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病理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姗姗 张锡流 朱智德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1期1655-1657,共3页
超微病理诊断指从细胞器水平观察分析病变组织细胞的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如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的结构和厚度、上皮细胞及其足突变化等)以及对肾小球超微结构与... 超微病理诊断指从细胞器水平观察分析病变组织细胞的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如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的结构和厚度、上皮细胞及其足突变化等)以及对肾小球超微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发现超微病理诊断对肾脏疾病起到决定性诊断作用、重要参考作用及部分修正作用,是光镜、免疫荧光检查的互补或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病理 肾脏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慢性胃炎与HP阳性检出率初步分析
2
作者 傅小红 张锡流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该地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 65 0例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观察。【结果】幽门螺杆菌 ( HP)的检出率为 4 0 % ,其中按炎症程度的轻、中、重不同 ,HP感染率为 1 1 .5 %、30 .2 %、4 5 %... 【目的】探讨该地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 65 0例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观察。【结果】幽门螺杆菌 ( HP)的检出率为 4 0 % ,其中按炎症程度的轻、中、重不同 ,HP感染率为 1 1 .5 %、30 .2 %、4 5 %。结果比国内相关报导的百分率偏低。【结论】提示 HP阳性率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且与该地区饮食习惯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王勤 吴理茂 +2 位作者 赵一 张锡流 王乃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7-478,共2页
AIM To study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artesunate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rtesunate on the growth of solid tumor and the expression of PCNA, Bcl 2 and Bax genes in mice bearing H 22 solid h... AIM To study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artesunate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rtesunate on the growth of solid tumor and the expression of PCNA, Bcl 2 and Bax genes in mice bearing H 22 solid hepatic carcinoma. RESULT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artesunate (ig, 300 mg·kg -1 ·d -1 ×7 d), growth of solid tumor was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tumor inhibitory rates were 49 1%, 48 7% and 46 6% in 3 experiments. The apoptosis of liver cancer cells were increas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Bcl 2 protein positive cells were decreased, but the number of Bax protein positive cells were increased. The PCNA positive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rtesunate showed obvious anticancer activity on H 22 hepatic carcinoma bearing mice and undergo apoptosis of liver cancer cells. The mechanism of anticancer effect of artesunate may be related to down 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PCNA and Bcl 2 genes and up 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Bax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PCNA BAX基因 抗肿瘤机制 BCL-2基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鑫 梁健 +3 位作者 黄彬 李益忠 覃黎葵 张锡流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GF-β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TGF-β1...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GF-β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βRI和TβRIImRNA表达;分别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肝组织观察病理组织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TGF-β1含量为(1.65±0.32)μg/L,显著低于模型组(3.93±0.32)μg/L,P<0.01;治疗组肝组织TGF-β1,Smad3蛋白表达分别为(4.5±0.6)%、(2.5±0.8)%,显著低于模型组(7.5±1.2)%、(3.9±0.8)%,P<0.05,Smad7为(6.2±1.3)%,显著高于模型组(1.3±0.2)%,P<0.01;治疗组肝组织TGF-β1,TβRI和TβRIImRNA表达分别为0.83±0.21、0.45±0.16、0.63±0.15,显著低于模型组1.62±0.45、0.93±0.24、1.25±0.45,P<0.01;治疗组肝纤维化分期积分为2.07±0.31,显著低于模型组3.18±0.42,P<0.01。[结论]天然牛磺酸能抑制TGF-β1及其受体和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具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邓鑫 梁健 +2 位作者 李益忠 黄彬 张锡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8-65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c)、Ca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c)、Ca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观察肝组织纤维化改变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膜电位、cyt-c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Ca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天然牛磺酸具有保护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线粒体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韦新 梁健 +2 位作者 张锡流 毛德文 韦明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2099-2101,共3页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采用高剂量及低剂量牛磺酸干预 ,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结...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采用高剂量及低剂量牛磺酸干预 ,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结果 :牛磺酸治疗组明显抑制HA、PCⅢ、TGF β1 、TNFα的水平。结论 :牛磺酸具有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 β1 、TNFα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肝纤维化 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 表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国忠 黄贵华 +6 位作者 李桂贤 卢杰夫 文亦磊 肖健 刘熙荣 李敏 黎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伴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益气活血养阴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伴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益气活血养阴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4.6%,对照组为73.5%(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征象中的黏膜白相改善率为44.4%、血管透见改善率为46.7%、胆汁反流改善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理萎缩积分为(2.0±1.3),非典型增生积分为(1.2±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益气活血养阴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黏附蛋白及其相关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锡流 何仕远 +2 位作者 张力 杨光业 叶星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及连环蛋白α(α—cat)、连环蛋白β(β-cat)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前列腺癌标本、25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的E—cad、α—cat、β-ca...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及连环蛋白α(α—cat)、连环蛋白β(β-cat)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前列腺癌标本、25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的E—cad、α—cat、β-cat表达情况。结果标本阳性表达率:前列腺癌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病理Ⅲ-Ⅳ级前列腺癌明显低于Ⅰ-Ⅱ级前列腺癌;临床Ⅲ~Ⅳ期前列腺癌明显低于Ⅰ~Ⅱ期前列腺癌。