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1
作者 田晓膺 禹然 +1 位作者 朱艳秋 刘婧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谌力 张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学院绘画 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3
作者 谌力 石欣鹭 +1 位作者 王文浩 张劲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2009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线描作品选
4
作者 张放 《美术大观》 2010年第8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线描 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技术在蜀绣文化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星雨 田晓膺 《上海包装》 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阐述了AIGC技术在蜀绣文化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推动蜀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蜀绣文化 创新设计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文化视角下四川怀远藤编的数字化传承
6
作者 饶诗琪 田晓膺 《上海轻工业》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怀远藤编是四川崇州市怀远镇所独有的一项传统技艺,于2021年被收录至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怀远藤编的传承发展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亟须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而利用数字... 怀远藤编是四川崇州市怀远镇所独有的一项传统技艺,于2021年被收录至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怀远藤编的传承发展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亟须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而利用数字技术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具有多种优势,不仅能够将藤编技艺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还能够在信息传播、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赋能,助力怀远藤编实现新的发展。因此,文章将立足于非遗文化传承视角,分析当前怀远藤编的传承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并探索怀远藤编的数字化传承发展之路,以期为其他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非遗技艺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怀远藤编 数字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历史街区原生文化保护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盈 田晓膺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文章分析了成都历史街区宽窄巷子的原生文化保护现状,结合其他地区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的成功案例,挖掘相关核心要素并总结其效用性,探索宽窄巷子在社区营造中保护原生文化的可行性,针对宽窄巷子社区营造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 文章分析了成都历史街区宽窄巷子的原生文化保护现状,结合其他地区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的成功案例,挖掘相关核心要素并总结其效用性,探索宽窄巷子在社区营造中保护原生文化的可行性,针对宽窄巷子社区营造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社区营造 宽窄巷子 原生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孝文化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莉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孝文化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孝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孝德教育的主要对象,同时也...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孝文化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孝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孝德教育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孝文化重要的传承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融入孝德教育,对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培养和中华文明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孝文化 孝德教育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名文化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兰玉英 李建 《巴蜀史志》 2011年第3期52-56,共5页
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还具有文化意义,因为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以成都地名为切入点,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究成都地名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系统呈现成都地名文化... 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还具有文化意义,因为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以成都地名为切入点,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究成都地名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系统呈现成都地名文化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地名文化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客家方言词汇与文化简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兰玉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85-593,共9页
讨论了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面貌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在词汇方面,成都客家方言词汇既传承了丰富的客家方言特征词,又吸收了一定量的西南官话词语,同时还有其特有的发展变化。在词汇文化方面,成都客家方言词汇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反... 讨论了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面貌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在词汇方面,成都客家方言词汇既传承了丰富的客家方言特征词,又吸收了一定量的西南官话词语,同时还有其特有的发展变化。在词汇文化方面,成都客家方言词汇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反映了成都客家文化的形态和特征,沉淀了诸如鸟崇拜、生殖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信仰,还反映了其他的一些历史文化和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客家方言词汇 词汇文化 山居稻作 移民文化 原始信仰 史实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客家文化传播与彰显——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明香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6-22,共7页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之一,在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产业为视域,东山客家文化为例,传播与彰显客家文化对文化产业及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之一,在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产业为视域,东山客家文化为例,传播与彰显客家文化对文化产业及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东山客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婧 田晓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168,共1页
由陈永东、王林彤、张静所著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一书开启了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价值的新探讨。该书架构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观点,并围绕数字媒体艺术... 由陈永东、王林彤、张静所著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一书开启了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价值的新探讨。该书架构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观点,并围绕数字媒体艺术知识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出版社 增强现实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文化创意产业 数字媒体艺术 大数据技术 应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安置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刍议——以成都市双流区星月社区为例
13
