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软件管理延长油田电子文档探讨
1
作者 加矿平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1年第4期263-263,共1页
一、延长油田档案现状 延长油矿是中国四个具有独立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资质的单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于1905年在延长县七里村完钻,距今已有106年。档案部门主要负责油田各类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整理、立卷... 一、延长油田档案现状 延长油矿是中国四个具有独立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资质的单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于1905年在延长县七里村完钻,距今已有106年。档案部门主要负责油田各类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由于油田历史悠久,所以各类档案资料较为繁多,档案工作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电子文档 软件管理 利用 档案现状 档案资料 石油天然气 勘探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川道区块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2
作者 杜彦军 粱英 +1 位作者 林利飞 耿传林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4期37-39,共3页
长2油层组为下寺湾油田川道区块的主力产层之一。通过铸体薄片和压汞资料等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以及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 长2油层组为下寺湾油田川道区块的主力产层之一。通过铸体薄片和压汞资料等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以及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其中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具低孔、超低渗的特点;按孔隙结构类型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种类型(Ⅰ类储层是好储层,Ⅱ类储层是较好储层),且主要以Ⅱ类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寺湾油田 储层特征 长2油层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驱动柱塞式潜油泵采油工艺及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华 赵亚杰 罗江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7期77-79,6-7,共3页
针对延长油田采油厂有杆泵采油工艺存在的杆管偏磨严重、系统效率低、检泵修井周期短等问题,提出了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潜油泵采油工艺,并在南区采油厂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工艺解决了杆管偏磨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延长了检... 针对延长油田采油厂有杆泵采油工艺存在的杆管偏磨严重、系统效率低、检泵修井周期短等问题,提出了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潜油泵采油工艺,并在南区采油厂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工艺解决了杆管偏磨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延长了检泵修井周期,是采油厂提高效益行之有效的采油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柱塞潜油泵 采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劳山油田张家滩页岩气资源浅析
4
作者 惠朝阳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2年第10期82-83,86,共3页
介绍了鄂尔多斯盆地劳山油田的区域情况和页岩气的勘探情况,通过对页岩气资源进行勘探分析,得出了页岩气资源勘探成果。
关键词 延长石油 页岩气 页岩气地质储量预测 劳山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油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技术探讨
5
作者 吴勇飞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6期277-277,共1页
文论述了低渗透油田地质一动态特征,针对油藏地质一动态特征,多年来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开发技术和方法,注水与采油同步进行,保持油井具有较高的产量,初期采用相对较高注采比注水,恢复地层压力和油井的生产能... 文论述了低渗透油田地质一动态特征,针对油藏地质一动态特征,多年来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开发技术和方法,注水与采油同步进行,保持油井具有较高的产量,初期采用相对较高注采比注水,恢复地层压力和油井的生产能力,后期逐渐进行井网调整,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等措施,大大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提高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油田 注水 井网 波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长2底水油藏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
6
作者 王莉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7期2-2,共1页
下寺湾油田是一个多油层复合浅层油田,非均质性较强,三迭系延长组长2、长3、长6,侏罗系延安组Y7、Y8、Y9、Y10均获得工业油流。三叠系长2底水油藏是下寺湾油田勘探开发中较为典型的油层,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一般都有明显的底... 下寺湾油田是一个多油层复合浅层油田,非均质性较强,三迭系延长组长2、长3、长6,侏罗系延安组Y7、Y8、Y9、Y10均获得工业油流。三叠系长2底水油藏是下寺湾油田勘探开发中较为典型的油层,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一般都有明显的底水。油水关系复杂制约了水力压裂工艺的实施。油层改造是实现高效开采的关键,在结合下寺湾油田长2底水油层压裂的实际资料及现场实验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提出了长2底水油层的压裂改造思路及模式,时于提高地渗透底水油藏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寺湾油田 改造难点 改造目的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砂岩储层孔喉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创 孙卫 +5 位作者 杨建鹏 高辉 侯海林 齐瑞 罗江云 魏希望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5-348,共14页
