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使用不同剂型亮丙瑞林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明明 汤涌泉 +3 位作者 高钱 王婕 蒋雪 周文娣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2期1718-1723,1733,共7页
目的:观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使用醋酸亮丙瑞林(lepraline acetate,LA)不同剂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8月在我科诊治的72例CPP女童,分别接受3月剂型LA(n=34)和1月剂型LA(n=38)治疗≥... 目的:观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使用醋酸亮丙瑞林(lepraline acetate,LA)不同剂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8月在我科诊治的72例CPP女童,分别接受3月剂型LA(n=34)和1月剂型LA(n=38)治疗≥6个月。检测并比较治疗0、6月时两组患儿血清激素水平、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龄/年龄(bone age/chronological age,BA/CA)、盆腔彩超等指标。结果:(1)治疗开始前两组的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2)治疗6月后两组患儿均出现BA/CA减小、生长速率减慢、预测终身高增加(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6月后,3月和1月剂型组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抑制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LH激发峰值、卵泡刺激素峰值、雌二醇、子宫容积、双侧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及≥4 mm的卵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两种剂型LA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3月剂型LA降低了治疗成本,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结论:3月剂型LA治疗女童CPP的短期疗效与1月剂型LA相当,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女童CPP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醋酸亮丙瑞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早期医疗体操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杨 程芳 +2 位作者 刘卫平 李晓玮 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34例)、B组(早期医疗体操+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34例)。比较两治疗前、治疗第2周后、治疗第5周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肌力、腹直肌肌电值及腹上角角度。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肌电值、腹上角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5周后,B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腹上角角度小于A组;腹直肌肌力优于A组;腹直肌肌电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可明显缩小腹直肌分离距离、腹上角角度,更快更好地恢复腹直肌肌力,提高腹直肌肌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体操 神经肌肉电刺激 产后 腹直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利丽 卢秀丽 +2 位作者 王静 王军 潘兆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缬更昔洛韦(VGCV)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生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病例分为VGCV组和更昔洛韦(GCV)组,每组24例。VGCV组予口服VGCV 16 mg/kg,q12h,疗程6周;GCV组予静脉滴注G... 目的观察缬更昔洛韦(VGCV)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生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病例分为VGCV组和更昔洛韦(GCV)组,每组24例。VGCV组予口服VGCV 16 mg/kg,q12h,疗程6周;GCV组予静脉滴注GCV 6 mg/kg,q12h,疗程6周。比较2组患儿的血和尿CMV载量、血清CMV-IgM、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头颅MRI、脉络膜视网膜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VGCV组和GCV组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GCV组住院时间短于GCV组,住院费用低于GCV组,PICC置管率明显低于GCV组(P<0.05)。结论口服VGCV与静脉滴注GCV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类似。口服VGCV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PICC置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 缬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沙替尼体外抑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增殖及BTKC481S功能
4
作者 邓媛 史玉叶 +2 位作者 李蕴劼 纪婷婷 王春玲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BMS-354825)体外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细胞系增殖及野生型/耐药突变型布鲁顿激酶(BTK)活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达沙替尼对CLL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BMS-354825)体外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细胞系增殖及野生型/耐药突变型布鲁顿激酶(BTK)活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达沙替尼对CLL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达沙替尼及伊布替尼处理外源性表达野生型BTK及常见突变子BTKC481S、BTKT474F及BTKT474I/C481S的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BTK及其下游靶点PLCγ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达沙替尼能显著抑制CLL细胞系MEC-1及JVM3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3.54μmol/L及0.65μmol/L;0.5μmol/L的伊布替尼及0.2μmol/L的达沙替尼可抑制野生型BTK及PLCγ2的磷酸化活化。当BCR信号激活后,BTKC481S、BTKT474F及BTKT474I/C481S均可功能性激活并磷酸化活化下游PLCγ2,这些突变子均对生理浓度的伊布替尼耐药。0.5μmol/L的达沙替尼体外可抑制BTKC481S活化并进而抑制PLCγ2活化,但不能抑制BTKT474F及BTKT474I/C481S的活化,提示沙替尼体可克服BTKC481S导致的耐药而对“守门员”位点突变无效。结论达沙替尼可抑制野生型BTK及BTKC481S激酶活化及功能并抑制CLL细胞增殖,有望解决BTKC481S引发的伊布替尼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伊布替尼 耐药 布鲁顿激酶 达沙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早熟女童锌营养状况与性激素水平及性器官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谷奇 李月娥 +3 位作者 朱艳丽 汤爱梅 谭娟 周文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性早熟女童锌营养状况与性激素水平及性器官发育的相关性,为性早熟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102例(CPP组)和外周... 目的:探讨性早熟女童锌营养状况与性激素水平及性器官发育的相关性,为性早熟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102例(CPP组)和外周性性早熟患儿231例(PPP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另从同期儿保门诊中选择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完善血性激素、血清锌、胰岛素生长因子-1、子宫附件等检查。比较3组女童锌营养状况的差异,并分析性早熟女童锌营养状况与性激素、性器官发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PP、PPP女童血清锌及尿锌水平高于对照组女童(P<0.001);CPP组女童血清锌水平与基础卵泡刺激素、泌乳素、雌二醇、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0.57、0.48、0.52、0.50,P<0.05)。补锌与CPP、PPP的发生有相关性(OR分别为2.286、1.998,P<0.05)。结论:性早熟女童中普遍存在补锌问题,性早熟女童血清锌、尿锌水平普遍偏高,且血清锌水平与性早熟女童性激素水平及性器官发育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性激素 性器官发育 相关性 女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国产甲磺酸氟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莹莹 王春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氟马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采用国产氟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初诊14例、转换治疗28例。