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PT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住培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香香 乔振虎 +1 位作者 罗纯 胡瑞婷 《科教导刊》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及治疗(CPPT)教学模式对神经内科住培医师教学效果、业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培训的60名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n=30),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究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及治疗(CPPT)教学模式对神经内科住培医师教学效果、业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培训的60名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n=30),观察组实施CPPT教学(n=30),对比两组的业务能力、教学效果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教学后,观察组业务能力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效果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思维能力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PPT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住培医师的业务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住培医师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医院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 神经内科 教学满意度 业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振虎 曹炳华 +1 位作者 樊艳萍 崔香香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水蛭治疗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所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CSVD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水蛭治疗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所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CSVD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常规西药内科基础治疗)和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水蛭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以及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5)。结论水蛭能有效改善CSVD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同时能降低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脑小血管病 神经功能障碍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昂儒 庞霖霖 +1 位作者 钟才 周少旦 《右江医学》 2024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总有效率、神经递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蛋白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电图慢波化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1.67%vs 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NSE[(10.22±1.30)mg/L vs(14.35±2.60)mg/L],NPY[(116.25±6.38)ng/L vs(150.17±8.22)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BDNF[(7.52±1.48)ng/mL vs(5.31±1.06)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清Lp-PLA2[(25.47±4.13)μg/L vs(41.83±5.36)μg/L]、IL-6[(88.65±4.28)pg/L vs(101.39±6.10)pg/L]、hs-CRP[(4.10±0.62)ng/L vs(7.78±1.55)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脑电图慢波化比率[(2.36±0.59)vs(4.27±1.1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改善神经递质水平,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递质 炎性因子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谢昌纪 杨辰龙 +6 位作者 周志宇 胡瑞婷 黄俊萍 谭呼 韦馨娴 王涛 杨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02例,其中11例被剔除。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入院后采集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ema3E水平。均行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主要结局为介入治疗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良好定义为GOS评分4~5分,预后不良定义为GOS评分1~3分(严重残疾、植物状态生存或死亡)。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临床特征及血清Sema3E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的91例颅内动脉瘤年龄(59.9±11.0)岁,预后良好组70例(76.9%),预后不良组21例(23.1%)。预后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9.4±4.5)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13.3±2.5)(P<0.001),Hunt-Hess分级(3.6±0.6 vs.2.0±1.3,P<0.001)和血清Sema3E水平[(6.21±1.58)μg/L vs.(4.38±1.77)μg/L,P<0.001]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OR=7.150,P=0.003)、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OR=15.777,P=0.010)、血清Sema3E水平(OR=1.756,P=0.027)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ema3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清Sema3E水平是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高Sema3E水平可作为预测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不良结局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 介入治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案活动对降低神经内科护士用药错误的影响
5
作者 周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3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护士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对护士的给药流程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以降低护士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该院神经内科三区的护士给药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护士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对18名护士给药过程... 目的探讨导致护士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对护士的给药流程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以降低护士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该院神经内科三区的护士给药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护士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对18名护士给药过程进行查检483项/次,缺漏率为8.5%,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对护士进行改进后评价,共查检601项/次。结果通过对给药过程改进后护士的给药过程缺陷率为3.16%,用药错误率降至0.067%。结论护士给药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缺漏都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的发生,其中给药的三查七对、身份识别、药品准备环节疏漏导致用药错误占比率较大,通过对这几个环节进行重点改进后,用药错误率明显下降,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案活动 护理专案小组 用药安全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急性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罗纯 潘速跃 +1 位作者 欧世宁 罗彦妮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IAT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预后.方法 对78例临床诊断为IATM的患者病程各阶段EDSS评分、脑脊液、脊髓MRI检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对患者平均随访4.7年.单相组病情高峰及恢复阶段病情更重,但长期随... 目的 探讨特发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IAT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预后.方法 对78例临床诊断为IATM的患者病程各阶段EDSS评分、脑脊液、脊髓MRI检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对患者平均随访4.7年.单相组病情高峰及恢复阶段病情更重,但长期随访显示两组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达到轻度功能受损.初发表现为部分性急性脊髓炎(APTM)的患者更易出现复发.脊髓累计≥3个节段较多见于单相组.末次随访显示18例转化为视神经脊髓炎(NMO),未发现转化为多发性硬化(MS)的病例.结论 APTM可能更易复发,长段脊髓受累可能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脊髓单相组与复发组预后均尚可,IATM易转化为N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托吡酯和普奈洛尔治疗偏头痛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崔香香 钟良 +2 位作者 杨和平 张贵强 韦英海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9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托吡酯和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治疗... 目的分析托吡酯和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脑电图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速度、脑白质变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α波频率变慢者、δ波增多者、θ波增多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脑血管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脑白质变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和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改善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情况,但托吡酯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普萘洛尔 偏头痛 脑血管病变 神经元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石胜良 陈仕检 +5 位作者 黎彬如 齐玉晶 梁森 李鑫 曾洪亮 毕桂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2、7、14 d组。