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风毒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滕红丽
李凤珍
蒋筱
何志娟
贺俭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
桂平市人民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7-1409,共3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06-07MZ0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0719006-3-2)
-
文摘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考察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在风毒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3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组、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2%和9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简便廉验,患者更容易接受;两组治疗后皮损分布、瘙痒、风团大小、发作频率、舌象评分均有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舌象P<0.01),但脉象、目诊征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gE、组织胺、cAMP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
关键词
壮医
药浴
药线点灸
疗法
风毒病
临床研究
-
分类号
R29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
-
题名壮医药防治皮肤病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滕红丽
邓娟娟
张仪美
-
机构
广西壮医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6-469,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27B04-1)
"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BA127B04)
2013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20133158)
-
文摘
壮医药学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壮医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脏腑气血和痧、瘴、蛊、毒、风、湿""调气解毒补虚养神"为核心理论。壮医药防治皮肤病是壮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壮医的"毒虚致病"病因病机论,"调气、解毒、补虚、养神"的治疗原则,也是指导皮肤病的基本理论。壮医药防治皮肤病在临床上颇具特色和疗效。本文从壮医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壮医皮肤病的诊断特色、壮医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壮医皮肤病内治方法、壮医皮肤病外治方法等方面论述壮医药防治皮肤病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概况,以期为壮医皮肤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壮医药
防治
皮肤病
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
Keywords
traditional Zhuang medicine
treatment
skin diseases
theo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
分类号
R291.8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R7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技术规范研究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滕红丽
胡玉萍
杜广中
蒋筱
何志娟
邓娟娟
-
机构
广西壮医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
2014年第3期3-5,共3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2BAI27B04)
"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
-
文摘
目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显著。壮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缘于先天禀赋不足,身体虚弱,邪毒(风毒、湿毒、寒毒、热毒等)乘虚而入,阻滞三道两路,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治疗上以调气解毒,补虚养神,通调龙路、火路为治则,常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以其药效及温热的局部刺激,由火路(经络)传导,通调龙路、火路,调整气血归于平衡,使各部恢复正常功能而愈。该技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临床规范化及示范应用研究,本文通过概述(疾病简况、疗法简要、应用前景)、疾病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等详细介绍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技术规范,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壮医药线点灸
综合治疗
技术规范
-
分类号
R59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滕红丽
冯桥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8期3-4,共2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27B0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2010MZJSGX09)
+1 种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06-07MZ0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719006-3-2)资助
-
文摘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考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在白癜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组、壮药治疗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壮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5.5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高于单纯服用壮药组;A组痊愈时间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壮医药线点灸能缩短白癜风的治愈时间。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白癜风,两种疗法结合使用,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值得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
-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壮药
白癜风
-
Keywords
Moxibustion of Zhuang Medicated Thread
Zhuang Drugs
Vitiligo
-
分类号
R29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
-
题名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白癜风的技术规范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滕红丽
邓娟娟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21期6-7,共2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2BAI27B04)
2013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编号:20133158)资助
-
文摘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壮医外治法。对白癜风治疗效果良好。壮医认为白癜风是由于气血失衡、气机不畅、气血不充、肌肤失养而致病。治疗上以调气解毒补虚养神,通调龙路、火路为治则,常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以其药效及温热的局部刺激,由道路-经络传导,更好地调气、解毒、补虚、养神,通调龙路、火路,促使白斑减退。该技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技术规范化研究,笔者详细介绍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白癜风的技术规范,为白癜风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壮医
药线点灸
综合治疗
白癜风
技术规范
-
分类号
R29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
-
题名中医及民族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朱红梅
黄鑫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57-60,共4页
-
文摘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及民族医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本文通过文献从外治法角度,研究、探讨、总结中医及民族医对糖尿病的治疗经验。本文全面叙述了近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
民族医
壮医
外治法
蒙医
-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tional medicine
Zhuang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Mongolian medicine
-
分类号
R29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
-
题名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 7
-
-
作者
滕红丽
梅之南
郭力城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4-705,共2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07BAI48B07-3)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No.200903)
-
文摘