氟马替尼口服,600 mg,1/d,观察评估治疗3、6、12个月时的血液...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氟马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采用国产氟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初诊14例、转换治疗28例。氟马替尼口服,600 mg,1/d,观察评估治疗3、6、12个月时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6、≥12个月的患者分别有35例、31例、17例。治疗满3个月时,可评估疗效的患者33例,其中32例患者获得CHR,13例达到CCyR,20例患者BCR-ABLIS≤10%,7例患者达到MMR。6个月时,可评估疗效的患者30例,全部获得CHR,17例达到CCyR,18例患者BCR-ABLIS≤1%,16例患者达到MMR。12个月时,17例患者均可评估疗效,均获得CHR,10例达到CCyR,7例患者达到MMR。分别有7、2、1例患者出现III-IV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腹泻6例、肾功能损害4例、皮疹及瘙痒症3例、肝功能损害3例,恶心呕吐、发热及骨关节肌肉痛各1例。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国产甲磺酸氟马替尼无论是作为CML-CP患者的一线治疗还是二、三线转换治疗,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氟马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
7
作者 谭娟 汤勇泉 +3 位作者 王汇通 陈冠宇 王映丹 周文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6-1701,共6页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儿童在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olyethylene glycol-conjugated-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PEG-rhGH)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儿童在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olyethylene glycol-conjugated-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PEG-rhGH)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等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PEG-rhGH对GHD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就诊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洪泽区人民医院儿科的55例GHD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PEG-rhGH组(n=30),对照组予以运动、饮食及睡眠指导,PEG-rhG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EG-rhGH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儿身高、骨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等,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PEG-rhGH组身高标准差、生长速率及血IGF-1水平较前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EG-rhGH组CD3^(+)、CD4^(+)细胞比例和CD4^(+)/CD8^(+)以及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细胞比例较前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D19^(+)及CD3^(-)CD16^(+)CD56^(+)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G-rhGH组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IL-4和干扰素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rhGH治疗GHD患儿改善其身高时,还影响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矮小症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改善db/db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8
作者 马君 王敏 +3 位作者 陶梦圆 张文成 胡晓妍 陆卫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4-1352,共9页
目的:比较替西帕肽(Tirzepatide)与利拉鲁肽(Liraglutide)改善db/db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效果。方法:以db/db小鼠作为MAFLD模型,21只db/db小鼠分为Model组、Liraglutide组和Tirzep... 目的:比较替西帕肽(Tirzepatide)与利拉鲁肽(Liraglutide)改善db/db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效果。方法:以db/db小鼠作为MAFLD模型,21只db/db小鼠分为Model组、Liraglutide组和Tirzepatide组,7只db/m小鼠为Control组。Liraglutide组和Tirzepatide组小鼠每天分别腹腔注射10 nmol/kg的利拉鲁肽或替西帕肽10周。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周后,比较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 A1c,HbA1c)、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含量。HE及油红O染色比较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以及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炎症因子及纤维化介质表达差异,同时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及糖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Model组小鼠相比,Liraglutide组小鼠FBG、HbA1c、体重及TC、TG、LDL-C、ALT、AST分别下降56%、32%、20%、19%、22%、39%、26%及28%,HDL-C升高25%。而Tirzepatide组小鼠FBG、HbA1c、体重及TC、TG、LDL-C、ALT、AST分别下降69%、40%、30%、31%、35%、57%、46%和38%,HDL-C升高了61%。Model组小鼠肝脏表现出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呈气球样变及空泡化,肝细胞内聚集大量脂滴,两组干预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以及肝脏脂肪沉积得到改善,替西帕肽的效果最优。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两组药物干预组小鼠炎症因子及纤维化介质表达明显下降,同时,两种药物治疗使胰岛素相关代谢通路蛋白表达增加,并且下调糖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替西帕肽改善上述指标的效果优于利拉鲁肽。结论:替西帕肽可通过激活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减少糖异生来改善MAFLD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体重,改善肝损伤及肝脏脂肪沉积,延缓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其综合疗效优于利拉鲁肽,可能为MAFLD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西帕肽 利拉鲁肽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伴疲劳的相关性
9
作者 翟志远 黄悦 郑金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68-1573,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与帕金森病(PD)伴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病人170例为P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与帕金森病(PD)伴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病人170例为P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6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Hoehn-Yahr分期(H-Y)、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对PD病人进行评估,收集所有人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检查结果。根据FSS评分将PD组分为PD伴疲劳和PD不伴疲劳组,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PD组SII、NLR、MLR等临床指标与FSS评分有无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D伴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D组的血小板计数[195.00(164.00,234.00)×10^(9)比210.50(183.00,245.00)×10^(9)]和淋巴细胞计数[1.49(1.23,1.83)×10^(9)比2.14(1.72,2.60)×10^(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D组的SII/100[4.48(3.21,7.22)比3.65(2.58,4.49)]、NLR[2.28(1.77,3.49)比1.65(1.30,2.15)]及MLR[0.25(0.19,0.32)比0.17(0.14,0.2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D病人FSS评分与LED/100、病程、SII/100、NLR、MLR、H-Y分期及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LED/100、病程、淋巴细胞计数、SII/100及NLR、MLR、H-Y分期、UPDRS-Ⅲ评分在PD病人是否伴疲劳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I/100、病程和H-Y分期是PD病人发生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病人的外周血SII、NLR、MLR与疲劳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SII水平升高是PD病人发生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疲劳 炎症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急性偏瘫1例
