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实成熟的1~3月,采样分析盖膜和不盖膜沙糖橘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树冠盖膜后沙糖橘果皮色泽一直保持橘红色,而不盖膜的果皮色泽由前期的橘红色转为后期的橘黄色,且色泽暗淡;盖膜处理果实的酸含量在开始的20 d 内呈上升趋势,1月28...在果实成熟的1~3月,采样分析盖膜和不盖膜沙糖橘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树冠盖膜后沙糖橘果皮色泽一直保持橘红色,而不盖膜的果皮色泽由前期的橘红色转为后期的橘黄色,且色泽暗淡;盖膜处理果实的酸含量在开始的20 d 内呈上升趋势,1月28日出现最高值0.31%,此后的10 d 内迅速下降至低于对照的水平,2月7日出现最低值,此后的20 d 内上升高于对照,之后又下降至3月15日的0.19%;对照果实的酸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月7日出现最高值为0.26%,3月15日出现最低值为0.08%,盖膜处理果实的酸含量在大多数时间内高于对照;盖膜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1月17日的12.33%提高到3月15日的13.40%,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的从1月17日的10.70%下降至3月15日的9.90%,下降了0.80个百分点,总体呈下降趋势.展开更多
文摘在果实成熟的1~3月,采样分析盖膜和不盖膜沙糖橘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树冠盖膜后沙糖橘果皮色泽一直保持橘红色,而不盖膜的果皮色泽由前期的橘红色转为后期的橘黄色,且色泽暗淡;盖膜处理果实的酸含量在开始的20 d 内呈上升趋势,1月28日出现最高值0.31%,此后的10 d 内迅速下降至低于对照的水平,2月7日出现最低值,此后的20 d 内上升高于对照,之后又下降至3月15日的0.19%;对照果实的酸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月7日出现最高值为0.26%,3月15日出现最低值为0.08%,盖膜处理果实的酸含量在大多数时间内高于对照;盖膜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1月17日的12.33%提高到3月15日的13.40%,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的从1月17日的10.70%下降至3月15日的9.90%,下降了0.80个百分点,总体呈下降趋势.
文摘为使一种柑橘黄龙病碘—淀粉法快速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大田检测,以砂糖橘为试验材料,研究无需冷冻和缩短叶片脱色时间的技术.结果表明,磨掉叶片正反面表面蜡质层后,直接脱色,可以省去冷冻处理步骤,且不影响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出结果的一致率为92.5%;同时,叶片脱色时间缩短7.17~8.47 h.优化后,冬季样品叶绿素脱除所需时间均值为5.0 h,其他季节叶片脱色时间均值为3.7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