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是瑶医常用的外治法,是将采集的新鲜草药,放入大口锅中煎煮,药液煮沸后20-30 min,趁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加冷水适量,保持水温在38-42℃进行洗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广泛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疗效与内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文章主要介绍该疗法的特色、优势、技术操作规范、作用机制及其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
-
关键词
瑶医
庞桶药浴
疗法
风湿免疫病
治疗
应用
-
分类号
R454.5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 8
-
-
作者
滕红丽
梅之南
郭力城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3-875,共3页
-
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200903)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I48B07-3)
-
文摘
目的:介绍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方法:调查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药学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查阅近10年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品种有数10种,其中10种为壮医风湿免疫病专科常用药;部分品种已开展初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结论:应加强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基础研究,深入开展资源品种调查、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研究、条形码鉴别、壮族民间及临床应用情况调研等,以便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药用植物资源,为藤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壮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突出壮医壮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民族药物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壮医
风湿免疫病
藤本药物
药学
临床应用
研究
-
分类号
R593.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 9
-
-
作者
张青青
余胜民
黄琳芸
郭力城
邓汝铭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0-301,共2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2011GXNSFA018289)
广西卫生厅中医药医院制剂类课题(No.GZYZ-10-26)
-
文摘
目的对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涂于白色家兔背部完整及破损去毛皮肤,观察其产生的皮肤刺激性反应情况。结果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对家兔的刺激分值<0.50。结论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对家兔无明显的局部刺激性。
-
关键词
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
皮肤刺激性实验
安全性评价
-
Keywords
Zhuangyao Xianghua Hufu gel
Lrritation experiment of skin
Safety evaluation
-
分类号
R29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郭力城
滕红丽
梅之南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83-2985,共3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No.桂科攻11107009-2-1)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0991006)
+2 种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专项资金(No.2010MZWXGX09)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No.GZYZ1114)
广西民族医药创新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平台的建设(No.10124008-15)资助项目
-
文摘
目的对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进行薄层鉴别并建立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迪马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5∶1)A:0.1%磷酸溶液B(梯度:0~30 min,20%~60%A);流速0.85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槲皮素。槲皮素在0.69~4.8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27%,n=6)。结论该此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铁包金药材的质量控制。
-
关键词
铁包金
槲皮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Keywords
Berchemia lineata
Quercetin
TLC(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光枝勾儿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滕红丽
郭力城
李鑫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广西中医学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3-1235,共3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09910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06BAI06A17)
+1 种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No.200903)
武汉市民族药物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No.2009003)
-
文摘
目的建立光枝勾儿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评价其药材的质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阵列检测器(DAD),乙腈-甲醇-磷酸缓冲液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光枝勾儿茶样品。色谱条件为:Agilent XDBC18(4.6 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甲醇,C相为0.05%磷酸梯度洗脱(80%~25%C),分析时间95 min;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10批光枝勾儿茶样品得到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经相似度计算,10批药材整体相似性较好。结论光枝勾儿茶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为光枝勾儿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光枝勾儿茶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
Keywords
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ex Lawson
HPLC
Fingerprint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药理实验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6
- 12
-
-
作者
金俊杰
钟鸣
余胜民
黄洁玲
-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59-1661,共3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10GXNSFD013041)
-
文摘
目的研究并优化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实验条件。方法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大鼠死亡现象;通过控制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合理处理实验中各种情况,可以很好地减少大鼠死亡,并通过肉眼初步判断大鼠肝纤维化状况。结果选取合理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可以有助于合理地设计肝纤维化实验。结论通过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一般情况阐述,为肝纤维化的基础实验研究及其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大鼠
一般情况
-
Keywords
Liver fibrosis; Carbon tetrachloried; Rat; General condition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张青青
蓝日春
黄锦威
邓汝铭
吴其当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
出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67-668,共2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1GXNSFA018289)
广西卫生厅中医药医院制剂类课题(No.GZYZ-10-26)
-
文摘
目的:优选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醇沉干膏量和干膏中咖啡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煎煮次数、醇沉倍数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2次,每次1.5h,第一次加13倍水,第二次加11倍水,用3倍量95%乙醇醇沉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优化的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
关键词
壮药香花护乳凝胶剂
咖啡酸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
Keywords
Zhuangyao Xianghua Huru Gel
caffeic acid
orthogonal design
extraction process
-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金俊杰
钟鸣
余胜民
黄洁玲
