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言学科:信息时代的先行者——广西民族学院语言学学科发展座谈会纪要
1
作者
卞成林
朱文雄
覃国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面临世纪之交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语言学科作为一门领先学科 ,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发展中国语言学 ,本刊编辑部于 1 999年 6月 2 0日召开有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民族语言文化系部分教师参加的语言学学科发展座谈...
面临世纪之交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语言学科作为一门领先学科 ,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发展中国语言学 ,本刊编辑部于 1 999年 6月 2 0日召开有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民族语言文化系部分教师参加的语言学学科发展座谈会。与会教师就语言学的地位、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进行语言调查、汉语信息处理、建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以及语言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正如参加会议的广西民族学院副院长万辅彬教授所说 :这次会议 ,对广西民族学院今后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个总体思路 ,做出了一个规划。借助于我们前几年在民族语言研究、语言比较研究、汉民族共同语研究、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等方面已经打好的基础 ,借助于广西得天独厚的语言资源 ,我们的语言学研究应该能真正做到有自己的特色、有充实的资料、有成熟的队伍、有突出的成果。本刊本期特发这次座谈会的纪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科
广西民族学院
语言学研究
中文信息处理
民族语言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
信息时代
学科发展
桂北平话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语言看越南族与壮侗语族民族的文化渊源
2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6-69,共4页
本文从稻作农业、建筑、饮食、生活用具等几组词汇和歌谣韵律特征等方面论证了越南族与壮侗语族民族的文化渊源关系。
关键词
越南族
壮侗语族民族
语言
文化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纪之交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刍议
3
作者
韦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222-225,共4页
推动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有多种因素。进行教学法改革应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方法, 要运用启发式废止灌输法, 要加强独立性和研究性。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教学法
民族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北平话质疑
被引量:
10
4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桂北平话不属于平话系统 ,应归入湘方言。之所以称为平话 。
关键词
桂北平话
质疑
湘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南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的变异
被引量:
6
5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6-80,共5页
越南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与我国壮侗语族语言相比,从语言功能到语言结构都产生了变异,产生变异的原因有三:居住环境、发展程度与人口因素;越南国语越语的影响;
关键词
越南
跨境
壮侗语族
语言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
被引量:
3
6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韦树关(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禁忌风俗。这些禁忌风俗,表现在生活、生产、婚姻、生育、丧葬等各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意识中,如果谁违犯...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韦树关(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禁忌风俗。这些禁忌风俗,表现在生活、生产、婚姻、生育、丧葬等各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意识中,如果谁违犯了禁忌,或迟或早会受到制裁或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地区
禁忌
壮族人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自然现象
人类社会
广西民族学院
鬼神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语方言字刍议
被引量:
7
7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本文论述了粤语方言字的产生及造字方法。
关键词
粤语方言字
问题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壮语汉借词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被引量:
5
8
作者
韦达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介绍了壮语汉借词借入的渠道和借入的方式,并对壮民族借用汉语词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壮语
汉借词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来源论
被引量:
5
9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本文讨论了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问题,认为壮侗语族语言本无送气音声母,其产生主要是受古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
壮侗语族语言
送气音声母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壮语构形法
被引量:
3
10
作者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S1期279-282,共4页
本文试图把壮语构词法和壮语构形法区别开来,并介绍壮语中常见的构形法。
关键词
壮语
构词法
构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
被引量:
2
11
作者
陆凌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94-98,共5页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于开元二十六年写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的杰作。自清代以来,学者多认为此诗与潢水之败事件有关,对张守“晚年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及“妄奏克获之功”作了讽刺。其实这是后人的误解。本文试图通过唐代史实,联...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于开元二十六年写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的杰作。自清代以来,学者多认为此诗与潢水之败事件有关,对张守“晚年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及“妄奏克获之功”作了讽刺。其实这是后人的误解。本文试图通过唐代史实,联系高适本人的边塞生活经历,对此诗的意蕴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燕歌行
意蕴
都山之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衣”“冠”活用辨
12
作者
黎曙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1,共3页
“衣”“冠”活用辨黎曙光文言文中的“衣”“冠”二字,在穿着意义上都有两个意思。“衣”作名词指衣服;作动词指穿衣;“冠”作名词指帽子,作动词指戴帽。几本广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材对“衣”“冠”的动词义作了不同的处理,甚至同...
