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张小宝 程志 闫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46-149,154,共5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参加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麻醉规培”)的45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参加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麻醉规培”)的45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分为情景模拟教学组(S组)、情景模拟教学结合PBL组(S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5名。S组采用模拟手术室环境予以案例教学,SP组在S组的基础上予以PBL教学法,C组选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三组麻醉规培医师模拟案例的考核成绩、出科考试理论、实践成绩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S组和SP组麻醉规培医师的模拟案例理论考试成绩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S组的技能考试成绩低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S组的模拟案例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高于C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组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优于C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麻醉规培医师在模拟案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麻醉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规范化培训 传统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刘颖 葛东建 +3 位作者 朱炫姿 向雯 耿明悦 程伟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VNS组(T组)和假刺激组(F组)各48例。2组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案,T组于术前及麻醉恢...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VNS组(T组)和假刺激组(F组)各48例。2组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案,T组于术前及麻醉恢复室各接受1次taVNS,每次刺激30 min,而F组各接受假刺激30 min。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术后第1、2、3天的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I-FEED),术后3 d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记录术后第1、2天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F组相比,T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第1、2、3天的I-FEED评分和术后3 d的GSR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胃肠道不耐受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降低(P<0.05);术后第1、2天的NRS降低,术后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后呕吐、头晕、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VNS能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减轻术后恶心,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迷走神经刺激术 腹腔镜检查 妇科手术 术后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多模式住陪教学查房在麻醉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3
作者 朱珊珊 芦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185-0188,共4页
探讨基于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多模式住陪教学查房在麻醉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70例规培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下的术前访视教学模式进行查房教学,实... 探讨基于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多模式住陪教学查房在麻醉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70例规培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下的术前访视教学模式进行查房教学,实验组给予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下的多模式教学进行查房教学,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病史采集、访视查体、麻醉计划与执行、术中麻醉管理、医患沟通、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任务管理、团队协作、状况认知、决策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各项调查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麻醉科的查房教学中,应用基于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多模式住陪教学查房,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多模式住陪教学查房 麻醉科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抑制瑞马唑仑全身麻醉诱导后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4
作者 戴光荣 姜静 +1 位作者 张颖 张小宝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26,共2页
气管插管刺激较强,期间循环波动较大,处理不当可导致气管痉挛、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快速顺序诱导(rapid sequence induction,RS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全麻诱导技术[1],理想的诱导过程是在提供良好插管条件的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 气管插管刺激较强,期间循环波动较大,处理不当可导致气管痉挛、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快速顺序诱导(rapid sequence induction,RS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全麻诱导技术[1],理想的诱导过程是在提供良好插管条件的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的苯二氮类药物,具有起效快,输注半衰期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2],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痛内镜、临床麻醉,但插管后高血压、心动过速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可能伴有高BIS、镇静深度不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气管痉挛 苯二氮类药物 血流动力学 镇静深度 插管反应 插管条件 无痛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前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5
作者 张莹萱 王艺倩 +2 位作者 解成兰 姚程亮 王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接受LC术治疗。在麻醉前,被随机分为D组(n=37)、ED组(n=38...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接受LC术治疗。在麻醉前,被随机分为D组(n=37)、ED组(n=38)和C组(n=38),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和生理盐水静脉泵注。常规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Athens失眠量表(AIS)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情绪状态,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和Ramsay镇静量表评估镇痛和镇静效果。结果在术后第1天(POD1)和POD3时,ED组AIS评分分别为(8.4±1.3)分和(6.8±1.4)分,显著低于D组【分别为(8.7±1.1)分和(6.9±1.7)分,P<0.05】或C组【分别为(9.7±1.1)分和(8.5±1.1)分,P<0.05】,PSQI评分分别为(9.1±1.3)分和(7.7±1.5)分,显著低于D组【分别为(9.2±1.5)分和(7.9±1.4)分,P<0.05】或C组【分别为(10.9±2.3)分和(8.9±1.8)分,P<0.05】;在POD1时,ED组和D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且ED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术后24 h和术后72 h,ED组和D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且ED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组镇痛泵药物消耗量显著少于D组或C组(P<0.05)。结论麻醉前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LC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麻醉 睡眠质量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衰弱对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孟振昂 陈丽莉 +2 位作者 樊金燕 张传武 王光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评价术前衰弱对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grical pain,CPSP)的预测价值。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患者318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Ⅳ级。术... 目的评价术前衰弱对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grical pain,CPSP)的预测价值。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患者318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Ⅳ级。术前1 d采用衰弱筛查量表(Fatigue,Resistance,Ambulation,Illness,Loss of weight,FRAIL)评估衰弱情况。术后24 h及48 h使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患者静息与运动时疼痛评分,并于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疼痛评分,NRS评分>0即为发生术后慢性疼痛。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术后慢性疼痛,将患者分为CPSP组和非CPSP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胸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v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术前衰弱对术后慢性疼痛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273例患者,术前衰弱64例,发生率为23.4%;术后慢性疼痛患者75例,发生率为27.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糖尿病、胸腔引流时间、术后48 h平均静息NRS评分、切口个数及衰弱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值2.545,95%CI:1.365~4.746,P=0.003)、术前衰弱(OR值3.227,95%CI:2.146~4.853,P<0.001)、胸腔引流时间(OR值1.250,95%CI:1.079~1.449,P=0.003)和术后48 h平均静息NRS评分(OR值1.457,95%CI:1.081~1.963,P=0.014)是接受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术前衰弱预测CPS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05,95%CI:0.634~0.776,敏感度为0.493,特异度为0.843。结论女性、术前衰弱、胸腔引流时间延长和术后48 h平均静息NRS评分升高是胸科手术老年患者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规行术前衰弱筛查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CPS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疼痛 手术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麻醉护理干预在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躁动发生中的作用
