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大华 林希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6-388,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 短期效应 早期神经系统损害 镇痛药 足跟采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志斌 林希平 +3 位作者 杨彤 杜娟 李柳杭 赵应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提示 ,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 ,且用药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健平 刘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分析红霉素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36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予红霉素5mg/(kg·次),qd;B组,予红霉素5mg/(kg·次),q12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分析红霉素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36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予红霉素5mg/(kg·次),qd;B组,予红霉素5mg/(kg·次),q12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霉素血药浓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红霉素用药第1天的血药浓度均低于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为1.91±0.85μg/mlvs.3.36±2.26μg/ml;B组2.07±0.81vs.2.98±1.27μg/ml,P均<0.01)。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重、血药浓度等16个因素与红霉素有效性均无关(P>0.05)。结论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均有一定疗效,红霉素给药第1天的血药浓度低于第5天,不同给药方案与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血药浓度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期后干预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希平 陈健平 龙兴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新生儿期后干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在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邱梅冰 杨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8期2625-2628,2633,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在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9例儿童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常规病原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滴...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在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9例儿童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常规病原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咽拭子免疫荧光病毒检测、血培养),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行支气管镜检查,采集肺泡灌洗液进行传统病原学检测(涂片显微镜检查和培养)及高通量测序病原学检查,分析并比较以上检测方法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99例重症肺炎患儿传统病原学检测,检出病原体66例(66.67%),其中单一病原体55例,混合病原体11例;细菌24例(24.24%),肺炎支原体55例(55.56%),病毒8例(8.08%)。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检出病原体97例(97.98%),包括单一细菌10例,单一病毒17例,单一支原体28例,混合病原体42例。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细菌和病毒的检出率均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而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虽然低于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方法未培养出真菌,高通量测序方法检出真菌4例。结论高通量测序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治疗儿童重症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病原体 儿童 肺泡灌洗液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慢性胃炎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秀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0-161,172,共3页
近年来因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发现小儿慢性胃炎并不少见,约占慢性腹痛患儿的三分之一。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均有新的认识,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小儿慢性胃炎与免疫 一些学者认为胃炎的发生与... 近年来因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发现小儿慢性胃炎并不少见,约占慢性腹痛患儿的三分之一。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均有新的认识,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小儿慢性胃炎与免疫 一些学者认为胃炎的发生与免疫有关,抗胃自身抗体在胃炎的慢性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对22例由急性菌痢引起的急性胃炎患儿进行免疫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人腺病毒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钊 杨彤 +5 位作者 聂意军 劳金泉 陈柳娟 蓝秋慧 覃婷婷 黄献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99-102,11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人腺病毒7(HAdV-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HAdV-7型肺炎患儿,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 目的探讨儿童人腺病毒7(HAdV-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HAdV-7型肺炎患儿,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析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预后不良组发热≥38.5℃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于预后良好组,胸腔积液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RP(OR=1.314)、LDH(OR=1.018)、PCT(OR=7.268)、AST(OR=1.148)、胸腔积液(OR=31.406)是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方程为Y=-43.761+0.273×CRP+0.018×LDH+1.983×PCT+0.138×AST+3.447×胸腔积液。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9(95%CI:0.950~1.000),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5.4%,约登指数为0.887,截断值0.360。结论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与CRP、LDH、PCT、AST、胸腔积液有关,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儿童HAdV-7型肺炎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7型 肺炎 预后不良 预测模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吸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经典信号通路介导铁过载对沙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龙兴江 黄贤贵 金伶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铁过载沙鼠心肌细胞内NF-κB经典信号通路关键物质的水平及电镜观察线粒体损伤程度,探索NF-κB经典信号通路是否介导了铁过载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过程。方法将24只蒙古沙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溶... 目的通过检测铁过载沙鼠心肌细胞内NF-κB经典信号通路关键物质的水平及电镜观察线粒体损伤程度,探索NF-κB经典信号通路是否介导了铁过载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过程。方法将24只蒙古沙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铁过载组(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16周)及铁过载+PDTC组(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同时注射PDTC 16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NF-κB经典信号通路的关键物质IκB-α、p-IκB-α、胞浆p65及胞核p65的水平;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并行Flameng评分。结果 (1)与其它3组比较,铁过载组p-IκB-α、胞浆p65水平降低,胞核p65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铁过载组线粒体Flameng评分高于其它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铁过载+PDTC组线粒体Flameng评分高于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但低于铁过载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铁过载能够激活沙鼠心肌细胞NF-κB经典信号通路,从而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沙鼠 线粒体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CA-IgM和EB-DNA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诊疗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容亓 龙兴江 +1 位作者 刘刚毅 刘志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EB-VCA-IgM和EB-DNA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检测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道感染患儿的EB-VCA-IgM和EB-DNA,将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EB病毒(EBV)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感染组;呼吸道感染患儿EBV... 