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晓伟 薛艺东 师宁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抗凝、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脑血疏口服液10 m L,每天3次,口服,疗...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抗凝、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脑血疏口服液10 m L,每天3次,口服,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细胞因子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0.00%;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幅分别为(12.49±2.89),(5.83±1.47)cm·s-1,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幅分别为(10.68±1.10),(4.05±1.22)cm·s-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降幅分别为(5.95±2.45),(3.70±2.84)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降幅分别为(9.64±3.54),(5.56±4.20)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增幅分别为(9.53±1.28),(3.19±1.48)ng·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降幅分别为(18.44±2.32),(16.55±2.20)μg·L-1。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疏口服液 卒中 缺血性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剑峰 汤宜朗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0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探讨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2周后,组患者其HAMD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2周后,组患者其HAMD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8周内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痊愈率以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采用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并发症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柏子养心丸/治疗应用 西酞普兰/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师宁 董治燕 薛艺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4.3%,显效率82.9%,利培酮组有效率91.4%,显效率80%;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的锥体外系反应和内分泌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宜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3期221-221,共1页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5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一般常规护理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5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一般常规护理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训练 社会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师宁 薛艺东 高晓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1851-18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选择2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262例患者中确诊卒中...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选择2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262例患者中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发生率为45.8%。抑郁组患者与非抑郁组患者左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1.7%和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梗死灶位于皮质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抑郁组患者(63.3%vs.33.8%,P<0.05);抑郁组前部病灶比率显著升高(66.7%vs.22.5%,P<0.05);在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患者脑梗死部位关系密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梗死部位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