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徐昕 黄兰清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文化教育功能尤为凸显。广西各层级博物馆依托于“物”的叙事话语,通过“文化的展览”、与展览同频共振的教育活动、拓展边界... 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文化教育功能尤为凸显。广西各层级博物馆依托于“物”的叙事话语,通过“文化的展览”、与展览同频共振的教育活动、拓展边界的文创产品,完成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从而培养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信、凝聚人心、服务社会。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从博物馆视角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表达和权威阐释,以助力区域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 博物馆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边疆地区双重认同的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中越三个民族县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明昆 钟海青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8年第3期17-28,共12页
双重认同和谐共生,表现为二者协同性和差异性有机统一。对双重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揭示和证实这种共生关系。本文以广西边疆地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法对双重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在个体特征、家... 双重认同和谐共生,表现为二者协同性和差异性有机统一。对双重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揭示和证实这种共生关系。本文以广西边疆地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法对双重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在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均存在影响双重认同协同性和差异性的因素。文章最后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启示,并构建出因素对双重认同的作用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协同性 差异性 广西边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典范?——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阐释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富强 卫彦雄 吕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5,共10页
广西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堪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从历史角度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首先得益于当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贯彻落实,巩固、发展和升华了... 广西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堪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从历史角度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首先得益于当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贯彻落实,巩固、发展和升华了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传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践行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广西成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具有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理论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民族团结进步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纵论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富强 林成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5-20,共6页
广西各族人民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等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文化价值。七十多年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成就卓著,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为了使少数民族... 广西各族人民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等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文化价值。七十多年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成就卓著,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为了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将少数民族体育发展与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平台的宣传与普及作用。同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贯穿到第三产业产业发展中,推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化、现代化、产业化、规范化,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道路,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内涵及民族研究范式应有之转变:以壮族为例(二)
5
作者 李富强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9,共8页
本文以西方族群和民族理论为观照,对中国族群观、"民族"的"塑造"过程及其内涵作一考察,在重新认识中国"民族"的基础上,对转变民族研究范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民族 民族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内涵及民族研究范式应有之转变:以壮族为例(一)
6
作者 李富强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以西方族群和民族理论为观照,对中国族群观、"民族"的"塑造"过程及其内涵作一考察,在重新认识中国"民族"的基础上,对转变民族研究范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民族 民族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史85年研究文献回顾
7
作者 徐杰舜 《百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常乃?出版的《中华民族小史》为标志,至今已走过了85个年头。回顾中华民族史研究的这85年的历程,不仅有金秋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不乏艰辛和曲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讨论,以及萧君和...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常乃?出版的《中华民族小史》为标志,至今已走过了85个年头。回顾中华民族史研究的这85年的历程,不仅有金秋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不乏艰辛和曲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讨论,以及萧君和主编的《中华民族史》和田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出版,迎来了中华民族史研究的春天。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史 85年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丰收节与民族文化传承——基于广西·拥里农民丰收节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爱坤 徐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化作现代文化的养分进行传承,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大挑战。农民丰收节通过把中国乡村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化作现代文化的养分进行传承,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大挑战。农民丰收节通过把中国乡村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既树立了各民族文化的自信,又展示民族文化元素,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丰收节 民族文化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专题陈列的叙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昕 侯利杰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14-419,共6页
铜鼓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器物。居于出土、收藏古代铜鼓类型最全、数量最多的地区,铜鼓专题陈列是宣传本土文化的有效实践。文章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专题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展”为分析脚本,阐释了展品脉... 铜鼓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器物。居于出土、收藏古代铜鼓类型最全、数量最多的地区,铜鼓专题陈列是宣传本土文化的有效实践。文章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专题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展”为分析脚本,阐释了展品脉络化历史、情境营造生活的内容叙事;氛围烘显主题、节奏引导观众的空间叙事。展览“还原”历史,“再现”族群生活,展示了广西本土文化的脉络与面貌;同时展览之外的叙事深化了展览内容,还原文化语境,配合展览起到激发地方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铜鼓文化 专题陈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族文化在广西中小学的传承
10
作者 徐昕 张煜璇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3期30-33,10,共5页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和家庭场域的消隐使得广大中小学开始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总结了民族文化在广西中小学校传承的三种主要形式,即双语教学、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了课时安排、内容选择...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和家庭场域的消隐使得广大中小学开始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总结了民族文化在广西中小学校传承的三种主要形式,即双语教学、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了课时安排、内容选择等与实践脱节及碎片式教育的问题。今后,需要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民族文化在学校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不仅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学校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通识选修课《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教学思路
