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和石墨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湛永钟 张国定 +1 位作者 曾建民 庄应烘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采用MMU-5G型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SiC和石墨颗粒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在250~400℃与GCr15钢对摩时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并与SiC/Cu复合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石墨颗粒可以降低复合材料和偶件GCr15钢的磨损率,获得低... 采用MMU-5G型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SiC和石墨颗粒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在250~400℃与GCr15钢对摩时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并与SiC/Cu复合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石墨颗粒可以降低复合材料和偶件GCr15钢的磨损率,获得低而稳定的摩擦系数;同时,有效防止高温条件下严重粘着转移现象的发生,使得在400℃下混杂复合材料仍具有较低的磨损率.这是由于在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表面上通过“磨屑机械混合→热压”的机制形成了连续的富石墨机械混合层,而对磨损表面起到良好的固体润滑作用,使得SiC和石墨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增强 石墨 铜基复合材料 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p)/Al-10S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国明 曾建民 +2 位作者 汤宏群 李会玲 杨云龙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采用混合盐反应(Mixed Salt Reaction)原位合成法制备TiB2p/Al-S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和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基体α(Al)晶粒细小,原位生成的TiB2颗粒细小(<1.5μm)且弥散分布在基体α(Al)晶内,在α... 采用混合盐反应(Mixed Salt Reaction)原位合成法制备TiB2p/Al-S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和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基体α(Al)晶粒细小,原位生成的TiB2颗粒细小(<1.5μm)且弥散分布在基体α(Al)晶内,在α(Al)与共晶β(Sn)的交界处出现颗粒团聚并形成锡包TiB2颗粒组织。在中高PV值下进行湿滑动摩擦磨损试验,与Al-10Sn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减摩和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B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Cu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行为 被引量:5
3
作者 湛永钟 张国定 +2 位作者 解浩峰 史小波 曾建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5,共4页
研究了Si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变化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当 不超过300℃时,随着温度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反而降低。高温磨损过程中,在两接触面间的区域通过机械混合→研 磨→铜基体压入... 研究了Si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变化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当 不超过300℃时,随着温度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反而降低。高温磨损过程中,在两接触面间的区域通过机械混合→研 磨→铜基体压入→热压的机制,而在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成一个致密且连续分布的釉质层,对复合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当 温度高于临界值时,由于亚表层Cu基体塑性变形量增加,导致釉质层脱落,而发生严重的粘着磨损,使得复合材料的磨损 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CU复合材料 高温磨损 釉质层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M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净化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绪明 曾建民 顾红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采用 X射线衍射仪、图像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 LSM法制备 TiB2/Al复合材料的相组成,考察了净化方式对TiB2/Al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剂法精炼对 TiB2/Al复合材料中 TiB2 颗粒的分布无明显影响,精炼后 TiB2 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 采用 X射线衍射仪、图像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 LSM法制备 TiB2/Al复合材料的相组成,考察了净化方式对TiB2/Al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剂法精炼对 TiB2/Al复合材料中 TiB2 颗粒的分布无明显影响,精炼后 TiB2 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浮游法精炼则有显著影响,精炼后未检测到 TiB2 颗粒。普通铝合金的浮游法精炼工艺不适于复合材料的精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盐反应法 TIB2/AL复合材料 净化方法 TIB2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M法制备TiB_2/Al复合材料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绪明 曾建民 +3 位作者 顾红 杨云龙 吴一渝 甘武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用LSM法制备了TiB2/Al复合材料,用XRD、SEM和图像分析软件考察了净化方式、冷却速度对复合材料相组成、TiB2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剂法精炼对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的分布无明显影响,精炼后TiB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浮游法精炼后未检... 用LSM法制备了TiB2/Al复合材料,用XRD、SEM和图像分析软件考察了净化方式、冷却速度对复合材料相组成、TiB2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剂法精炼对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的分布无明显影响,精炼后TiB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浮游法精炼后未检测到TiB2颗粒,即普通铝合金采用的浮游法精炼工艺不适于复合材料的精炼;随着冷却速度加大,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细化,TiB2颗粒分布趋于均匀,颗粒团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M法 TIB2/AL复合材料 精炼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锡铝合金-钢双金属冷轧复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国明 李兴霞 曾建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采用冷轧复合工艺制得高锡铝合金-钢双金属材料,分别对冷轧态和再结晶退火态双金属的结合界面进行组织观察、结合强度测试及结合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冷轧态双金属中锡相呈带状分布,再结晶态双金属中锡相呈"孤岛状"均匀分布;... 