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介导Bax和Bcl-2表达对人鼻咽癌6-10B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嘉羽 蒿艳蓉 +2 位作者 陈甲信 黄俐 敖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研究过表达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 receptor,CSF-1R)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6-10B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与Bax和Bcl-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 目的:研究过表达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 receptor,CSF-1R)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6-10B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与Bax和Bcl-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SF1R(16957-1)转染到人鼻咽癌6-10B细胞中,实验分转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中CSF-1R、Bcl-2、Bax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的6-10B细胞中其CSF-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01±0.23 vs 0.09±0.03,P<0.01);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转染组的6-10B细胞中CSF-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稍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6-10B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提高(P<0.01);凋亡率显著降低[(10.82±0.75)%vs(17.11±0.46)%,P<0.05]。结论:过表达CSF-1R可以通过调节Bax/Bcl-2之间的比例关系来促进鼻咽癌6-10B细胞的恶性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BAX BCL-2 鼻咽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蓝必全 张华君 +2 位作者 杨迪虹 陈英 席加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D1、D8联合顺铂75 mg·m^(-2)静...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D1、D8联合顺铂75 mg·m^(-2)静滴,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胸腺肽注射液20 mg,皮下注射,隔日一次随化疗连续应用2个周期。观察两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率(86. 79%)高于对照组(80. 32%)(P <0. 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37. 73%)略高于对照组(32. 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计数值明显升高,CD4^+/CD8^+明显降低(P <0. 05)。其临床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化疗后Ⅲ^+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等其他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腺肽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临床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非小细胞肺癌 GP方案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NSCLC靶向新药阿法替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丹 冯国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肺癌是当前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肺癌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经手术、化疗及放疗后,5年生存率仍〈15%。肺癌主要组织学亚型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后... 肺癌是当前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肺癌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经手术、化疗及放疗后,5年生存率仍〈15%。肺癌主要组织学亚型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后者约占肺癌患者的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应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工作在肿瘤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从对肿瘤患者疼痛的评估、管理、介入研究、循证医学、教育以及临终关怀,到护理人员作为疼痛自我管理的倡导者,并给患者和家庭提供教育和支持,再到研究与测量疼痛的新器械、新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解释疼痛经历,对疼痛护理效果定... 从对肿瘤患者疼痛的评估、管理、介入研究、循证医学、教育以及临终关怀,到护理人员作为疼痛自我管理的倡导者,并给患者和家庭提供教育和支持,再到研究与测量疼痛的新器械、新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解释疼痛经历,对疼痛护理效果定性评价等,护理人员无论是在肿瘤疼痛管理的实践、研究还是教育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阐述护理人员对肿瘤疼痛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疼痛 护理人员 疼痛管理 肿瘤患者 癌症患者 疼痛护理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电磁波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PICC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兰海燕 冯国生 +4 位作者 蒿艳蓉 袁贤彬 谢嫣嫣 易中秋 曹宇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TDP)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503例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9例和对照组254例。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TDP照射...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TDP)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503例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9例和对照组254例。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TDP照射,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7.23%,较对照组13.7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患者在PICC置管后给予TDP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电磁波 低分子量肝素钙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特定电磁波预防PICC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兰海燕 冯国生 +3 位作者 蒿艳蓉 袁贤彬 谢嫣嫣 潘秀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9期848-850,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特定电磁波(TDP)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60例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皮下注射,1次/d,连续使用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特定电磁波(TDP)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60例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皮下注射,1次/d,连续使用7 d)联合TDP(置管后24 h开始照射PICC置管穿刺点上方,锁骨部位各30 min,2次/d,连续照射6 d);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用法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2周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78%,对照组为20.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特定电磁波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伴变异性心绞痛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红云 冯国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2期1150-1151,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肺腺癌术后8月余入院,患者诉8个月前因体检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两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胸膜下异常密度影,性质待定(炎症?转移?),于2015-10-29在我院...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肺腺癌术后8月余入院,患者诉8个月前因体检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两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胸膜下异常密度影,性质待定(炎症?转移?),于2015-10-29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冠心病 变异性心绞痛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内皮细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8