10
作者 许长礼 王立生 +1 位作者 谷奇 周文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57-960,共4页
目的总结1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急性偏瘫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例甲型流感合并急性偏瘫患儿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检索文献,对检索到的10例甲型流感并急性偏瘫或脑梗死病例... 目的总结1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急性偏瘫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例甲型流感合并急性偏瘫患儿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检索文献,对检索到的10例甲型流感并急性偏瘫或脑梗死病例及本文收治的1例进行分析。结果国内外共报道11例甲型流感并急性偏瘫或脑梗死病例,7例儿童,4例成人。其中国内4例儿童,3例为病毒性脑炎、1例为甲型流感触发的烟雾病患儿右额叶及半卵圆中心梗死;苏丹1例50岁女性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及小脑梗死;澳大利亚1例3岁女童为急性坏死性脑病;韩国1例32岁女性为甲型流感的罕见并发症——静脉梗死;日本4例,1例73岁男性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并发腔隙性梗死,1例2岁男童为偏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1例41岁女性为甲型流感触发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患者多发性边缘区梗死,1例2岁女童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色素失禁证患儿迟发性脑动脉病。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并急性偏瘫病因复杂,流感相关性脑病/脑炎、脑血管病等均需考虑,及时完善影像学乃至基因等相关检查,可能有助于准确诊断,有效干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能触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烟雾病患者的脑梗死,以及色素失禁证患儿的迟发性脑出血,其机制可能是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引发了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组织低灌注、动脉狭窄、闭塞或出血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偏瘫 脑梗死 烟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干预的脂肪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观察
11
作者 杜晓尧 钱艳伟 +1 位作者 姚庆兄 徐广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脂肪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3T3-L1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将成熟脂肪细胞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脂肪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3T3-L1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将成熟脂肪细胞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的奥氮平干预细胞,对照组不加奥氮平,正常培养。分别收集干预12、24、48、72 h后的细胞培养液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IL-6、IL-10水平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高(P均<0.05)。各实验组干预72 h细胞培养液上清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2组高于实验1组和实验3组(P均<0.05)。实验1组、实验2组干预48、72 h细胞培养液上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3组干预72 h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组、实验2组72 h培养液上清IL-10水平低于实验3组(P均<0.05)。各组干预不同时点细胞培养液上清TNF-α吸光度值均较低,无法根据标准曲线法计算获取浓度。结论奥氮平可促进脂肪细胞分泌促炎因子IL-6,抑制抗炎因子IL-10分泌,这些作用可能与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肥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3T3-L1细胞 炎症因子 肥胖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尿联合盆腔超声及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初步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媛媛 王婕 +6 位作者 汤勇泉 朱艳丽 汤爱梅 谷奇 谭娟 李月娥 周文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晨尿联合盆腔超声及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水平检测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初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83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 目的:探讨晨尿联合盆腔超声及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水平检测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初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83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骨龄、盆腔超声、血清基础Gn等资料,对可疑CPP女童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发试验,根据结果分为CPP组和非CPP组。同期留取所有病例晨尿3 mL,测定Gn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CPP组晨尿黄体生成素(lutein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显著高于非C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晨尿LH与血清LH峰值、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呈正相关(P均<0.001);晨尿LH/FSH比值与血清LH/FSH峰值比、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呈正相关(P均<0.001)。(3)用于诊断CPP的晨尿LH、子宫容积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9、2.12 U/L、82.1%、88.0%;0.935、1.87 cm3、87.2%、88.0%;血清基础LH≥0.3 U/L诊断CPP的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80.0%。(4)晨尿LH、血基础LH及子宫容积联合诊断CPP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77、92.3%、96.0%,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晨尿LH、血清基础LH联合子宫容积可作为女童CPP初步筛查指标,且无创、便捷,可进一步提高CPP初步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促性腺激素 盆腔超声 性早熟 女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肿瘤分期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炎症因子、凝血及纤溶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娜 丁宁 朱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分期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炎症因子、凝血及纤溶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3月到2022年3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95例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将肺癌合...