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宏州结核病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江敏 张銘光 +12 位作者 李碧美 陈朝建 邵曰文 罗松道 刘永华 张志聪 刘英 思永仙 孟志华 石华 周赛鹏 王瑞萍 罗启松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2期901-902,905,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德宏州结核病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状况,为确保结核病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盲法考核各县市结核病痰检人员制片、染色、读片、结果判定等技术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次抽查各县市疑似肺结核病痰涂片893张,阳... 目的分析和评价德宏州结核病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状况,为确保结核病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盲法考核各县市结核病痰检人员制片、染色、读片、结果判定等技术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次抽查各县市疑似肺结核病痰涂片893张,阳性130张,阳性率14.56%;涂片的痰细胞合格率86.5%,涂抹大小符合率98%,痰膜厚薄符合率84.6%,染色符合率98%,脱落符合率100%,结果判定符合率100%,质量控制覆盖率100%,仅存在细菌量化的微小误差。结论德宏州各县市结核病痰涂片菌检技术符合国家结核病项目要求,对结核病项目病人的发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抗酸杆菌检验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HIV感染者家庭安全套推广使用后配偶HI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段松 项丽芬 +13 位作者 叶润华 康永然 赵益仙 张红梅 杨建华 张好芬 杨丙丽 黄森 王东荣 赵忠林 冯晓静 邓丽华 马罗云 刘文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5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感染状况 推广使用 德宏州 家庭内 安全套 配偶 艾滋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人群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捷 赵春松 +2 位作者 瞿生旺 江伟 董华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旋毛虫病 德宏州 人群 食源性寄生虫病 集体就餐 感染情况 结果报告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狂犬病自然疫源地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升丽 罗启松 +6 位作者 郭云贵 梁伟 杨增源 刘锴 罗加丽 何龙元 杨世全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2期891-892,895,共3页
目的研究德宏州狂犬病自然疫源地性质、结构、范围、流行特征及态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动物和人间狂犬病例发生时间、空间、人间分布特征,以及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犬类管理及疫情应急处理等防治措施。结果全州... 目的研究德宏州狂犬病自然疫源地性质、结构、范围、流行特征及态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动物和人间狂犬病例发生时间、空间、人间分布特征,以及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犬类管理及疫情应急处理等防治措施。结果全州4年中犬伤14093人,在18个乡镇40个自然村发现流浪病犬45条,确诊狂犬病17例,病原体为狂犬病毒Ⅰ型;动物和人间病例全年散在发生;农民多发;发病年龄4~76岁;潜伏期平均80.5天;具有狂犬病的特有症状;病程平均4天;传染源均为家养犬类,多因被犬伤后未采取预防措施而发病。结论德宏州是狂犬病自然疫源地,宿主是家犬,通过犬伤人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与东南亚国家同属一块狂犬病自然疫源地。发生狂犬病流行因素普遍存在,疫情态势严峻。要建立可持续控制狂犬病的运行机制,强化宣传、监测、免疫、管理等预防措施,多部门协作做好防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疫源地 流行态势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昆宏 董菊花 +4 位作者 刀保清 张国右 吴波青 岳太科 刘爱聪 《卫生软科学》 201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德宏州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疫情发展趋势,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德宏州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宏州2009-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013例,年均发病... [目的]分析德宏州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疫情发展趋势,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德宏州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宏州2009-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013例,年均发病率为182/10万,死亡8例(0~2岁儿童)。手足口病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病高峰为4-9月(7,346例,占66.7%),其次为9-12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0~5岁10,613例,占96.37%);82.58%的病例为散居儿童。[结论]德宏州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结合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本辖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人群手足口病的防控,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描述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1951~2001年疟疾流行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 分析云南德宏州疟疾流行的空间、时间、人群分布规律 ,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方法 根据全州疟疾疫情资料 ,统计分析疟疾发病空间、时间、人群及在传染病中的分布特征。 结果  195 1~ 2 0 0 1年全州各县、市疟疾... 目的 分析云南德宏州疟疾流行的空间、时间、人群分布规律 ,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方法 根据全州疟疾疫情资料 ,统计分析疟疾发病空间、时间、人群及在传染病中的分布特征。 结果  195 1~ 2 0 0 1年全州各县、市疟疾发病 3 86677例 ,平均发病率 113 16/万 ,死亡 83 5例 ,平均死亡率 0 2 3 /万 ,病死率 0 2 2 % ,年际发病在建国初和文革期间出现了两个流行高峰 ,发病率高达 717 65 /万和 112 8 2 8/万 ,6~ 11月发病数占 76 0 4% ,5~ 40岁发病数占 83 3 2 % ,农民发病数占 64 18% ,男性发病数占 64 42 % ,原虫种类为恶性疟占 63 3 3 % ,间日疟占 43 82 % ,三日疟和混合感染占 1 85 %。