“衣”“冠”活用辨黎曙光文言文中的“衣”“冠”二字,在穿着意义上都有两个意思。“衣”作名词指衣服;作动词指穿衣;“冠”作名词指帽子,作动词指戴帽。几本广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材对“衣”“冠”的动词义作了不同的处理,甚至同一家或同一部书中的说法都有矛盾,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词的兼类
词义
用例
词类活用
动态义
静态义
“服”
哈佛燕京学社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壮汉语-p韵字之间的关系
13
作者
黎曙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202-205,共4页
阐述了壮汉语- p 韵字之间的关系, 指出一部分壮汉语- p 韵字之间关系密切, 同时说明并非所有的壮语- p
关键词
壮汉语
-p韵字
关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诗法叙论
14
作者
陆凌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试就中国古代的诗法问题进行简要的回顾,并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意在引起诗学界的兴趣,对中国古代诗法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
古代诗法
叙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孟子在语言学上的贡献
15
作者
黎曙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S1期262-265,共4页
本文从《孟子》一书中的具体材料入手,以我国传统语言学为指导,具体论述了孟子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关键词
孟子
训诂学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瑶族图腾看瑶族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
1
16
作者
唐桂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分布在我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和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较,它有着自己本民族独特的...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分布在我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和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较,它有着自己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宗教信仰、性格特征、风俗人情、文学艺术、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等,“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感的民族”。本文试图从瑶族图腾的产生、发展和衍化,探讨瑶族的审美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促进瑶族的学术研究,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繁荣社会主义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崇拜
盘王
审美意识
长鼓舞
瑶族先民
族人
先祖
民族性格
公主
猎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
17
作者
凌武腾
廖文杰
韦尚雄
《中国民族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29,共1页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凌武腾,廖文杰,韦尚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市委提出“兴教扶贫”的口号,以民族学校为阵地,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10月,率先在全区创办了...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凌武腾,廖文杰,韦尚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市委提出“兴教扶贫”的口号,以民族学校为阵地,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10月,率先在全区创办了第一间直属民族事务局领导的县(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岑溪市
散杂居
民族学校
广西民族学院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
县(市)级
民族青年
中文专业
原文传递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
被引量:
5
18
作者
韦达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2,共3页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韦达壮语动词构词法的原则和规律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本文着重研究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在动词之前冠上词头构成新词,一个是在动词之后附上词尾构成新词。这种前冠后附所构成的新词,...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韦达壮语动词构词法的原则和规律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本文着重研究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在动词之前冠上词头构成新词,一个是在动词之后附上词尾构成新词。这种前冠后附所构成的新词,形式与原动词不一样,意义与原动词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尾
带宾语
构成词
语动
双音节动词
单音节动词
广西民族学院
概括化
声母
词头
原文传递
初春的最后一个故事
19
作者
蒋德明
《民族文学》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我将
你我
你那
声名远扬
广西民族学院
七八
玉质
黄玉米
齿状
原文传递
失明少女
20
作者
陆叶
《民族文学》
1989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八年
原文传递
题名
语言学科:信息时代的先行者——广西民族学院语言学学科发展座谈会纪要
1
作者
卞成林
朱文雄
覃国生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
中文系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文摘
面临世纪之交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语言学科作为一门领先学科 ,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发展中国语言学 ,本刊编辑部于 1 999年 6月 2 0日召开有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民族语言文化系部分教师参加的语言学学科发展座谈会。与会教师就语言学的地位、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进行语言调查、汉语信息处理、建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以及语言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正如参加会议的广西民族学院副院长万辅彬教授所说 :这次会议 ,对广西民族学院今后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个总体思路 ,做出了一个规划。借助于我们前几年在民族语言研究、语言比较研究、汉民族共同语研究、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等方面已经打好的基础 ,借助于广西得天独厚的语言资源 ,我们的语言学研究应该能真正做到有自己的特色、有充实的资料、有成熟的队伍、有突出的成果。本刊本期特发这次座谈会的纪要 。
关键词
语言学科
广西民族学院
语言学研究
中文信息处理
民族语言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
信息时代
学科发展
桂北平话
语料库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语言看越南族与壮侗语族民族的文化渊源
2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摘
本文从稻作农业、建筑、饮食、生活用具等几组词汇和歌谣韵律特征等方面论证了越南族与壮侗语族民族的文化渊源关系。
关键词
越南族
壮侗语族民族
语言
文化渊源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纪之交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刍议
3
作者
韦达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222-225,共4页
文摘
推动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有多种因素。进行教学法改革应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方法, 要运用启发式废止灌输法, 要加强独立性和研究性。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教学法
民族大学生
分类号
G7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北平话质疑
被引量:
10
4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文摘
桂北平话不属于平话系统 ,应归入湘方言。之所以称为平话 。
关键词
桂北平话
质疑
湘方言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南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的变异
被引量:
6
5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6-80,共5页
基金
广西民族学院科研基金
文摘
越南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与我国壮侗语族语言相比,从语言功能到语言结构都产生了变异,产生变异的原因有三:居住环境、发展程度与人口因素;越南国语越语的影响;
关键词
越南
跨境
壮侗语族
语言
变异
分类号
H441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
被引量:
3
6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文摘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韦树关(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禁忌风俗。这些禁忌风俗,表现在生活、生产、婚姻、生育、丧葬等各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意识中,如果谁违犯了禁忌,或迟或早会受到制裁或惩罚。...
