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亚波 白涛 +2 位作者 庞军 张文生 刘世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62-764,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2009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住院部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非条件单因素...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2009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住院部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感染组,n=18)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B组(非感染组,n=50),BMI较B组低且合并糖尿病例数较B组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诊手术、Ⅲ、Ⅳ手术切口及腰部以下手术患者例数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为影响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率较高,其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为影响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探讨
2
作者 陈新中 常建琪 白立榜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AF 椎弓根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居家保健指南:轻松缓解颈部不适
3
作者 曹华佗 《漫科学(新健康)》 2025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颈椎病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其影响着长时间伏案工作、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颈椎病不仅带来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感,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居家保健方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颈椎病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其影响着长时间伏案工作、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颈椎病不仅带来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感,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居家保健方法,对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缓解其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保健 颈部不适 快节奏生活 健康问题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董强 刘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65岁)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科... 【目的】探讨老年(>65岁)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科术后无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65岁所占比例(70.77% vs 52.00%)、低学历(小学及以下)占比(40.00%vs 20.00%)手术时间>3 h占比(72.31%vs 54.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78.46%vs 40.00%,70.77%vs 3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4者出现术中出现低血压、A氧饱和度降低及术后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浓度、血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时治疗基础性疾病,控制好血压、血糖,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可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有效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 医院 骨科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杨明智 白涛 宗龙泽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接受两种手术方式,即单纯内固定治疗纳入对照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纳入研究组。通过对术后COBB角及伤椎椎体高... 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接受两种手术方式,即单纯内固定治疗纳入对照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纳入研究组。通过对术后COBB角及伤椎椎体高度、椎管内骨块占位恢复情况评定两组复位效果;通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前术后VAS评分对比评定两组损伤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的前缘高度、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椎体的前缘高度、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椎体功能的优良比例方面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在不增加手术损伤的基础上促进椎体各项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矫正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白涛 张文生 +1 位作者 苗强 杨明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矫正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8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矫正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8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关节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和观察组(41例,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下肢力线比率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虽然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但不增加住院时间,且利于提高下肢力线矫正效果,降低滑液中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下肢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对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白细胞与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7
作者 郝申申 安晓龙 +5 位作者 董胜利 刘帅 李洪珂 王鹏程 张韶民 康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78-984,共7页
目的:观察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探讨围术期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 目的:观察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探讨围术期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趋势。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采用双节段PLIF治疗了4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34~80(60.24±10.68)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61.04±9.0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3例,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18例,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7例;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15 min开始一次性静滴TXA(1 g/100 ml)。对照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59.00±13.04)岁;LDH 5例,LSS 9例,LS 4例;不使用TXA。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术后住院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术后第1、4、7天和末次测量的WBC、ESR和CRP。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均无DVT。46例患者获随访,时间3~6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00.0(300.0,500.0)ml、术后引流量260.0(220.0,450.0)ml,低于对照组600.0(400.0,1000.0)ml及395.0(300.0,450.0)ml(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APTT、PT、TT、FIB、PLT、RBC、HB、HCT,术后不同时间WBC、ESR和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次给药法静滴TXA可减少双节段PLIF失血,且对术后的WBC、ESR和CRP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骨关节炎患者LXA4和p65-RelA的影响
8
作者 常宝生 刘治桓 赵程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2期3764-3769,共6页
