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宜州一带刘三姐歌谣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魅力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相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广西宜州一带刘三姐歌谣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已经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演唱魅力,它是一代代优秀歌手智慧的结晶,是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歌谣含义、艺术特色、曲式特点、演唱魅力等不同视角,归纳宜州当地歌谣的音乐特... 广西宜州一带刘三姐歌谣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已经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演唱魅力,它是一代代优秀歌手智慧的结晶,是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歌谣含义、艺术特色、曲式特点、演唱魅力等不同视角,归纳宜州当地歌谣的音乐特点,为收集、整理、研究当地民间音乐工作提供帮助,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谣 艺术特色 曲式结构 演唱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三姐歌谣的源流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石丽琳 《科学决策》 2008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刘三姐歌谣是流传于岭南一带的民间山歌、歌谣的总称。刘三姐歌谣是"歌仙"、"歌圣"的刘三姐和无数壮族民间歌手长期在壮族民间传歌培育形成的成熟的壮族民间音乐主要形式之一;它涵盖了聪明善良、勤劳好歌、乐观向... 刘三姐歌谣是流传于岭南一带的民间山歌、歌谣的总称。刘三姐歌谣是"歌仙"、"歌圣"的刘三姐和无数壮族民间歌手长期在壮族民间传歌培育形成的成熟的壮族民间音乐主要形式之一;它涵盖了聪明善良、勤劳好歌、乐观向上的壮族人民的特征,;它是展示壮民族几千年精神文化历史长卷的重要载体,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的集中反映。它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歌谣 歌圩 壮族民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简谱模式”与“线谱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世军 《民族音乐》 2011年第4期111-113,共3页
概述 1.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简谱模式"的概述 "简谱模式"是指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以简谱及首调唱名法思维为根本,使用及汇编的教材所涉及的歌曲、伴奏谱例均为简谱记谱(比如:刘智勇的《公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等),在教学过程中,... 概述 1.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简谱模式"的概述 "简谱模式"是指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以简谱及首调唱名法思维为根本,使用及汇编的教材所涉及的歌曲、伴奏谱例均为简谱记谱(比如:刘智勇的《公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等),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简谱 线谱 首调唱名法 教学过程 公式化 教材 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滞后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晓 《北方音乐》 2011年第4期85-86,共2页
随着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迎来了难得的新机遇,为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学科应推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培养突出“师范性”... 随着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迎来了难得的新机遇,为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学科应推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培养突出“师范性”、“民族地方性”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人才,构建全新的“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滞后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唱法进入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晓 《民族音乐》 2011年第1期121-122,共2页
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这个新生的名词近几年在各种媒体中广泛流传,它是自然生态保护的字眼,是文化的一种特征和标记。随着传播媒体的增加,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涌现在社会主流文化生活中,包括传统的中国... 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这个新生的名词近几年在各种媒体中广泛流传,它是自然生态保护的字眼,是文化的一种特征和标记。随着传播媒体的增加,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涌现在社会主流文化生活中,包括传统的中国民间民歌的演唱形式,这种民间民歌的演唱形式被冠以“原生态唱法”之名,“原生态唱法”到底科学不科学?是要传承发展还是固守其民族原始特色?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艺术 原生态唱法 教学探究 地方高校 声乐 传播媒体 文化生活 中国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仫佬族民歌的审美及教育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唐代俊 《歌海》 2007年第6期10-11,共2页
仫佬族源于古代我国南方的百越族群,人口约20万(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居住在桂西北罗城仫佬山乡。仫佬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平时交流用仫佬语或汉语。由于历史原因,该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仫佬族源于古代我国南方的百越族群,人口约20万(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居住在桂西北罗城仫佬山乡。仫佬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平时交流用仫佬语或汉语。由于历史原因,该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也促成其民歌仍保留着一种原生态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 民歌 仫佬族 审美 人口普查 壮侗语族 汉藏语系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晓 《大舞台》 2010年第12期185-185,共1页
时代在发展,未来需求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是青年一代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在大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青年一代步入社会以后的有力保障,给青年一代的工作、创业带来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 时代在发展,未来需求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是青年一代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在大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青年一代步入社会以后的有力保障,给青年一代的工作、创业带来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音乐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水准的音乐素质教育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大学生 创新能力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变迁下的刘三姐歌谣发展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凯敏 《民族音乐》 2014年第4期9-10,共2页
生态民族学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原生的自然生态体系,而是经过人类改造过后的次生生态环境,即所谓"文化生态共同体"。其具有发育、壮大、衰亡、再生的一系列生命变化体征,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生态环境的严密系统,也... 生态民族学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原生的自然生态体系,而是经过人类改造过后的次生生态环境,即所谓"文化生态共同体"。其具有发育、壮大、衰亡、再生的一系列生命变化体征,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生态环境的严密系统,也是人类生计方式不断积累的产物,因而文化生态产生相应变化的原因必然是由于人类生计方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生态变迁 刘三姐 歌谣 生态环境 生计方式 生态共同体 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晓 《民族音乐》 2011年第2期116-117,共2页
为推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声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究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要求,探究高师声乐教学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分析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模式给高师声乐教学带来的弊端,寻求摒弃这一弊端的高师声乐教学... 为推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声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究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要求,探究高师声乐教学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分析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模式给高师声乐教学带来的弊端,寻求摒弃这一弊端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思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师 高师声乐教学 教育发展研究 音乐教育改革 声乐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 教育工作者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声乐特色教育与民歌传承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可燕 《民族音乐》 2011年第5期90-92,共3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创造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表现出祖辈们在音乐上的创造奇才,先辈们用音乐、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创造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表现出祖辈们在音乐上的创造奇才,先辈们用音乐、用歌声演绎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业绩,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人们在享用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传承 特色教育 地方高校 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声乐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歌手如何把握好壮族山歌的演唱风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孟贤 《民族音乐》 2013年第5期37-39,共3页