疟疾病例占全州传染病报告数的 44 16%。 结论 德宏州是云南省的高疟区 ,6~ 11月为流行高峰季节 ,5~ 40岁人群为高危人群 ,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 ,以农民为多发 ,在大流行年代恶性疟为主 ,疫情控制后以间日疟为主。流行强度与防治措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发病数 流行 发病率 间日疟 恶性疟 男性 建国 德宏州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跃诚 金杉杉 +2 位作者 姚仕堂 何纳 段松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掌握云南省德宏州2004—2013年间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的时间进行动态队列研究,计算不同随访时间HAART保持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掌握云南省德宏州2004—2013年间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的时间进行动态队列研究,计算不同随访时间HAART保持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4—2013年间共7580人入组治疗,入组者国籍以中国籍为多,占84.1%;五县市中以盈江县入组人数最多,为26.3%;入组者以男性为主,占62.2%;入组平均年龄(36.9±10.0)岁,以26~35岁为主;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70.9%;HIV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68.3%;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200者居多,占42.5%;入组成员的初始治疗方案中主要以齐多夫定(AZT)为主的治疗方案占据比例最大,为44.0%。截至观察期末,入组治疗后1~9年的累积保持率分别为92.2%、87.7%、85.3%、83.8%、81.8%、80.1%、78.5%、76.8%和73.8%。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国籍、所在治疗点、性别、婚姻状况、HIV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初始治疗方案与HAART保持时间长短有显著关联。结论云南省德宏州HAART保持率相对较好,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需要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ART维持治疗 脱失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2014~2018)年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敏 郭光萍 +4 位作者 李燕 唐树萍 郭兆富 尹寿欢 杜春娥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 分析德宏州(2014~2018)年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14~2018)年间在德宏州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内常规收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相关信息,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进行... 目的 分析德宏州(2014~2018)年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14~2018)年间在德宏州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内常规收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相关信息,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个案和报表数据的上报、审核和汇总;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获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经整理后,使用构成比和率对效果指标和结果指标进行计算,使用趋势卡方检验对各年间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德宏州共分娩产妇106843例,接受HIV检测的产妇106816例,接受梅毒和HBV检测产妇106813例,HIV、梅毒和HBV检测率为99.97%;HIV感染产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比例99.63%(543/545),梅毒感染产妇治疗比例为98.71%(154/155),所娩婴儿预防治疗比例为97.18%(69/71),HBV暴露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比例为99.91%(3407/3410);HIV母婴传播率为1.48%,HBV母婴传播率为0.30%,8月龄~5岁儿童HBsAg阳性检出率为0.98/10万,无先天梅毒病例报告。结论 (2014~2018)年,德宏州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效果良好,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消除认证指标要求。建议制定关于降低HIV暴露儿童死亡和失访情况及HBV母婴传播率的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促进消除艾滋病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除 母婴传播 艾滋病 梅毒 乙型肝炎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7年德宏州甲乙类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爱聪 李恩柯 +1 位作者 吴波青 岳太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德宏州2011—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明确当前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7年德宏州甲乙类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德宏州报告甲乙类... 目的分析德宏州2011—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明确当前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7年德宏州甲乙类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德宏州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2 21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5.13/10万,年均死亡率16.82/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位次发生了较大改变,淋病、梅毒、登革热进入前五位疾病,疟疾、痢疾、艾滋病逐渐退出前五位。结论德宏州应重点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登革热、肺结核等疾病的监测及防控力度,提高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率及自我保护意识。