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鞠侯雨 郑家伟 +14 位作者 孙沫逸 唐瞻贵 杨道科 冉炜 步荣发 尚伟 孟箭 武和明 席庆 杨凯 王军 邹建明 吴云腾 任国欣 郭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范超声热化疗在此领域的临床实践,特制订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专家共识,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头颈部 鳞癌 超声热化疗 综合治疗 空化效应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在口腔颌面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浩 祁雨晨 司亚萌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112-115,共4页
口腔颌面部具有特殊的生理及解剖结构,在行使各种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易受到损伤,造成软硬组织缺损及神经组织损伤。浓缩生长因子(CGF)是第三代血小板浓缩制品,较前两代制品具有生长因子浓度更高、孔隙更大、弹性及稳定性更好的... 口腔颌面部具有特殊的生理及解剖结构,在行使各种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易受到损伤,造成软硬组织缺损及神经组织损伤。浓缩生长因子(CGF)是第三代血小板浓缩制品,较前两代制品具有生长因子浓度更高、孔隙更大、弹性及稳定性更好的特点。CGF可通过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促进骨细胞成骨分化、促进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促进口腔颌面部骨组织、软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骨缺损 骨再生 皮肤愈合 神经修复 口腔颌面部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联合口腔正畸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效果及对牙齿骨吸收、骨密度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方首镕 王晓云 +1 位作者 雷雨露 蒋宁宁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效果和治疗后牙齿骨吸收和骨密度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9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效果和治疗后牙齿骨吸收和骨密度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9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牙齿修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为(42.90±6.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骨吸收量为(1.21±0.13)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牙槽骨密度为(290.43±54.39)H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效果较好,对牙齿骨吸收和牙槽骨密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牙列缺损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 骨吸收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5靶向cyclinD2调节口腔鳞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首镕 王晓云 +1 位作者 蒋宁宁 孙立平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miR-375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调节口腔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培养CAL27细胞并转染阴性对照(NC)mimic、miR-375 mimic、NC siRNA、cyclinD2 siRNA、表达cyclinD的pcDNA3.1质粒及空白的pcDNA3.1质粒;... 目的:探讨miR-375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调节口腔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培养CAL27细胞并转染阴性对照(NC)mimic、miR-375 mimic、NC siRNA、cyclinD2 siRNA、表达cyclinD的pcDNA3.1质粒及空白的pcDNA3.1质粒;检测细胞增殖活力OD490水平、细胞凋亡率、miR-375及cyclinD2的表达水平,验证miR-375靶向cyclinD2基因mRNA 3’UTR的作用。结果:转染miR-375 mimic后,CAL27细胞的OD490水平、cyclinD2表达水平、含有cyclinD2 mRNA 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活性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转染cyclinD2 siRNA后,CAL27细胞的OD490水平、cyclinD2表达水平降低,凋亡率增加;转染表达cyclinD的pcDNA3.1质粒后,miR-375 mimic降低OD490水平及cyclinD2表达水平、增加凋亡率的作用被逆转。结论:miR-375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靶向抑制cyclinD2是介导该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iR-375 CYCLIND2 增殖 凋亡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埋伏牙正畸矫治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冯妍 刘浩 +2 位作者 杨丽 张凡 李长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正畸矫治埋伏牙的效果。方法:纳入单发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88例,共88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导板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在埋伏牙两侧邻牙间置螺旋镍钛推簧推开间隙,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数字化定... 目的:观察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正畸矫治埋伏牙的效果。方法:纳入单发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88例,共88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导板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在埋伏牙两侧邻牙间置螺旋镍钛推簧推开间隙,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数字化定位导板辅助定位。结果:导板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42±4.94)min和(35.78±9.27)min(P<0.001),开窗去骨面积分别为(66.03±4.67)mm 2和(69.75±7.22)mm 2(P<0.05);导板组与常规组分别有43颗和41颗埋伏牙成功萌出(P>0.05);导板组和常规组患者埋伏牙萌出时间分别为(176.68±9.89)d和(178.18±10.17)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唾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导板组患者唾液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制作使用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埋伏牙正畸治疗,可以提供精准定位,避免损伤相邻牙及周围血管神经束等重要组织结构,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开窗去骨面积,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分泌,抑制牙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数字化定位导板 埋伏牙 正畸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退下颌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和睡眠呼吸通气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马惠 王雯 +1 位作者 仇岩 华泽权 《口腔医学》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分析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后退下颌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患者上气道间隙和睡眠呼吸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接受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于正颌手术前3 d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利用Mi... 目的分析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后退下颌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患者上气道间隙和睡眠呼吸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接受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于正颌手术前3 d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利用Mimics软件重建颅颌面气道的三维模型。测量手术前后气道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以及气道各部分体积变化。于正颌手术治疗前3 d及术后6个月利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分别进行单次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记录监测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软腭下缘所在平面矢状径(SP-AP)、截面积(SP-CSA)减小(P<0.05);会厌谷所在平面矢状径(EP-AP)显著减小(P<0.01)、截面积(EP-CSA)减小(P<0.05);术后口咽区气道体积、气道总体积显著减小(P<0.01),会厌区气道体积减小(P<0.05)。术后多导睡眠监测AHI、睡眠效率、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接受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退下颌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术后气道软腭下缘所在平面、会厌谷所在平面矢状径、截面积均减小。口咽区气道体积、会厌区气道体积、气道总体积均显著减小。而术后睡眠呼吸通气功能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CBCT 气道体积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通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acal LC与MTA用于复杂冠折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7
