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广西宜州一带刘三姐歌谣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魅力 |
罗相巧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0 |
4
|
|
2
|
刘三姐歌谣的源流及意义 |
石丽琳
|
《科学决策》
|
2008 |
7
|
|
3
|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简谱模式”与“线谱模式”的比较研究 |
陈世军
|
《民族音乐》
|
2011 |
6
|
|
4
|
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滞后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
吴晓
|
《北方音乐》
|
2011 |
4
|
|
5
|
原生态唱法进入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探究 |
吴晓
|
《民族音乐》
|
2011 |
3
|
|
6
|
仫佬族民歌的审美及教育价值 |
唐代俊
|
《歌海》
|
2007 |
3
|
|
7
|
浅谈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吴晓
|
《大舞台》
|
2010 |
3
|
|
8
|
文化生态变迁下的刘三姐歌谣发展策略 |
史凯敏
|
《民族音乐》
|
2014 |
2
|
|
9
|
声乐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
吴晓
|
《民族音乐》
|
2011 |
1
|
|
10
|
地方高校声乐特色教育与民歌传承 |
李可燕
|
《民族音乐》
|
2011 |
1
|
|
11
|
壮族歌手如何把握好壮族山歌的演唱风格 |
罗孟贤
|
《民族音乐》
|
2013 |
1
|
|
12
|
毛南族民歌的创作特征 |
曾宏华
谭亚洲
|
《民族音乐》
|
2011 |
1
|
|
13
|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新闻摄影教学 |
李庭坚
|
《大舞台》
|
2010 |
1
|
|
14
|
论现代民族声乐美 |
唐代俊
|
《歌海》
|
2008 |
1
|
|
15
|
浅谈高校设计专业中的写意山水画教学 |
李庭坚
|
《大舞台》
|
2011 |
1
|
|
16
|
桂西北高等民族声乐教学与地域音乐教育的研究 |
吴晓
|
《黄河之声》
|
2012 |
3
|
|
17
|
解决喉头稳定问题是取得声乐学习进步的关键 |
罗孟贤
|
《黄河之声》
|
2011 |
1
|
|
18
|
试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 |
吴晓
|
《歌海》
|
2007 |
0 |
|
19
|
桂西北壮族哭嫁歌研究 |
吴晓
|
《民族音乐》
|
2013 |
0 |
|
20
|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职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音乐史教学转型 |
史凯敏
|
《民族音乐》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