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术前准备效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罗熹 蒙莉 +2 位作者 王宁 罗小媛 莫来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2期165-165,167,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术前准备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紧急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品管圈术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效率。结果:试验组术前准备效率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术前准备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紧急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品管圈术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效率。结果:试验组术前准备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术前护理模式可提高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术前准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神经外科 紧急手术 术前准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罗熹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9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各50例。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在护理工作中引入医护一体化模式(观察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2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各50例。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在护理工作中引入医护一体化模式(观察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2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增高,观察组评分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重视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可增强康复效果,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神经外科 应用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微小RNA-22和降钙素原对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韦勇 曾海涓 +3 位作者 利荣乔 黄盼柳 罗莉颖 孙留中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微小RNA-22(miR-22)和降钙素原对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12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继发颅内细菌感染将... 目的分析脑脊液微小RNA-22(miR-22)和降钙素原对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12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继发颅内细菌感染将其分为2组,50例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患者设为感染组,74例未发生颅内细菌感染的患者设为未感染组,比较2组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水平,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对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感染组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3.61±0.51)比(0.64±0.13)、(3.36±0.62)μg/L比(0.89±0.13)μg/L](t=47.929、33.266,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miR-22、脑脊液降钙素原、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术后颅内积气、术后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时间是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联合预测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置信区间为0.806~0.944,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联合预测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检测(Z=2.913,P=0.006;Z=2.458,P=0.012)。结论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异常增高与颅脑外伤患者继发颅内细菌感染联系密切,联合检测脑脊液miR-22、降钙素原可提高对继发颅内细菌感染的预测效能,有潜力成为评估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细菌感染 脑脊液 微小RNA-22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向迅捷 孙留中 +8 位作者 徐才邦 庞鸣琰 沈曲 黄华 农邦写 冉江 胡洋 黄升会 于燕中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1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3~28个月。按照McHugh评级标准评定疗效:ⅡA级4例(30.77%),ⅡB级3...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1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3~28个月。按照McHugh评级标准评定疗效:ⅡA级4例(30.77%),ⅡB级3例(23.08%),ⅢA级2例(15.38%),ⅢB级3例(23.08%),Ⅳ级1例(7.69%);术后有6例患者减少抗癫痫药物使用剂量或种类,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罗熹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4期196-198,共3页
现阶段,临床已逐步推广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尤其胃、结直肠等临床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正在打破很多传统"常规"。但是,快速康复外科并非外科医生个人的职责,它的实现离不开整个团队(外科和麻醉科医生,... 现阶段,临床已逐步推广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尤其胃、结直肠等临床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正在打破很多传统"常规"。但是,快速康复外科并非外科医生个人的职责,它的实现离不开整个团队(外科和麻醉科医生,广大护士等)的配合。通过深入探索,将FTS理念用于临床实践,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这是推行FTS的最终目的。下文将从FTS的概念、病理生理基础、在围术期的应用程序与注意事项以及可行性评估等方面,对FTS临床应用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病理变化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向迅捷 徐才邦 +4 位作者 孙留中 黄华 庞鸣琰 冉江 沈曲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脑室穿刺后,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患者行脑... 目的探讨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脑室穿刺后,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外引流,两组均待脑脊液蛋白浓度<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的脑脊液蛋白含量及等待分流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颅内感染发生率、分流管堵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分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颅内感染发生率、分流管堵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脑室冲洗进行脑脊液置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缩短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等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时间的方法,且不会增加患者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异常脑积水 脑室冲洗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外引流 脑脊液蛋白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陷性颅骨缺损及其颅内压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向迅捷 黄华 秦坤明 《医学综述》 2017年第9期1782-1785,1790,共5页
凹陷性颅骨缺损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多见。它打破了颅腔内原有的生理平衡,造成颅内压的改变。这种颅内压力变化受到大气压力、患者体位、脑组织自身的重力及颅骨缺损面积的影响。颅内压力的变化会引起脑脊液及脑血... 凹陷性颅骨缺损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多见。它打破了颅腔内原有的生理平衡,造成颅内压的改变。这种颅内压力变化受到大气压力、患者体位、脑组织自身的重力及颅骨缺损面积的影响。颅内压力的变化会引起脑脊液及脑血液循环动力学紊乱,造成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大脑代谢紊乱及潜在的脑组织功能损害。尽早恢复颅腔的完整性,维持颅内压力的平衡至关重要。因此,缺损颅骨的重建时机选择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颅骨缺损 颅内压 去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颅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熹 蒙莉 +2 位作者 吴宁 王宁 罗小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61-661,共1页