作者 吴翠 李长顺 张昕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53-758,774,共7页
目的探讨Theracal LC在复杂冠折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9例牙外伤青少年患者共33颗患牙(男13例,15颗牙;女16例,18颗牙)。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所使用盖髓剂的不同,... 目的探讨Theracal LC在复杂冠折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9例牙外伤青少年患者共33颗患牙(男13例,15颗牙;女16例,18颗牙)。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所使用盖髓剂的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为Theracal LC组(n=17),对照组为MTA组(n=16),同名对侧牙或邻牙作为空白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检查情况,并对比4年内的随访结果。结果4年的随访中,MTA组与Theracal LC组临床不适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和消失。两组短期(6个月)临床成功率均为100%。MTA组第12个月时临床成功率为93.7%。Theracal LC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1%和88.2%。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TA组牙冠均发生变色,而Theracal LC组则无变色情况。在影像学方面,Theracal LC组的牙本质桥的形成速度相对快于MTA组,两组远期均可见牙本质桥的形成。Theracal LC组的牙本质桥形态复杂,而MTA组多形成线形均匀牙本质桥。结论Theracal LC作为盖髓剂临床疗效良好及生物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MTA的代替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活髓切断术 Theracal LC M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昕 李长顺 +4 位作者 刘浩 朱绍跃 周猛 冯岩 张光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2-819,共8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sRg1)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荧光鉴定;取第3代HGFs,CCK-8法检测6种浓度的GsRg1(0、6.25、12.5、25、50、100 mg/L)对H...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sRg1)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荧光鉴定;取第3代HGFs,CCK-8法检测6种浓度的GsRg1(0、6.25、12.5、25、50、100 mg/L)对HGFs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sRg1对HGFs迁移能力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观察并定量钙结节;qRT-PCR检测COL-Ⅰ、OCN和OPN成骨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OCN、OPN和COL-Ⅰ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2.5、25、50、100mg/L GsRg1可明显提高HGFs增殖能力(P<0.05),其中100 mg/L GsRg1促增殖作用最强,6.25 mg/L GsRg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Rg1处理后HGFs迁移能力增强,且呈浓度依赖。与对照组比较,100 mg/L GsRg1组ALP活性明显增加(P<0.01);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定量明显增多(P<0.01);成骨相关基因OCN、OPN和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上调明显(P<0.05),而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GsRg1可以促进HGFs增殖和迁移,100 mg/L GsRg1能够促进HGFs的成骨分化,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人参皂苷RG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在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长顺 张堃 +4 位作者 刘刚 魏路明 朱绍跃 胡光宇 宋晓萌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984-989,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板在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双侧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1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试验侧通过数字化...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板在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双侧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1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试验侧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对照侧不使用导板进行常规微创手术。记录导板制作时间、完成手术时间、术后肿胀及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84±6.52)min,对照组为(31.03±9.68)min,试验组术后的疼痛和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技术拔除埋伏多生牙,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下颌舌侧后牙区 多生牙 微创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尖斜度对隐裂牙折裂模式及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谢妮娜 吴翠 +2 位作者 王鹏来 王雯 刘宗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9-1003,共5页
目的:研究隐裂牙牙尖斜度对其折裂模式的影响,并制定折裂危险等级评分及治疗方案。方法:将40颗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前3组制备成不同牙尖斜度的隐裂牙模型,第4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所有试样进行压应力实验,记录折裂模式和危险等级,... 目的:研究隐裂牙牙尖斜度对其折裂模式的影响,并制定折裂危险等级评分及治疗方案。方法:将40颗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前3组制备成不同牙尖斜度的隐裂牙模型,第4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所有试样进行压应力实验,记录折裂模式和危险等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就折裂模式:第1、2组试样发生冠根折数目较冠折多,第3组全部发生冠根折,第4组全部为冠折;就折裂危险分级:第1、2组发生III级折裂较多,第3组发生IV级折裂较多,第4组仅发生Ⅰ、Ⅱ级折裂,经随机区组秩和检验,第3组和第4组折裂危险等级与其余各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1、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隐裂牙比正常牙齿更易发生复杂折裂。隐裂牙随着牙尖斜度增大到一定角度,折裂模式更加复杂,折裂危险等级也愈高,治疗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牙尖斜度 折裂模式 折裂危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引导CGF联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浩 张新风 +2 位作者 祁雨晨 胥加斌 司亚萌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10-914,960,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板引导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结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区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0例行颌骨囊肿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板引导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结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区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0例行颌骨囊肿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实验组术前制作数字化导板术中定位囊肿并填充CGF联合Bio-Oss骨粉至骨腔中,对照组1术前制作数字化导板术中定位囊肿并填充Bio-Oss骨粉至骨腔中,对照组2常规手术术中填充Bio-Oss骨粉至骨腔中。检测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2 h血液CRP、WBC水平及手术时间,评估术后疼痛程度,测量术后3个月、6个月骨密度值。