采用冷轧复合工艺制得高锡铝合金-钢双金属材料,分别对冷轧态和再结晶退火态双金属的结合界面进行组织观察、结合强度测试及结合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冷轧态双金属中锡相呈带状分布,再结晶态双金属中锡相呈"孤岛状"均匀分布;双金属界面形态结合良好,冷轧态双金属的界面结合机理为冷压焊合和机械咬合,再结晶态界面结合机理为冷压焊合、机械咬合和冶金结合三种;经350℃×2h退火后,双金属结合强度达92.6 MPa,比冷轧态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锡铝合金 冷轧双金属 结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铸造SiC_P/ZL114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符跃春 赵宇飞 曾建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用显微硬度、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对由低压铸造法制备的SiCP/ZL114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增强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在160℃、180℃和200℃温度下时效速率不断加快,时效峰值随时效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在180℃时能... 用显微硬度、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对由低压铸造法制备的SiCP/ZL114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增强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在160℃、180℃和200℃温度下时效速率不断加快,时效峰值随时效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在180℃时能达到146MPa的高显微硬度值。由DSC热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可知,SiC颗粒的加入加速了基体合金的沉淀过程,并成为主要承载相,这是复合材料时效速率加快和保持高硬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ZL114复合材料 低压铸造 时效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2p/Al-10Sn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国明 于智宏 +1 位作者 曾建民 李兴霞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在对"Al-KBF4-K2TiF6-Na3AlF6"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混合盐反应原位合成TiB2p/Al-Sn复合材料。用XRD、SEM、硬度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硬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β-Sn和TiB... 在对"Al-KBF4-K2TiF6-Na3AlF6"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混合盐反应原位合成TiB2p/Al-Sn复合材料。用XRD、SEM、硬度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硬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β-Sn和TiB2三相组成;内生的TiB2颗粒细小(<2μm),并弥散分布在基体α-Al晶内;在α-Al与共晶β-Sn的交界处出现颗粒团聚和锡包TiB2颗粒复合组织;与Al-10Sn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强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B2颗粒 热力学分析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艳飞 湛永钟 +2 位作者 孙赞 王颖 喻正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72-76,共5页
综述了原位Cu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和研究进展,介绍了该复合材料的最新制备工艺,对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讨论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原位铜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盐反应法制备TiB2p/Al-10Sn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国明 吴金杰 +2 位作者 原红玲 李兴霞 曾建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9-41,60,共4页
在对Al-KBF4—K2TiF6-Na3AlF6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混合盐反应法原位合成了TiB2p/Al-10Sn复合材料;用XRD、SEM、硬度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β-Sn和T... 在对Al-KBF4—K2TiF6-Na3AlF6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混合盐反应法原位合成了TiB2p/Al-10Sn复合材料;用XRD、SEM、硬度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β-Sn和TiB2三相组成;内生的TiB2颗粒细小(0.8~1.5um),并弥散分布在基体α—Al晶内;在α—Al与共晶β-Sn的交界处出现颗粒团聚,并形成锡包TiB2颗粒组织;与Al—10Sn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B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物对铜基复合材料磨损行为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湛永钟 解浩峰 +1 位作者 史小波 曾建民 《广西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结合热挤压的工艺制备S iCp/Cu复合材料,研究S iC颗粒增强物对铜基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磨损行为转变的影响规律;并与纯铜进行比较,探讨颗粒增强物对材料磨损行为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S 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铜基复合材... 采用粉末冶金结合热挤压的工艺制备S iCp/Cu复合材料,研究S iC颗粒增强物对铜基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磨损行为转变的影响规律;并与纯铜进行比较,探讨颗粒增强物对材料磨损行为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S 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铜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延缓了高载荷条件下严重磨损的发生。在低于临界转变载荷时,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形成硬度很高的机械混合层(MM L),改变了摩擦副的接触形式,对复合材料起到保护作用。高载荷条件下,S iC颗粒增强物可有效减轻亚表层的塑性变形量和粘着磨损程度,提高了材料发生严重磨损的临界转变载荷,有利于材料在高载荷滑动条件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磨损行为 转变载荷 SI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uCrZr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湛永钟 庄应烘 曾建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8,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结合热挤压的工艺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CuCrZr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制备工艺、热处理参数和CuCrZr粉末粒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微量Cr和Zr元素强化铜基体,经过适当的时效处理工艺,可同时发挥弥散强化和复合强化两种... 采用粉末冶金结合热挤压的工艺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CuCrZr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制备工艺、热处理参数和CuCrZr粉末粒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微量Cr和Zr元素强化铜基体,经过适当的时效处理工艺,可同时发挥弥散强化和复合强化两种机制的增强作用,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基复合材料 AL2O3颗粒 时效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Al_2O_3/CuCrZr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湛永钟 史小波 +2 位作者 解浩峰 庄应烘 曾建民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8,共4页