高度关注境外输入性及新发传染病,建立完善边境联防联控体制机制,降低输入性传染病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监测 流行特征 描述性研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艳玲 张玉成 +8 位作者 杨世江 王继宝 曹艳芬 李林 叶润华 杨跃诚 姚仕堂 何纳 段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早发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云南省德宏州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885例HIV感染者中,有215例(24.3%)为早发现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了解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早发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云南省德宏州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885例HIV感染者中,有215例(24.3%)为早发现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29岁年龄组感染者早发现率高于50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者;女性感染者早发现率高于男性;注射毒品途径感染者早发现率高于性传播途径感染者。结论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较低,需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CD4+T细胞 早发现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社区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项丽芬 唐仁海 +9 位作者 杨跃诚 叶润华 李如轩 李洲林 濮永成 杨建华 李维美 罗小峰 何纳 段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社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在5个县市中各抽取1个社区,对其中年龄在18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人口学信息的搜集和血样检测。结果 2500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72&#...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社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在5个县市中各抽取1个社区,对其中年龄在18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人口学信息的搜集和血样检测。结果 2500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72±18.68)岁,女性占55.0%,傣族占56.8%,65.3%的人已婚有配偶,71.8%的人接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研究对象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0.6%(162/25004),以潞西市(1.2%)、21~40岁人群(1.0%)、男性(0.9%)、景颇族(1.7%)、在婚和离异/丧偶(0.8%)、小学文化程度(0.7%)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技术人员(1.0%)HCV感染率相对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潞西市(OR=4.62,95%CI:1.60~13.38)、年龄在20岁以上者(OR21~=22.62,95%CI:7.42~68.92;OR41~=21.85,95%CI:6.87~69.46;OR≥61=7.34,95%CI:1.91~28.17)、男性(OR=2.66,95%CI:1.91~3.72)和傣族及景颇族(OR傣族=1.95,95%CI:1.15~3.31;OR景颇族=5.17,95%CI:2.95~9.07)HCV感染率较高。结论德宏州社区居民HCV感染率总体水平较低,但男性、20岁以上成人、傣族及景颇族人群中HCV感染率相对较高,有必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2013—2015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的HIV-1新发感染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锦 赫晓霞 +7 位作者 王继宝 段星 王译葵 杨涛 陈敏 蒋岩 何纳 段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5期55-57,17,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免疫印迹法(WB)带型中新发感染判定信息及德宏州2013—2015年新发感染人群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德宏州2013—2015年经WB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样本3 124份,结合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结果和队列研究的49例确证... 目的分析研究免疫印迹法(WB)带型中新发感染判定信息及德宏州2013—2015年新发感染人群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德宏州2013—2015年经WB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样本3 124份,结合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结果和队列研究的49例确证新发的感染者WB带型,分析比较WB检测中不同条带特征对新发感染判定的意义;并用SPSS l7.0软件对新发感染的人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ED-CEIA法检出的新发感染样本,WB帯型中除P24带以外,其P17、P31、GP41、P51、P55、P66、GP120和GP160条带反应强度均显著低于长期感染者相应的条带反应强度(P<0.05);新发感染者和长期感染者env区、pol区和gag区条带强度平均得分分别为7.0分和8.04分、4.22分和6.37分、4.4分和5.06分;队列研究的49例确证新发感染者WB带型中缺失最严重的是P55(缺失率89.80%),其次为P31和P51、P17和P66,GP41和P24没有缺失,gpl60+gpl20+p24出现最多;新报告感染者在性别、年龄和国籍等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WB条带反应强度总分不高于15分、env区条带反应强度不高于7分或pol区条带反应强度不高于4分时应高度怀疑其为新发感染;2013—2015年新发感染人群中呈现男性多于女性、以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壮年人群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及中国籍人群下降缅甸籍人群上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新发感染 免疫印迹法带型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边境居民艾滋病感染及相关卫生服务现况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项丽芬 许娟 +8 位作者 唐仁海 韩文香 杨忠桔 杨建华 李丹 叶润华 杨跃诚 段松 何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11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边境居民(以下简称"边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相关卫生服务状况。方法运用配额抽样方法,在4个边境县(市)各选取1~2个乡镇,对15~60岁边境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相关...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边境居民(以下简称"边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相关卫生服务状况。方法运用配额抽样方法,在4个边境县(市)各选取1~2个乡镇,对15~60岁边境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等信息,并抽取5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边民HIV感染率为0.34%,部分地区超过1.00%。