广西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壮族民歌,以种类繁多、韵律独特、形式多样、曲调丰富优美、语言形象生动等艺术特征,为广西赢得“歌海”之称。
关键词 广西壮族 演唱风格 山歌 歌手 壮族民歌 艺术特征 形象生动 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南族民歌的创作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宏华 谭亚洲 《民族音乐》 2011年第3期32-34,共3页
毛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桂西北的大石山区。这里有连绵不断的群山、苍莽的森林、幽深的峡谷、荒凉的山野和寂静的小山寨。毛南族有着自己丰富的民歌文化,其民歌从挖掘、搜集、翻译、整理出版工作,... 毛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桂西北的大石山区。这里有连绵不断的群山、苍莽的森林、幽深的峡谷、荒凉的山野和寂静的小山寨。毛南族有着自己丰富的民歌文化,其民歌从挖掘、搜集、翻译、整理出版工作,在广西起步较早。1980~1981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到毛南山乡采风,采录毛南族民歌25000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民歌文化 创作特征 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 大石山区 出版工作 文化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新闻摄影教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庭坚 《大舞台》 2010年第12期188-189,共2页
在新闻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使得社会需要更多的新闻摄影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专业并设置了新闻摄影这门课程,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是作为担任新闻摄影课程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地方性高校 新闻摄影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民族声乐美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代俊 《歌海》 2008年第2期20-21,共2页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受各唱法和各派系影响的多维化边缘现象,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现代民族声乐之美,并对其生存和发展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 现代民族声乐 边缘现象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设计专业中的写意山水画教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庭坚 《大舞台》 2011年第11期223-223,共1页
传统写意山水画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从事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写意山水画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探讨如何让写意山水画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使这门课程能更好的为... 传统写意山水画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从事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写意山水画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探讨如何让写意山水画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使这门课程能更好的为设计专业的学习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设计专业 写意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高等民族声乐教学与地域音乐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晓 《黄河之声》 2012年第4期36-37,共2页
桂西北民族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观不同于我国其他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给我们在桂西北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对桂西北民族音乐与地域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再认识,以及桂西北高等院校... 桂西北民族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观不同于我国其他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给我们在桂西北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对桂西北民族音乐与地域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再认识,以及桂西北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述评,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高等声乐教学 桂西北民族音乐 地域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喉头稳定问题是取得声乐学习进步的关键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孟贤 《黄河之声》 2011年第7期126-127,共2页
很多声乐学习者很懊恼自己的声乐学习进步不大或者没有进步,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声乐技巧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大多数声乐学习者共同遇到的问题。其实,每个声乐学习者的嗓子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不一样,每个声乐老师的训练方... 很多声乐学习者很懊恼自己的声乐学习进步不大或者没有进步,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声乐技巧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大多数声乐学习者共同遇到的问题。其实,每个声乐学习者的嗓子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不一样,每个声乐老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的,应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每个声乐学习者都应该善于总结进步缓慢的原因,然后找出学习的最佳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较快地引入正确的声乐学习之路。经过多年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我觉得,要使你的声乐演唱技巧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声乐初学者,解决喉头稳定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喉头不稳定,总是往上提,不管你气息有多足、声音位置再高,你发出来的声音一定是逼紧的和发白的。而且,喉头位置和气息控制是互相关联的,喉头位置高低对演唱者的发声甚至艺术表现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取得声乐技巧进步,解决喉头稳定成为关键所在。这对于今后的声乐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头位置 声乐学习 声乐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
18
作者 吴晓 《歌海》 2007年第6期28-29,共2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音乐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但长期以来,教学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模式,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没有创新,教师口授、示范,照本宜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活动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普通高校 教学方式 音乐教师 活动教学 必修课 音乐课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壮族哭嫁歌研究
19
作者 吴晓 《民族音乐》 2013年第4期64-66,共3页
哭嫁是桂西北壮族一种特有的婚礼习俗,这里的壮族姑娘在出嫁时要"哭嫁",哭嫁时要唱"哭嫁歌",她们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结婚喜典。哭嫁贯穿整个婚礼过程中,通常为两日,越近新娘上花轿、出门的时辰,哭声越悲、哭得越动情,出... 哭嫁是桂西北壮族一种特有的婚礼习俗,这里的壮族姑娘在出嫁时要"哭嫁",哭嫁时要唱"哭嫁歌",她们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结婚喜典。哭嫁贯穿整个婚礼过程中,通常为两日,越近新娘上花轿、出门的时辰,哭声越悲、哭得越动情,出嫁前要通宵达旦的唱"哭嫁歌"。哭嫁歌是一部奇特的桂西北壮族抒情婚姻史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哭嫁歌 桂西北 壮族 婚礼习俗 社会价值 艺术魅力 出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职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音乐史教学转型
20
作者 史凯敏 《民族音乐》 2015年第1期99-100,共2页
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明确改革方向,提出“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地方院校率先转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继续加强应用型、职业性教育的方向。位处第一批转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课... 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明确改革方向,提出“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地方院校率先转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继续加强应用型、职业性教育的方向。位处第一批转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如何使其更加适应地区文化、经济的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作为地方高校音乐学、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一、进入当地中小学等教育部门或县以下文化馆;二、进一步学历深造;三、进入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根据历年来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前两者所占比重达90%。不论是作为地方中小学教师、基层文化馆员还是考研都需要扎实的中国音乐史论知识,尤其是对地方音乐文化的学习对其传承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极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中国音乐史 教学转型 职业化进程 国家教育部 中小学教师 普通高等院校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