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再梗死24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屈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再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心肌再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死 14 4例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再梗死组有吸烟史、患梗死后心绞痛... 目的 :探讨心肌再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心肌再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死 14 4例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再梗死组有吸烟史、患梗死后心绞痛及合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0 5 ) ,出现心力衰竭者较对照组多 (P <0 .0 0 5 ) ,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较多危险因素时易发生心肌再梗死 ,且预后差 ,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给予合理的治疗 ,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梗死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兰 徐秀云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77-78,共2页
为了提高对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率及减少漏诊,对711例心血管内科就诊患者通过病史、体检、X线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58例,随机人群发病率8.1%,其中60岁以上211例检出51例,发生率... 为了提高对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率及减少漏诊,对711例心血管内科就诊患者通过病史、体检、X线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58例,随机人群发病率8.1%,其中60岁以上211例检出51例,发生率24.2%。分析了心脏各瓣膜受累情况、心功能受累及心律失常的情况,探讨了发病有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 退行性 心瓣膜病 主动脉瓣 钙化 临床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牛芳荣 李丽 +2 位作者 唐丹 武晓红 王庆芬 《河北中医》 2016年第3期464-467,共4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房颤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循证护理组30例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2组均护理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房颤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循证护理组30例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2组均护理2周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循证护理组总有效率96.67%,常规护理组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2组护理后LVEF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0.05),LVEDV、LVESV降低(P<0.05),2组护理后LVEF、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伴心衰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护理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单玉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5期47-47,共1页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心衰)临床十分常见,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部分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老年人多病共存,并发症多[2],极易造成延迟诊断或误诊,造成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直接影响病情转归。我科2007...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心衰)临床十分常见,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部分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老年人多病共存,并发症多[2],极易造成延迟诊断或误诊,造成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直接影响病情转归。我科2007—01~2010—12收治老年心衰患者86例,现回顾分析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孝芝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6期72-72,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临床表现是:持久的胸骨后剧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临床表现是:持久的胸骨后剧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属冠心病严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迪鸣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7期2792-2792,共1页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疗...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可以推荐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心肌梗死72例早期心脏泵功能临床分析
7
作者 窦存芳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导联 ST段压低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心脏泵功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吴长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5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临时医嘱签字规范率 被引量:4
9
作者 吴长丽 李芹玲 唐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0期4649-4650,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时医嘱签字规范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临时医嘱签字规范率"为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并按步骤实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随机抽查38例开具临时医嘱的病人,签字...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时医嘱签字规范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临时医嘱签字规范率"为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并按步骤实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随机抽查38例开具临时医嘱的病人,签字规范率由对策实施前的59.4%提高到82.4%,目标达成率117.3%,圈员8项能力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不仅提高了临时医嘱签字规范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还提高了圈员们的责任感和质量管理能力,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临时医嘱单 签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患交流变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世景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9期570-570,共1页
关键词 护患交流 护士 患者 交流变量 移情 控制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1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玉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首诊误诊AD的临床资料。结果:AD患者在首诊时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腹症,均经心脏彩超、CTA或MRI检查明确...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首诊误诊AD的临床资料。结果:AD患者在首诊时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腹症,均经心脏彩超、CTA或MRI检查明确诊断。结论:首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选择特异性检查方法,避免或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2
作者 吴长丽 赵跃武 唐丹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11期861-863,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HF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HF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住院期间护理干预和出院后6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检测,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护理前,干预组和对照组ESEA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和MLHFQ的症状、情感、身体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ESEA的自我护理技能[(36.08±3.87)分]、自我概念[(30.44±3.61)分]、自护责任感[(29.52±4.62)分]、健康知识水平[(37.68±3.82)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04±3.45)、(27.76±3.57)、(26.48±3.62)和(31.64±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MLHFQ的症状[(8.48±3.31)分]、情感[(6.72±2.79)分]、身体活动[(11.56±3.66)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32±3.67)、(8.88±2.83)、(15.36±4.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综合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并上消化道出血21例分析
13
作者 单玉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451-1451,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并发症 胃肠出血/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