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排班模式对肝胆腺体外科病房护士压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燕秋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排班模式对肝胆腺体外科病房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对本院肝胆腺体外科护士在传统班模式和DN班模式下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经常倒班"居于传统排班模式下护士压力源的首位,... 目的研究两种排班模式对肝胆腺体外科病房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对本院肝胆腺体外科护士在传统班模式和DN班模式下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经常倒班"居于传统排班模式下护士压力源的首位,"工作量大"居于DN排班模式下护士压力源的首位;DN排班模式下的护士压力源总分值较传统排班模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排班模式有利于减轻肝胆腺体外科病房护士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排班模式 DN排班模式 肝胆腺体外科 护士 压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PPARγ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宇华 梁华晟 +3 位作者 黄宇 罗敏 徐焰 梁秀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腺癌19例,腺瘤23例)标本中PPARγ及PTTG表达。结果PPA...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腺癌19例,腺瘤23例)标本中PPARγ及PTTG表达。结果PPARγ蛋白在腺癌与腺瘤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TTG在甲状腺癌表达高于腺瘤(P<0.05)。甲状腺滤泡性癌中癌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高预后指数(≥65)组与低预后指数(<65)组的PPARγ及PTTG蛋白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PTTG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滤泡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PPARγ及PTTG表达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滤泡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肿瘤 免疫组化 PPARΓ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华晟 钟宇华 +3 位作者 周少碧 梁秀就 黄宇 詹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及PTTG-1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及PTTG-1表达情况,并对各组瘤组织进行PCNA及PTTG-1表达比较,观察PCNA与PTTG-1的相关性。结果PCNA及PTTG-1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均存在表达,PCNA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及未分化癌组中表达高于腺瘤组(P<0.05,P<0.01),PTTG-1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组表达高于腺瘤组(P<0.01);PCNA及PTTG-1在甲状腺肿瘤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6,P<0.05)。结论PCNA及PTTG-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相关,PCNA及PTTG-1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与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廖丹 刘天奇 朱懋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TPTX+AT)治疗尿毒症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7-06三家医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的200例尿毒症后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P...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TPTX+AT)治疗尿毒症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7-06三家医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的200例尿毒症后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PTX 97例(TPTX组),行TPTX+AT 103例(TPTX+AT组),收集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3个月、1年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值,观察临床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骨痛、皮肤瘙痒、肌无力和不安腿等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术后1 d、1周、3个月、1年的i PTH、血钙及血磷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0. 05),但两组各时点间iPTH、血钙、血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iPTH、血钙、血磷值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年两组的复发率,TPTX组为3. 09%(3/97),低于TPTX+AT组的3. 88%(4/1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无法耐受的低钙血症或低转运性骨病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尿毒症后SHPT,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较低。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患者要求及有无肾移植意愿决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少碧 梁华晟 +2 位作者 钟宇华 黄宇 苏会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9-861,共3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2例原发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滤泡性...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2例原发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滤泡性腺癌19例,腺瘤23例)标本中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表达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vs 8例(P>0.05)。PPARγ蛋白在无肿瘤转移、低预后指数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表达阳性率升高,7例vs 4例,6例vs 5例(均P<0.05),PPARγmRNA在无转移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表达阳性率增高,7例vs 5例(P<0.05)。PPARγ蛋白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771,P=0.000)。结论检测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免疫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华晟 钟宇华 黄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5-926,共2页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1,PTTG)与微血管生成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于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1,PTTG)与微血管生成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于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TG及CD34表达情况。结果PTTG及CD34在各甲状腺肿瘤及间质组织均存在表达,PTTG在腺癌组表达高于腺瘤(P<0.01),微血管密度(MVD)在腺癌组表达显著高于腺瘤组(P<0.01);PTTG及MVD有正相关性(r=0.43,P<0.01)。结论PTTG及MVD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检测PTTG及MVD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微血管密度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性甲状腺肿瘤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梁华晟 钟宇华 黄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ndine triad,FHIT)在分化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78例甲状腺肿瘤(腺癌38例,腺瘤40例)标本中FHIT蛋白及FHITmRNA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ndine triad,FHIT)在分化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78例甲状腺肿瘤(腺癌38例,腺瘤40例)标本中FHIT蛋白及FHITmRNA表达。