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特色研学旅行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宾振钧 蒋宏 +4 位作者 罗清 罗书瑾 黄云芳 陆祖双 池昭锦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研学旅行是一种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学习形式,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能立足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可提高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热带作物科普... 研学旅行是一种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学习形式,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能立足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可提高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热带作物科普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农业科技资源,近年来融入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并具有亚热带特色的科普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也受公众欢迎。本文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基地开展的科普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条件,提出研学旅行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探索一种科普教育新模式,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研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普教育 休闲农业 研学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科研资源的特色科普体系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伟强 梁立娟 +6 位作者 张美华 罗清 池昭锦 谢红辉 莫德原 黄倩盈 吴耿寰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2期92-96,共5页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或将成为科研单位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探索农业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协同开展科普工作的高效模式,提高创新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或将成为科研单位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探索农业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协同开展科普工作的高效模式,提高创新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分析其如何结合情势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并优化现有的科技人才、科研设施、科技成果等资源应用于科普工作中,突出优势,办出特色的科普工作经验。提出了科研机构在分析、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构建担负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以外,兼具以培养科研队伍及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为重要目的的科普体系,为科研单位高质量开展特色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科研 农业科研院所 特色资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宏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8期43-47,共5页
简要介绍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内涵定义,并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梳理分析其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政府推动、整合资源、人才培养、创新传播等方面提出了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 简要介绍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内涵定义,并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梳理分析其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政府推动、整合资源、人才培养、创新传播等方面提出了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普资源 科普化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薯研究所成立
4
作者 覃剑峰 《广西热带农业》 200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研究所 木薯 亚热带作物 揭牌仪式 陈章良 副主席 农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植物科普园自身优势,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科普园科普教育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陆祖双 黄小江 +1 位作者 余炳宁 蒋宏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5期78-80,共3页
植物园是开展植物引种驯化、植物分类、生物技术、园林应用等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这些技术资源和实验场所同样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介绍了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广西热作所)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提升科普能力,... 植物园是开展植物引种驯化、植物分类、生物技术、园林应用等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这些技术资源和实验场所同样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介绍了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广西热作所)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提升科普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发利用作物种质资源开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动的经验和做法。首先,以开发植物园区科普项目来引领学生开启植物科普大门,自主研发了"小中见大、大中识小、时间都去哪了"等项目;其次利用园区植物科普资源,结合参与式活动,培养探索和实践能力;再次,根据时令变化适时推出多种主题科普活动。提出了通过引伸、拓展等方式来挖掘植物科普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活动,探索出一些符合自身特色的经验和方法 (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科普园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科普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引领苗乡产业发展——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融水县贫困村科技服务团队
6
作者 叶雪英(图) +1 位作者 谢朝敏(图) 温立香(图)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5期I0003-I0003,F0003,共2页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广西"十三五"扶贫重点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2017年起就组建了科技服务队,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下乡服务选准重点产业,引导...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广西"十三五"扶贫重点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2017年起就组建了科技服务队,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下乡服务选准重点产业,引导产业向贫困村倾斜,先后进驻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融水县汪洞乡新合村、平时村、三防镇本洞村、白云乡白照村、融水镇新安村等企业和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亚热带作物 扶贫重点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生态农业 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力 新合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亚热带植物园特色科普旅游实践探索 被引量:6
7
作者 余炳宁 池昭锦 +5 位作者 宾振钧 陆祖双 黄小江 蒋宏 毛立彦 於艳萍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6期41-47,共7页