通过粉末冶金结合热挤压工艺制备出A l2O3颗粒增强Cu-Cr-Zr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时效处理工艺对该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80℃×1h时效处理后,在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形成细小弥散的共格沉淀相,使其硬度提高并得到... 通过粉末冶金结合热挤压工艺制备出A l2O3颗粒增强Cu-Cr-Zr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时效处理工艺对该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80℃×1h时效处理后,在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形成细小弥散的共格沉淀相,使其硬度提高并得到良好的导电性能。加入A l2O3颗粒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摩擦的平稳性。磨损机理分析表明,恰当的时效处理工艺使复合材料基体的力学性能提高,摩擦过程中亚表层变形程度显著降低,避免了严重粘着转移的发生,改善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CrZr复合材料 时效处理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2P/Al-10Sn复合材料的研究
14
作者 崔国明 吴金杰 +2 位作者 李兴霞 于智宏 曾建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17,共4页
在对"Al-KBF4-K2TiF6-Na3AlF6"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混合盐反应原位合成TiB2P/Al-Sn复合材料。用XRD、SEM、硬度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硬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β-Sn和T... 在对"Al-KBF4-K2TiF6-Na3AlF6"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用混合盐反应原位合成TiB2P/Al-Sn复合材料。用XRD、SEM、硬度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硬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α-Al、β-Sn和TiB2组成;内生的TiB2颗粒细小(<1.5μm),并弥散分布在基体α-Al晶内;在α-Al与共晶β-Sn的交界处出现颗粒团聚和锡包TiB2颗粒复合组织;与Al-10Sn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硬度高、承载能力强,有较好的磨合特性和良好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B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减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Al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坚 周绪明 +1 位作者 曾建民 顾红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81-1183,共3页
在示波冲击试验机上测试了LSM法制备的不同体积分数的TiB2/Al复合材料的冲击功,使用SEM观察了冲击断口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冲击功随TiB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的断口是一种颗粒的脆性破坏与铝合金基体的韧性破坏共存,强界面与... 在示波冲击试验机上测试了LSM法制备的不同体积分数的TiB2/Al复合材料的冲击功,使用SEM观察了冲击断口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冲击功随TiB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的断口是一种颗粒的脆性破坏与铝合金基体的韧性破坏共存,强界面与弱界面共存的混合型断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AL 冲击韧度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元素对Ti—Si共晶合金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湛永钟 史小波 +2 位作者 何林斌 蒋积超 庄应烘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制备了不同Al质量分数的Ti—Si共晶合金,研究了合金在800℃下的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Al使得合金的800℃氧化动力学曲线偏离了Ti—Si共晶合金的立方规律,接近于抛物线规律;适量的元素Al可显著提高Ti...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制备了不同Al质量分数的Ti—Si共晶合金,研究了合金在800℃下的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Al使得合金的800℃氧化动力学曲线偏离了Ti—Si共晶合金的立方规律,接近于抛物线规律;适量的元素Al可显著提高Ti—Si共晶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 共晶Ti-Si合金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锡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岩 曾建民 +1 位作者 司家勇 顾红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研究了含锡量3%~30%铝锡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铝锡合金的承载能力下降,摩擦系数下降。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硬的铝锡固溶体基体上分布着软的锡相质点。常温下含锡量在9%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磨减摩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铝锡合金 摩擦系数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含量对铝锡轴瓦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岩 曾建民 +1 位作者 司家勇 顾红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研究了含锡从3%~30%铝锡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铝锡合金的承载能力下降,摩擦系数下降。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硬的铝锡固溶体基体上分布着软的锡相质点。常温下含锡量在9%时,合金具有优良的减摩耐磨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铝锡合金 摩擦系数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法精确测定Gd3Co1-xVx的点阵常数和固溶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秀文 何维 +1 位作者 黄津梨 梁建烈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只考虑偏心误差和吸收误差,推导出了求解正交晶系点阵常数的5个正则方程,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最小二乘法精确求解773K淬火Gd3Co1-xVx系列化合物的晶胞参数。晶胞参数的变化符合费伽定律,a,b,c对V原子分数的增加...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只考虑偏心误差和吸收误差,推导出了求解正交晶系点阵常数的5个正则方程,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最小二乘法精确求解773K淬火Gd3Co1-xVx系列化合物的晶胞参数。晶胞参数的变化符合费伽定律,a,b,c对V原子分数的增加率分别是0.00031nm/V原子分数,0.00047nm/V原子分数,0.00031nm/V原子分数。x>0.212,晶胞参数基本维持不变,V在Gd3Co中的固溶度为5.3%(原子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稀土金属间化合物 点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冲击试样缺口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宏群 邹勇志 +2 位作者 王力军 曾建民 顾红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来研究标准类型缺口冲击试样三维应力场,分析了夏氏V型、梅氏U型、夏氏U型和夏氏钥匙型缺口冲击试样横、纵向中面应力状态及应力集中系数,给出了冲击过程的动态显示。结果表明:标准缺口试样存在着相似的应... 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来研究标准类型缺口冲击试样三维应力场,分析了夏氏V型、梅氏U型、夏氏U型和夏氏钥匙型缺口冲击试样横、纵向中面应力状态及应力集中系数,给出了冲击过程的动态显示。结果表明:标准缺口试样存在着相似的应力状态,横向中面等效应力受应力集中影响,先减小后增大;纵向中面等效应力近乎不变,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缺口根部;标准缺口应力集中系数Kt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增加,Kt缓慢增大后又缓慢减小,其中夏氏U型与夏氏钥匙型变化近似重合,应力集中系数最小,梅式U型次之,夏氏V型最大;标准缺口试样对缺口根部达到断裂的响应时间不同,夏氏V型最快,其次是梅氏U型和夏氏U型,夏氏钥匙型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样 有限元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