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覃小梅 谭晓明 秦玉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个体、慢性乙肝患者以及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检测,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个体、慢性乙肝患者以及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检测,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改善(P<0.05),同时PTA值明显低于改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对于乙肝患者肝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血清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例乙型肝炎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樊少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135-135,共1页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脏组织,损害肝脏器官,发展到后期,引起肝脏的纤维化、甚至坏死等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乙肝病毒学检验的准确率,尽早发现乙肝患者,给乙肝的治疗争取时间,现对2010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06例乙肝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脏组织,损害肝脏器官,发展到后期,引起肝脏的纤维化、甚至坏死等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乙肝病毒学检验的准确率,尽早发现乙肝患者,给乙肝的治疗争取时间,现对2010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06例乙肝患者的检验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本文结果表明,准确检测乙肝抗病毒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乙肝病毒的检验检疫对于乙肝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乙肝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学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及预后监测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邹超世 林英 +3 位作者 刘康海 樊少勇 谭莉萍 丘丹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2960-29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和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2例作为结直肠癌组,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和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2例作为结直肠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结直肠炎等良性大肠炎患者45例作为良性大肠炎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EA、CAl99、CA242和HSP90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良性大肠炎组比较,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4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分别达82.4%和85.0%。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分化程度的减少,4项肿瘤标志物高水平表达,相对于高分化患者,较低分化患者4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结直肠癌Dukes C-D期患者4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Dukes A-B期患者(P<0.05)。治疗后4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和HSP90α单独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4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同时,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 生物学 HSP90热休克蛋白质类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结合蛋白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荣宁 张丽敦 +1 位作者 谭晓明 林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1865-1865,186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结合蛋白(Fn)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30例健康妊娠妇女(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Fn,对数据进行比...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结合蛋白(Fn)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30例健康妊娠妇女(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Fn,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D、Fn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血浆D-D和Fn在PIH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对了解PIH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二聚体 纤维结合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荣宁 李文华 +1 位作者 谭晓明 周祖文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总磷脂(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CI),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发病3 d内以定磷法测定血浆LAP、AP水平,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结果CI、TIA两组血浆LPA...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总磷脂(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CI),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发病3 d内以定磷法测定血浆LAP、AP水平,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结果CI、TIA两组血浆LPA分别为(3.82±1.22)、(3.64±0.76)μmol/L,AP分别为(5.94±2.10)、(5.20±1.9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88±0.69)μmol/L和(2.24±0.66)μmol/L。结论血浆LPA、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具有预警作用,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溶血磷脂酸 总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覃小梅 曾显媛 秦丽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775-776,共2页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196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5项指标检测。结果 TRF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196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5项指标检测。结果 TRF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9.7%、24.5%、25.5%、29.1%、78.6%。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52.1%、18.4%、21.4%、23.5%、67.9%。TRFIA法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 TRFI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的可为临床疗效观察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荣宁 谭晓明 +1 位作者 刘一尔 张原其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 155例ICVD患者(ICVD组),其中脑梗死(CI)9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9例,分别采用酶速率法、酶法检测其血清GG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 155例ICVD患者(ICVD组),其中脑梗死(CI)9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9例,分别采用酶速率法、酶法检测其血清GG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CVD组GGT、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CI组上述指标均高于TIA组(P<0.01)。结论 GG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移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衣壳抗原IgA抗体、衣壳抗原IgG抗体、EBV-DNA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博文 邹光美 +1 位作者 黄朝任 陈武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的衣壳抗原IgM抗体、衣壳抗原IgA抗体、衣壳抗原IgG抗体、EBV-DNA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27例为鼻咽癌组,69例症状相似的非鼻咽癌患者为非鼻咽癌... 目的探讨EB病毒(EBV)的衣壳抗原IgM抗体、衣壳抗原IgA抗体、衣壳抗原IgG抗体、EBV-DNA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27例为鼻咽癌组,69例症状相似的非鼻咽癌患者为非鼻咽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对象的衣壳抗原IgM抗体、衣壳抗原IgA抗体、衣壳抗原IgG抗体和EBV-DNA阳性率,三项指标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的衣壳抗原IgA抗体和EBV-D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鼻咽癌组和健康组,且非鼻咽癌组的衣壳抗原I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均P<0.05);非鼻咽癌组和健康组的衣壳抗原IgA抗体和E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单独用于诊断鼻咽癌时,衣壳抗原IgA抗体的灵敏度最高(94.49%),特异性是83%~98%;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至96.85%。结论衣壳抗原IgA抗体和EBV-DNA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四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抗体 EBV-DN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勇昌 赖伟忠 +1 位作者 陈月新 罗晓 《内科》 2013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链球菌304株进行鉴定及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链球菌304株进行鉴定及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304株,其中从成人患者标本分离出85株,从儿童患者标本分离出219株,后者占分离出菌株的72.04%。成人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常用的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儿童肺炎链球菌菌株对11种抗生素中的7种耐药性高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成人,临床治疗应减少经验性用药,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荣宁 苏承武 +1 位作者 梁荣 梁徐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12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 :进一步弄清β地中海贫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结合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方法 ,检测了四例 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 ,并观察了他们的临床表现 ,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基因突变型 -... 