作者 曹宇华 吕艳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肺癌在全球肿瘤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而NSCLC在肺癌中占比较高,且易发生复发和转移,患者预后差,急需可靠方便的疗效预测指标指导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CECs是血液循环中的内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细胞,而且是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内分泌... 肺癌在全球肿瘤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而NSCLC在肺癌中占比较高,且易发生复发和转移,患者预后差,急需可靠方便的疗效预测指标指导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CECs是血液循环中的内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细胞,而且是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内分泌细胞,对血管微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在多种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数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CECs数量增加可有效地反映血管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预测肿瘤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疗效,因此可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本文就CECs在晚期NSCLC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内皮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9/CCL2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泽南 蒿艳蓉 林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0-442,共3页
趋化因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结构相关性蛋白,具有定向细胞趋化作用,能促进炎症反应。C-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9(C-C chemokine receptor 9,CCR9)及其配体25(C-C chemokine ligand 25,CCL25)参与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 趋化因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结构相关性蛋白,具有定向细胞趋化作用,能促进炎症反应。C-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9(C-C chemokine receptor 9,CCR9)及其配体25(C-C chemokine ligand 25,CCL25)参与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肿瘤相关研究的新热点。CCR9/CCL25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展及转移。多数研究已证实,CCR9/CCL25对NSCLC的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因此,对CCR9/CCL25生物轴的研究不仅可进一步阐明其在NSCLC中的作用机制,还能为临床寻找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就CCR9/CCL25在NSCLC中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CCR9 CCL25 PI3K/AKT SURVIVIN BCL-2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铭强 蓝必全 冯国生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67-372,F0003,共7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侵袭性最高、预后最差的亚型。TNBC对抗雌孕激素及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治疗不敏感,化疗及免疫治疗是转移性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号通路被证实在TNBC的增殖、转移中起关...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侵袭性最高、预后最差的亚型。TNBC对抗雌孕激素及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治疗不敏感,化疗及免疫治疗是转移性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号通路被证实在TNBC的增殖、转移中起关键作用,部分靶向药物已显示出治疗获益,这为TNBC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近年来转移性TNBC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转移性 靶向治疗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倩文 钟铭强 +1 位作者 谢嫣嫣 冯国生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105-2109,共5页
近年来,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SCLC对以铂类联合依托泊苷为标准的一线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敏感,但多数患者初治后易发生耐药复发或进展。目前,对复发性SCLC尚无最佳二线治疗方案,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为... 近年来,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SCLC对以铂类联合依托泊苷为标准的一线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敏感,但多数患者初治后易发生耐药复发或进展。目前,对复发性SCLC尚无最佳二线治疗方案,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为复发性、难治性SCLC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近年来复发性SCLC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复发 转移 药物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增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祥丽 郭红云 冯国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3期290-293,共4页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在所有的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75%~80%,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错过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只能采取放化疗、靶向治疗的手段,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NS...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在所有的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75%~80%,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错过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只能采取放化疗、靶向治疗的手段,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NSCLC的放疗敏感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NSCLC放射增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增敏 增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海清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177-178,共2页
临终关怀是指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患者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的渡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并为其家属提高心理精神的支持。现代人... 临终关怀是指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患者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的渡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并为其家属提高心理精神的支持。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护理【1】。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临终关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一例
14