-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1-892,共2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10GXNSFD013041)
-
文摘
目的探讨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急性毒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灌胃法,观察一次性口服灌胃(i.g)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穿破石水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MTD>228.6 g/kg。穿破石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MTD>80 g/kg。实验中,动物饮食和活动正常,毛色光泽,生长良好,未见任何中毒表现,无死亡。14 d后处死小鼠,肉眼观察各器官均无异常。结论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
-
关键词
穿破石
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耐受性
-
Keywords
Cudrania cochin chinensis
Acute toxicity test
Drug tolerance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27
- 15
-
-
作者
王非非
王志萍
冯桥
邓裕彥
刘海燕
黄欢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92-94,共3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编号:GZZJ14-08)
广西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4GXNSFAA118182)
广西高校中药制剂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系统课题(编号:ZJGX201402001)
-
文摘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又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治疗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个别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西医治疗本病单纯采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分类号
R711.3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壮药铁包金的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 16
-
-
作者
滕红丽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6期876-878,共3页
-
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编号:09910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I06A17-02)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0903)资助项目
-
文摘
铁包金为广西壮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一味重要的民族药,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地区,味苦,平,具有止血止痛、化痰镇咳、散淤消滞、祛风湿、消肿毒等功效。用于肿瘤、黄疸型肝炎、肺结核咯血、消化道出血、风湿骨痛、腹痛、头痛、痈疔疮疖、荨麻疹、颈淋巴结肿大、精神分裂、妇女经痛、牙痛、睾丸肿痛、痔疮、跌打损伤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烫火伤、毒蛇咬伤等。
-
关键词
壮药
铁包金
药学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壮药排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滕红丽
梅之南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3期315-317,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I06A17-02)
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91006)
武汉市民族药物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编号2009003)
-
文摘
目的:建立壮药排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何首乌、铁包金;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明显,阴性样品无干扰。含量测定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99~9.91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1.92%。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壮药排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
关键词
壮药排毒胶囊
质量标准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何首鸟
铁包金
-
Keywords
Zhuang drug paidu capsules
Quality standard
2,3,5,4′-tetrahydroxy-s tilbene-2-O-β-D-glucoside
Polygoni multiflori Thunb
Berchemia lineate
-
分类号
TQ460.72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
-
题名瑶医特色庞桶药浴散剂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 18
-
-
作者
滕红丽
余胜民
王元华
黄锦威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医医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43-45,共3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007BAI48B07-3)资助
-
文摘
目的:观察瑶医特色庞桶药浴散剂对动物产生的皮肤过敏反应和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豚鼠皮肤过敏实验及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急性毒性实验进行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庞桶药浴散剂和55%乙醇均未引起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而DNCB具有高度的致敏性;庞桶药浴散剂在外用时对完整皮肤家兔和破损皮肤家兔的行为活动、饮食、皮毛光泽和体重无任何影响,先后观察7d内无家兔死亡,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结论:庞桶药浴散剂无明显致毒作用,属安全制剂。
-
关键词
庞桶药浴
散剂
安全性评价
皮肤过敏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
-
Keywords
Type the rheumatism arthritis medicine bath gain
Safety evaluation
Skin allergy experiment
lmpaatient toxicity experiment
-
分类号
R295.1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
-
题名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刘海燕
黄卓坚
夏星
冯桥
黄欢
邓裕彦
王志萍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高校中药制剂共性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
出处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
基金
广西高校中药制剂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系统课题(编号:ZJGX201402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编号:GZZJ14-08)
广西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4GXNSFAA118182)
-
文摘
[目的]研究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方法]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溶解量为0.233 g(药粉重)/ml,一次给药后无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故以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浓度及小鼠能承受的最大体积(40 ml/kg)灌胃,测定并评价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等模型观察白背叶根的抗炎作用。[结果]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给药量为27.96 g/(kg·d),相当于小鼠有效给药量的78倍。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白背叶根提取物高剂量能显著减少棉球诱导小鼠肉芽肿重量(P<0.05);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蛋清致小鼠肿胀足的1 h、2 h、3 h的肿胀率(P<0.05或P<0.01)。[结论]白背叶根提取物急性毒性低,对急、慢性小鼠模型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白背叶根
提取物
急性毒性
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壮药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 20
-
-
作者
滕红丽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医院
-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2010MZJSWX-09)
2011年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1107009-2-1)
广西科学基金(0991006)资助
-
文摘
目的:概述壮药的形成与发展。方法:从壮药的定义、形成过程、理论体系及其特点、资源与研发、研究成果及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常用壮药有2000多种,壮药理论体系基本建立并取得初步成果,一批壮药专著相继出版,一批国家及省厅局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并获得成果奖励,壮药的学术地位基本确立。
-
关键词
壮药
形成
可持续发展
研究
-
Keywords
Zhuang Drugs
Formati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
分类号
R291.8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