应用筛析粒度、铸体薄片、图像孔隙、扫描电镜与高压压汞等方法,对苏北盆地沙埝地区E1f3和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地区J2x两类不同低渗储层的孔喉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对其差异性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E1f3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碳... 应用筛析粒度、铸体薄片、图像孔隙、扫描电镜与高压压汞等方法,对苏北盆地沙埝地区E1f3和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地区J2x两类不同低渗储层的孔喉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对其差异性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E1f3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溶孔,J2x储层主要为凝灰质和长石溶孔,前者溶蚀成因的粗大孔隙较多,而后者细小的晶间孔较多。E1f3储层喉道分布为溶蚀成因的粗单峰分布、压实或压实胶结混合成因的细单峰分布、管束状喉道的无峰分布,以及溶蚀成因与压实或压实胶结混合成因组成的双峰分布四类;J2x储层喉道为溶蚀成因的粗单峰分布、管束状喉道的细单峰分布,及管束状喉道与压实或压实胶结成因组成的双峰分布三类,未见溶蚀成因喉道与其他成因喉道组成的双峰分布。两区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均随粒级变细呈减小趋势,平均孔隙半径也总是小于碎屑颗粒半径;在粒度相近的情况下,J2x储层孔隙、喉道半径均小于E1f3储层。E1f3储层较高的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和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使其在压实过程中保存了较大的原始粒间孔隙空间,且为后期溶蚀作用所扩大,牛圈湖地区J2x储层较高的塑性岩屑含量和同沉积期形成的凝灰质,使储层原始孔隙空间在压实过程中大量减少,后期溶蚀作用较弱。杂基对原始孔隙空间的充填程度及其与塑性岩屑共同造成的压实与溶蚀强度的差异,是造成两区目前孔隙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 喉道 孔隙结构 苏北盆地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被引量:105
8
作者 高辉 解伟 +2 位作者 杨建鹏 张创 孙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1,214,共7页
基于恒速压汞测试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分析,定量表征了孔喉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储层的孔隙半径分布特征相似,介于100-200μm之间,峰值基本在140μm左右;相对于... 基于恒速压汞测试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分析,定量表征了孔喉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储层的孔隙半径分布特征相似,介于100-200μm之间,峰值基本在140μm左右;相对于特低渗储层而言,超低渗储层的喉道分布范围更窄,小于1μm的喉道含量较高,变化更为敏感,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较宽,喉道进汞饱和度受渗透率影响较大;特低、超低渗储层孔喉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上。总体毛细管压力曲线表现出3个变化阶段,渗透率不同,各阶段受孔隙和喉道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处于中后期的超低渗储层更应注重喉道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特征 储层品质 恒速压汞 特低-超低渗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微观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创 孙卫 +4 位作者 杨建鹏 解伟 杨姣 杨希濮 陈芳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8-523,共6页
在对油水接触面形态和油水过渡带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苏北盆地花17断块为例,结合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构造-岩性油藏中油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际油藏中油水接触面是一个呈波状起伏的面,其... 在对油水接触面形态和油水过渡带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苏北盆地花17断块为例,结合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构造-岩性油藏中油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际油藏中油水接触面是一个呈波状起伏的面,其在自由水面以上的高度随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毛管压力增大而抬高;油水过渡带厚度仅与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毛管压力有关,二者相差越大,过渡带厚度越大;构造-岩性油藏产纯油带、油水过渡带的分布并非平行于构造等高线,油水分布除受构造位置控制外,还受由沉积作用所引起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接触面 油水过渡带 孔隙结构 构造-岩性油藏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4+5储层特征与低渗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建鹏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23-26,134,共5页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4+5储层的储层特征和低渗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4+5储层的储层特征和低渗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喉道属微细喉道,分选与连通性较差;造成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成因 长4+5储层 成岩作用 合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山地区长6油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确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栋臣 仝敏波 +1 位作者 苏国卫 王晓锋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
劳山地区长6油层历经复杂的沉积、成岩过程,具备低孔低渗特点,油气水层识别存在一定难度。利用岩心、测井、试油以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长6油层四性关系特征,制定了油气水层识别标准,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该方法对今后勘探工作中... 劳山地区长6油层历经复杂的沉积、成岩过程,具备低孔低渗特点,油气水层识别存在一定难度。利用岩心、测井、试油以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长6油层四性关系特征,制定了油气水层识别标准,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该方法对今后勘探工作中储量评价以及开发过程中储层改造和分层系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山地区 长6油层 四性关系 有效厚度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驱动螺杆泵举升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军 薛天飞 +3 位作者 刘通 黄华 王卫刚 南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7期80-82,7,共3页
