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以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杰锋 石峰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8期73-75,共3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与媒介形态的重大变革。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内外环境非常复杂,为了能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要求新闻传播教育提供理论保障与人才保障。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应该突...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与媒介形态的重大变革。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内外环境非常复杂,为了能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要求新闻传播教育提供理论保障与人才保障。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应该突显出自身的联结作用,始终坚持为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坚定学科自信,创新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应该进一步强化学科耦合。文章首先阐述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精神指向,然后指出新文科视域下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新闻传播教育实践创新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教育 实践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营销传播》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广告学专业为例
2
作者 魏加晓 《传播与版权》 202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媒介技术的激变深度改写着营销传播类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数字营销传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该课程学科基础和学科特色的剖析,从课程的改造与升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课程建设的... 媒介技术的激变深度改写着营销传播类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数字营销传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该课程学科基础和学科特色的剖析,从课程的改造与升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销传播 课程建设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奇观视域下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文化场域构建——以螺蛳粉品牌传播为例
3
作者 谢卓华 陈俊良 邓士佳 《传媒》 2025年第6期80-83,共4页
跨境电商以其数字基础设施、交互技术等的物质性逐步建构出多元主体参与的媒体奇观,本文从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出发,透视以螺蛳粉为介质的跨境电商直播表征的意义、价值、习俗的跨境交互。在跨境电商直播的快感式传播中,以螺蛳粉为代... 跨境电商以其数字基础设施、交互技术等的物质性逐步建构出多元主体参与的媒体奇观,本文从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出发,透视以螺蛳粉为介质的跨境电商直播表征的意义、价值、习俗的跨境交互。在跨境电商直播的快感式传播中,以螺蛳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跨越语境障碍进入东盟地区,但其同样面临着资本侵蚀文化意涵、去结构化解构文化本真、效果评估机制缺位等问题,因此需要提炼叙事符号,构建故事化传播语境以及引入时空因素的评估机制以赋能跨境电商直播的跨文化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粉 跨境电商直播 媒体奇观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广告教育“多元融合”发展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广告专业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加晓 《科技传播》 2019年第23期187-189,共3页
本研究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广告专业教育特点,提出通过"专思融合""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等"多元融合"理念,对新时代新媒介环境下创新型广告应用专业人... 本研究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广告专业教育特点,提出通过"专思融合""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等"多元融合"理念,对新时代新媒介环境下创新型广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广告教育 多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财经类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海莲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9期168-169,共2页
该文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实践课程特色出发,结合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课程办学特点和优势,分析设计实践课程的设置和特色,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并对以后发展进行新的构想。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设计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语境下《影视艺术与欣赏》课程的立体化建构——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6
作者 黄丝雨 《传播与版权》 2020年第1期6-7,15,共3页
“媒介融合”理念自20世纪末提出以来已获得传播学领域的充分实践。试从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出发,选取广西财经学院一门艺术类选修课程为例,分析媒介融合理念如何运用于高校艺术类教学传播实践中,通过类型融合、媒介互渗、方向叠构三种... “媒介融合”理念自20世纪末提出以来已获得传播学领域的充分实践。试从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出发,选取广西财经学院一门艺术类选修课程为例,分析媒介融合理念如何运用于高校艺术类教学传播实践中,通过类型融合、媒介互渗、方向叠构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创建了立体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影视艺术 课程 立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西财经学院专业交叉“工作坊”带动设计教学
7
作者 邓海莲 《流行色》 2019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本文从设计专业的设计实践课程特色,结合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以及基于其所在学院办学的特点和优势,对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以设计类课程体系带动了教学"工作坊"的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工作坊"的形式,... 本文从设计专业的设计实践课程特色,结合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以及基于其所在学院办学的特点和优势,对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以设计类课程体系带动了教学"工作坊"的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工作坊"的形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意思维的能力、自我表达的设计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工作坊"是连接设计类课程理论知识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最好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工作坊 设计类专业 设计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宴瓷“一带一路”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利器
8