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分期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炎症因子、凝血及纤溶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3月到2022年3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95例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将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肺癌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135例);观察组按照不同肿瘤分期分为:Ⅰ期18例,Ⅱ期32例,Ⅲ期10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肺癌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溶指标[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比较不同肿瘤分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术后24 h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和纤溶指标水平;对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后24 h,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和PCT水平较手术前升高,观察组hs-CRP、IL-6、TNF-α和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两组PLT、FIB、APTT和PT指标较手术前升高,观察组患者PLT、FIB、APTT和PT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两组患者D-D、TAT水平较手术前升高,观察组D-D、PAgT和TA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CRP、IL-6、FIB和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PCT、PLT、APTT、D-D、PAgT、TA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TAT水平是影响肺癌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30,95%CI:2.447~13.562;OR=10.847,95%CI:8.976~15.633;P<0.05)。结论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凝血和纤溶指标升高。不同肿瘤分期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和纤溶指标水平存在差异,可通过检测D-D和TAT水平评估肺癌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不同肿瘤分期 下肢静脉血栓 炎症因子 凝血指标 溶纤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和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爱梅 汤涌泉 +6 位作者 朱艳丽 谷奇 谭娟 李月娥 许媛媛 王婕 周文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通过对超重和肥胖并发性早熟儿童的临床特征和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2例性早熟的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体格生长指标,检测性激素水平和代谢指标,采用调查问卷询问父母... 目的:通过对超重和肥胖并发性早熟儿童的临床特征和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2例性早熟的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体格生长指标,检测性激素水平和代谢指标,采用调查问卷询问父母喂养和养育方式及生活习惯等,以同期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门诊的42例性发育正常的超重、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1)超重、肥胖并发性早熟儿童体重指数(BMI)、BMI-标准差评分(SDS)、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较对照组低,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SDS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中枢性性早熟(CPP)组的2岁内进食豆制品、母乳喂养≤6月、开灯睡觉及母亲初潮≤13岁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母乳喂养≤6月及母亲初潮≤13岁是超重、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BMI-SDS、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超重、肥胖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并非正相关关系,改变婴幼儿的喂养和生活方式对预防超重、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超重 肥胖 儿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2抑制剂RG-7388诱导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 被引量:3
15
作者 庄燕 黄豪 +4 位作者 周俊邑 潘婷 丁晓蓉 袁颖 仲小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MDM2抑制剂RG-7388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4和8μmol/L RG7388处理DLBCL细胞株SUDHL2和HBL1,CCK8法和EdU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和Caspase 3/7-Glo^(TM)酶活法检测... 目的探讨MDM2抑制剂RG-7388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4和8μmol/L RG7388处理DLBCL细胞株SUDHL2和HBL1,CCK8法和EdU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和Caspase 3/7-Glo^(TM)酶活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G7388抑制SUDHL2和HBL1细胞的IC50分别为3.36和3.76µmol/L,且RG7388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RG7388处理SUDHL2和HBL1细胞,G_(1)期细胞和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RG7388浓度增高,Caspase 3/7酶活性逐渐增加,p53、p27、p21、PARP表达增加,Mcl-1和Bcl-x_(L)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MDM2抑制剂RG7388抑制DLBCL细胞增殖,通过p53通路引起G_(1)期细胞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DM2抑制剂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身材合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儿使用生长激素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艳丽 汤爱梅 +6 位作者 谷奇 谭娟 李月娥 许媛媛 王婕 汤涌泉 周文娣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对矮身材合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儿的疗效及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儿科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并定期随访的47例矮身材合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儿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定...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对矮身材合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儿的疗效及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儿科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并定期随访的47例矮身材合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儿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定期复诊但家长拒绝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30例矮身材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初诊时、复诊第6个月、复诊第12个月观察患儿身高及甲状腺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生长激素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患儿身高、生长速率明显增加,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HtSDS)均有所改善,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对照组患儿复诊第6个月、12个月时的身高较初诊时有所增加(P<0.05),但增高幅度不如治疗组明显;生长速率、HtSDS及IGF-1水平复诊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儿良性甲状腺结节最大横截面直径大小和分级在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促甲状腺素(TSH)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在治疗后的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生长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合并良性甲状腺结节矮身材患儿的身高,且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无明显影响,对此类患儿的生长激素治疗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身材 良性甲状腺结节 儿童 重组人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静 颜丙春 +3 位作者 杨海扣 孙剑 杨勇 张玉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9期3369-3372,共4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3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择期行清宫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21例)和瑞马唑仑组(22例),2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丙...