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人群ICAM-1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韦叶生 赵邦 +1 位作者 唐任光 蒙兰青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壮族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9例脑梗死及210例...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壮族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9例脑梗死及210例对照者ICAM-1基因第6外显子K469E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梗死和对照者血清ICAM-1水平。脑梗死组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AM-1基因K469E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E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K等位基因的1.454倍(OR=1.454,95%CI1.090~1.940),携带E等位基因的脑梗死患者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03.31±141.32)ng/ml和(489.80±122.43)ng/ml,(P<0.0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E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E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CAM-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哮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建国 马迎教 韦中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哮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并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7例壮族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前后两组均测评情绪状态、测量肺功能及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IL-8...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哮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并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7例壮族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前后两组均测评情绪状态、测量肺功能及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IL-8、IL-10)、干扰素(IFN-γ)。结果:壮族哮喘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的程度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焦虑有所降低,肺功能改变率明显优于非干预组(P<0.01)。且干预组抑郁、状态焦虑及IL-10和IFN-γ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广西壮族哮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高于健康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情绪状态、肺功能,同时对IL-10、IFN-γ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抑郁 焦虑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患沟通技能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韦中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S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医患沟通技能 患者 医学生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利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关系及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预测效能探究
4
作者 黄家建 黄渊智 农金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40-745,共6页
目的分析脑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关系及对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支架介入成... 目的分析脑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关系及对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支架介入成形术的12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前后BNP、hs-CRP、FIB水平及NIHSS评分。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Rankin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Rankin评分≥3分),对比两组术前基础资料与BNP、hs-CRP、FIB水平及NIHSS评分,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BNP、hs-CRP、FIB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BNP、hs-CRP、FIB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手术后ACI患者的血清BNP、hs-CRP、FIB水平及NIHSS评分均比手术前降低(P<0.05);术后随访1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示,120例患者预后良好的有82例(68.33%),预后不良的有38例(31.67%);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性别、年龄、病程、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BNP、hs-CRP、FIB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预后良好组高(~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hs-CRP、FIB水平、NIHSS评分均是ACI患者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BNP、hs-CRP、FIB水平及联合预测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的AUC为0.807(95%CI:0.730~0.884)、0.797(95%CI:0.701~0.892)、0.821(95%CI:0.746~0.896)、0.887(95%CI:0.827~0.948)。结论BNP、hs-CRP、FIB水平与ACI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且通过联合检测可提高支架介入成形术预后的预测效能,临床应监测上述指标以制定相关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支架介入成形术 脑利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NIHSS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黄建敏 简崇东 +3 位作者 唐雄林 蒙兰青 李雪斌 黄瑞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对2组血浆Hcy、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D)、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狭窄患者Hcy、丙二醛、MCP 1和IL 8含量随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SOD呈逐渐降低(P<0.01)。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与SOD、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丙二醛含量与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高Hcy血症介导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机制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性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陆克兴 李天资 +2 位作者 潘兴寿 黄照河 黄显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壮族 胰岛素 血糖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钠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栩 陈立新 +2 位作者 杨发奋 陆桂荣 何美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的效果以及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对血钠的影响。方法 将 3 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肾衰 )患者随机分为可调钠透析组 (A组 )和恒定正常钠透析组 (B组 ) ,分别进行可调钠透析与恒定正常钠透析 ,...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的效果以及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对血钠的影响。方法 将 3 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肾衰 )患者随机分为可调钠透析组 (A组 )和恒定正常钠透析组 (B组 ) ,分别进行可调钠透析与恒定正常钠透析 ,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发生率及血钠的变化。结果 A组进行血透 786次 ,发生失衡综合征 48例次 ( 6.11%) ,发生低血压 5 9例次 ( 7.5 1%) ;B组进行血透 665例次 ,失衡综合征及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 12 3例次( 18.5 0 %) ,119例次 ( 17.89%)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两组透析前后比较和各组间血钠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可调钠透析能有效预防失衡综合征及低血压的发生 ,可使透析后血钠维持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失衡综合征 低血压 血液透析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黄明宜 梁秀华 韦惠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226-227,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对于急性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其死亡率可达10%[1]。