11
作者 徐昕 叶发体 《山东纺织经济》 2020年第3期48-52,共5页
作为地方民族高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使命。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鲜明的直观性,是学校讲述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本文阐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课程性质及意义,并从实践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其教学... 作为地方民族高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使命。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鲜明的直观性,是学校讲述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本文阐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课程性质及意义,并从实践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民族服饰 教学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走向一体与一体凝聚多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战略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杰舜 杨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7,共12页
百余年来,对于"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争鸣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存在着认同还是不认同的博弈。中华民族究竟是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是认同的基本出发点。这其中,认同具有连续性和差异性的特性。连... 百余年来,对于"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争鸣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存在着认同还是不认同的博弈。中华民族究竟是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是认同的基本出发点。这其中,认同具有连续性和差异性的特性。连续性所形成的华夏、汉族和中华民族三个认同记忆,作为大趋势的方向性运动,这个认同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要克服与整合差异性所造成的对中华民族认同记忆的差别,必须制定一体凝聚多元的大战略:一要确认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二要中华民族入宪;三要设立中华民族团结大会。中华民族的认同非一日之功可奏效,可能还要经历很长时间,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推进一体凝聚多元,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认同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认同 连续性 差异性 大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习惯法中的地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莫金山 潘远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30,共5页
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度形成于明代,有明显的形成、发展、衰落、废止的发展过程。石牌制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基层的是小石牌、中石牌,高层的是大石牌。最大的石牌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管辖面几乎覆盖整个大瑶山,其法律条文具有大瑶... 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度形成于明代,有明显的形成、发展、衰落、废止的发展过程。石牌制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基层的是小石牌、中石牌,高层的是大石牌。最大的石牌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管辖面几乎覆盖整个大瑶山,其法律条文具有大瑶山“宪法”的性质。上下大小石牌之间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和责、权、利关系,它们组成了倒“金字塔”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石牌 大瑶山 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基因:五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53
14
作者 徐杰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14,共6页
文化基因的理论观照,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上,认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凝聚的奥秘,而葫芦神话则是典型案例。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从多元走向一体 文化基因 葫芦神话 洪水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大趋势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杰舜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63,共9页
大趋势就是事物发展长时期的总的运动方向,那么,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中国民族互动、整合、融合和认同的长时期内总的运动方向。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先后出现过从夏、商、周三代到秦,历时两千多年从多元融... 大趋势就是事物发展长时期的总的运动方向,那么,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中国民族互动、整合、融合和认同的长时期内总的运动方向。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先后出现过从夏、商、周三代到秦,历时两千多年从多元融合到华夏一体的大趋势;从两汉到清代,又历时两千多年从民族互化到以汉化为民族融合主流的大趋势;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开始,直到当下中华民族认同已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关系 大趋势 华夏一体 民族互化 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富强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民族团结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结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 民族团结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结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卓有成效,表现了巨大的优越性。所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族团结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过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杰舜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0-17,共8页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为什么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而如果再加上从...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为什么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而如果再加上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论的诠释和解读,一些不理解和质疑就可能迎刃而解。面对全球化,在"属于中国的就是属于世界的"这个事实面前,中国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独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而只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相匹配的中华民族,才能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就是属于中国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 结构论 过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与中央: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杰舜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0,共10页
中华民族为什么会从多元走向一体?政冶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向心力是边疆与中央政治关系的关键所在,其原因在于各民族共同建构了中国。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从多元走向一体 边疆 中央 政治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案例: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杰舜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6-24,共9页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其中汉民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案例,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其中汉民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案例,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将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多元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从多元走向一体 汉民族 雪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杰舜 梁冬平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2-26,共5页
广西的客家人与平话人是两个汉族的族群,尽管由于时空的差异造成了平话人与客家人在迁徙空间、生计方式、风俗习惯、信仰习俗、语言和族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但是两者仍然是汉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继承和延续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 广西的客家人与平话人是两个汉族的族群,尽管由于时空的差异造成了平话人与客家人在迁徙空间、生计方式、风俗习惯、信仰习俗、语言和族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但是两者仍然是汉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继承和延续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是汉民族同源异流的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话人 客家人 汉民族 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