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早期医疗体操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杨 程芳 +2 位作者 刘卫平 李晓玮 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34例)、B组(早期医疗体操+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34例)。比较两治疗前、治疗第2周后、治疗第5周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肌力、腹直肌肌电值及腹上角角度。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肌电值、腹上角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5周后,B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腹上角角度小于A组;腹直肌肌力优于A组;腹直肌肌电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可明显缩小腹直肌分离距离、腹上角角度,更快更好地恢复腹直肌肌力,提高腹直肌肌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体操 神经肌肉电刺激 产后 腹直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更昔洛韦治疗早产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利 杨利丽 +1 位作者 王静 潘兆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缬更昔洛韦(VGCV)治疗早产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妇幼临床学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先天性CMV感染病例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10例(早产儿组)、... 目的观察缬更昔洛韦(VGCV)治疗早产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妇幼临床学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先天性CMV感染病例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10例(早产儿组)、足月儿18例(足月儿组)。两组均口服VGCV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尿CMV-DNA、血清CMV-IgM、谷丙转氨酶、头颅MRI、脉络膜视网膜炎、自动脑干听性诱发电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情况。结果早产儿组的平均胎龄及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足月儿组(t值分别为2.919、5.612,P<0.05),早产儿组治疗前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未通过率显著高于足月儿组(χ^(2)=5.593,P<0.05)。VGCV对两组患儿均有明显疗效,两组患儿尿CMV-DNA阳性、血清CMV-IgM阳性、AABR异常、脉络膜视网膜炎、头颅MRI异常、血小板减少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0.996,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似。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0,P>0.05)。结论早产儿口服VGCV治疗早产儿先天性CMV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先天性CMV感染足月儿相比未增加不良反应,其对听力损伤短期内可能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更昔洛韦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早产儿 粒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静 颜丙春 +3 位作者 杨海扣 孙剑 杨勇 张玉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9期3369-3372,共4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3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择期行清宫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21例)和瑞马唑仑组(22例),2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丙...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3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择期行清宫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21例)和瑞马唑仑组(22例),2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瑞马唑仑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观察2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以及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等。结果 2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以及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可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患者PACU滞留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安全地用于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瑞马唑仑 妇科 清宫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脓毒症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小飞 顾小海 +4 位作者 于春琳 朱红利 吴云朵 张军 王玉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4期45-48,60,共5页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儿科危重症的焦点问题。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预防、诊断和临床处理一体化干预”的理念,我国急诊领域一批权威专家也率先提出了“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有效协调处理好相关问...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儿科危重症的焦点问题。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预防、诊断和临床处理一体化干预”的理念,我国急诊领域一批权威专家也率先提出了“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有效协调处理好相关问题,尤其是如何做到早期精准诊断并为后期采取集束化策略精准救治还是需要积极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儿童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多维评分方法及具有诊断意义的生理参数与变量、机器脓毒症预测系统等诊断手段的最新研究及相关进展,以期将来为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 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危险因素及阴道局部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玉平 华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8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危险因素,以及RVVC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妇幼临床学院就诊的RVVC患者30例作为RV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和同... 目的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危险因素,以及RVVC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妇幼临床学院就诊的RVVC患者30例作为RV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各30例,分别作为VVC组及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用药史及行为习惯等资料,并检测其阴道分泌物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基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VV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比三组间IL-2、IL-10、IFN-γ及IgE水平的分布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VCC患者,反复使用抗菌药、应用免疫抑制剂、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护垫、长期穿着不透气内裤、行阴道灌洗、放置宫内节育器、具有人工流产史、居住地潮湿、长期焦虑抑郁紧张、血糖控制不满意、性生活频次≥1周/次以及性伴侣有具有相关症状是RVV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介于1.34~36.18之间,P<0.05)。此外,三组间IL-2、IL-10、IFN-γ和IgE水平的分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15.29、19.75、9.46、43.26,P<0.05)。事后多重检验结果显示,VVC组及RVVC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IL-2、IL-10、IFN-γ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VC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IL-2水平显著低于VVC组,但两组间IL-10、IFN-γ和IgE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RVVC的发生既受个体的生活行为方式及疾病用药史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还与阴道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改善阴道局部免疫环境,或可提高RVVC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危险因素 细胞因子 局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A、SIRS、qSOFA评分和乳酸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云朵 林小飞 +3 位作者 顾小海 张军 吕艳关 王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价乳酸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普通病房及重症病房且符合S... 目的评价乳酸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普通病房及重症病房且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的2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241例)和死亡组(18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组乳酸、24 h内SOFA、SIRS及qSOF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乳酸水平、SOFA、SIRS、q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SOFA评分诊断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临界值为7.5分,敏感度为68.8%,特异性为80.0%;qSOFA评分诊断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临界值为1.5分,敏感度为68.8%,特异性为80.0%;乳酸诊断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临界值为1.75 mmol/L,敏感度为93.8%,特异性为40.0%。结论与SIRS评分比较,SOFA、qSOFA评分对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判断更有价值,而传统指标乳酸有很好的敏感性,是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可靠指标,但特异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脓毒症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术前滴鼻在学龄期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波 戚灿 +2 位作者 李聪聪 孙剑 杨海扣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术前滴鼻在学龄期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4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n=21)与N组(n=20)。S组采用0.5...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术前滴鼻在学龄期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4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n=21)与N组(n=20)。