期间入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遵从随机平行分组法均匀分组,对比组25例:予以西药治疗,分析组25例:予以身痛逐瘀方药包熨烫治疗。评析指标:不同治疗下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程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前各组对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分析组低于对比组(P<0.05)。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后分析组高于对比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分析组略高于对比组,但结果未见差异(P>0.05)。结论 将身痛逐瘀方药包熨烫治疗应用到研究术后患者中,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方药包熨烫 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