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3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择期行清宫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21例)和瑞马唑仑组(22例),2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瑞马唑仑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观察2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以及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等。结果 2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以及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可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患者PACU滞留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安全地用于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瑞马唑仑 妇科 清宫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0
18
作者 单文莉 柏根基 +2 位作者 王亚婷 周围 郭莉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研究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CT征象及联合两种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0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观察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边界是否光整、有无钙化、胸膜牵拉、毛刺、分叶、支气管截断、支... 目的:研究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CT征象及联合两种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0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观察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边界是否光整、有无钙化、胸膜牵拉、毛刺、分叶、支气管截断、支气管充气、空泡、空洞及肿瘤血管征象)并测量大小。按照Lung-RADS分级标准对病灶重新分类,通过对有差异性的各个征象分值累计每个病灶的CT征象计分,对照病理结果,绘制ROC曲线,比较各方法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Lung-RADS分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54.9%、68.9%、57.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8(P<0.05);CT征象分值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1.5%、91.1%、83.3%,AUC为0.910(P<0.001);联合两种方法诊断时,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7.9%、95.6%、97.5%,AUC为0.988(P<0.001)。结论:Lung-RADS分级、CT征象对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均有重要价值,但CT征象评估的诊断效能优于Lung-RADS分级,两者联合应用可为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Lung-RAD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脓毒症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小飞 顾小海 +4 位作者 于春琳 朱红利 吴云朵 张军 王玉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4期45-48,60,共5页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儿科危重症的焦点问题。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预防、诊断和临床处理一体化干预”的理念,我国急诊领域一批权威专家也率先提出了“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有效协调处理好相关问...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儿科危重症的焦点问题。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预防、诊断和临床处理一体化干预”的理念,我国急诊领域一批权威专家也率先提出了“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有效协调处理好相关问题,尤其是如何做到早期精准诊断并为后期采取集束化策略精准救治还是需要积极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儿童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多维评分方法及具有诊断意义的生理参数与变量、机器脓毒症预测系统等诊断手段的最新研究及相关进展,以期将来为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 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危险因素及阴道局部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玉平 华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8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危险因素,以及RVVC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妇幼临床学院就诊的RVVC患者30例作为RV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和同... 目的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危险因素,以及RVVC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妇幼临床学院就诊的RVVC患者30例作为RV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各30例,分别作为VVC组及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用药史及行为习惯等资料,并检测其阴道分泌物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基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VV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比三组间IL-2、IL-10、IFN-γ及IgE水平的分布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VCC患者,反复使用抗菌药、应用免疫抑制剂、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护垫、长期穿着不透气内裤、行阴道灌洗、放置宫内节育器、具有人工流产史、居住地潮湿、长期焦虑抑郁紧张、血糖控制不满意、性生活频次≥1周/次以及性伴侣有具有相关症状是RVV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介于1.34~36.18之间,P<0.05)。此外,三组间IL-2、IL-10、IFN-γ和IgE水平的分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15.29、19.75、9.46、43.26,P<0.05)。事后多重检验结果显示,VVC组及RVVC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IL-2、IL-10、IFN-γ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VC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IL-2水平显著低于VVC组,但两组间IL-10、IFN-γ和IgE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RVVC的发生既受个体的生活行为方式及疾病用药史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还与阴道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改善阴道局部免疫环境,或可提高RVVC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危险因素 细胞因子 局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