作者 赖祥丽 徐志勇 曹宇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2期1261-1263,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44岁,因发现左乳腺肿物2个月余,于2014-04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查体:左乳局部无红肿、胀痛,无乳头溢液,无乳头或乳晕糜烂,皮肤外观无改变;在该院行左乳腺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术。病理检查结果示(左乳腺)恶性肿瘤,鳞... 1病例介绍患者,女,44岁,因发现左乳腺肿物2个月余,于2014-04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查体:左乳局部无红肿、胀痛,无乳头溢液,无乳头或乳晕糜烂,皮肤外观无改变;在该院行左乳腺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术。病理检查结果示(左乳腺)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性大。患者遂于2014-05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其既往体健,否认乳腺相关病史,否认肿瘤家族史。查体:左乳腺外侧见一长约5cm术口瘢痕,愈合尚可,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乳房及腋窝未见异常,余系统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我院病理会诊意见:(1)(左)乳腺化生性癌(鳞状细胞癌,大部分肿物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小部分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鳞状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席加喜 向淑麟 +2 位作者 张华君 蓝必全 陈晓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观察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广西地区治疗COVID-19定点医院接受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患者治... 目的:观察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广西地区治疗COVID-19定点医院接受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WBC计数、N%、血沉、PCT等感染性指标,CRP、IL-6等炎症指标,以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资料,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阐明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6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低热、咳嗽、乏力。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P<0.05);WBC计数、N%、血沉等感染性指标降低,其中N%具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CRP、IL-6、PCT等炎症指标降低,其中IL-6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蛋白含量、ALT显著增高(P<0.05),其他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未报告腹泻、呕吐等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AST、ALT升高3例,单纯ALT升高5例;总体治愈率为63.04%,总体有效率为78.26%;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主要原因是核酸检测阳性,包括持续低热、症状未缓解、影像未改善等。结论: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新冠肺炎治疗的一种可行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阿比多尔 甘草酸二铵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爱华 施幼雄 冯国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研究证实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明确,并具有放疗增敏效果。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吉非替尼联合放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特别是对高龄患者或脑转移患者,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生... 研究证实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明确,并具有放疗增敏效果。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吉非替尼联合放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特别是对高龄患者或脑转移患者,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生命质量较高。因此,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将成为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吉非替尼
原文传递
EGFR—TKI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霞 冯国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12-314,共3页
随着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分子靶点类抗肿瘤药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多项研究证实了EGFR—TKI具有放射增敏性。放疗单独联合EGFR-TKI可使身体状况差的... 随着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分子靶点类抗肿瘤药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多项研究证实了EGFR—TKI具有放射增敏性。放疗单独联合EGFR-TKI可使身体状况差的患者生存获益,但仍不能忽视肺毒性。然而,EGFR-TKI与放化疗联合能否使局部晚期NSCLC患者获益仍存在较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培美曲塞对PC9肺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
18
作者 赖祥丽 冯国生 +4 位作者 高珊 蒿艳蓉 陈晓丹 蓝娇 吕艳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4-588,共5页
目的培美曲塞是治疗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常用药物,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尚未明确。本课题研究培美曲塞在体外对EGFR... 目的培美曲塞是治疗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常用药物,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尚未明确。本课题研究培美曲塞在体外对EGFR 19外显子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株PC9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PC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培美曲塞的20%抑制浓度(2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20)),将PC9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独照射组、培美曲塞单药组和培美曲塞+照射组4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美曲塞联合或不联合照射对PC9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培美曲塞对PC9细胞的放射效应,计算存活分数,拟合存活曲线;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C20蛋白在各组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培美曲塞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取48h的IC_(20)(0.084μmol/L)的培美曲塞作为实验浓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培美曲塞单药组和单独照射组均可增加凋亡率,分别为(7.17±1.14)%和(10.78±1.52)%,而培美曲塞+照射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凋亡率达(29.23±1.33)%,F=227.57,P<0.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对照组G_2/M期比例为(0.79±0.63)%,培美曲塞单药组为(0.79±0.47)%,单独照射组为(18.21±0.72)%,培美曲塞+照射组为(25.09±1.04)%,提示培美曲塞使细胞阻滞在S期,与放射线联合作用后,S期细胞比例减少,G_2/M期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85,P<0.001。克隆形成实验提示,培美曲塞具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为1.41。培美曲塞联合照射能增加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0的表达,F=282.12,P<0.001。结论培美曲塞可提高EGFR 19外显子突变的PC9肺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照射引起CDC20的增加致对放射敏感的G_2/M期阻滞,而照射耐受的S期比例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C9细胞 培美曲塞 放射增敏 CDC20
原文传递
1例乳腺伴多发转移癌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临床实践
19
作者 赵晓琳 国仁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84-185,共2页
总结一例乳腺伴多发转移癌末期患者应用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通过安宁疗护理念,对患者进行舒适照护,并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尊重患者决定,完成患者心愿。结果:使患者症状缓解,痛苦减轻,安详自然离世。结论:对终末期患者的舒... 总结一例乳腺伴多发转移癌末期患者应用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通过安宁疗护理念,对患者进行舒适照护,并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尊重患者决定,完成患者心愿。结果:使患者症状缓解,痛苦减轻,安详自然离世。结论:对终末期患者的舒适护理运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能使患者生死两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舒适护理 乳腺癌末期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