作者 邓海莲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10期131-134,185,共5页
本文从设计角度对现代国宴瓷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国宴瓷深入发展提出建议。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传统中式瓷器餐具造型和风格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其中一些更显单调呆板,缺乏多样性,更缺乏地域性文化特色。通过引进西餐餐... 本文从设计角度对现代国宴瓷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国宴瓷深入发展提出建议。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传统中式瓷器餐具造型和风格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其中一些更显单调呆板,缺乏多样性,更缺乏地域性文化特色。通过引进西餐餐具文化元素和整体设计观念、创造设计空间、提升视觉效果等途径,全面改变国宴瓷的构成、造型、色彩、视觉效果等等,根据主题需要巧妙地植入中国地域文化元素,使得现代国宴瓷变得更加美观大方,更加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中国国宴瓷的认知,现代国宴瓷深受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现代国宴瓷也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过程中渐渐地成为又一个“一带一路”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宴瓷 传播 中华文化 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看媒介融合下的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书评《食品安全危机信息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研究》
9
作者 谢卓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11-I0012,共2页
随着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已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媒介融合推动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革,也让信息传播呈现出可视化、分发式、聚合化的特点。食品安全作为... 随着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已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媒介融合推动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革,也让信息传播呈现出可视化、分发式、聚合化的特点。食品安全作为当下社会大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的舆情信息又复杂多样,更需要专业的新闻财经新闻人才予以报道,从而直面舆情风险,澄清事件真实性、奠定舆情首发定调、权威发布舆情信息、引导舆论正确导向,因而,如何在食品安全危机信息传播中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培养专业的财经新闻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新闻 媒介融合 舆情信息 社交媒体 正确导向 食品安全信息 信息传播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传播机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卞之峣 杨荔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64,共6页
旅游与文化传播紧密的内在联系推动着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而传播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旅游文化传播跨区域性更明显、旅游文化创新性更直接、旅游文化传播持续性更强。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广西存在着旅游文化传播方式创新不... 旅游与文化传播紧密的内在联系推动着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而传播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旅游文化传播跨区域性更明显、旅游文化创新性更直接、旅游文化传播持续性更强。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广西存在着旅游文化传播方式创新不足、旅游文化品牌较弱、旅游文化市场拓展错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塑造旅游文化品牌,不断开拓旅游文化市场,为民族文化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为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传播机制提供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旅游文化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播——基于广西村镇宗族文化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立安 梁建业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6,共4页
宗族是文化的载体,它奠定了每一个成员的自我认识和文化身份特性。宗族势力越大,宗族文化就越强盛。广西南宁市虎邱村和宁明县明江镇都是千年古村落,都曾有显赫的宗族势力,宗族文化强势,至今两大宗族文化或衍变或消亡。分析民族地区宗... 宗族是文化的载体,它奠定了每一个成员的自我认识和文化身份特性。宗族势力越大,宗族文化就越强盛。广西南宁市虎邱村和宁明县明江镇都是千年古村落,都曾有显赫的宗族势力,宗族文化强势,至今两大宗族文化或衍变或消亡。分析民族地区宗族文化衍变与消亡的现象,重塑宗族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增强民族文化身份特性,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从而达到构筑民族身份认同和提高文化获得感的双重传播意义,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谐稳定,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文化 记忆 身份认同 文化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分析——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传播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立安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0-82,共3页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淀。近年来,移动端的普及让人们享有通过新媒体生产创作的自由,给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带来了契机,促进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本文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淀。近年来,移动端的普及让人们享有通过新媒体生产创作的自由,给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带来了契机,促进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本文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传播为例,讨论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以期为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 新媒体 价值链 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财经新闻报道——以广西日报“两微一端”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立安 杨洋 《新闻论坛》 2019年第2期85-88,共4页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几年间,许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开辟了"两微一端"、电子报刊和门户网站等平台,以适应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受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也在增长,考察《广西日报》微博、微信和"...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几年间,许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开辟了"两微一端"、电子报刊和门户网站等平台,以适应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受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也在增长,考察《广西日报》微博、微信和"广西云"手机客户端上的财经新闻报道,作者发现广西的财经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了"突出可视化表达"、"接近热点事件"以及"重视东盟合作领域报道"等新特点,同时也存在对财经新闻重视不够、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财经新闻 广西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下新闻媒体文化传播路径探讨——评《绿色传播与生态文明》
