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为例
1
作者 吴璇 陆雨薇 毛成芳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3期140-144,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工程行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要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文章以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为例,在分析现有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工程行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要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文章以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为例,在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理论+专业实践+前沿科技”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及“高校+企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并配以“学业+学术”双导师制,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科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复合型人才 机械工程 多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地方产业背景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谌炎辉 向上升 陈岳坪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9期338-339,共2页
对依托地方产业背景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从依托地方产业背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相应的教学与实践体系、实行高校与企业双导师合作指导机制,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 对依托地方产业背景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从依托地方产业背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相应的教学与实践体系、实行高校与企业双导师合作指导机制,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背景 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方产业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谌炎辉 陈岳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10期251-252,共2页
从地方产业需求出发,对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改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培养目标、双导师培养制度、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以及研究生培养过程等方面论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改革。
关键词 地方产业 专业学位硕士 双导师 培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小龙 何美丽 刘恩辰 《科技视界》 2019年第26期113-114,共2页
为了探索出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创业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机械专业“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型本... 为了探索出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创业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机械专业“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专业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提升途径 被引量:3
5
作者 农胜隆 高尚晗 《科教导刊》 2020年第21期80-82,共3页
高等工科院校机械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及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独立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检验人才培养效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仅... 高等工科院校机械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及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独立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检验人才培养效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四年本科生涯中的学习效果,而且也能间接反映出教师的指导能力。由于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机械专业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途径,是本专业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毕业设计 指导能力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许淑慧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年第2期38-41,62,共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国内各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成果导向教育恰好集中体现了其遵循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3个原则。本文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进行研究,以及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国内各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成果导向教育恰好集中体现了其遵循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3个原则。本文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进行研究,以及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预期学习成果,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过程考评,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反馈和持续改进。实践证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工程图学 教学 学习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机械制图中尺寸标注及表面结构代号标注
7
作者 卢海燕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23期33-35,共3页
本文提出了机械制图中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容易标注错误的地方,分析了某些情况下某些尺寸不按常规标注的原因,指出了正确的标注方法;对新标准规定的表面结构代号的数字及符号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 机械制图 尺寸标注 技术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换道的空间特征对分流区交通流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钟异莹 陈坚 +1 位作者 邵毅明 李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为研究车辆在多车道分流区的跟驰换道行为,将强制性换道划分为激进型和保守型.在考虑驾驶员换道需求与空间位置关系的基础上,量化两种强制性换道行为的转换条件,并给出车辆强制性换道规则;对跟驰模型中的减速度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多车道... 为研究车辆在多车道分流区的跟驰换道行为,将强制性换道划分为激进型和保守型.在考虑驾驶员换道需求与空间位置关系的基础上,量化两种强制性换道行为的转换条件,并给出车辆强制性换道规则;对跟驰模型中的减速度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多车道下分流车辆的跟驰换道模型;采用实际数据标定模型中关键参数,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分流车辆的横向空间分布对交通流的干扰具有显著性影响;当分流车辆集中在最左侧车道时,中间2车道的运行速度波动明显,折减量最大时达到51.4%,恢复稳定所需时间更多;通过4组实验场景发现,分流车辆的合理空间分布对交通流运行速度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模型 多车道分流区 驾驶行为 时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动臂焊后变形机械矫正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成勇 金隼 +1 位作者 徐武彬 刘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3-116,120,共5页
动臂制造质量是装载机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影响动臂制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动臂焊接后的铲斗孔端与车架孔端的收缩变形,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机械液压矫正工装并参照油缸推出量对其进行重复矫正来减小变形量;运用solidworks对动臂进行三维... 动臂制造质量是装载机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影响动臂制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动臂焊接后的铲斗孔端与车架孔端的收缩变形,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机械液压矫正工装并参照油缸推出量对其进行重复矫正来减小变形量;运用solidworks对动臂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sysweld软件对动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焊接后的应力图和变形量;建立变形后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矫正过程焊缝处并未产生位移变化量,通过对动臂板矫正后焊缝残余应力分析得知,焊缝处残余应力峰值均未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极限应力值;最后通过实验来测量焊缝处的应力,与仿真分析结果大致相同。从而证明焊后变形机械矫正的可行性,为动臂机械矫正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臂 机械矫正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构建假肢-接受腔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雪兆 石光林 吕少文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59-63,83,共6页
为研究下肢截肢者使用的假肢接受腔适应患者残肢的几何形状和生物力学需求,建立一个高精度特定对象的有限元模型,更好的研究接受腔和残肢之间的载荷转移状况,将一名女性小腿截肢患者的残肢CT图像导入到Mimics软件中进行图像处理实现对... 为研究下肢截肢者使用的假肢接受腔适应患者残肢的几何形状和生物力学需求,建立一个高精度特定对象的有限元模型,更好的研究接受腔和残肢之间的载荷转移状况,将一名女性小腿截肢患者的残肢CT图像导入到Mimics软件中进行图像处理实现对骨骼模型的三维重建;然后利用手持式激光扫描仪扫描残肢表面,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图像进行曲面化处理,再将骨骼与残肢软组织数据进行空间复合,建立残肢-接受腔模型;最后将残肢-接受腔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手持式扫描仪建立的残肢表面模型能够更高效的完成残肢-接受腔模型的建立,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肢接受腔 CT 手持式激光扫描仪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后部结构气动性能自动优化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润明 廖抒华 +1 位作者 覃紫莹 韩广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360,共7页