广西亚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成效,针对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发展思路,以期为今后园区深入开发科普旅游工作提... 广西亚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成效,针对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发展思路,以期为今后园区深入开发科普旅游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科普教育 科普旅游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基地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广西亚热带植物园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余炳宁 陆祖双 +3 位作者 黄小江 宾振钧 谢振兴 池昭锦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3期63-66,共4页
广西亚热带植物园作为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在完成自身科研任务的同时,承担着科教功能,向公众传达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理念,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并凭借园区多元化资源,不断提升科普基地能力。本文通过剖析青少年科普活动项目实例,深入思考新... 广西亚热带植物园作为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在完成自身科研任务的同时,承担着科教功能,向公众传达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理念,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并凭借园区多元化资源,不断提升科普基地能力。本文通过剖析青少年科普活动项目实例,深入思考新时代植物科普基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新方向,策划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科普模式,并对今后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路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地提升 植物 科普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农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在热带亚热带作物中的增产效果
9
作者 李荣昌 《广西热作科技》 1990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文阐述了稀土元素对农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在龙眼、荔枝、柑桔、甘蔗、茶叶、橡胶和春砂仁等热带、亚热带作物中应用稀土元素,均获得明显增产增收和改善其产品品质的良好效果。稀土农用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正在形成,它是一项... 本文阐述了稀土元素对农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在龙眼、荔枝、柑桔、甘蔗、茶叶、橡胶和春砂仁等热带、亚热带作物中应用稀土元素,均获得明显增产增收和改善其产品品质的良好效果。稀土农用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正在形成,它是一项应用简便,成本低,效益高的农业增产措施。大量的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在常规的管理条件下,增施稀土元素,其投资与收益比一般为1:7,经济作物可达1:10,甚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农作物 生理功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番石榴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宁琳 陈豪君 +1 位作者 潘祖健 何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149,共3页
介绍了番石榴的研究价值、主栽品种以及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番石榴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关键词 番石榴 种质资源 保护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和研究概况
11
作者 黄国弟 李日旺 +4 位作者 陈永森 罗世杏 李翔 苏美花 郭丽梅 《南方园艺》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文从种质圃建设、种质资源数量和保存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总体情况,将广西在芒果种质鉴定评价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和显现。从芒果种质资源在常规育种中的利用、分子育种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 本文从种质圃建设、种质资源数量和保存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总体情况,将广西在芒果种质鉴定评价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和显现。从芒果种质资源在常规育种中的利用、分子育种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质资源利用创新的成果和现状,同时,从全国芒果品种育成情况对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存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利用创新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12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吴静娜 蓝唯 邓有展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果显示,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018 0、0.031 0、0.002 2和0.020 7 mg/kg。辣椒中仅出现Cd超标情况,整体超标率为13.6%;其中指天椒和线椒Cd超标率分别为36.5%和9.4%,其余品种辣椒不超标;表明Cd是广西市售辣椒主要污染因子。辣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Cr>As,均小于0.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463,表明广西市售辣椒总体上处于安全级。但指天椒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达1.126,综合污染指数为0.797,处于警戒级;说明指天椒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其余辣椒品种尚处于安全级。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THQ)和4种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THQ)排序均为:Cd>Pb>Cr>As,均小于1,表明食用广西市售辣椒对居民没有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辣椒中Cd的THQ值最高,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儿童的THQ值和TTHQ值均略大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略高于成人。总体而言,食用广西市售辣椒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需加强对辣椒中Cd的风险监测,尤其是指天椒和线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重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亚热带垦区发展花卉生产的前景有利条件和措施诌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荣昌 《广西热作科技》 1996年第4期15-19,共5页
本文阐述了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花卉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市场走俏,出口创汇看好的大好前景下,提出了热带亚热带垦区发展花卉生产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花卉资源、优越的地理... 本文阐述了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花卉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市场走俏,出口创汇看好的大好前景下,提出了热带亚热带垦区发展花卉生产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花卉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等有利条件。同时也讨论了花卉特别是鲜切花的质量、周年供应、花卉科技薄弱,科研滞后、花卉产销及发展花卉生产的资金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 前景 有利条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热带水果产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建国 莫雅兰 +1 位作者 莫干辉 唐桓伟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2,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的战略优势、区位优势均较为突出。热带水果产业集群作为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呈现多业态发展趋势。其中,热带水果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融合最为密切,探寻二者融合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的战略优势、区位优势均较为突出。热带水果产业集群作为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呈现多业态发展趋势。其中,热带水果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融合最为密切,探寻二者融合发展路径,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分析了广西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针对当前水果产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条件、成熟度、存在问题,以及现阶段的机遇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提出广西热带水果产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及实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果产业 生态旅游业 融合发展 路径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份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15