52.10%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获得过防治艾滋病的卫生服务;15~29岁组与30~39岁组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50岁及以上居民的1.5倍;汉族与其他民族边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分别是傣族边民的1.5倍与1.6倍;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边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初中以下者的1.6倍;农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非农民的近3倍;与配偶等固定性伴近一年曾使用安全套者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从未使用者的2倍;陇川县、芒市和瑞丽市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分别是盈江县居民的近17倍、15倍和49倍。结论虽然德宏州边民HIV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防治艾滋病卫生服务覆盖率仍较低。未来德宏州需进一步强化边民防艾工作,尤其要重点关注高年龄、文化水平低、傣族及非农民等人群,并加强盈江县艾滋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居民 HIV感染 艾滋病 卫生服务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润华 严华美 +10 位作者 项丽芬 杨跃诚 杨世江 高洁 濮永成 杜本丽 聂永英 李维美 杨忠桔 何纳 段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年第7期124-126,129,共4页
目的了解2011—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病死率及其死因。方法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2011—2012年现住址及户籍地均为云南省德宏州HIV/AIDS病例的历史卡片,对相... 目的了解2011—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病死率及其死因。方法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2011—2012年现住址及户籍地均为云南省德宏州HIV/AIDS病例的历史卡片,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核实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年初存活HIV/AIDS病例共7 178例,其中330例(4.6%)于2011年死亡;2011年当年新报告HIV感染者773例,其中46例(6.0%)于2011年当年死亡。2012年年初存活HIV/AIDS病例7 575例,其中326例(4.3%)于2012年死亡;2012年当年新报告HIV感染者598例,其中33例(5.0%)于2012年当年死亡。死亡的HIV/AIDS病例中,56.3%死因为艾滋病,18.4%死因为其他疾病(主要为肝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14.6%死于吸毒过量,7.2%死于伤害,2.2%死于自杀。结论德宏州2011—2012年HIV/AIDS病例病死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病例中近一半死于艾滋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和意外伤害等。为降低HIV/AIDS病例的病死率,应在加强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强肝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减少吸毒过量和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死率 死因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2007—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新近感染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渝蓉 杨跃诚 +15 位作者 段松 王继宝 许娟 项丽芬 叶润华 韩文香 曹东冬 杨忠桔 杨建华 李维美 高洁 李艳玲 杨世江 单多 蒋岩 何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11期16-19,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7—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HIV新近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德宏州2007—2009年全部VCT人群中新报告HI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采用BEDHIV-1发病率捕获酶联法(BED-CEIA)进行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比例。结果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7—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HIV新近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德宏州2007—2009年全部VCT人群中新报告HI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采用BEDHIV-1发病率捕获酶联法(BED-CEIA)进行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比例。结果 2007—2009年德宏州VCT人群HIV感染率为12.6%(1091/8674),HIV感染者中有80.7%(880人)属新检测发现,其中13.8%(120/871)BED-CEIA检测为阳性,确定为新近感染。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中经BED-CEIA检测确定属新近感染的比例2007年为15.2%,2008年为12.3%,2009年为14.1%,19岁及以下组与20~29岁组高于40岁及以上组;本地户籍者高于缅甸籍者;汉族高于景颇族。结论德宏州2007—2009年VCT人群HIV感染率高,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的比例波动不大,低年龄、本地户籍者及汉族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新近感染 影响因素 自愿咨询检测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外出务工返乡人员HIV感染及相关卫生服务状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玲 许娟 +10 位作者 濮永成 曹东冬 李维美 杨忠桔 聂永英 杨世江 叶润华 杨跃诚 邵晓丹 段松 何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外出务工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以乡镇为单位,随机抽取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HIV血清学检测。结果 2260名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的HIV感染率为...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外出务工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以乡镇为单位,随机抽取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HIV血清学检测。结果 2260名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的HIV感染率为0.9%,过去一年未获得艾滋病防治卫生服务的比例为43.5%。