每个时间点再分为5个亚组,vNGF25、50、100U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2、7、14 d组。每个时间点再分为5个亚组,vNGF25、50、100U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和vNGF各亚组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各亚组按照规定时间每天经侧脑室埋管给予相应剂量的vNGF或等渗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周围和海马CA3/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DCX)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数量。结果①侧脑室给予vNGF后,在各时间点,vNGF各亚组的神经功能Lon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缺血皮质周围和海马CA3/齿状回1DCX阳性细胞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同vNGF剂量时,7 d亚组的DCX阳性细胞数量高于2 d和14 d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同时间点的不同vNGF剂量亚组比较中,vNGF 50 U亚组的DCX阳性细胞数量高于vNGF 25 U亚组和vNGF100 U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各时间点,vNGF组的DCX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脑室给予vNGF后可以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缺血皮质周围及海马CA3和齿状回DCX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再灌注损伤 侧脑室 大鼠 神经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强 韦英海 陈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68-970,共3页
目的评价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DPN 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及... 目的评价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DPN 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NCV明显加快(P<0.01或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甲钴胺与天麻素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NCV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素 糖尿病神经病变 甲钴胺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渗盐水和甘露醇治疗aSAH对患者颅内压、神经功能及血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贵强 许文锋 +1 位作者 赵文婧 杨和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使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进行治疗对其颅内压、神经功能及血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使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进行治疗对其颅内压、神经功能及血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压、止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高渗盐水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的水平、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血钠的水平。结果 :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的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低(P <0.05)。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A组患者血钠的水平较低,B组患者血钠的水平较高(P <0.05)。接受治疗后,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血钠的水平较低(P <0.05)。结论 :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进行治疗的效果均很好,且均可降低其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与用甘露醇相比,用高渗盐水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甘露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压 神经功能 血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GAP-43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石胜良 张跃龄 +3 位作者 陈仕检 毕桂南 黎彬如 刘唐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04-110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20~28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vNGF组(再分为25U、50U、100U3个剂量组)。所有大鼠侧脑室注药7d后处死。大鼠模型分别观察:按Longa...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20~28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vNGF组(再分为25U、50U、100U3个剂量组)。所有大鼠侧脑室注药7d后处死。大鼠模型分别观察:按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GAP-43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其余各组均出现神经功能缺损,vNGF组大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除假手术组外各组GAP-43均有表达。vNGF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vNGF组25U组GAP-43表达增加,50U组表达继续增高,100U组表达最高。结论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NGF能增强GAP-43的表达,对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欧阳强 陈阳 +1 位作者 韦英海 农朝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50-75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出血患者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比较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并分析观察组NSE水平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出血患者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比较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并分析观察组NSE水平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出血部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量大者NSE水平显著高于中、小型(P均<0.01)。SSS重型者NSE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型(P均<0.01)。结论NSE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脑出血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参志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CysC、Hcy和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灵婉 欧阳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9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参志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参志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志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ys C、Hcy和脑神经递质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712,P=0.030);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Cys C、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3个月后,2组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水平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多巴胺(D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4.44%(χ^(2)=5.754,P=0.016)。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参志胶囊可明显提高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血清Cys C、Hcy水平,提高DA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神经内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奈哌齐 参志胶囊 Cys C HCY 脑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LA2与sLOX-1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翠波 黄荣新 +2 位作者 韦茜茜 黄小明 韦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复发及TOAS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1例,健康对照组1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复发及TOAS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1例,健康对照组1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史被分为首发和复发;根据TOAST分型被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O)。比较各组间Lp-PLA2与sLOX-1的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疾病组的Lp-PLA2、sLOX-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Lp-PLA2、sLOX-1显著高于首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OX-1水平在LAA组显著高于SAO(P=0.047),Lp-PLA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PLA2与sLOX-1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是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此外,sLOX-1与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LP-PLA2 sLO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CT血管成像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黄建宁 周少旦 +4 位作者 叶禹彤 何飞 胡瑞光 赵凡玉 胡瑞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构建基于CT血管成像(CTA)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模型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13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检查结果,根据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103例)和未破裂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CTA检查... 