目的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科收治为行颅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恢复护理方式后,在早期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目的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科收治为行颅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恢复护理方式后,在早期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颅脑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中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颅脑手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向迅捷 徐才邦 +4 位作者 孙力 庞鸣琰 黄华 冉江 沈曲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比较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90例。随机分成脑室冲洗组、脑室外引流组和腰大池外引流组,每组30例。脑室冲洗组行两侧脑室冲... 目的比较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90例。随机分成脑室冲洗组、脑室外引流组和腰大池外引流组,每组30例。脑室冲洗组行两侧脑室冲洗;脑室及腰大池外引流组行脑室和腰大池引流,3组病人脑脊液蛋白<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术后7 d、14 d脑脊液蛋白含量、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颅内感染及堵管发生率。结果脑室冲洗组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1.87 d,明显短于两常规组(P<0.01),术后7 d脑脊液蛋白含量523.45 mg/L,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14 d后无明显差异。脑室外引流组颅内感染发生率30%,明显高于脑室冲洗组(P<0.05)。3组堵管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室冲洗能明显加快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的手术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冲洗 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蛋白增高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异常脑积水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向迅捷 孙力 秦坤明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1期2174-2177,共4页
脑脊液异常脑积水患者需要尽快行分流手术,但由于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水平(>500 mg/L)异常,分流手术易引起分流管堵塞,造成手术失败。要使异常脑脊液恢复正常,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反复腰椎穿刺、脑室及腰大池穿刺外引流术... 脑脊液异常脑积水患者需要尽快行分流手术,但由于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水平(>500 mg/L)异常,分流手术易引起分流管堵塞,造成手术失败。要使异常脑脊液恢复正常,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反复腰椎穿刺、脑室及腰大池穿刺外引流术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保守治疗患者难以耐受;反复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有限;脑室穿刺外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有一定的风险,且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脊液异常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4,4’-联苯咪唑构筑的MOFs材料负载大黄素性能研究
11
作者 黄桂梅 解继胜 +3 位作者 黄桂香 王树穗 李甚颖 王毅坚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26-27,7,共3页
以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铜金属聚合物{Cu_2(CHOO)_3(bibp)_2·CHOO}_n,bibp=4,4’-双(咪唑基)联苯。以该聚合物为载体材料,采用物理浸泡法对药物进行装载,比较不同浸泡时间、不同药物材料质量比,筛选最佳药物装置实验参数。采用透... 以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铜金属聚合物{Cu_2(CHOO)_3(bibp)_2·CHOO}_n,bibp=4,4’-双(咪唑基)联苯。以该聚合物为载体材料,采用物理浸泡法对药物进行装载,比较不同浸泡时间、不同药物材料质量比,筛选最佳药物装置实验参数。采用透析法对其释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浸泡时间为24小时,药物比例1∶1。在不同pH环境下,大黄素分子释放曲线趋势类似。在pH为7.4时,药物释放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联苯咪唑 MOFS 大黄素 释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凹陷程度颅骨缺损修补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向迅捷 黄华 +2 位作者 徐才邦 冉江 孙留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探讨不同凹陷程度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颅骨缺损患者纳入本研究,最终共120例。对这些患者按照颅骨缺损区凹陷严重级别分为Ⅰ组(<10 mm)、Ⅱ组(10~30 mm)和Ⅲ组(>30mm),各组... 探讨不同凹陷程度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颅骨缺损患者纳入本研究,最终共120例。对这些患者按照颅骨缺损区凹陷严重级别分为Ⅰ组(<10 mm)、Ⅱ组(10~30 mm)和Ⅲ组(>30mm),各组均为40例;监测颅骨缺损时间、颅骨缺损面积、颅骨成形术后引流量(日引流量、总引流量)及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病人颅骨缺损时间、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颅骨缺损面积明显小于Ⅱ、Ⅲ组(P<0.01),而Ⅱ组与Ⅲ组缺损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术后脑组织复张明显慢于Ⅰ、Ⅱ组,且有小部分术后14天仍复张不全。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0)明显高于Ⅰ组(2/40)和Ⅱ组(3/40)(P均<0.05),而I组和II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颅骨缺损面积对缺损对凹陷程度呈现很大的影响,且缺损面积与凹陷程度呈现正相关;且颅骨凹陷程度>30毫米,则颅骨修补术后脑组织的复张明显变慢,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并发症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脑血管病中应用进展
13
作者 黄华 向迅捷 +2 位作者 徐才邦 谢勇 农邦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49-52,共4页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5%,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病、肿瘤,目前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5%,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病、肿瘤,目前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微创理念在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不断深入和扩展,为神经外科治疗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就微创治疗在脑血管病的相关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脑血管病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黄华 向迅捷 +2 位作者 徐才邦 谢勇 农邦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7-31,共5页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治疗的125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治疗的125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125例HICH患者中有20例(16.00%)术后1周内确诊为颅内感染。感染组患者的术前 GCS 评分、引流管污染、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及血清CRP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前 GCS 评分≤8分、引流管留置时间≥3d、手术时间≥2h及血清CRP呈高水平是HICH患者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术前 GCS 评分≤8分、引流管留置时间≥3d、手术时间≥2h及血清CRP呈高水平是HICH患者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应密切关注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以防治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患者致残和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才邦 向迅捷 +2 位作者 孙力 庞鸣琰 黄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患者致残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我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常规外伤3~6个月后颅骨修补手术,观察组予以早期(<2个月)修补治疗,比较2组致...