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论——以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韩震 《陕西档案》 2023年第6期48-49,共2页
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推动了各领域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档案是信息保存和传递的重要载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档案信息化,既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又是适应当前信息时代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要求。近年来,全国档案信... 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推动了各领域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档案是信息保存和传递的重要载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档案信息化,既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又是适应当前信息时代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要求。近年来,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集团公司档案馆紧跟时代步伐,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和网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加速信息化与档案工作的融合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助力集团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化 档案事业 网络信息化 信息保存 企业信息化建设 智能化方向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延长组长6油藏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樊平天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南泥湾下伏油田长6油藏烃源岩为100Ma以来长73泥页岩生烃形成,主要经历了1期充注阶段。富集规律表明:长73充足的油源是原油富集的物质基础;有利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的砂体成为原油富集有利场所;盖层为长4+5底部及长6顶... 南泥湾下伏油田长6油藏烃源岩为100Ma以来长73泥页岩生烃形成,主要经历了1期充注阶段。富集规律表明:长73充足的油源是原油富集的物质基础;有利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的砂体成为原油富集有利场所;盖层为长4+5底部及长6顶部广泛发育的泥岩;广泛分布的低孔细砂岩储层,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储集、输导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长6 成藏机制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压裂液在南泥湾采油厂推广与应用
3
作者 薛天飞 冯辉 +2 位作者 刘艳 刘小东 王绥波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12期96-96,共1页
压裂作业是延长油田增产的主要措施,随着常规瓜尔胶压裂液体系成本的增加,且其残渣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性一直无法得以改进,为此,我厂必须寻找一种新型的清洁型压裂液体系取代目前施行的常规压裂液体系。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采油厂 南泥湾 压裂液体系 应用 储层渗透率 延长油田 压裂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康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分析
4
作者 李平 樊平天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通过岩心详细观察、常规分析化验、测井、录井资料,在南泥湾康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力产层长6层组中,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四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像是砂岩发育的主体,其次为河口坝。河口坝... 通过岩心详细观察、常规分析化验、测井、录井资料,在南泥湾康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力产层长6层组中,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四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像是砂岩发育的主体,其次为河口坝。河口坝主要分布于分流河道交汇部位,与水下分流河道以叠切式接触关系为主,是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发育的次要沉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沉积微相 南泥湾康台地区 长6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采油厂清防蜡技术的选取
5
作者 李洋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94-94,共1页
原油生产过程中,原油中的蜡质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析出,附着在井筒和储集层,进而导致渗流通道变狭窄,甚至堵塞,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而油井如果结蜡严重还会造成蜡卡等生产故障,直接导致油井停产。由于南泥湾采油厂属于低渗透油藏,... 原油生产过程中,原油中的蜡质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析出,附着在井筒和储集层,进而导致渗流通道变狭窄,甚至堵塞,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而油井如果结蜡严重还会造成蜡卡等生产故障,直接导致油井停产。由于南泥湾采油厂属于低渗透油藏,油井结蜡严重。本文分析了油井结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当前各类清防蜡工艺进行介绍,以期找到有效解决南泥湾采油厂清防蜡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防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河庄坪区延长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凤润 李晓宏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第18期11-13,60,共4页
南泥湾油田河庄坪区为低孔低渗油田,查明该区储层特征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通过露头观察、岩心室内分析试验等手段,对该区储层储层沉积相沉积微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成岩作用等进行研究,认为... 南泥湾油田河庄坪区为低孔低渗油田,查明该区储层特征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通过露头观察、岩心室内分析试验等手段,对该区储层储层沉积相沉积微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成岩作用等进行研究,认为本区长4+5和长6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其中砂岩以浅灰色、灰色和浅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分选较好,次棱角状,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本区主要储层长4+5、长6,其孔隙组合类型为溶蚀孔-剩余孔-微裂缝配套型,储层物性属低孔、低渗、小喉道为其特点,属低孔特低渗储层,碎屑岩的成岩变化,对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形成、保存及破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碎屑岩储层及其储集性能既受沉积相的控制,又受到成岩作用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4+5、长6储层 沉积相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南泥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7