结果腺癌组和腺瘤组FHIT蛋白及FHITmRNA表达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与FHIT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5,P=0.000)。肿瘤有无转移及预后指数不同的甲状腺癌患者,FHIT蛋白和FHITmRNA表达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FHIT蛋白及FHIT mRNA水平对于鉴别分化性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表达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和化学 原位杂交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并改良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宗魁 姚思扬 +4 位作者 梁斌 陈元元 李梦阳 唐耘天 刘天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并自体前臂移植5颗甲状旁腺组织颗粒(1 mm×1 mm×1 mm)(TPTX+AT)治疗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01~2017-12的尿毒症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并自体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并自体前臂移植5颗甲状旁腺组织颗粒(1 mm×1 mm×1 mm)(TPTX+AT)治疗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01~2017-12的尿毒症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并自体前臂移植5颗甲状旁腺组织颗粒,观察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血钙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进行了TPTX+AT手术治疗。全部患者无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第1天i PTH均降至正常水平,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i PTH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复发病例。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在术后1周内均缓解或消失,术后骨骼变形、身高缩短等症状均改善或未继续进展。结论 TPTX+AT安全有效可行,保留了甲状旁腺功能的同时控制了术后复发情况,可能是治疗SHPT的更优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 自体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绍诚 潘金飞 《右江医学》 2005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4年19例双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例行峡部全切+双侧叶次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同时作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4例分别行双侧或...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4年19例双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例行峡部全切+双侧叶次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同时作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4例分别行双侧或单侧功能性颈清扫术,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2例分别死于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结论双侧甲状腺癌如果外科治疗得当,能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若干问题 全甲状腺切除术 功能性颈清扫术 淋巴结清扫术 2004年 近全切除术 次全切除术 复发再手术 关键问题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未分化癌 远期效果 中央区 髓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C-myc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10
作者 龙尚朝 梁华晟 +2 位作者 钟宇华 林华德 黄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47-2849,共3页
目的:研究原癌蛋白C-myc、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癌42例,腺瘤43例)标本中C-myc、PTTG-1的... 目的:研究原癌蛋白C-myc、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癌42例,腺瘤43例)标本中C-myc、PTTG-1的表达。结果:C-myc及PTTG-1在甲状腺癌表达均高于腺瘤(P<0.01)。C-myc及PTTG-1蛋白表达与腺癌转移(P<0.05及P<0.05)、预后指数(P<0.05及P<0.01)具有相关性。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PTTG-1呈显著正相关(r=0.6028,P<0.01)。结论:检测C-myc及PTTG-1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表达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C-MYC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邹全庆 杨建荣 +1 位作者 梁中骁 罗坚强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9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皮下积液45例,发生率为13.7%,通过注射器抽液、放置胶片或胶管负压引流,分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9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皮下积液45例,发生率为13.7%,通过注射器抽液、放置胶片或胶管负压引流,分段加压包扎,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等方法,患者的皮下积液均消失。结论加强围术期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采用注射器抽液、放置胶片或胶管引流,分段加压包扎,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等方法,积液均能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皮下积液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潘音桦 邹全庆 周燕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30例和观察组(乳腔镜辅助治疗)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 目的观察及分析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30例和观察组(乳腔镜辅助治疗)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指标。结果术后12、48及72 h,观察组的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好于开放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腔镜辅助治疗 乳腺癌手术 炎性应激 免疫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23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梦阳 梁中骁 +2 位作者 罗建强 李辛平 杨建荣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3例行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3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3例出现短暂声嘶,4例术后出现低钙抽搐。行二次手术者35例,17例发现术后残癌,残癌率为...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3例行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3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3例出现短暂声嘶,4例术后出现低钙抽搐。行二次手术者35例,17例发现术后残癌,残癌率为48.6%。B超检查71例(30.5%)结节伴点状钙化及砂粒状、点状强回声。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应以患叶+峡部+对侧次全切除为主,颈部淋巴结阴性患者不必行预防性清扫。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治有重要提示意义。