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患者致残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我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常规外伤3~6个月后颅骨修补手术,观察组予以早期(<2个月)修补治疗,比较2组致残率、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残疾率(25.59%)较观察组(9.31%)高(P<0.05)。结论早期实行颅骨修补手术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率,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颅骨修补 残疾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诱发颅内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勇 向迅捷 +2 位作者 徐才邦 黄华 农邦写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 探讨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诱发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ICI)的病原菌构成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行VPS后发生ICI的35例脑积水患者... 目的 探讨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诱发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ICI)的病原菌构成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行VPS后发生ICI的35例脑积水患者为感染组,未发生ICI的65例患者为未感染组。分析术后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PS术后发生ICI的危险因素。结果 35例ICI患者的脑脊液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1株,包括革兰氏阳性菌23株(56.10%),革兰氏阴性菌15株(36.59%),真菌3株(7.32%)。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0岁、重度脑积水、术前感染史、糖尿病、手术时间>1.5 h以及脑脊液切口漏是VPS患者出现I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5例ICI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均得到控制,二期分流术实施过程中未再出现感染。结论 VPS术后发生ICI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低龄、脑积水病情、术前感染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长和脑脊液切口漏是ICI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颅内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弥漫性脑肿胀致脑疝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庞鸣琰 向迅捷 徐才邦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470-470,共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18年10-11月收治1例颅骨修补术后弥漫性脑胀肿致脑疝病人,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性,43岁;因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治疗入院。1个月前因交通意外导致创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外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18年10-11月收治1例颅骨修补术后弥漫性脑胀肿致脑疝病人,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性,43岁;因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治疗入院。1个月前因交通意外导致创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外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查体:昏迷,GCS评分6分,减压骨窗轻度膨出,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肌张力偏高,四肢刺痛回缩,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术前头部CT:右侧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约10 cm×10 cm,减压骨窗轻度凹陷(图1A)。全麻下行颅骨修补术,使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骨修补 脑肿胀 弥漫性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才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5期76-7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54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同期手术组(27例)和分期手术组(27例),同期手术... 目的比较分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54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同期手术组(27例)和分期手术组(27例),同期手术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组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4周~7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分流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医疗费用、再次手术情况。结果两组分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分期手术组为29.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的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同期手术组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均有1例患者行再次手术。结论虽然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在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中的分流效果与分期手术无异,但它在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患者心理健康和医疗费用上更具优势,值得临床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同期手术 分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庞鸣琰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研究组患者先行脑室-...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研究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后择期行颅骨修补术(CP),对照组行VPS术同期行CP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去骨瓣到颅骨修补平均时间、VPS平均时间以及CP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O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而研究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重残以及植物生存状态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行VPS后择期行CP术的分期手术方案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中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并发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腹腔分流与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鸣琰 《微创医学》 2018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例因脑积水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为L-P组,另选择46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且一般资料与L-P组均衡的患者为V-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例因脑积水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为L-P组,另选择46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且一般资料与L-P组均衡的患者为V-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3~12个月,记录术后感染、分流管堵塞、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P组手术时间为(83.11±51.17)min,明显少于V-P组的(121.24±56.6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67±1.08)d,明显少于V-P组(4.543±3.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L-P组术后无感染、无分流管堵塞及癫痫病例;V-P组术后感染率为8.7%(4/46),分流管堵塞率为28.26%(13/46),癫痫发生率为26.08%(12/46)。V-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具有手术时间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的优点,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腹腔 分流术 腰大池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