目的 探讨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构建基于CT血管成像(CTA)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模型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13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检查结果,根据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103例)和未破裂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CTA检查参数差异;分别使用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与动脉瘤破裂相关的危险因素,再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与未破裂组患者相比,破裂组患者糖尿病史例数、不规则瘤体形态例数以及合并子囊例数较多、入射角度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糖尿病史、瘤体形态合并子囊数、入射角度与动脉瘤破裂相关,使用这4个指标构建的模型其对动脉瘤破裂的预测效能中等,AUC值为0.766。LASSO回归筛选出糖尿病史、瘤形态、数量、宽度、入射夹角和子囊数均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显著相关,构建的模型其预测效能较高,AUC值为0.902。结论糖尿病史、瘤体形态,合并子囊、入射角度与动脉瘤破裂相关,LASSO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LASSO回归分析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乔振虎 樊艳萍 崔香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水蛭饮片治疗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CSV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究水蛭饮片治疗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CSV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水蛭口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小量认知评估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水蛭能有效减轻CSV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LA2和sLOX-1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17
作者 黄翠波 黄荣新 +2 位作者 黄小明 韦宁 韦茜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1例ACI患者为ACI组,同期接受一般临床检查的15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1例ACI患者为ACI组,同期接受一般临床检查的15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Lp-PLA2和sLOX-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ACI组入院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Lp-PLA2和sLOX-1与NIHSS的关系。利用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应用Lp-PLA2和sLOX-1诊断AC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ACI组的Lp-PLA2、sLOX-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p-PLA2、sLOX-1、Lp-PLA2联合sLOX-1诊断ACI的AUC分别为0.704、0.774、0.787。Lp-PLA2、sLOX-1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Lp-PLA2和sLOX-1水平与ACI的发生及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相关,对AC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与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黎彬如 贤宝华 +1 位作者 莫励华 罗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76-0080,共5页
探讨早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因素,以早期识别并加以干预疾病进展。方法 选取2020年10 月-2022 年08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7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DS 统一帕金森病评... 探讨早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因素,以早期识别并加以干预疾病进展。方法 选取2020年10 月-2022 年08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7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DS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及Hoehn-Yahr(H-Y)分期综合评估PD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早期组〔H-Y分级<3 级〕 47例,晚期组(H-Y分级≥3 级)27例。分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第三脑室宽度、血清Hcy水平以及血清UA水平与疾病分期有无相关性。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度量第三脑室宽度与HAMA评分、第三脑室宽度与HAMD评分、血尿酸与MMSE评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分析第三脑室宽度、血清UA水平与PD患者非运动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晚期组血清UA水平明显比早期组的高,MMSE评分水平低于早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AMD、HAMA、第三脑室宽度、血清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HAMA评分、HAMD评分与第三脑室宽度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 HAMA-17 = 0.405,r HAMA-14 =-0.351,均P<0.05);然而MMSE评分与血清U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UA的水平与PD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血清UA可能是PD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血清尿酸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预后相关基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9
作者 何思远 覃玉娟 +3 位作者 甘光磊 吴永明 李光景 宋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人脑胶质瘤预后不良相关基因,分析预后基因模型在人脑胶质瘤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别从GTEx数据库、TCGA数据库中下载正常人大脑皮层测序数据、人脑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和低级别胶质瘤)相关转录组...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人脑胶质瘤预后不良相关基因,分析预后基因模型在人脑胶质瘤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别从GTEx数据库、TCGA数据库中下载正常人大脑皮层测序数据、人脑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和低级别胶质瘤)相关转录组测序数据和患者生存资料,验证集CGGA325和CGGA693测序数据来源于CGGA数据库,从人脑胶质瘤和正常人大脑皮层测序数据之间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和CGGA325和CGGA693生存分析验证;筛选与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的基因,分析高、低风险评分预后基因模型对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ROC曲线评估预后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价值。结果:在TCGA中,共筛选出127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712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5589个,经单因素Cox、Lasso回归分析结合验证集CGGA325和CGGA693生存分析验证,最终确定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ZNF410均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在TCGA中,高风险评分预后模型(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ZNF410)组患者的预后较低风险评分组差(P<0.05),预后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750和0.742;在验证集CGGA325和CGGA693中,预后模型高风险评分组患者的预后均较低风险评分组差(P<0.05),预后模型在CGGA325中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和5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673、0.778和0.830,在CGGA693中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和5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680、0.700和0.709。结论: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和ZNF410可能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基因,具有作为人脑胶质瘤预后分子标志物的潜能,高风险评分预后模型(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ZNF410)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且对预测患者3、5年总生存期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胶质瘤 预后基因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护理专案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 被引量:29
20
作者 覃芳红 梁贤 +1 位作者 卜秀群 潘燕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对160例患者的现况分析,确立"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现况进行要因分析,确定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对...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对160例患者的现况分析,确立"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现况进行要因分析,确定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及组织实施于150例患者。结果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8.8%降低至2.0%,护理缺漏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9.1%降低至2.7%(均P<0.01)。结论针对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问题采取护理专案活动,有效降低了渗血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介入术 渗血 穿刺部位 护理专案 护理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