车身后部结构特征对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车身后部各结构变化对轿车尾部流场的影响规律及各设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身后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轿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运用网格自适应方法和... 车身后部结构特征对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车身后部各结构变化对轿车尾部流场的影响规律及各设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身后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轿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运用网格自适应方法和集成仿真软件STAR CCM+进行试验设计;并建立近似模型探索以整车气动性能为目标的车身后部各结构参数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与传统车身优化方法相比,运用网格自适应方法、试验设计方法和近似模型相结合进行车身优化,大幅度减少了车身优化的时间,且优化效果良好。优化车身后部结构参数,能明显改善尾部流场结构,提高整车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自适应 试验设计 近似模型 车身后部结构 尾部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钢圈弯曲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商搏世 石光林 +4 位作者 梁潇帝 刘文选 陈嘉键 姚雪颖 王光正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8-31,共4页
为了对工程钢圈裂纹萌生寿命进行研究,以某企业的工程钢圈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钢圈的弯曲台架试验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应力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寿命仿真软件Ncode对钢圈进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 为了对工程钢圈裂纹萌生寿命进行研究,以某企业的工程钢圈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钢圈的弯曲台架试验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应力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寿命仿真软件Ncode对钢圈进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得到钢圈的疲劳寿命云图,最后使用声发射的无损检测方法,实时监测出钢圈的裂纹情况。在钢圈出现初始裂纹时通过声发射系统控制台架试验机停止,最终得到钢圈裂纹的萌生寿命,并与仿真值进行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钢圈 裂纹萌生寿命 有限元仿真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伦理教学方法浅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大勇 王威 王锐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工程伦理是工科类学生,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关于工程活动的伦理意识,使他们本能地将伦理思考融入到以后的工作中。概述了工程伦理的基本内涵,介绍了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在本课程中的实际... 工程伦理是工科类学生,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关于工程活动的伦理意识,使他们本能地将伦理思考融入到以后的工作中。概述了工程伦理的基本内涵,介绍了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在本课程中的实际运用过程。课程考核结果显示,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能够较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授课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案例教学 分组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园施药关键技术及机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植源 范健文 +1 位作者 林贤坤 卜庆鑫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0期48-52,共5页
随着柑橘园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普及,病虫害增加的难题日益凸显,施药技术是果园生产的关键环节,对提升柑橘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讲述了我国柑橘产业现状及黄龙病发生情况,介绍了国内外先进施药技术原理,分析了国内外施药技术及施药机... 随着柑橘园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普及,病虫害增加的难题日益凸显,施药技术是果园生产的关键环节,对提升柑橘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讲述了我国柑橘产业现状及黄龙病发生情况,介绍了国内外先进施药技术原理,分析了国内外施药技术及施药机械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柑橘园施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施药技术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药技术 关键技术 施药机械 柑橘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设计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雨薇 徐武彬 《轻工科技》 2019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以小组汇报为主要考核手段的考查类课程为例,设计一种以"问答挑战"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关注教学过程性成绩,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以小组汇报为主要考核手段的考查类课程为例,设计一种以"问答挑战"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关注教学过程性成绩,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成绩评定体系 学习积极性 大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大学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项目——FSC项目知识地图的研究
16
作者 莫清烈 姜峰 梁兴华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前,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在机械与汽车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院校的普及率逐年上升,且在汽车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实践创新平台作用,培养整个汽车行业体系类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车队团队可持续发展的... 目前,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在机械与汽车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院校的普及率逐年上升,且在汽车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实践创新平台作用,培养整个汽车行业体系类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车队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引入FSC知识地图概念,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导航、共享、运用提高团队应变及创新能力。FSC知识地图的实施在于建立导航机制与共享机制,培养知识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FSC知识地图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学生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高等教育走进知识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程式赛车 知识地图 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引领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欣妤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232-233,共2页
环境工程专业要建设一流学科,需要严谨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引领,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本文基于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环... 环境工程专业要建设一流学科,需要严谨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引领,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本文基于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为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环境工程人才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环境工程 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慧琼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2期66-67,77,共3页
新工科建设要求地方高校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如何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类专业为例,在创新能力意识培养、实践... 新工科建设要求地方高校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如何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类专业为例,在创新能力意识培养、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就业创业教育上给予重视,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体中,加强实施。通过研究与实践,深化了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创新、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运行机制。实践证明,该教育模式解决了教学中的"教"与"学"、"投入"与"产出"问题,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教学模式 实践
原文传递
高校艺术类专业二级学院教务秘书教学管理工作方法研究
19
作者 段琳 张彦会 《新一代(理论版)》 2021年第6期388-389,28,共3页
本文在新时期艺术类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本科院校艺术生的学习特性和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特点,对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业务方法、沟通方法和组织方法进行研究,最终明确了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 本文在新时期艺术类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本科院校艺术生的学习特性和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特点,对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业务方法、沟通方法和组织方法进行研究,最终明确了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角色,并提出了在新时期的艺术类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方法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 专业建设 二级学院教务秘书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水泥砂浆抗碳化试验及预测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健苗 何其 +4 位作者 周铭 王振宇 庄佳桥 邹明璇 李万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4,共6页
将两种不同尺寸的石墨烯(Peeling graphene, PG)料浆进行分散,制备出石墨烯水泥砂浆,通过快速碳化法对不同龄期的石墨烯水泥砂浆进行碳化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观察石墨烯水泥基材料的... 将两种不同尺寸的石墨烯(Peeling graphene, PG)料浆进行分散,制备出石墨烯水泥砂浆,通过快速碳化法对不同龄期的石墨烯水泥砂浆进行碳化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观察石墨烯水泥基材料的组成以及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碳化龄期为56 d时,大尺寸石墨烯(PG1)和小尺寸石墨烯(PG2)水泥砂浆试件的碳化深度分别为3.7 mm、5.5 mm,相比空白组分别降低了58.4%、38.2%。使用R语言中的lm函数,建立了不同碳化时间时三种水泥砂浆试件的碳化深度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碳化时间与碳化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水泥砂浆 抗碳化性能 微观分析 非线性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