针对延长油田常规抽油设备遇到的干抽、管杆偏磨严重、设备投资、运行及维修费用高等问题,以现有成熟螺杆泵配套技术为基础,结合延长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和井况特点,对螺杆泵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开展螺杆泵无级调参技术、抽油杆... 针对延长油田常规抽油设备遇到的干抽、管杆偏磨严重、设备投资、运行及维修费用高等问题,以现有成熟螺杆泵配套技术为基础,结合延长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和井况特点,对螺杆泵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开展螺杆泵无级调参技术、抽油杆柱受力分析及扶正器的合理分配位置及数量、选泵与单井设计技术研究,完善工况诊断等技术规范,形成具有延长特色的螺杆泵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在低渗透油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采油系统 举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为现代石油产业体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加矿萍 《陕西档案》 2012年第6期36-36,共1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的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全部经济活动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档案同信息技术、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都是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的资源储备,也是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的财产。如何管好、用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的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全部经济活动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档案同信息技术、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都是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的资源储备,也是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的财产。如何管好、用好档案,充分发挥出档案的利用价值,必须做到“五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产业体系 档案工作 石油 服务 组织管理制度 “五个结合”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郭赟 《商场现代化》 2012年第23期33-33,共1页
公允价值是会计实务中有争议的计价方式,其中的优劣尚不明确,而寻找新的计价方式来取代传统的落后的计价方式又势在必行,根据我国新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会计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实务 公允价值 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企业创新管理的途径
15
作者 孙天红 《商场现代化》 2012年第23期41-41,共1页
为了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增强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或者冲出过门,走向世界,需要企业实行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只有用超前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构建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技术管理创新 文化创新管理 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智能抽油机在劳山特低渗透油田的试验评价
16
作者 罗江云 李建红 贺先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劳山油田自2007年试采以来,举升方式主要以有杆泵为主,油杆偏磨和断脱以及高耗能成了油田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引进了数控智能抽油机采油技术,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对数控智能抽油机进行了系统分析... 劳山油田自2007年试采以来,举升方式主要以有杆泵为主,油杆偏磨和断脱以及高耗能成了油田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引进了数控智能抽油机采油技术,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对数控智能抽油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并得出了初步试验结论:数控智能抽油机适用与劳山特低渗透油田,能真解决油杆偏磨问题,提高采油泵的工作效益,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智能抽油机 劳山油田 试验 评价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劳山探区延长组油藏特征研究
17
作者 苏国卫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期159-159,共1页
鄂尔多斯盆地共划分为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陕北斜坡、晋西挠褶带、伊盟隆起及渭北隆起共六大构造单元。劳山地区位于陕北斜坡带中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千米坡降为7~10m,内部构造简单,局部发育差异压实... 鄂尔多斯盆地共划分为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陕北斜坡、晋西挠褶带、伊盟隆起及渭北隆起共六大构造单元。劳山地区位于陕北斜坡带中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千米坡降为7~10m,内部构造简单,局部发育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构造。本区油藏具有湖相生成油的特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沉积相带及隆起构造背景控制明显,且大多分布在剩余压力相对低值带。进而得出结论:研究区具备石油成藏地质条件,油气性质优良,勘探开发潜力较大;沿优势沉积相带及局部鼻状隆起构造背景,并结合地层过剩压力分布特征进行勘探部署,对寻找新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藏地质特征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YH水平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探讨
18
作者 石晓刚 唐平 魏超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10期68-68,共1页
本文通过YH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在结合垂直段和水平段临界携液流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综合临界携液流量的概念,并用生产数据验证了这一概念的正确性,对产水水平气井中后期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平井筒 水平气井 液流量 临界流量计 水平段 产气量 生产管理 携液 井筒积液 砂岩气藏
原文传递
劳山、柳林探区注水开发设计及效果分析
19
作者 苏国卫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3期154-154,共1页
南区采油厂劳山、柳林探区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斜坡带上,属于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为了增加石油采出,使用注水开发。本文介绍了劳山、柳林探区的注水开发现状,分析了油藏特征,阐述了针对探区的注水开发方案,对注水工艺及... 南区采油厂劳山、柳林探区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斜坡带上,属于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为了增加石油采出,使用注水开发。本文介绍了劳山、柳林探区的注水开发现状,分析了油藏特征,阐述了针对探区的注水开发方案,对注水工艺及参数进行优化,以保证探区的持续开发。对其他低渗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储层物性 井网设计 优化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