重视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有助于避免误诊后的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腺全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加压包扎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红叶 刘玲玲 周燕秋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应用中最有效的加压包扎方法。方法选取1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创面采用胸带加压包扎;B组创面采用宽绷带加压包扎;C组采用双层弹力网制成的网袋套入胸部加压包扎。通过...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应用中最有效的加压包扎方法。方法选取1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创面采用胸带加压包扎;B组创面采用宽绷带加压包扎;C组采用双层弹力网制成的网袋套入胸部加压包扎。通过不同加压方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的创面皮下积液、皮肤Ⅰ期愈合例数、术后平均愈合天数和拔管时间等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效果。结果C组的创面皮下积液发生率、平均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B组(P<0.05),切口I期愈合率高于A、B组(P<0.05)。结论使用双层弹力网的加压方法能均匀施压,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加压包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TEN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梦阳 陆云飞 曾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抑癌基因PTEN和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60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增生症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Survivin、PTEN、PCNA的检测,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抑癌基因PTEN和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60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增生症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Survivin、PTEN、PCNA的检测,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小叶增生(P<0.05);Survivin的表达与PCNA密切相关;survivin和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的表达在良、恶性乳腺肿瘤间有显著差别,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这表明survivin的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因素。PTEN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共同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PTEN PCNA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音桦 刘天奇 +1 位作者 许春梅 周燕秋 《微创医学》 2012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的125个乳腺良性肿瘤在B超引导下行EnCor真空辅助乳腺肿瘤旋切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5.5 d。术后出现皮下淤...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的125个乳腺良性肿瘤在B超引导下行EnCor真空辅助乳腺肿瘤旋切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5.5 d。术后出现皮下淤血斑4例,无感染、切口下血肿及皮肤破损发生。1个月后随访,皮下淤血斑均已消散。3个月后随访,未发现残留及复发病灶。结论 B超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具有微创、美容、高效、安全等特点,在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瘤中有较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与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宇 梁华晟 韦海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76-1878,共3页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状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状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测定AI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TERT表达情况。结果AI及hTERT在腺癌表达显著高于腺瘤组(P<0.01);AI及hTERT灰度值呈负相关性(r=-0.38,P<0.05)。结论AI及hTERT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检测AI及hTERT水平对鉴别甲状腺肿瘤性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细胞凋亡 端粒酶逆转录酶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振勇 唐耘天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4期397-401,共5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故又称胰岛细胞瘤,临床少见或罕见,其发病率约为4~5/100万。该病经积极手术治疗后效果较好,但是由于PNETs自身类型多样,症状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故又称胰岛细胞瘤,临床少见或罕见,其发病率约为4~5/100万。该病经积极手术治疗后效果较好,但是由于PNETs自身类型多样,症状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各异,在临床诊疗中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PNETs的重要前提。该文针对目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建荣 梁中骁 +5 位作者 罗建强 李辛平 刘天奇 黄栋 李梦阳 黄宇 《微创医学》 2006年第4X期293-295,共3页
以往腹腔镜手术多为单个脏器的手术,自1993年以来国内外陆续有腹腔镜下联合脏器手术成功的个例报道。腹腔镜联合手术(Combined laparoscopic surgery)就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实施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病变的手术。2000年1月... 以往腹腔镜手术多为单个脏器的手术,自1993年以来国内外陆续有腹腔镜下联合脏器手术成功的个例报道。腹腔镜联合手术(Combined laparoscopic surgery)就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实施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病变的手术。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实施腹腔镜联合脏器手术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手术 肝胆疾病 脏器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上腹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MMP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宇华 梁华晟 +3 位作者 林华德 黄宇 周少碧 梁秀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检测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MMP7)在甲状腺癌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甲状腺癌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cadherin、MMP7在57例甲状腺癌病变组织和其癌旁组织表达。结果E-cadherin在甲... 目的检测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MMP7)在甲状腺癌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甲状腺癌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cadherin、MMP7在57例甲状腺癌病变组织和其癌旁组织表达。结果E-cadheri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MMP7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升高(P<0.05)E-cadherin、MMP7与临床预后指数相关(r=0.370,P<0.05;r=0.419,P<0.01);E-cadherin与MMP7负相关(r=-0.46,P<0.01)。结论E-cadherin表达缺失及MMP7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E-cadherin、MMP7对于甲状腺癌预后判别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免疫组化 E-CADHERIN MMP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