14
作者 周致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3-I0003,共1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在产业和法律等层面积极引导环保实施,取得了可见的成效,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然而,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和环保知识水平不高有关。人们逐...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在产业和法律等层面积极引导环保实施,取得了可见的成效,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然而,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和环保知识水平不高有关。人们逐渐意识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在于向大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升国民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知识 新闻媒体 生态文明 绿色传播 破坏行为 环保知识 环保意识 我国政府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传播生态下方言图书出版的困局与破局——基于“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的出版经验
15
作者 李秀华 莫妙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智媒时代,方言类图书出版在数量与规模方面取得些许进展,但尚存在技术门槛高、版权保护难、知名度低、市场需求小等问题。商务印书馆成功推出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其陆续问世为方言类图书的后续出版与发展带来了诸多宝贵启示,也... 智媒时代,方言类图书出版在数量与规模方面取得些许进展,但尚存在技术门槛高、版权保护难、知名度低、市场需求小等问题。商务印书馆成功推出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其陆续问世为方言类图书的后续出版与发展带来了诸多宝贵启示,也为推动出版业践行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以“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出版为例,从政策扶持、版权保护、出版规范、市场需求等层面探寻数字传播时代方言类图书出版的破局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传播 图书出版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广西柳州刺绣文化传播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宏舟 覃丽华 《天工》 2020年第6期12-15,共4页
将柳州三江县侗族刺绣文化分为文化内涵、产业发展现状、现有传播方式、当前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后得出近几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充分结合当今新媒体的发展探索侗族刺绣文化传播新方向,从传播对象模糊、传播形式传统及内容单一... 将柳州三江县侗族刺绣文化分为文化内涵、产业发展现状、现有传播方式、当前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后得出近几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充分结合当今新媒体的发展探索侗族刺绣文化传播新方向,从传播对象模糊、传播形式传统及内容单一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当前的媒介平台进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绣文化 新媒介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在广西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创新运用及其价值
17
作者 李秀华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1期86-88,共3页
作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短视频引领着当前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有效地拓宽了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与领域,是民族文化守正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文章侧重以短视频的视角探究广西民族文化的时代表达及其创新运用,认为广西民族文化... 作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短视频引领着当前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有效地拓宽了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与领域,是民族文化守正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文章侧重以短视频的视角探究广西民族文化的时代表达及其创新运用,认为广西民族文化的短视频传播具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民族文化 创新运用 传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曲升刚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81-83,共3页
“课程思政”的提出,将思政教育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研究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全面提升高校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家新闻舆论水平,加强全民族的精神... “课程思政”的提出,将思政教育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研究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全面提升高校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家新闻舆论水平,加强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课程思政的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多样途径为框架,探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闻传播人才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传播 被引量:14
19
作者 魏加晓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1-82,共2页
在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成为流行的媒介传播形态,网络认知度成为一种文化认知的重要指数。本文基于生活美学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共情传播机理,并探究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共情传播策略。
关键词 短视频 传统文化 共情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勇 覃哲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5-8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红色文化传播有利于强化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精神财富。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有形”“有感”“有效”的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红色文化传播有利于强化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精神财富。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有形”“有感”“有效”的重要指示,做好红色资源开发,精心展陈,让红色文化有形可依;挖掘红色故事,做好思想提炼,让红色文化有感可悟;重视传播技巧,关注受众心理,让红色文化传播有效可见。在未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中,可在空间、网络、社交三个维度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文化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