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息县2019—2024年酿酒专用小麦郑麦113种植表现
1
作者 源春彦 陈世雄 +4 位作者 计新园 黄振 余秀月 杨振 王柏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8期20-22,共3页
郑麦113被列为河南省茅台有机小麦基地推荐种植小麦品种。2019—2024年在河南息县何营开展大田试验,记录小麦郑麦113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合气候条件分析该品种的抗逆性,总结郑麦113生育期内关键技术,以期实现该品种在酿酒行... 郑麦113被列为河南省茅台有机小麦基地推荐种植小麦品种。2019—2024年在河南息县何营开展大田试验,记录小麦郑麦113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合气候条件分析该品种的抗逆性,总结郑麦113生育期内关键技术,以期实现该品种在酿酒行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麦113 小麦 酿酒 产量 种植表现 大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金平 段仁周 +9 位作者 彭保宏 董世界 卢兆成 张应香 丰大清 徐宏 陈世雄 张强 刘立明 王广甫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针对水稻生产上影响杂交水稻品种自身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分析了:不同栽插叶龄、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分蘖穗、不同茎蘖苗的穗粒性状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8叶前分蘖穗占总穗数的比例越大产量越高,且分蘖穗的粒数、结实... 针对水稻生产上影响杂交水稻品种自身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分析了:不同栽插叶龄、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分蘖穗、不同茎蘖苗的穗粒性状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8叶前分蘖穗占总穗数的比例越大产量越高,且分蘖穗的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也较高,甚至超过主茎穗;强化栽培高于常规栽培的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最高苗数控制在所需穗数的1.1~1.2倍时产量最高;穗总粒数和实粒数与主茎顶部四叶平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并运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提出了杂交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策略及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即①盘式育秧,低叶龄小苗多头移栽,争取穗足穗大;②增施有机肥料,确保稳健平衡生长;③严格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④巧施穗肥粒肥,优化冠层叶片配置;⑤防治病虫草害,确保活棵成熟,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使杂交水稻有效穗达到300万/hm^2左右,穗平实粒数达到180~210粒,穗平颖花量达到200~230粒,结实率稳定调解在80%~90%之间,有效解决了穗足稳大稳结实的库、源、流矛盾,实现了12000kg/hm^2以上的高产优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优质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道玉 杨振 +4 位作者 腊贵晓 源春彦 刘胜利 余秀月 计新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7,共5页
目前,半夏播种的农艺多以人工为主,其播种机市面上较少且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半夏损伤问题。为此,设计了舀勺式半夏播种机,由电机驱动系统、机架、排种器及镇压轮组成,通过电机控制播种转速实现半夏种植农艺上每0.067hm^(2)的2... 目前,半夏播种的农艺多以人工为主,其播种机市面上较少且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半夏损伤问题。为此,设计了舀勺式半夏播种机,由电机驱动系统、机架、排种器及镇压轮组成,通过电机控制播种转速实现半夏种植农艺上每0.067hm^(2)的200kg播种量。同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半夏播种机漏播率为3.63%,重播率为8.39%,出芽率为90.11%,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舀勺式排种器 无刷电机 半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县红麻骨炭粉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玉明 陈道玉 +2 位作者 张强 付玲 徐静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息县是全国红麻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7000hm2,年产红麻纤维2000多万kg,麻骨4000多万kg。年产麻骨炭1000多万kg,有麻骨炭窑340多座。有20多年生产红麻骨炭的历史,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阐述了息县红麻生产现状,回顾总结了麻骨炭生产... 息县是全国红麻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7000hm2,年产红麻纤维2000多万kg,麻骨4000多万kg。年产麻骨炭1000多万kg,有麻骨炭窑340多座。有20多年生产红麻骨炭的历史,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阐述了息县红麻生产现状,回顾总结了麻骨炭生产的历史及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几类麻骨炭窑的优劣,对麻骨炭产业发展进行效益分析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麻骨 麻骨炭 麻骨炭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5在息县稻麦两熟区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付玲 孙欣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1期158-159,共2页
通过对扬麦15连续4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分析,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该品种在息县稻麦两熟区保优高产栽培的建议。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扬麦15 稻麦两熟区 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长好 韩军 +1 位作者 王文玉 刘胜利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9期177-178,共2页
水稻作为农户作物的一种,在其生长过程中也受到病虫侵害。研究主要针对某省水稻病虫害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并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大面积推广。进行推广后发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效率达到80%以上,并减少了50%... 水稻作为农户作物的一种,在其生长过程中也受到病虫侵害。研究主要针对某省水稻病虫害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并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大面积推广。进行推广后发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效率达到80%以上,并减少了50%以上的化学农药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省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集成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县小麦生产隐性灾害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7