作者 黄寿辉 彭靖茹 +6 位作者 温立香 张芬 陈家献 袁冬寅 欧淑琼 张栩浩 赵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0-13,17,共5页
基于流式细胞仪对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分2批次对60份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进行鉴定分析,以期得到种质资源准确的染色体倍性信息,为茶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共鉴定出茶树二倍体53份,三倍体6份,单倍... 基于流式细胞仪对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分2批次对60份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进行鉴定分析,以期得到种质资源准确的染色体倍性信息,为茶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共鉴定出茶树二倍体53份,三倍体6份,单倍体1份,未检测到四倍体。而检测到的单倍体茶树180(龙脊古树2号)在后续的茶树染色体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提供原始材料,为茶树的多倍体育种和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染色体倍性 流式细胞术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稻土镉有效性、水稻镉富集系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慧敏 方圆 +6 位作者 唐翠荣 顾明华 雷静 窦飞 谭力 陈宏 王丽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78-2684,共7页
【目的】开展广西水稻土镉有效性、水稻镉富集系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为降低石灰岩地区土壤镉迁移及稻米镉累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不同地方的65个水稻土及相应的Y两优品种系列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 【目的】开展广西水稻土镉有效性、水稻镉富集系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为降低石灰岩地区土壤镉迁移及稻米镉累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不同地方的65个水稻土及相应的Y两优品种系列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各部位镉含量、土壤有效镉/总镉、水稻各部位对镉的富集系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镉有效性和糙米镉富集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土壤镉超标率为67. 69%,糙米超标率为41. 54%。土壤镉有效性受到铁、锰形态的影响,有效镉/总镉与总铁、总锰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铁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 H、有机质、交换性钙、总铁和总锰显著影响水稻对镉的富集能力,其中,糙米镉富集系数与pH值、交换性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总铁、总锰呈显著负相关。总锰和有效锰是决定土壤镉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子,镉有效性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有效镉/总镉=0. 491-0. 167×总锰+0. 004×有效锰;交换性钙和总锰是决定糙米镉富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糙米镉富集系数线性回归方程为:糙米镉富集系数=0. 493-0. 006×交换性钙-0. 156×总锰。【结论】广西稻米超标率低于稻田土壤镉超标率。在所研究的土壤性质中,锰形态是影响土壤镉有效性的主要因子,总锰、交换性钙含量是影响稻米富集镉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富集系数 相关性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六堡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芬 温立香 +3 位作者 彭靖茹 黄寿辉 檀业维 黄欣欣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6,共4页
六堡茶属于传统六大茶类之一的黑茶,是广西的地方性名茶。本文综述了六堡茶的适制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微生物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六堡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六堡茶 茶树品种 加工工艺 微生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广西白木香叶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惠芳 王丽萍 +2 位作者 黄秋伟 檀小辉 曾黎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6-2370,共5页
探讨白木香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广西白木香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以及料液比对白木香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白木香叶黄酮的工艺条件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白木香... 探讨白木香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广西白木香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以及料液比对白木香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白木香叶黄酮的工艺条件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白木香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min、超声功率250 W、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3096%;超声提取工艺优于常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白木香叶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野生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温立香 任二芳 +4 位作者 黎新荣 张芬 谢朝敏 秦玉燕 艾静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4,共5页
以广西金秀地区野生茶为材料,分析其原料特性及在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转化。结果表明:鲜叶原料内含物质丰富,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逐渐减少,总糖、总蛋白呈减-增-减变化;咖啡碱总体变化不大,硒含量先增后减;4种儿茶... 以广西金秀地区野生茶为材料,分析其原料特性及在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转化。结果表明:鲜叶原料内含物质丰富,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逐渐减少,总糖、总蛋白呈减-增-减变化;咖啡碱总体变化不大,硒含量先增后减;4种儿茶素单体和儿茶素总量均减少,氨基酸类物质先增加后减少,丝氨酸、脯氨酸等5种氨基酸在干燥后含量有所增加。不同加工阶段在制品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总糖、总蛋白、硒含量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咖啡碱无显著性差异,儿茶素总量、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儿茶素)、GA(没食子酸)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氨基酸含量中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以期为揭示广西野生茶品质及其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野生茶 加工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及策略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国弟 赵英 +2 位作者 李日旺 周俊岸 陈永森 《中国热带农业》 2013年第4期47-49,共3页
本文对广西芒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及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等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广西芒果种质资源研究及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品种选育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