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施氮对广西甜茶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邓成华
王满莲
梁惠凌
唐辉
刘宝玉
赵海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资源林场
-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8-541,共4页
-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AA17204045,AA17204056)
桂林市重大专项(20190101)
桂林科技攻关项目(20190208-3)
-
文摘
目的:探讨短期氮素添加对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幼苗的影响。方法:以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0,0.1,0.2,0.4,0.6 g/kg)对广西甜茶生长特性、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施氮显著促进了甜茶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冠幅和冠面积的增长,但不影响株高生长。(2)施氮显著影响广西甜茶的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且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3)广西甜茶的根生物量比、根冠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支持结构生物量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各施氮处理叶生物量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施氮显著促进广西甜茶幼苗的生长,包括地径增粗、分枝伸长和生物量累积,且甜茶的生物量分配随施氮水平升高向地上部分转移。广西甜茶收获部位为叶片,0.6 g/kg的施氮水平植株个体粗壮、分枝多且长,总生物量、叶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各处理,该氮肥浓度能有效促进广西甜茶幼苗的生长,对提高其叶产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施氮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广西甜茶
-
分类号
S79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林下白芨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探讨
- 2
-
-
作者
唐琴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资源林场
-
出处
《今日农业》
2022年第12期0060-0060,共1页
-
文摘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资源林场开展白芨的林下白芨仿野生人工栽培。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实现白芨的高产高质。林下种植白芨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科学合理的林下种植管理,实现白芨的规模化发展,为林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关键词
林下
白芨
仿野生
人工栽培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桂北猕猴桃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 3
-
-
作者
李继权
蒋紫艳
杨雄生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中峰镇农业服务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资源林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经济作物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1期52-54,共3页
-
文摘
猕猴桃为广西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在当前严格保护耕地及不与粮争地的背景下,研究了猕猴桃新的种植模式:采用生态种植、生态限域种植与对照试验观测分析,结果发现:“米良1号”猕猴桃在生态限域种植方式中无论是单果重、产量,还是果实的总糖、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的观测指标均为最佳,说明在桂北地区进行猕猴桃的生态限域种植是可行的,这项研究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关键词
猕猴桃
生态栽培
生态限域种植
-
分类号
S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