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骨关节炎(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脂氧素A4(LXA4)、核因子蛋白p65(p65-RelA)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早、中期OA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 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骨关节炎(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脂氧素A4(LXA4)、核因子蛋白p65(p65-RelA)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早、中期OA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接受PRP治疗,其中男54例、女27例,年龄(67.78±8.86)岁。对照组76例接受医用几丁糖治疗,其中男53例、女23例,年龄(67.59±9.17)岁。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最大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骨代谢水平、血清炎症因子、LXA4、糖蛋白唾液凝集素(DMBT)含量。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Lysholm评分与ROM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33.71±8.55)分比(46.75±9.78)分、(80.10±9.54)分比(75.48±9.04)分、(118.61±10.21)°比(89.21±9.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1、3.11、19.06,均P<0.05);两组患者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19.74±2.54)μg/L比(15.64±2.17)μg/L、(24.68±8.71)μg/L比(30.68±9.04)μg/L、(9.78±1.04)μg/L比(12.47±1.15)μg/L,(3.74±0.29)pmol/L比(4.23±0.36)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4、-4.24、-15.39、-9.42,均P<0.05);两组患者LXA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p65-RelA mRNA、DMB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9、-9.99、-3.36、-19.20、-11.85、-14.71、-9.95,均P<0.05)。结论PRP可改善OA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骨代谢中骨形成水平,增加LXA4含量,下调p65-RelA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脂氧素A4 核因子蛋白p65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液氧化应激指标及MMPs指标与踝关节创伤患者疼痛程度及足踝功能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董建彬 白顺宁 陈强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创伤患者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及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疼痛程度和足踝功能的关联性。方法:纳入163例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患者,测定患者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观察踝关节创伤患者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及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疼痛程度和足踝功能的关联性。方法:纳入163例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患者,测定患者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MMP-3、MMP-13水平,分析其水平与患者疼痛程度和足踝功能的关系。结果:不同疼痛程度患者关节液SOD、MDA、MMP-3、MMP-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疼痛组SOD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MP-3、MMP-13水平则明显低于轻度、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SOD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MP-3、MMP-13水平则明显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踝关节功能患者关节液SOD、MDA、MMP-3、MMP-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组SOD水平高于良组、可组、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MP-3、MMP-13水平则明显低于良组、可组、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组SOD水平高于可组、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MP-3、MMP-13水平则明显低于可组、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组SOD水平高于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MP-3、MMP-13水平则明显低于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OD与踝关节疼痛程度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46,P<0.05),MDA、MMP-3、MMP-13与踝关节疼痛程度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9、0.595、0.517,P<0.05);SOD与踝关节功能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5,P<0.05),MDA、MMP-3、MMP-13与踝关节功能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1、-0.574、-0.532,P<0.05)。ROC曲线显示:SOD、MDA、MMP-3、MMP-13四项指标联合评估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AUC为0.955,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评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5、0.944。结论:不同疼痛程度和足踝功能的踝关节创伤患者关节液中SOD、MDA、MMP-3、MMP-13水平存在差异,并有助于对足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创伤 关节液 金属基质蛋白酶 足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识别儿童骨折的常见症状
10
作者 贺统 《妈妈宝宝》 2024年第5期20-21,共2页
儿童活泼好动,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导致骨折。及时识别儿童骨折的常见症状,对于尽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如何识别儿童骨折常见症状的详细科普。
关键词 常见症状 儿童骨折 诊断和治疗 日常生活 好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高延伟 郭鹏 +2 位作者 张文生 庞军 王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首次负重时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首次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观察组,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显著晚于观察组(P<0.05);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内固定治疗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利于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术后首次负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 功能康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优点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白涛 王迎春 +2 位作者 呼瑞 张文生 庞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行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缝合术或全切除术,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行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缝合术或全切除术,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Lysholm评分为(89.91±4.15)分,显著高于术前(39.56±2.38)分(P<0.05);其中优59例,良27例,优良率为96.6%。结论关节镜可帮助医生根据半月板的具体损伤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有利于避免盲目切除半月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 损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2年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亚波 高延伟 +4 位作者 张文生 庞军 刘世平 郭鹏 王涛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0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2年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35例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的2年随访结果,观察其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显性失血量、膝关节疼痛视觉模... 目的评价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2年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35例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的2年随访结果,观察其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显性失血量、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曲度等预后情况,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浮髌试验阳性率、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阳性率,同时将患者分为改善组(显效+有效)、未改善组(无效),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14%,住院时间、显性失血量分别为(7±1)d、(90±11)ml,术后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浮髌试验阳性率、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阳性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曲度均低于术前(P<0.05);改善组年龄、病程、软骨损伤程度、半月板损伤与未改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半月板损伤为影响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行关节镜微骨折术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但也可能因年龄、病程、半月板损伤等因素而使疗效不佳,临床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微骨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常建琪 张子峰 王满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0期718-720,共3页
关键词 距骨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血供特点 缺血性坏死 骨折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