关键词
壮族地区
禁忌
壮族人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自然现象
人类社会
广西民族学院
鬼神崇拜
分类号
K89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语方言字刍议
被引量:
7
7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粤语方言字的产生及造字方法。
关键词
粤语方言字
问题
规范化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壮语汉借词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被引量:
5
8
作者
韦达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7-91,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壮语汉借词借入的渠道和借入的方式,并对壮民族借用汉语词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壮语
汉借词
文化心理
分类号
H218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来源论
被引量:
5
9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问题,认为壮侗语族语言本无送气音声母,其产生主要是受古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
壮侗语族语言
送气音声母
来源
分类号
H01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壮语构形法
被引量:
3
10
作者
韦树关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S1期279-282,共4页
文摘
本文试图把壮语构词法和壮语构形法区别开来,并介绍壮语中常见的构形法。
关键词
壮语
构词法
构形法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
被引量:
2
11
作者
陆凌霄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汉文学教研室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94-98,共5页
文摘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于开元二十六年写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的杰作。自清代以来,学者多认为此诗与潢水之败事件有关,对张守“晚年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及“妄奏克获之功”作了讽刺。其实这是后人的误解。本文试图通过唐代史实,联系高适本人的边塞生活经历,对此诗的意蕴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解释。
关键词
高适
燕歌行
意蕴
都山之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衣”“冠”活用辨
12
作者
黎曙光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1,共3页
文摘
“衣”“冠”活用辨黎曙光文言文中的“衣”“冠”二字,在穿着意义上都有两个意思。“衣”作名词指衣服;作动词指穿衣;“冠”作名词指帽子,作动词指戴帽。几本广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材对“衣”“冠”的动词义作了不同的处理,甚至同一家或同一部书中的说法都有矛盾,让...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词的兼类
词义
用例
词类活用
动态义
静态义
“服”
哈佛燕京学社
名词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壮汉语-p韵字之间的关系
13
作者
黎曙光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202-205,共4页
文摘
阐述了壮汉语- p 韵字之间的关系, 指出一部分壮汉语- p 韵字之间关系密切, 同时说明并非所有的壮语- p
关键词
壮汉语
-p韵字
关系
研究
分类号
H218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诗法叙论
14
作者
陆凌霄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文摘
本文试就中国古代的诗法问题进行简要的回顾,并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意在引起诗学界的兴趣,对中国古代诗法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
古代诗法
叙论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孟子在语言学上的贡献
15
作者
黎曙光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S1期262-265,共4页
文摘
本文从《孟子》一书中的具体材料入手,以我国传统语言学为指导,具体论述了孟子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关键词
孟子
训诂学
贡献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瑶族图腾看瑶族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
1
16
作者
唐桂军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文摘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分布在我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和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较,它有着自己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宗教信仰、性格特征、风俗人情、文学艺术、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等,“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感的民族”。本文试图从瑶族图腾的产生、发展和衍化,探讨瑶族的审美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促进瑶族的学术研究,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繁荣社会主义事业。
关键词
图腾崇拜
盘王
审美意识
长鼓舞
瑶族先民
族人
先祖
民族性格
公主
猎狗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0.6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
17
作者
凌武腾
廖文杰
韦尚雄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中国民族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29,共1页
文摘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凌武腾,廖文杰,韦尚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市委提出“兴教扶贫”的口号,以民族学校为阵地,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10月,率先在全区创办了第一间直属民族事务局领导的县(市)...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岑溪市
散杂居
民族学校
广西民族学院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
县(市)级
民族青年
中文专业
分类号
G7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
被引量:
5
18
作者
韦达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摘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韦达壮语动词构词法的原则和规律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本文着重研究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在动词之前冠上词头构成新词,一个是在动词之后附上词尾构成新词。这种前冠后附所构成的新词,形式与原动词不一样,意义与原动词有...
关键词
词尾
带宾语
构成词
语动
双音节动词
单音节动词
广西民族学院
概括化
声母
词头
分类号
H218.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初春的最后一个故事
19
作者
蒋德明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民族文学》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我将
你我
你那
声名远扬
广西民族学院
七八
玉质
黄玉米
齿状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失明少女
20
作者
陆叶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
出处
《民族文学》
1989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八年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言学科:信息时代的先行者——广西民族学院语言学学科发展座谈会纪要
卞成林
朱文雄
覃国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语言看越南族与壮侗语族民族的文化渊源
韦树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世纪之交民族高校教学法改革刍议
韦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桂北平话质疑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越南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的变异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壮族禁忌风俗探源
韦树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粤语方言字刍议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壮语汉借词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韦达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来源论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略谈壮语构形法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
陆凌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衣”“冠”活用辨
黎曙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壮汉语-p韵字之间的关系
黎曙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古代诗法叙论
陆凌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再论孟子在语言学上的贡献
黎曙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瑶族图腾看瑶族的审美意识
唐桂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
凌武腾
廖文杰
韦尚雄
《中国民族教育》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18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
韦达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5
原文传递
19
初春的最后一个故事
蒋德明
《民族文学》
1994
0
原文传递
20
失明少女
陆叶
《民族文学》
198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