作者 任丽娜 《现代企业》 2017年第12期37-38,共2页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企业家的文化,只有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推动,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意识,才能够真正“落地”。延长油田南泥湾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选择上,走了一条自下而上的路径。所谓下...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企业家的文化,只有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推动,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意识,才能够真正“落地”。延长油田南泥湾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选择上,走了一条自下而上的路径。所谓下就是指井站(班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上是指领导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采油厂 南泥湾 企业领导 自下而上 领导重视 企业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叠置关系及其对油水分布的影响——以南泥湾油田南212井区长4+5^(2)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平 袁海 +6 位作者 樊平天 相金元 呼园平 赵灵生 吴珍珍 郭艳琴 王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为明确研究区南212井区长4+5^(2)油层组砂体叠置类型及其与油水分布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对研究区长4+5^(2)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垂向叠置及横向接触样式进行深入剖析,再结合试油资料探讨不同砂体叠置类型的含油特征。结果表明... 为明确研究区南212井区长4+5^(2)油层组砂体叠置类型及其与油水分布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对研究区长4+5^(2)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垂向叠置及横向接触样式进行深入剖析,再结合试油资料探讨不同砂体叠置类型的含油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南212井区长4+5^(2)储层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主要发育分流河道与河道间微相。砂体样式按照垂向叠置关系可划分为块状、分段互层、薄互层以及薄层砂体,在横向上可将其划分为孤立砂体、垂向叠置、水平搭接及切割叠置砂体。研究区长4+5^(2)砂体垂向叠置类型主要为薄互层和分段互层砂体,分段互层砂体含油性较好,而薄互层砂体含油性较差。长4+5^(2-1)砂体横向接触关系主要包括垂向叠置、切割叠置及水平搭接砂体,且切割叠置类砂体含油性最好,长4+5^(2-2)主要为水平搭接和孤立砂体,含油性整体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长4+5 砂体垂向叠置 砂体横向接触关系 油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_(3)沉积微相分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樊平天 孙敏 +2 位作者 吉朝辉 王冬艳 何月平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133-136,共4页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取心井段沉积微相类型、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后认为: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_(3)油层组发育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取心井段沉积微相类型、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后认为: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_(3)油层组发育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_(3)油层主要发育2~3条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呈北东向西南展布,砂体连通性较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林-新窑区 长6_(3)油层 沉积微相类型 砂体平面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长6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吉朝辉 呼园平 +2 位作者 王小英 王冬艳 何月平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5期98-100,共3页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目前存在剩余油含量较高、开发时间长但产量低等问题,急需对该区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以及压汞等测试手段,对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油层...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目前存在剩余油含量较高、开发时间长但产量低等问题,急需对该区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以及压汞等测试手段,对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有长石砂岩、石英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其中,长石砂岩是主要类型。2)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内部储集空间类型比较复杂,主要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在物性方面,孔隙度平均为9.3%,渗透率平均为0.55 mD。3)将松树林-新窑区内的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并且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Ⅱ类储层为区内发育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长6储层 储层评价 物性特征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地区延长组中组合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平天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0-13,17,共5页
通过对南泥湾地区测井、取心及野外露头等资料的综合研究,使用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对该研究区延长组长4+5~长7油层组的沉积相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沉积相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4+5与长61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 通过对南泥湾地区测井、取心及野外露头等资料的综合研究,使用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对该研究区延长组长4+5~长7油层组的沉积相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沉积相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4+5与长61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微相;长62至长72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长73主要为浅-半深湖相沉积。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对油气聚集有利的沉积相,也是本区主要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特征 三角洲 延长组 南泥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压裂技术在南泥湾油田的应用
12
作者 李平 王亚鹏 +2 位作者 周国信 孙敏 吴媛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3期92-93,共2页
延长油田南泥湾采油厂所处区块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含油饱和度、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的"三低"储层物性。油井普遍无自然产能,需经压裂改造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常规压裂液对油井压裂后,由于压裂液返排不彻底,对储层造成一定... 延长油田南泥湾采油厂所处区块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含油饱和度、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的"三低"储层物性。油井普遍无自然产能,需经压裂改造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常规压裂液对油井压裂后,由于压裂液返排不彻底,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污染、堵塞孔喉,从而造成油田采收率低。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压裂方法-生物酶压裂,此方法弥补了常规压裂液压裂后对储层造成污染的不足,生物酶压裂液有着破胶彻底,低残渣,利用率高、提高采收率的优点。得出的合理产量对气井的配产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压裂 破胶 残渣含量 破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长4+5,长6油藏裂缝监测应用研究
13
作者 王亚鹏 李平 +4 位作者 孙东惺 刘亚 柳朝阳 高海龙 吴小斌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南泥湾油田长4+5、长6储层属于特低渗、低压油藏,压裂是油藏开发最主要的措施。通过在南泥湾油田长4+5、长6储层选取有代表性的20口压裂井进行水力压裂裂缝检测及井下压力-温度检测,确定压裂裂缝的形态、方位、高度、产状及压裂液的滤... 南泥湾油田长4+5、长6储层属于特低渗、低压油藏,压裂是油藏开发最主要的措施。通过在南泥湾油田长4+5、长6储层选取有代表性的20口压裂井进行水力压裂裂缝检测及井下压力-温度检测,确定压裂裂缝的形态、方位、高度、产状及压裂液的滤失系数、液体效率等,为南泥湾油田压裂评价及注水开发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区域的开发井网部署、压裂参数优化、扩边勘探、旧井转注等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裂缝 滤失系数 液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东部浅层致密油储层驱油压裂技术及应用