7
作者 刘姝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麻醉护理干预在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躁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0月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行不同干预方法,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应激水平低于参照组(P<0.... 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麻醉护理干预在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躁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0月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行不同干预方法,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应激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麻醉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躁动,减轻应激反应带来的影响,保证患者术中安全,促使手术稳定开展,确保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护理 腹腔镜手术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用于女性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张发龙 李涛 许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FA)用于女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OFA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比较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FA)用于女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OFA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比较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术后24h、48h恢复质量(QoR-40评分)。结果:OFA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P<0.05)。OFA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C组(P<0.05)。OF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术后24h、48h OFA组QoR-40总分均高于C组(P<0.05)。结论:OFA改善女性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缩短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 甲状腺手术 女性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对于麻醉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9
作者 郭长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对麻醉规培生,运用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分析评价其对于麻醉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时段在2021年9月至2024年7月,选取教学地址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筛选60名麻醉规培生作为本教学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进... 对麻醉规培生,运用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分析评价其对于麻醉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时段在2021年9月至2024年7月,选取教学地址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筛选60名麻醉规培生作为本教学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A组(n=30)、B组(n=30),A组在教学期间实施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B组则开展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比照各小组之间的麻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示经教学之后A组学生的数据均高于B组(P<0.05)。学生自评综合素质能力数据进行统计,显示经过教学之后A组在学习兴趣能力、危机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监测评估能力等评分值数据均更高(P<0.05)。统计各组之间的教学质量,呈现A组数据为更高趋向(P<0.05)。结论 对麻醉规培生,运用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相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作用性质,不但可助益于提高学生麻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还可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教学 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妇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秦娅 齐敦益 焦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妇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全麻组(A组)和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2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妇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全麻组(A组)和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2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7天的认知功能。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麻醉复苏室(PACU)治疗时间。结果B组患者拔管时间和PACU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以及术后第7天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1天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依托咪酯乳剂全凭静脉麻醉,使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妇科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依托咪酯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联合PBL教学在麻醉科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辉 张稳稳 +1 位作者 刘鹤 王志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法联合对麻醉科规培研究生临床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医院麻醉科进行规范培训的研究生6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与对照组(n=32),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联合PBL教学法...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法联合对麻醉科规培研究生临床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医院麻醉科进行规范培训的研究生6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与对照组(n=32),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联合PBL教学法规范化培训,对照组经采用PBL教学法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规培研究生的成绩和临床核心能力。结果实验组研究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研究生培训后的临床核心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法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麻醉科规培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改善其临床核心能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麻醉科 规范化培训 案例教学 PBL教学法 临床核心能力 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辉 赵伟 +2 位作者 张茂银 颜明 张稳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731-736,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联合全身麻醉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需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联合全身麻醉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需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30分钟应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和舒适度、术后认知功能以及恢复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后、阻滞完成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时、拔管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后2小时、24小时的运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苏醒后24小时的运动VAS评分和静息VAS评分高于苏醒后2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后2小时、24小时的舒适度(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苏醒后24小时BCS评分低于苏醒后2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小时内镇痛泵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MMSE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而48小时、72小时后MMSE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48小时、72小时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恢复质量15项量表(QOR-1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QOR-15评分与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QoR-15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减轻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患者疼痛评分,提高舒适度,对认知功能影响较低,且术后恢复质量更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手术 认知功能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解成兰 薛红 +2 位作者 居从金 颜学军 王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3754-3755,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自身建设,强化规培医师素质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管理,重视医、教、科研全面发展。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培训质量。结论:搞好麻醉科... 目的:探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自身建设,强化规培医师素质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管理,重视医、教、科研全面发展。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培训质量。