作者 陈世雄 杨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91-91,96,共2页
介绍息县小麦大田生产隐性灾害的发生类型以及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以为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的田间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隐性灾害 防控措施 一喷三防 防控 河南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县2010-2011年度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8
作者 陈世雄 陈道玉 +1 位作者 张强 张颖颖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49-50,共2页
为了更好的推广新品种,息县农科所对当地大面积种植品种和新审定的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小麦品种在息县的生产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 息县 小麦品种 筛选试验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弱筋小麦郑麦004综合评价与应用研究
9
作者 朱树贵 陈道玉 +1 位作者 任玉国 陈世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郑麦004连续8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分析,对该品种的高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 优质弱筋小麦 郑麦004 综合评价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收割机械研究进展综述
10
作者 杨振 王辉 +1 位作者 陈道玉 黄淼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3期65-66,共2页
迷迭香是一种稀有的天然香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为了保证迷迭香的种植效率,做好采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迷迭香人工收获设备、小型机械化设备、联合收割机设备在迷迭香收获上的应用状况,探讨了迷迭香收割机械发... 迷迭香是一种稀有的天然香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为了保证迷迭香的种植效率,做好采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迷迭香人工收获设备、小型机械化设备、联合收割机设备在迷迭香收获上的应用状况,探讨了迷迭香收割机械发展趋势,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抗氧化剂 人工收割 机械收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11
作者 源春彦 王柏 +3 位作者 余秀月 杨振 王文玉 黄振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2期57-58,65,共3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践行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优化信阳市秸秆产业化利用结构,实现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的预期目标,该文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与当地秸秆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化利用中...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践行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优化信阳市秸秆产业化利用结构,实现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的预期目标,该文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与当地秸秆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疏堵结合、示范推广、加大资金保障、部门协作等发展建议,以期保障当地农业持续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五料化 产学研用 示范 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
12
作者 源春彦 陈世雄 +3 位作者 王柏 杨振 王文玉 黄振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0期14-17,共4页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2018—2019年选择了12个品种在息县进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绿源麦8产量最高,为5392.5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麦113增产6.57%;先麦18产量排第2位,为5377.50 kg/hm^(2),比郑麦113增产6.28%...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2018—2019年选择了12个品种在息县进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绿源麦8产量最高,为5392.5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麦113增产6.57%;先麦18产量排第2位,为5377.50 kg/hm^(2),比郑麦113增产6.28%;丰皇619产量排第3位,为5293.50 kg/hm^(2),比对照增产4.62%。其中,绿源麦8、丰皇619的产量与产量三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建议结合当地气候变化、品种抗逆性等因素,进一步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粒型油莎豆种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鑫 王会伟 +3 位作者 王艳 刘玉兰 陈道玉 杨铁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6-782,共7页
油莎豆是中国一种新兴的油-粮兼用型经济作物,该研究以‘豫油莎3号’(中长粒)、‘豫油莎2号’(中圆粒)和‘YYS-4’(大粒)3类代表性粒型种质为材料,对其单株状态下的主要形态学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 油莎豆是中国一种新兴的油-粮兼用型经济作物,该研究以‘豫油莎3号’(中长粒)、‘豫油莎2号’(中圆粒)和‘YYS-4’(大粒)3类代表性粒型种质为材料,对其单株状态下的主要形态学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和端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对油莎豆进行染色体数分析。结果表明:(1)3个油莎豆材料的产量三要素(分蘖、单粒重、单株粒数)间的差异极显著。其中,YYS-4单粒重(1.98 g)最大,分别是‘豫油莎2号’(0.61 g)和‘豫油莎3号’(0.37 g)的3.3倍和5.4倍;‘豫油莎3号’的单株粒数(245)最多,分别是‘豫油莎2号’和‘YYS-4’的1.3倍和1.6倍;‘豫油莎3号’分蘖数最多(29),分别是‘豫油莎2号’和‘YYS-4’的2.1倍和1.5倍。(2)3个油莎豆材料的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豫油莎2号’的油分含量(32.00%)最高,‘豫油莎3号’的可溶性糖含量(21.30%)最高,‘YYS-4’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最高。(3)‘豫油莎2号’在3个材料中的叶片净光合效率(18.17μmol·m^(-2)·s^(-1))最高,且蒸腾速率相对较低,水分利用率最高。