S组采用0.5 mg/kg艾司氯胺酮滴鼻,N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滴鼻干预。比较两组滴鼻前(T0)和麻醉诱导前(T1)简化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SF)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术后1、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两组mYPAS-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S组mYPAS-SF评分低于T0时,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T1与T0时mYPAS-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两组HR、MAP均高于T0时,且S组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均高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5 mg/kg艾司氯胺酮术前滴鼻可缓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术前焦虑,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术前焦虑 学龄期儿童 滴鼻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测早孕复发性流产的ROC曲线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钟慧 韩秋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早孕复发性流产(RSA)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早孕RSA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正常早孕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早孕复发性流产(RSA)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早孕RSA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正常早孕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有人工流产需求。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两组受检者绒毛、蜕膜组织内的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绒毛、蜕膜组织内的VEGF表达对早孕RSA的预测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界值。收集早孕RS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家族流产史、生殖系感染、内分泌疾病及获得性子宫异常等,分析VEGF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预测早孕RSA的AUC分别为0.756、0.723,最佳界值分别为26.445、30.230。生殖系感染、获得性子宫异常患者的绒毛、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生殖系感染和无获得性子宫异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绒毛、蜕膜组织的VEGF下调与早孕RSA发生存在关联,且VEGF表达对早孕RSA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且其表达水平还会受生殖系感染、获得性子宫异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生殖系感染 获得性子宫异常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镇静在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海扣 孙剑 +4 位作者 王巧 吴佩红 拾翠翠 杨勇 张玉凤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4062-4064,4070,共4页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镇静在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在镇静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患儿46例,年龄5~18个月,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23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镇静在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在镇静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患儿46例,年龄5~18个月,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23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R组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儿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成功率;比较两组患儿检查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吸(R)频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结果与D组比较,R组患儿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镇静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检查过程中SpO2、HR、R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相比,瑞马唑仑0.3 mg/kg静脉注射能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且苏醒迅速,可满足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的镇静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镇静 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心脏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在儿童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浩 周静 +4 位作者 孙剑 杨海扣 张玉凤 李茂 费蕾蕾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在儿童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2~6岁行肠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PN组和PA组,每组36例。PN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0.04 mL·kg^(-1)滴鼻后予丙泊酚2 mg·kg^(-1)静脉注射。PA组给予艾司...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在儿童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2~6岁行肠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PN组和PA组,每组36例。PN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0.04 mL·kg^(-1)滴鼻后予丙泊酚2 mg·kg^(-1)静脉注射。PA组给予艾司氯胺酮1 mg·kg^(-1)滴鼻,待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评分为4分时予丙泊酚2 mg·kg^(-1)静脉注射。当MOAA/S评分≤3分时即开始肠镜检查,操作过程中每5 min评估一次MOAA/S评分。记录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情况,计算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N组完成35例,PA组完成34例。与PN组相比,PA组丙泊酚总用量和体动、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操作开始后5、10、15、20 min,2组MOA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2组苏醒时间和低氧血症、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用于儿童肠镜检查能够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且可减少丙泊酚总用量、减轻循环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投药 鼻内 结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婴幼儿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浩 孙剑 +4 位作者 杨海扣 张玉凤 李茂 戚灿 郑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婴幼儿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62例年龄3~24个月拟行TTE检查的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1)和氯化钠注射液0.04 mL·kg^(-1)滴鼻,试验组...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婴幼儿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62例年龄3~24个月拟行TTE检查的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1)和氯化钠注射液0.04 mL·kg^(-1)滴鼻,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1)和艾司氯胺酮1 mg·kg^(-1)滴鼻。主要观察指标为镇静前(T_(0))、镇静起效时(T_(1))、检查结束时(T_(2))、苏醒时(T_(3))、出院时(T_(4))患儿的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次要观察指标为镇静起效时间、镇静成功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父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T_(0)比较,对照组T_(1)~T_(3)各时点HR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T_(1)~T_(4)各时点HR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T_(1)、T_(2)、T_(3)的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家长对镇静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各观察时点SpO_(2)、镇静起效时间、镇静成功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右美托咪定滴鼻,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婴幼儿TTE检查镇静时,患儿HR更平稳,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投药 鼻内 经胸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精子DNA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冯播 邱峰龙 +4 位作者 仲纪祥 张荣雪 曹森杨 薛惠英 左阳花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于本院不孕不育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另选择正常生育的男性6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取精液进行解脲支原体(UU...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于本院不孕不育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另选择正常生育的男性6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取精液进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及精液常规检测,包括精液pH值、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行精子DNA碎片检测。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结果男性不育症组和正常对照组UU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0.0%(36/90)、5.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8,P=0.000)。男性不育症组精液pH值、精子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中,UU感染阳性组精液pH值、精子浓度与UU感染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显著低于UU感染阴性组,精子DNA碎片率高于UU感染阴性组(均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呈负相关,与精子DNA碎片率呈正相关(rs=-0.341、-0.327、0.398,均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精子DNA完整性有关,UU感染可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性 支原体感染 精液分析 精子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