14
作者 周东魁 余维初 +5 位作者 周丰 樊平天 张颖 卢毓周 吕成成 杨森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43,452,共6页
南泥湾采油厂浅层致密油储层采用滑溜水分段压裂取得初步成效,但产量递减快,原因之一就是油藏能量不足。针对浅层致密油藏增能需求,采用大排量、大液量、低砂比的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滞留地层,补充地层能量,通过焖井进行油水置换,形成驱... 南泥湾采油厂浅层致密油储层采用滑溜水分段压裂取得初步成效,但产量递减快,原因之一就是油藏能量不足。针对浅层致密油藏增能需求,采用大排量、大液量、低砂比的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滞留地层,补充地层能量,通过焖井进行油水置换,形成驱油压裂技术。根据施工排量控制总射孔数,按照每孔排量最少0.3 m^(3)/min进行压裂,压后焖井,通过优化压裂缝模拟设计形成较大的储层改造体积,达到体积压裂的效果。评132井区平2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实施简单,整个施工泵压较低且平稳,排量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致密油 驱油压裂技术 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 压裂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X区块长6储层特征研究
15
作者 孙敏 《新疆有色金属》 2023年第2期29-30,共2页
为充分认识南泥湾X区块长6油层的储层特征,综合运用砂岩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资料等手段,对研究区长6油层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孔喉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区长6油层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类型主... 为充分认识南泥湾X区块长6油层的储层特征,综合运用砂岩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资料等手段,对研究区长6油层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孔喉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区长6油层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类型主要为薄膜~孔隙式,孔隙类型属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综合评价长6储层为特低-超低渗透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长6储层 X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注采连通研究方法在南泥湾油田偏桥区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华溱 张昂昂 +3 位作者 呼园平 刘亚 刘浪 段景涛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40-41,共2页
南泥湾油田偏侨区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油藏,目前处于精细注水开发阶段,注采连通状况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实施精细注水开发的特低渗透油田注采连通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立足单井组面向各小层引入注采井网劈分系数... 南泥湾油田偏侨区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油藏,目前处于精细注水开发阶段,注采连通状况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实施精细注水开发的特低渗透油田注采连通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立足单井组面向各小层引入注采井网劈分系数和注采连通劈分系数,重新建立了注采连通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实际应用结果与偏桥区实际开发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注水开发 注采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解堵技术在南泥湾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斐 张荣安 冯小飞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2-83,88,共3页
通过二氧化氯解堵技术对南泥湾区域油井进行综合解堵试验及应用,对油层受到的液体污染和杂质伤害,进行综合解堵治理,以期达到增加单井产量目的。经过综合效果分析,验证该项目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氧化氯 工艺 综合解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魏家湾区测井二次解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以南泥湾油田魏家湾区地质、测井资料以及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进行地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延长组主力层长4+5油层组、长6油层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四性"关系,建立了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本文以南泥湾油田魏家湾区地质、测井资料以及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进行地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延长组主力层长4+5油层组、长6油层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四性"关系,建立了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对油层有效厚度测井参数下限标准进行了确定。利用本次研究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与油层有效厚度测井参数下限标准,以阳562-6井长6~1段测井二次解释为例,综合解释结论由油层变为油水同层,全区变化率4.5%,提高了油水层解释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延长组 四性关系 解释图版 有效厚度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压裂体系在南泥湾油田的试验及应用
19
作者 刘斐 张建军 刘艳 《中国化工贸易》 2011年第12期5-7,共3页
一、技术背景 压裂是低渗透油田主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压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油田开发的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油田通常采用植物胶(如瓜胶等)为稠化剂的水基压裂体系,它具有许多方面的优点,比如:价廉、安全、可操作性强,综合性... 一、技术背景 压裂是低渗透油田主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压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油田开发的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油田通常采用植物胶(如瓜胶等)为稠化剂的水基压裂体系,它具有许多方面的优点,比如:价廉、安全、可操作性强,综合性能好,运用范围广等。但潜在的问题是损害水敏性地层,以及由于残渣,未破胶的浓缩胶和滤饼造成的伤害则主要通过加入破胶剂来解决,目前应用的破胶体系以常规过硫酸盐为主,特点是价廉,运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压裂效果 应用 生物酶 试验 水基压裂 低渗透油田 水敏性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储层特征
20
作者 蒋司淋 梁兰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902-904,共3页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属曲流河流相沉积,储层岩性以中砂质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分选以中等为主,其次为好;磨圆度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颗粒呈点状或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次为薄...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属曲流河流相沉积,储层岩性以中砂质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分选以中等为主,其次为好;磨圆度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颗粒呈点状或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次为薄膜—孔隙式。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起到了较强的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起着较好的改善作用。目前该储层已处于中成岩阶段的A期。属于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的孔隙类型粒间溶孔和剩余粒间孔,储层孔隙结构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特点;宏观非均值性也较强;该储层中Ⅲb类、Ⅳa类分别为研究区长1储层中的好、较好储层,Ⅳb类为差储层,Ⅴ类为致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湾油田 长1油层 储层特征 物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