(4)3个材料的染色体数相同,均为156条,DAPI染色和端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的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 DAPI 端粒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正交试验的苹果苗木平茬机切割器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振 杨欣 +4 位作者 杨晓斌 王鹏飞 李建平 刘洪杰 李雪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为获取砧木物理参数,分析平茬机切割装置切割原理,基于ANSYS LS-DYNA软件建立苹果砧木切割装置有限元模型,研究苹果苗木切割过程中工作参数与刀片参数的关系,以前进速度、锯盘齿数、切割转速为因素,以切割力和切割功率为指标,采用Design... 为获取砧木物理参数,分析平茬机切割装置切割原理,基于ANSYS LS-DYNA软件建立苹果砧木切割装置有限元模型,研究苹果苗木切割过程中工作参数与刀片参数的关系,以前进速度、锯盘齿数、切割转速为因素,以切割力和切割功率为指标,采用Design Expert动态响应软件优化结果切割器转速为4200 r·min^-1,前进速度为1 km·h^-1,齿数为100齿数时,单组切割功率为1.801 kW,为苹果苗木平茬切割装置提供依据。试制苹果苗木平茬机,田间试验合格率高于95%,满足平茬的农艺要求。苹果苗木平茬切割装置的研究对实现苹果苗木平茬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苗木平茬机 圆盘锯式切割器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P-r21抑菌广谱性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永丽 源春彦 +2 位作者 周洲 王春生 雷振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为明确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r21的抑菌广谱性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优化了菌株P-r21发酵条件,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该菌株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孢子萌... 为明确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r21的抑菌广谱性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优化了菌株P-r21发酵条件,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该菌株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离体接种试验研究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P-r21最佳发酵条件为在PYJ中培养初始pH 6.0,培养时间为12 h。菌株P-r21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Fusarium proliferatum、Rhizoctonia cerealis、Gaeumannomyces graminis、Fusarium graminearum、Colletotrichum karstii)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对C.karstii和B.cinerea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88.0%和84.5%。发酵滤液对B.cinerea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0.6%,对叶片和果实灰霉病的防效达到100%和80.0%;发酵液10倍稀释后防效也可达到67.1%和60.7%。本研究明确了菌株P-r21具有抑菌广谱性,并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为该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灰葡萄孢 生物防治 发酵条件优化 抑菌广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直播稻生产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树贵 《种业导刊》 2010年第12期34-36,共3页
阐述了河南省信阳市直播稻生产现状,对直播稻的主要特点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直播稻 栽培技术 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树贵 李强 +1 位作者 张强 付玲 《种业导刊》 2010年第6期19-20,共2页
针对信阳市种子市场的现状,分析了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种子市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信阳市种子市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种子 市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树贵 吴长好 +1 位作者 付玲 任玉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107-107,111,共2页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弱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弱筋小麦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弱筋小麦 选地整地 品种选择 科学播种 肥水管理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肥施用时期和数量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树贵 李强 +1 位作者 张强 付玲 《农技服务》 2010年第6期717-718,共2页
2007~2008年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安排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时期对弱筋小麦郑麦00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豫南中低产水平条件下,施纯氮180~240kg/hm2,过磷酸钙750~1050kg/hm2,可获得优质、高产,在... 2007~2008年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安排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时期对弱筋小麦郑麦00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豫南中低产水平条件下,施纯氮180~240kg/hm2,过磷酸钙750~1050kg/hm2,可获得优质、高产,在施纯氮240kg/hm2的水平下,采取全底施肥效果最好。在小麦灌浆期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既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又能提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氮肥施用量 磷肥施用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地区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强 王文玉 刘胜利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3期44-46,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多种高产栽培技术被运用到农作物生产中,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高油酸花生是豫南地区的花生品种之一,其产量高、营养价值高、贮存时间较长,既可以满足食用需求,也...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多种高产栽培技术被运用到农作物生产中,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高油酸花生是豫南地区的花生品种之一,其产量高、营养价值高、贮存时间较长,既可以满足食用需求,也可以用来榨油、加工花生副产品等,经济价值较高。文章阐述了高油酸花生的高产栽培价值,研究了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高产栽培技术 豫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