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河流景观的自然化修复——以慕尼黑“伊萨河计划”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谢雨婷 林晔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对长8km的伊萨河流域进行了为期11年的河床改造、河岸重塑、河堤加固以及水体改良与水量控制,其在提高城市河流防洪能力的同时,构建了自然化的城市河流景观,并为市民们提供了优质的滨水游憩空间。该项目在...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对长8km的伊萨河流域进行了为期11年的河床改造、河岸重塑、河堤加固以及水体改良与水量控制,其在提高城市河流防洪能力的同时,构建了自然化的城市河流景观,并为市民们提供了优质的滨水游憩空间。该项目在可持续、动态的改造过程,优化游憩系统以及恢复具有地域特征的河流景观等方面堪称同类项目中的典范,对我国城市河流景观的修复与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化修复 城市河流景观 伊萨河计划 防洪 滨水游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追随性能——欧洲建筑数字技术研究启示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力恺 弗兰克.彼佐尔德 张颀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3,共8页
强调"形式追随性能"是"形式追随功能"思想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提出建筑数字技术三原色,以及形式追随性能的二元性:"建筑形体"追随"物理效能",和"数字方法"追随"设计过程"... 强调"形式追随性能"是"形式追随功能"思想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提出建筑数字技术三原色,以及形式追随性能的二元性:"建筑形体"追随"物理效能",和"数字方法"追随"设计过程"。主要以欧洲建筑院校研究成果为例,论述形式追随性能的方法策略,并由此建立未来可持续建筑数字技术的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数字技术 形式 性能 设计过程 可持续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