结果三组术后CRP、WBC均较术前显著上升,实验组和对照组1术后炎症反应、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且实验组术后炎症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1;术后3个月、6个月三组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高于术前,实验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数字化导板引导CGF联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区,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不适、促进骨愈合、提高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更快恢复颌骨形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数字化定位导板 骨再生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应用CBCT介导超声骨刀的效果及对PTX3、MPO、PGE2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首镕 王晓云 +2 位作者 雷雨露 宁润来 蒋宁宁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 探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应用锥形束CT (CBCT)介导超声骨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 目的 探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应用锥形束CT (CBCT)介导超声骨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凿骨劈冠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CBCT介导超声骨刀。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生活质量采用术后症状严重程度(postoperative symptom severity, PoSSe)量表评价,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检查龈沟液五聚素3 (pentraxin 3, PTX3)、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s E2, PGE2)水平。结果 观察组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分别为(18.83±5.56) min、(4.65±0.43) mL和(3.02±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时PoSS量表中,肿胀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20±0.68)分、(1.61±0.30)分和(17.31±1.87)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龈沟液PTX3、MPO及PGE2分别为(2.51±0.85)μg/L、(2.40±0.82) IU/mg和(110.03±18.15) pg/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应用CBCT介导超声骨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拔牙时间短、炎症反应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超声骨刀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S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蒋宁宁 王鹏来 +4 位作者 袁长永 黄晓峰 蒋常委 刘宗响 孙铁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MTSS1在20例癌旁正常黏膜及80例T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SCC的临床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MTSS1在癌...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MTSS1在20例癌旁正常黏膜及80例T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SCC的临床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MTSS1在癌旁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水平较TSCC中显著升高(P<0.05),TSCC中MTSS1的阳性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临床分期较高组与临床分期较低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此外,MTSS1与MMP-9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MTSS1与TSCC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有关。其指标与TSCC的临床分期和疾病进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S1 舌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研究
14
作者 席云昊 冯岩 +4 位作者 吴品林 张昕 耿晓庆 李晓飞 李长顺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 研究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60例(60颗种植体),依据种植体植入时机将患者分... 目的 研究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60例(60颗种植体),依据种植体植入时机将患者分为即刻组(30例,行即刻种植)和延期组(30例,行延期种植),均植入种植体30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冠修复后1、3、6个月的牙周组织健康程度[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及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BI)],种植体植入术后3、6、12个月的近中与远中边缘骨及颊侧骨吸收情况,种植体植入术后12个月的牙槽嵴吸收情况,修复前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种植体植入术后12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种植成功率。结果 即刻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6.13±0.35)个月,明显短于延期组[(9.13±0.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05,P<0.001)。冠修复后1、3、6个月,2组患者的PD、mPLI、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的种植体边缘骨均表现为吸收,且其相同时间段内近中与远中边缘骨吸收量、颊侧骨板吸收量、颊侧骨板吸收率、颊侧骨体积吸收量及颊侧骨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牙槽嵴各位点宽度和高度均有所下降,除位点1(种植体肩台处)即刻组牙槽嵴宽度吸收量与延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7,P=0.030)外,其余位点牙槽嵴宽度及牙槽嵴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修复前的ISQ及种植体植入术后12个月的创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12个月,即刻组种植体周炎7例,其发生率(23.33%)明显高于延期组[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16);2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佳,且即刻种植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然而,即刻种植发生种植体周炎的风险较高,应积极控制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牙区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宁宁 王鹏来 +4 位作者 袁长勇 黄晓峰 蒋常委 刘宗响 孙铁忠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在舌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MTSS1蛋白的表达,并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20例舌鳞状细胞癌组...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在舌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MTSS1蛋白的表达,并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20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20例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4例转移组中MTSS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46例非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37例临床Ⅲ~Ⅳ期组中MTSS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43例临床Ⅰ~Ⅱ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TSS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TSS1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舌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抑制了TSCC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 舌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不同镍钛锉超工作长度根管预备对根尖孔偏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妮娜 吴翠 +1 位作者 刘宗响 王鹏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75-378,360,共5页
根管预备旨在清除根管系统内的细菌及毒素、残余牙髓,扩大根管,除去根管壁感染牙体质,休整管壁,除去管内残余的物质和碎屑,为根管充填创造良好的条件。根管预备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为:预备后的根管最狭窄处应与原根管狭窄处相重合,即根管... 根管预备旨在清除根管系统内的细菌及毒素、残余牙髓,扩大根管,除去根管壁感染牙体质,休整管壁,除去管内残余的物质和碎屑,为根管充填创造良好的条件。根管预备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为:预备后的根管最狭窄处应与原根管狭窄处相重合,即根管预备在精确的有效工作长度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工作长度 根尖孔 镍钛锉 偏移 根管狭窄 根管系统 根管充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