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运祥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1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应用碧兰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2014年10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选取9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对两组麻醉... 目的:探讨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应用碧兰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2014年10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选取9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对两组麻醉期间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100.00%)、完全麻醉率(72.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7.23%、40.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明显低于对照组(23.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可有效保证麻醉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可避免引起心率、血压剧烈波动,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碧兰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崔建南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联合早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趋化因子CX3C配体1(CX3CL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LR4、CX3C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疼痛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 氢氧化钙糊剂 疼痛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40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运祥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了解多学科牙体牙髓正畸联合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该院口腔科治疗的75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根据修复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正畸修复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修复治疗,正畸修复组... 目的了解多学科牙体牙髓正畸联合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该院口腔科治疗的75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根据修复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正畸修复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修复治疗,正畸修复组患者采取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正畸修复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9%(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在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 正畸修复疗法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和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运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口腔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恢复率为95%,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口腔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恢复率为95%,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12.8±6.7)d,短于对照组(15.5±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科疾病类型较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疾病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根管治疗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豪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1期1759-1760,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根管治疗(RCT)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5例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多次RCT治疗的39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一次RCT治疗的36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术... 目的探讨一次根管治疗(RCT)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5例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多次RCT治疗的39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一次RCT治疗的36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炎症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水平。结果术后7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RCT治疗可降低慢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抑制炎症递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髓炎 一次根管治疗 疼痛程度 炎症递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磨牙牙髓炎一次根管充填法与两次根管治疗法临床疗效对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运祥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9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一次根管充填法与两次根管治疗法治疗恒磨牙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恒磨牙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76例和77例,A组采用一次根管充填法治疗,B组采用两次根管法治疗,比较2组近期与远期疗效情况。结果 (1)A... 目的比较一次根管充填法与两次根管治疗法治疗恒磨牙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恒磨牙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76例和77例,A组采用一次根管充填法治疗,B组采用两次根管法治疗,比较2组近期与远期疗效情况。结果 (1)A组的近期疼痛率为14.47%,B组为18.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组的远期总体有效率为94.74%,与B组(92.2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磨牙牙髓炎一次根管充填法的临床效果与两次根管治疗法无差异性,具体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磨牙牙髓炎 一次根管充填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乳牙龋齿的有效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荆晓莉 《临床研究》 2020年第4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究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乳牙龋齿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开封市口腔医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者90例,患牙90颗,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 目的探究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乳牙龋齿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开封市口腔医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者90例,患牙90颗,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复治疗,常规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治疗。治疗6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髓活力、修复体固位评分、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研究组牙髓活力、修复体固位评分低于常规组,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复乳牙龋齿效果显著,优于复合树脂联合自酸蚀粘结剂,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口腔健康提供保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全酸蚀粘结剂 自酸蚀粘结剂 乳牙龋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诊断牙根纵裂患者7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运祥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6期482-483,共2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牙根纵裂患者70例,分别对其进行锥形束CT和根尖X线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锥形束CT对于牙根纵裂的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牙根纵裂患者70例,分别对其进行锥形束CT和根尖X线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锥形束CT对于牙根纵裂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根尖X线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锥形束CT空间分辨率高,可提供病灶的详细三维信息,同传统根尖X线片相比可明显提高对于牙根纵裂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 锥形束CT 牙根纵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超薄瓷贴面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崔建南 陈盼盼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究微创超薄瓷贴面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开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前牙间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全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微创超薄瓷贴面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开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前牙间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全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进行微创超薄贴面技术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12个月修复效果,修复前及修复后3、6个月咀嚼功能、咬合力,修复后6个月牙槽外形、质地、唇侧龈缘水平、颜色、软组织形态评分,以及修复后12个月继发龋齿、修复体破损、色素沉着、牙周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后12个月修复A级患者占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3、6个月咀嚼功能、咬合力相较于修复前明显升高,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牙槽外形、质地、唇侧龈缘水平、颜色、软组织形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应用微创超薄瓷贴面可提升修复效果,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咬合力,改善牙体美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超薄瓷贴面 前牙间隙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荆晓莉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远期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开封市口腔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2例患者共174颗牙,采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使用AH Plus糊剂,研究组使用iRoot SP糊剂,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远期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开封市口腔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2例患者共174颗牙,采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使用AH Plus糊剂,研究组使用iRoot SP糊剂,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急症反应发生率和2年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3、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急症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年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中使用iRoot SP糊剂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急症反应发生率,提高远期治疗有效率,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闭剂 一次性根管治疗 术后反应 远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