采用预见性护理和...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对于急性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其死亡率可达10%[1]。采用预见性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于再次出血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体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预见性护理 优质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地区652例急性胰腺炎病因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程吉云 黄赞松 +2 位作者 黄培宁 余贤恩 罗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调查近10年桂西地区的急性胰腺炎(AP)病例病因及预后,了解AP的病因构成及预后,为本地A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2例AP病例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情程度患者的病因... 目的调查近10年桂西地区的急性胰腺炎(AP)病例病因及预后,了解AP的病因构成及预后,为本地A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2例AP病例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情程度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总体病因构成:胆源性AP占46.0%,其余依次为酒精性占19.2%,特发性占17.9%,高脂血症性占8.9%。(2)男性AP的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其次为酒精性;女性AP的主要病因也是胆道疾病,但其次是特发性,男女病因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3)各民族AP的主要病因均是胆道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7.37±16.05)岁。(4)重症AP(SAP)占10.6%(69/652),酒精性是SAP最常见病因;轻症AP(MAP)占89.4%(583/652),胆源性疾病是MAP最常见病因。(5)AP总体治疗有效(好转或治愈)率为95.4%,无效(未愈或死亡)率为4.6%,其中SAP组无效(未愈或死亡)率为43.5%;AP总体病死率为1.7%,其中SAP的病死率为15.9%。结论胆道疾病是桂西地区AP的首要病因,酒精性是SAP的主要病因。桂西地区总体AP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无效率及病死率较低,但SAP治疗无效率及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 胰腺炎 病因 预后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异常放电、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灵 李雪斌 +3 位作者 黄建敏 蒙兰青 黄瑞雅 黄月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加用托吡酯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异常放电、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在原有抗癫痫药物基础上加用托吡酯治疗,坚持用药6个月,观察其... 目的:探讨加用托吡酯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异常放电、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在原有抗癫痫药物基础上加用托吡酯治疗,坚持用药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对患儿脑电活动、体重指数、糖代谢、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甲状腺功能进行测定。结果:63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19%(48/63),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患儿均可耐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痫样放电、α波、β波、θ波、δ波数量、体重指数、血胰岛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6个月后血清骨钙蛋白(OC)、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较治疗前降低(P<0.05),尿脱氧吡啶啉与尿肌酐比值(DPD/Cr)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加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较好,能明显减少异常放电,但该药物可能影响糖代谢及骨代谢,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同时给予钙剂、维生素D等干预,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托吡酯 脑电活动 骨代谢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常正义 卢冬 +3 位作者 罗维贵 韦忠盛 曲德英 黄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痰液及胸水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78例经上述3种细胞学检查为阳性并被组织病理学等确断为原发性肺癌的病例资料。结果178例原发性肺癌经纤支镜刷检细胞学确诊13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5.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痰液及胸水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78例经上述3种细胞学检查为阳性并被组织病理学等确断为原发性肺癌的病例资料。结果178例原发性肺癌经纤支镜刷检细胞学确诊13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5.84%,其中以鳞癌(94.38%)和未分化小细胞癌(83.33%)检出率为高;经痰液细胞学检查确诊99例,总阳性检出率为55.62%,以鳞癌(65.17%)和腺鳞癌(100%)检出率为高;经胸水细胞学检出癌细胞7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39.89%,其中以腺癌检出率(81.67%)为最高。纤支镜刷检、痰液和胸水细胞学对中央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75%、59.82%和15.18%,而对周围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45%、48.48%和81.82%,可见纤支镜刷检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P<0.01),而胸水细胞学对周围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1)。结论通过纤支镜刷检、痰液及胸水细胞学联合检查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 痰液 胸水 细胞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A相关胃炎与IL-8、IL-6及TNF-α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小炎 黄赞松 +3 位作者 王小谷 覃志坚 李壮 陶箭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Cag A相关胃炎与血清 IL- 8、IL- 6及 TNF- α的关系。方法 :将 1 2 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健康对照(AC)组 4 8例 ,慢性胃炎 (CAG)组 72例。全部病例取胃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及病理特殊染色 (Gram's)...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Cag A相关胃炎与血清 IL- 8、IL- 6及 TNF- α的关系。方法 :将 1 2 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健康对照(AC)组 4 8例 ,慢性胃炎 (CAG)组 72例。全部病例取胃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及病理特殊染色 (Gram's)检查、并行血清抗 HPIg G(EL ISA)检测 ,两项阳性者为 HP感染 ,均呈阴性者为无 HP感染 ,仅一项阳性者不计入内 ;确诊 HP感染后 ,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 Cag A抗体 ,根据 Cag AHP感染阳性标准分为 Cag A+ HP组及 Cag A- HP两组 ,并分别检测两组血清IL- 8、IL- 6、TNF- α含量。结果 :两组间 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 Cag A+ HP感染率及 Cag A+ HP/ HP比值 ,CAG组明显高于 AC组 (P<0 .0 1 ) ,Cag A+ HP组 IL- 8、TNF- α含量明显高于 AC组 ,而 IL- 6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Cag A+ HP、IL - 8、TNF-α在引起胃炎进一步炎症反应及病理损害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 胃炎 IL-8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忠祥 袁胜山 张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0,共1页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C反应蛋白 早期血清 临床观察 蛋白水平 急性 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交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聪 周喜汉 +3 位作者 胡高裕 覃小珊 李广志 黄赞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调查滇黔桂交界区域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单位健康的体检人员29 547人,其中公务员6 644人,医务人员1 484人,工人5 839人... 目的:调查滇黔桂交界区域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单位健康的体检人员29 547人,其中公务员6 644人,医务人员1 484人,工人5 839人,教师5542人,学生10 038人,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系统随机抽取3 363人,其中公务员756人,医务人员215人,工人689人,教师654人,学生1 049人;民族分布:壮族1 515人,汉族897人,苗族234人,瑶族282人,仡佬族147人,布依族134人,其他民族154人,年龄7~65岁不等,用ELISA试剂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及居住地的相关性。结果:本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总阳性率为47.2%,人群分布情况,不同民族间,壮族阳性率最高为52.7%,仡佬族阳性率最低为31.3%;女性的感染率为41.5%,男性为53.3%;不同年龄层间,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高为55.3%,18岁以下组人群感染率最低为19.6%;不同职业之间,公务员阳性率最高为57.9%;学生阳性率最低为35.9%;地区分布情况,百色市感染率最高为51.4%,黔西南州感染率最低为33.9%。