多因素分析显示,景颇族HIV感染风险高于汉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HIV感染风险高于初中及以上者,外出务工时间超过半年者感染HIV风险高于未超过半年者,曾经有性病史的研究对象HIV感染风险高于无性病史者。结论云南省德宏州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特别是景颇族、文化程度低、外出务工时间长及有性病史者HIV感染率较高;外出务工人员未获得艾滋病防治服务的比例较高。今后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强化对其中感染风险高的亚风险人群的干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人员 艾滋病 感染 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15岁及以上居民主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波青 高右东 +4 位作者 杨汝成 杨景晰 蔺应坤 苟长春 程文茹 《卫生软科学》 2016年第5期312-316,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745名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德宏州15岁及以...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745名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德宏州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哮喘、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24.9%、7.3%、0.6%、0.7%、0.4%、2.6%、0.3%。傣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汉族和景颇族居民,而景颇族居民的COPD患病率高于其他两种民族(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哮喘、心肌梗死和COP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居民患哮喘和COPD的患病率降低(P<0.05)。居民吸烟率为37.4%,危险饮酒率为6.0%。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6 g者占41.9%,每周摄入1次以上腌制食品者占61.2%。居民经常锻炼率为83.0%,不经常锻炼率为15.4%,从不锻炼率为1.6%。居民超重率为25.6%,肥胖率为10.1%,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0.1%。[结论]德宏州居民的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从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15岁及以上居民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暗娼人群高危行为干预报表数据印证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润华 项丽芬 +11 位作者 杨跃诚 高眉扬 李林 唐仁海 杨世江 高洁 王继宝 杜本丽 杨忠桔 聂永英 段松 何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3期78-79,105,共3页
目的探索印证常规网络报告的暗娼人群干预数据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3个不同行政区分别采用指纹POS机记录、HIV/梅毒检测和第三方现场抽样调查等3种不同策略以印证常规网络报告的暗娼人群干预数据。结果⑴指纹POS机记录策... 目的探索印证常规网络报告的暗娼人群干预数据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3个不同行政区分别采用指纹POS机记录、HIV/梅毒检测和第三方现场抽样调查等3种不同策略以印证常规网络报告的暗娼人群干预数据。结果⑴指纹POS机记录策略:芒市在项目实施期间通过指纹POS机记录的暗娼干预人数为711人;而同期的常规网络干预报表记录的月均干预人次数为398人次,与指纹POS机记录的差异大。(2)HIV/梅毒检测策略:盈江县在项目实施期间实际接受HIV和梅毒检测的暗娼人数为284人,而同期的常规网络干预报表记录的月均干预人数即达314人,高于实际检测人数。(3)第三方现场抽样调查策略:独立第三方在瑞丽市以常规网络干预报表中记录的全部40个娱乐场所为抽样框架,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了9个娱乐场所中的43名暗娼,其中最近一年内HIV检测率为90.7%(39/43),与同期国家哨点客户端数据库显示的瑞丽市暗娼人群最近一年90%的HIV检测率一致(χ2=1.38,P=0.71)。结论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中一种或几种不同策略组合来开展暗娼人群高危行为干预报表数据印证和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高危行为干预 报表数据 印证 评估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对亲和力实验的误判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继宝 刘威男 +9 位作者 段星 王译葵 杨锦 杨跃诚 姚仕堂 叶润华 肖瑶 何纳 段松 蒋岩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6期41-43,共3页
监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新发感染率,可以为及时掌握疾病流行趋势,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合理分配有限的预防控制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1]。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亲和力实验 误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6年德宏州终止妊娠孕妇HIV筛查分析
20
作者 高洁 马静 +9 位作者 杨世江 俞秋嫣 叶润华 杨跃诚 唐仁海 李林 姚仕堂 王继宝 何纳 段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11—2016年间终止妊娠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HIV阳性者特征。方法对德宏州2011—2016年所有参加孕检的终止妊娠人群资料统计其HIV感染者例数,并对新发现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学特征进行...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11—2016年间终止妊娠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HIV阳性者特征。方法对德宏州2011—2016年所有参加孕检的终止妊娠人群资料统计其HIV感染者例数,并对新发现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间德宏州终止妊娠人群接受HIV抗体检测共66 106人次,发现HIV感染者485例,其中95例(19.6%)为新发现感染者,30~39岁占47.0%(228/485);中国国籍者448人(91.8%),228人在婚(88.5%),415人(85.6%)怀孕≥2次。新发现感染者和原阳性感染者在国籍、年龄、监测地区、婚姻状况、职业、怀孕次数和生育次数等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德宏州在今后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年轻人、缅甸籍、景颇族及低文化水平女性的宣传教育,同时重视对已感染人群的监测随访和抗病毒治疗,鼓励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怀孕,防止婚内性传播。孕检是在艾滋病严重流行区发现HIV感染者、预防HIV性传播及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手段,应坚持在艾滋病流行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终止妊娠 新发现感染者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