目的:探讨EB-VCA-IgM和EB-DNA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检测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道感染患儿的EB-VCA-IgM和EB-DNA,将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EB病毒(EBV)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感染组;呼吸道感染患儿EBV检出率以8岁以下为主;EB-VCA-IgM和EB-DNA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进行EB-VCA-IgM和EB-DNA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诊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CA-IgM EB-DNA 小儿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D缺陷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5-356,共2页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是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常见病因.治疗高胆的目的是预防核黄疸的产生和防止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我科对G-6-PD缺陷的高胆患儿分别进行了换血和光疗的不同处理,均取得了满意效...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是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常见病因.治疗高胆的目的是预防核黄疸的产生和防止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我科对G-6-PD缺陷的高胆患儿分别进行了换血和光疗的不同处理,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为1996年1月~6月在我科NICU住院的20例新生儿,所有病例均为G-6-PD缺陷、血清胆红素大于342μmol/L者.光疗组(单纯光疗)11例,男7例,女4例;换血组(光疗+换血)9例,男6例,女3例.两组患儿入院时日龄、体重、G-6-PD值(四氮唑蓝法)、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浓度见表1,两组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缺陷 新生儿 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1例报告
12
作者 林希平 严亮珍 《中国农村医学》 1991年第9期36-37,共2页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渡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时期后的婴儿,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出现出血表现者。主要见于发育较好的人乳喂养儿,用维生素K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发病年龄最早为生...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渡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时期后的婴儿,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出现出血表现者。主要见于发育较好的人乳喂养儿,用维生素K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发病年龄最早为生后第15天,最晚为3个月。除1例为早产儿外,其余均为足月儿。全部为纯母乳喂养儿。入院前10例曾有发热,并使用过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吹风吹臀治疗婴儿红臀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朱玉宸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23期3248-3249,共2页
关键词 治疗护理 电吹风 红臀 疗效观察 婴儿 化学性刺激 发病因素 缩短病程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过敏性紫癜误诊26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0期7300-7301,共2页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尺动脉头皮针穿刺在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
15
作者 林夕微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8期127-127,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尺动脉头皮针穿刺采集血标本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5例重症患儿采集动脉血标本时,在常用动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下,选取尺动脉作为新的动脉穿刺部位,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穿刺均获成功,穿刺局部无不良反应及并发... 目的探讨小儿尺动脉头皮针穿刺采集血标本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5例重症患儿采集动脉血标本时,在常用动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下,选取尺动脉作为新的动脉穿刺部位,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穿刺均获成功,穿刺局部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穿刺前做好Alien试验,穿刺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穿刺处及肢体的观察护理,有助于提高尺动脉头皮针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尺动脉 穿刺 采集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情况调查 被引量:23
16
作者 欧阳小琳 林希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 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的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对 30例存活的婴幼儿 ,于其出生后 12个月~ 4岁时随访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 0~ 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测发育商 (DQ) ,同时测定身体生长发育值。结果 VLBWI... 目的 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的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对 30例存活的婴幼儿 ,于其出生后 12个月~ 4岁时随访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 0~ 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测发育商 (DQ) ,同时测定身体生长发育值。结果 VLBWI在婴幼儿时期约有 30 %身高和体重生长落后 ,DQ在中下及其以下水平者占 37% ;DQ与出生体重及家庭环境有关。结论 对VLBWI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智力 身高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脑电图背景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健平 梁秀群 +2 位作者 廖虹 欧阳小琳 杨彤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背景活动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脑损伤的早产儿为病例组,分为轻度脑损伤组(包括脑室内出血Ⅰ级和Ⅱ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Ⅰ级和Ⅱ级)和重度脑损伤...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背景活动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脑损伤的早产儿为病例组,分为轻度脑损伤组(包括脑室内出血Ⅰ级和Ⅱ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Ⅰ级和Ⅱ级)和重度脑损伤组(包括脑室内出血Ⅲ级和Ⅳ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Ⅲ级和Ⅳ级),同期选择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各组早产儿均于生后3~28天进行EEG测试,比较各组脑电图结果以及脑损伤程度与EEG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重度脑损伤组(11例)和轻度脑损伤组(56例)最大背景抑制间期、非连续背景活动暴发间隔时间、交替性背景活动期最长暴发间隔时间和暴发段振幅均值、静态睡眠期持续慢波睡眠振幅、清醒期振幅等均高于对照组(9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脑损伤组高于轻度脑损伤组(P<0.05)。生后4周内EEG异常程度与脑损伤程度正相关(r=0.727,P<0.05)。病例组随访53例,轻度脑损伤组EEG恢复率明显高于重度脑损伤组(88.4%比50.0%,P<0.05)。结论脑损伤程度越重的早产儿EEG背景改变越明显,脑电图背景活动应用于早产儿脑损伤,能客观评价脑功能发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电描记术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儿童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脑脊液细菌内毒素测定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贤贵 杨彤 +5 位作者 余洪立 彭江峰 刘纲毅 韦冬秀 黄静 龙翠羽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细菌内毒素检测在儿童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颅内感染患儿60例,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病...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细菌内毒素检测在儿童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颅内感染患儿60例,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30例),检测两组入院时CSF细菌内毒素,化脑组于规则抗菌治疗1周及2周后复查CSF。结果化脑组入院时CSF细菌内毒素含量为(82.00±17.56)pg/m L,高于病脑组(6.47±1.15)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治疗2周后CSF细菌内毒素含量为(9.05±1.40)pg/m L,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CSF细菌内毒素为(71.16±15.11)pg/m L,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细菌内毒素测定有助于儿童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并在疗效判断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菌内毒素 化脓性脑膜炎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