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
惠筱
郑丽
|
《教师》
|
2025 |
0 |
|
2
|
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教学新模式——以延安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
周小雨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0 |
0 |
|
3
|
“大中小”科学教育一体化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
孙刚成
刘玲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4
|
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个案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 |
任锁平
刘瑞儒
|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
2012 |
4
|
|
5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微课程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 |
霍婷婷
|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
2017 |
8
|
|
6
|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延安大学为例 |
冯晓江
田伏虎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7
|
延安大学校园网教学应用现状调查 |
张瑞
李婵娟
叶倩
黄协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2
|
|
8
|
提升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绩效研究——基于延安大学研究生培养的个案研究 |
刘瑞儒
葛妍君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9
|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初探 |
张瑞
张社争
刘瑞儒
|
《内江科技》
|
2010 |
0 |
|
10
|
老区高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以延安大学为例 |
周小雨
|
《价值工程》
|
2011 |
0 |
|
11
|
科教融合学院建设中“原生学院”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周小丁
许有强
孙刚成
|
《高教学刊》
|
2022 |
0 |
|
12
|
坚持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延安自然科学院办学特色解读 |
孙刚成
贺列列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3
|
延安精神融入研究生德育的内在逻辑、本质内涵和实践路向研究 |
赵森
刘瑞儒
|
《红岩春秋》
|
2025 |
0 |
|
14
|
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与路径 |
胡杨
孙刚成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5
|
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的光辉篇章——中共延安时期电化教育史摭拾 |
刘瑞儒
刘舰
王承博
曹殿波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6
|
延安时期电化教育成因探析 |
刘瑞儒
刘舰
胡瑞华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2 |
4
|
|
17
|
党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
戴艳军
张社争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8
|
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大学的使命 |
杨文军
张社争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9
|
解读延安时期的电化教育实践及其历史价值 |
谢同祥
刘瑞儒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三大报刊与延安时期的电化教育 |
刘瑞儒
张苗苗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