结论:搞好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是成为合格的具有临床麻醉工作能力的住院医师的基础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璐璐 饶丽华 +2 位作者 纪玮玮 王宁 郭淑静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3期42-44,共3页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选择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的2017年1月—2019年7月7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分为两组,36例在手术中选择静吸复合麻醉视作对照组,36例在手术中选择全凭静脉麻...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选择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的2017年1月—2019年7月7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分为两组,36例在手术中选择静吸复合麻醉视作对照组,36例在手术中选择全凭静脉麻醉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术后睁眼、呼吸恢复及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4、9.159、7.220、6.997,P<0.05);观察组围术期血压及心率水平相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能提升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腔镜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卞新荣 杨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腔镜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科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A组患者全身麻醉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腔镜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科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A组患者全身麻醉前0.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泵注,给予B组患者全身麻醉前1.0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泵注,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的测定指数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_(0))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和每搏变异度(S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泵注后10 min(T_(1))时间点SVI和HR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开始后5 min(T_(2))时间点的HR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_(0)时间BR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和T_(2)时间点B组患者的BRS值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间点两组患者的BRS值比T_(0)时间点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T_(2)时间后B组与T_(0)时间的BR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少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发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全身麻醉下患者气腹过程中受到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而且应用1.0μg·kg^(-1)·h^(-1)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泵注能够增加患者压力感受反射之中的减压反射敏感性,虽然增加了患者的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但是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 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 不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护理单元建设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伟嘉 王志萍 +2 位作者 周思琦 刘玉平 张小曼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麻醉护理单元发展现状,为科学规范发展麻醉护理单元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苏省7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麻醉护理单元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麻醉护理单元发展现状,为科学规范发展麻醉护理单元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苏省7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麻醉护理单元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的76所医院中有63家医院设有麻醉护理单元,其中麻醉恢复室的开展率最高,为97.37%。63家医院中共有麻醉科护士406人,其学历以本科为主,占73.15%;职称以护师为主,占43.84%;有34所医院对麻醉科护士进行毕业后教育,占53.97%。各医院主要在麻醉恢复室和总务管理岗位配备麻醉科护士,分别占调查医院总数的92.06%、68.25%。结论江苏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配置比仍存在短缺问题,麻醉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广泛,但发展不均衡,岗位设置集中在麻醉恢复室、总务管理、麻醉准备室。麻醉护理单元的管理方式、绩效方式和麻醉科护士的毕业后教育仍待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医院 麻醉护理单元 麻醉科护士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对麻醉科实习生进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园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2期194-195,共2页
目的:研究PBL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对麻醉科实习生进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实习的3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员的意愿将其分为A组(n=15)和B组(n=15)。对A组学员应用... 目的:研究PBL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对麻醉科实习生进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实习的3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员的意愿将其分为A组(n=15)和B组(n=15)。对A组学员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B组学员应用LBL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进行综合考核的成绩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结果:A组学员的各项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B组学员,P <0.05。A组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高于B组学员,P <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对麻醉科实习生进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及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实习生 PBL教学模式 LBL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小宝 朱品 闫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5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PBL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名,PBL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PBL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名,PBL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等指标,观察PBL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PBL组中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为84.2%(1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BL组中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为89.5%(1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9%(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BL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5±6.1)分,高于对照组的(78.1±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BL组操作考试成绩优秀率为89.5%(1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麻醉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地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麻醉科 教育 医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党静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 目的:探讨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Comparison组(n=35)和Discussion组(n=3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时,对Comparison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对Discussion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麻醉维持的时间及麻醉效果的优良率。结果:麻醉后,Discussion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Comparison组患者,其麻醉维持的时间长于Comparison组患者,其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Comparison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减轻其疼痛感,增强其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超声引导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老年病人下肢骨科手术围术期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倪红艳 陈云 +2 位作者 张其兵 马一鸣 解成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44-947,共4页
目的 观察术后电针治疗对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病人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40例。2组病人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 目的 观察术后电针治疗对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病人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40例。2组病人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2组均在术前和术后第1、3、7天采用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 针刺组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PN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7天,2组间PND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3、7天,针刺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IL-1β水平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第7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3、7天,针刺组MMSE评分均与TNF-α、IL-1β、IL-6呈负相关。结论 电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病人下肢骨科手术PND的发生率,这种作用可能与电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