目的 :进一步弄清β地中海贫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结合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方法 ,检测了四例 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 ,并观察了他们的临床表现 ,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基因突变型 - 2 8( A→ T) /41- 4 2 ( - TTCT)、— 2 8纯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骨蜡复合体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宏 梁瑞德 +5 位作者 林英 刘康海 罗心贤 黎观保 杨德炎 黎忠文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207-1209,1214,共4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骨蜡复合体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将万古霉素与骨蜡按质量比1%(Ⅰ组)、2%(Ⅱ组)、3%(Ⅲ组)分别制成万古霉素骨蜡复合体后进行28 d洗提实验,每24 h测定万古霉素释放浓度。结果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组间万古霉素释放浓度差异有...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骨蜡复合体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将万古霉素与骨蜡按质量比1%(Ⅰ组)、2%(Ⅱ组)、3%(Ⅲ组)分别制成万古霉素骨蜡复合体后进行28 d洗提实验,每24 h测定万古霉素释放浓度。结果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组间万古霉素释放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除d1时间点外,其他时间点上Ⅲ组的释放浓度值最高,其次分别为Ⅱ组、Ⅰ组(P<0.05)。结论不同比例的万古霉素骨蜡复合体在体外均能持续释放万古霉素;载药量越高,28 d内释放浓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骨蜡 复合体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总胆红素、胆汁酸及血尿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覃小梅 谭晓明 曾显媛 《内科》 2010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 IL)、总胆汁酸(TBA)及血尿酸(SU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169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63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 IL)、总胆汁酸(TBA)及血尿酸(SU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169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63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TB IL、TBA及SUA指标。结果实验组的TBA与SUA由SA、UA到AM I依次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 IL由SA、UA到AM I依次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TB IL由SA、UA到AM I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A与SUA由SA、UA到AM I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 IL、TBA及SUA与ACS的病情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总胆汁酸 血尿酸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214例肝脏病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小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1617-1617,1620,共2页
目的了解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4例肝病患者以及80例正常对照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PA水平,比较三者在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问的差异。并比较各肝病组问PA水平的差异。结果与... 目的了解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4例肝病患者以及80例正常对照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PA水平,比较三者在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问的差异。并比较各肝病组问PA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病组血清PA水平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以肝硬化组血清PA水平下降为最明显。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变化比ALT、ALB能更灵敏、快速地反映肝病患者肝脏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白蛋白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少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6期106-106,共1页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CH)的检测评估效果。方法采用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TRFIA法的检出率为1/1642,ELISA法的检出率为1/3796,T...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CH)的检测评估效果。方法采用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TRFIA法的检出率为1/1642,ELISA法的检出率为1/3796,TRFIA法的检出率明显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IA的99%百分位值为8.81μU/ml,ELISA为12.64μU/ml,TRFIA的室内质控、内质控C1血片CV值为4.88%~10.61%、s0.61~1.81。结论 TRFIA法作为新生儿CH的筛查方法是可靠的,具有检测质量稳定、敏感度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时光分辨荧光免疫法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覃小梅 《内科》 2011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1].
关键词 分子诊断 临床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_(125)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颖 黄荣宁 黎祖高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8例慢性CHF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并选择2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升高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程度...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8例慢性CHF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并选择2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升高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程度呈正相关,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浓度高于Ⅱ级(P<0.05),左室增大组较左室正常组CA125血清浓度显著升高(P<0.05),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胸腔积液患者。结论:CA125是诊断和评价慢性CHF的一个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 242的测定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少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9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糖类抗原242(CA 242)浓度变化的测定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近年来收治结直肠癌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CA 242的测定,同时对观察组... 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糖类抗原242(CA 242)浓度变化的测定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近年来收治结直肠癌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CA 242的测定,同时对观察组术前、术后血清CA 242浓度变化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术前CA 2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CA 242水平虽然仍高于对照组,但较术前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242的检测能够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之一,采用ELISA法进行CA 242浓度的测定能够作为有效的辅助诊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糖类抗原2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指标的研究及进展情况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大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期366-,373,共2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指标包括特异性自身抗体及其生化指标。本文综述了AMA-M2、LKM-1、LC-1、Sp100、gp210、SLA6项印迹筛查法及ALT和AST等生化指标在诊断自...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指标包括特异性自身抗体及其生化指标。本文综述了AMA-M2、LKM-1、LC-1、Sp100、gp210、SLA6项印迹筛查法及ALT和AST等生化指标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方面的临床价值。笔者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检测方法很快会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H 检测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在成年小鼠室周器官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19
作者 陈金绪 陈月新 颜池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SOX2在成年小鼠室周器官(CVOs)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年C57BL/6小鼠脑CVOs细胞中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SOX2在最后区(AP)、正中隆起(ME)、穹窿下器(SFO)、联合下器(SCO)和脉络丛(ChP)细胞均有强表达... 目的探讨SOX2在成年小鼠室周器官(CVOs)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年C57BL/6小鼠脑CVOs细胞中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SOX2在最后区(AP)、正中隆起(ME)、穹窿下器(SFO)、联合下器(SCO)和脉络丛(ChP)细胞均有强表达,且室管膜上皮细胞几乎都100%阳性表达SOX2,除SCO外,CVOs表达SOX2阳性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侧脑室的室下区表达SOX2阳性的细胞数量(P<0.05)。结论在成年小鼠脑CVOs分布有大量的SOX2阳性细胞,表明成年小鼠CVOs可能存在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和/或神经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2 小鼠 室周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异常增多8例分析
20
作者 樊少勇 陆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94-95,共2页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假性增多的原因,寻找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的解决方法。方法对8例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的标本,采用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8例标本三种方法的血小板的结果分别是(4037...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假性增多的原因,寻找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的解决方法。方法对8例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的标本,采用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8例标本三种方法的血小板的结果分别是(4037.5±2788.9)×109/L(,1495.6±1709.1)×109/L(,1505.0±1782.5)×109/L;仪器法与手工法和血涂片法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法与涂片法的计数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作血细胞分析时,血小板结果异常增高,且MCV值较低时,须用手工法重新计数血小板,以确保计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异常增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