作者 杨志川 蓝鹰 代曦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第S2期45-46,49,共3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建设社区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立足于一个安置社区,通过对这一安置社区的调查,来研究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状况。
关键词 安置社区 精神文化 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文化功能在老年人社区参与中的体现——成都市“玉林东路社区”调查报告
14
作者 青小丹 伍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18年第10期00010-00012,共3页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住与商业逐渐从区域上分离,居民的生活圈开始向社区发展,尤其是老年人基本的生活圈,休闲、文化、娱乐的需求,营造和谐邻里关系更加依托于社区,老年人是社区文化的主要需求者之一,而这些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住与商业逐渐从区域上分离,居民的生活圈开始向社区发展,尤其是老年人基本的生活圈,休闲、文化、娱乐的需求,营造和谐邻里关系更加依托于社区,老年人是社区文化的主要需求者之一,而这些需求都需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为之提供条件,通过社区文化的繁荣来使之得到满足。成都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典范,社区文化的功能在老年人的参与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文化 文化功能 社区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因素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政策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网成 陈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数据,在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指引下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志愿者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所获得的政策激励基本属于保健因素范畴,而非真正能增加满意度的激励措施,因而虽然也... 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数据,在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指引下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志愿者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所获得的政策激励基本属于保健因素范畴,而非真正能增加满意度的激励措施,因而虽然也能短暂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意向,但最终并不能提高受激励者的实际参与积极性;政策设计者的初衷,即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志愿参与水平,难以实现。改变现状的出路在于,将政策设计的焦点转向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和服务意识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激励政策 双因素激励理论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学员SCL-90的测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儒林 汪辉文 胡雪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2名心理咨询师学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的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学员在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敌...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2名心理咨询师学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的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学员在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敌对、恐怖和精神病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而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男生在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女生,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分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咨询师学员总体来说心理健康程度较好,但在某些因子上略高于国内常模,学校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咨询师 心理健康 心理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都市文化景观建构——以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纯琳 肖庆华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本文采用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以成都市已经建成的"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把文化景观当做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多维存在来进行研究。分析了二者成功与失败之处,涉及大量文化、历史、社会学和经... 本文采用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以成都市已经建成的"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把文化景观当做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多维存在来进行研究。分析了二者成功与失败之处,涉及大量文化、历史、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地理学 都市文化景观 锦里 文殊坊
原文传递
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砺 蓝鹰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29,192,共6页
网络热点事件的频繁发生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原因,更有其发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原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网民对负面信息关注的偏好、对某些群体的错误的刻板印象、对他人社会知觉中存在的归因偏差以及去个性化等... 网络热点事件的频繁发生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原因,更有其发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原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网民对负面信息关注的偏好、对某些群体的错误的刻板印象、对他人社会知觉中存在的归因偏差以及去个性化等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在网络热点事件形成、发酵和传播中各自发挥着特有的作用。这样的视角也许可以给管控网络热点事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热点事件 社会文化心理 负面效应 刻板印象 偏见 归因偏差
原文传递
从神坛走向世俗的猪文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洁 兰玉英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7-131,共5页
猪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猪文化经历了从神坛走向世俗的转变,其原因可能与其成为人类圈养的对象而丧失了神物的特性,以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与其他家畜的对比而尽显劣势有关。猪的双重文化品性在当今社会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关键词 猪文化 农耕文明 神坛 世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文化产业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赖敏 方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8-87,共10页
从历史观察角度看,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可谓是文学影视改编的第三次高潮,其特点可概括为"旧剧中有新变"。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勾连早有其学理合理性和现实操作性,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新"在网络文学产业和影视文化产业间... 从历史观察角度看,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可谓是文学影视改编的第三次高潮,其特点可概括为"旧剧中有新变"。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勾连早有其学理合理性和现实操作性,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新"在网络文学产业和影视文化产业间的融合互动。改编是文化产业产业链建构形式多样化的一种体现,作为在线产品成为顺应时代的主角,充分体现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吻合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是产业融合的典范。需要注意的是,改编过程中应在创意内容、资本收益、技术制作等方面尽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同时,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网络作协的领头及联络作用,同时借鉴外省经验,促进网络文学与影视企业的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产业 影视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四川影响 IP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