不同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地域之间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滇黔桂交界区域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及居住地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IL-6及CRP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潘云 唐任光 黄照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2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9例,对照组50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2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9例,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测定CRP,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IL-6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CRP及IL-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CRP及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IL-6水平与CRP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及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与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蓝景生 陆克兴 +1 位作者 潘兴寿 黄显南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首次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现率、类型及其与高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1995 .6~ 2 0 0 1.3首次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 12 16例 ,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 ,测定血压、血脂、血糖、纤维... 目的 探讨首次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现率、类型及其与高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1995 .6~ 2 0 0 1.3首次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 12 16例 ,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 ,测定血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尿酸等指标 ,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5 14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4 2 .3% ,2 6 8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 2 2 .0 4 % ,370例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 30 4 % ,6 8例出现传导阻滞及其他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 5 .6 %。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血压级别的增高而增高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总胆固醇脂、甘油三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呈正相关 (r =0 4 3,0 2 4 ,0 36 ,0 5 1,0 37)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总胆固醇脂、甘油三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 (r =0 2 8,0 32 ,0 34,0 4 4 )。传导阻滞及其他心律失常与血尿酸呈正相关 (r =0 4 1)。结论 首次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高血压水平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控制高血压 ,消除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防治心律失常发生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血管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 EH 血脂 血糖 纤维蛋白原 血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Ataxin-3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丽霞 马韵 +2 位作者 王超 龙喜带 王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 目的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axin-3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1);胃癌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的表达有差异(P﹤0.001),而胃癌组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比较表达无差异(P>0.05);Ataxin-3表达与胃癌的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p53突变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Ataxin-3蛋白很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ATAXIN-3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离子凝固术在食管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喻文强 陆晓珍 +2 位作者 周喜汉 何守搞 苏建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4-1698,共5页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在食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12例短段食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对照研究,比较氩离子凝固术与单纯探条扩张术组及氩离子凝固术与二次支架置入术组吞咽困难缓解情况.结果:氩离子凝固术组在3 mo和6 m...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在食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12例短段食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对照研究,比较氩离子凝固术与单纯探条扩张术组及氩离子凝固术与二次支架置入术组吞咽困难缓解情况.结果:氩离子凝固术组在3 mo和6 mo的随访期有效率高于单纯探条扩张术组(68.57%vs42.86%,P<0.05)和(34.29%vs 10.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氩离子凝固术与二次支架置入术在1 mo和3 mo随访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mo二次支架置入术效果好于氩离子凝固术(50.00%vs 21.74%,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能有效解除短段的食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内镜 氩离子凝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和受体拮抗剂的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叶生 蓝艳 +2 位作者 蒙兰青 张梁 邓元央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 ,检测 187例脑卒中患者和 195例健康对照者IL 1β和IL 1Ra的基因...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 ,检测 187例脑卒中患者和 195例健康对照者IL 1β和IL 1Ra的基因多态性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脑卒中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 1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血清IL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L 1β(+395 3C T)位点和IL 1Ra(VNTR)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 ,携带IL 1RaⅡ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血清IL 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 (P <0 .0 1)。结论 IL 1β(+395 3C T)和IL 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携带IL 1Ra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腹膜透析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洁 林栩 杨发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94-695,共2页
目的 观察间歇性腹膜透析 (IPD)对急性肾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Tenckhoff透析管 ,外科切开植入法 ,塑料袋装腹膜透析液 ,应用IPD对 30例小儿ARF进行腹膜透析 (PD)。结果  30例ARF平均PD时间为 12± 2 .5d ,存活 30例 ,P... 目的 观察间歇性腹膜透析 (IPD)对急性肾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Tenckhoff透析管 ,外科切开植入法 ,塑料袋装腹膜透析液 ,应用IPD对 30例小儿ARF进行腹膜透析 (PD)。结果  30例ARF平均PD时间为 12± 2 .5d ,存活 30例 ,PD治疗 1~ 2d血钾恢复正常 ,2~ 4d血HCO-3 恢复正常 ,10~ 14d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并发症为腹透液外渗、腹膜炎、透析管引流不畅、下腹部疼痛、高血糖。结论 IPD在救治ARF中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 ,能有效控制患儿的各项代谢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肾衰竭 急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