结论前列腺癌组织E—cad、α—cat、β-cat的表达减弱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并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附蛋白 连环蛋白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家言 黄增超 何仕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骨膜下型骨样骨瘤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检查者3例,行MR检查者1例,3种检查方法都进行者1例。... 目的探讨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骨膜下型骨样骨瘤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检查者3例,行MR检查者1例,3种检查方法都进行者1例。结果5例病瘤巢表现为弧形骨陷窝,口径为6~16mm,深为5~10mm,其周围骨质硬化不明显;1例瘤巢表现为骨骼表面小丘状软组织影。影像学检查均清楚显示瘤巢。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瘤巢的重要方法,多切面X线投照对于发现瘤巢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韦新 梁健 +3 位作者 毛德文 张锡流 陈国忠 盛庆寿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945-946,共2页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CCl4诱导形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法测定大鼠肝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肝细胞Bcl 2、Bax基因表...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CCl4诱导形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法测定大鼠肝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肝细胞Bcl 2、Bax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牛磺酸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 ,Bcl 2表达增强 ,Bax表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牛磺酸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作用 ,机理可能与通过增强Bcl 2表达及抑制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健 邓鑫 +2 位作者 王勤 张锡流 吴发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牛磺酸 肝星状细胞 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与HBx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爱萍 黄古叶 +1 位作者 陈晶 何燕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与HBx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取42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采用SABC法检测组织中的HBx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的HBV cccDNA水平.结果:HBx蛋白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与HBx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取42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采用SABC法检测组织中的HBx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的HBV cccDNA水平.结果:HBx蛋白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例数分别为31例(73.8%)和35例(83.3%),无显著性差异;癌旁组织中cccDNA水平较癌组织中的高,但是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Bx蛋白(+)者的cccDNA水平均明显高于HBx蛋白(-)者(P<0.05).HBx蛋白表达与cccDNA水平呈正相关(r=0.778,P<0.01).结论:HBx蛋白的表达与cccDNA水平明显相关,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闭合环状DNA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细胞性肝癌 适时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化指标优势组合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爱萍 林英辉 +3 位作者 黄小琪 潘元平 黄古叶 以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9-1940,共2页
目的采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无创诊断模型,并评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慢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50例)和验证组(30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同时,记录年龄、性别,检测11项肝纤维化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运用Logistic回... 目的采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无创诊断模型,并评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慢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50例)和验证组(30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同时,记录年龄、性别,检测11项肝纤维化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诊断效果。结果在建模组,建立由年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谷氨酰转酶肽(GGT)5项指标组成的判别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建模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和0.845,差异无显著性(z=0.37,P>0.05)。诊断界值(cut-off)值≤3.4时,其阴性预测值(NPV)为88.3%,特异度为84.7%,cut-off值≥7.6时,其阳性预测值(PPV)为87.5%,其灵敏度为79.6%。结论无创性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生化指标 肝纤维化 数学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2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锡流 农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提高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率。方法 分析2例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的 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肺部阴影”为主要临床表现;淋 巴结病变... 目的 提高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率。方法 分析2例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的 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肺部阴影”为主要临床表现;淋 巴结病变主要为“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结内组织细胞增生并见大量类圆形病原体,少数为腊肠状病原体,偶见横膈,胞质 嗜酸性,核弱碱性。结论 HIV主要破坏CD4阳性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青霉病 又成为艾滋病的表征之一。因此,有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数减少、双肺部阴影的患者要考虑艾滋病合并马尔尼 菲青霉病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艾滋病 淋巴结肿大 肺部阴影 发热 感染 诊断 合并 结论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11蛋白在早期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覃宇周 欧海玲 刘剑仑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MMP-11蛋白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及HER-2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MMP-11、ER、PR及HER-2的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MMP-11蛋白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及HER-2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MMP-11、ER、PR及HER-2的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1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42%。MMP-11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年龄、PR及HER-2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绝经状态、ER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示MMP-11、ER、HER-2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无一基因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MMP-11蛋白表达与绝经状态、ER蛋白表达有关,与患者的年龄、PR及病理类型等无关。MMP-11在早期乳腺癌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1 早期乳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尚领 刘承武 +6 位作者 黄龄瑾 张锡流 陈晶 罗晓秋 李辉 甘瑞静 陈文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于常态氧(氧浓度为21%)及高氧(氧浓度为40%)环境下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给予不同浓度(0,7.5,15,30,60μg/ml)的EGb,以400μmol/L的α-苯基-N-4-丁...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于常态氧(氧浓度为21%)及高氧(氧浓度为40%)环境下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并给予不同浓度(0,7.5,15,30,60μg/ml)的EGb,以400μmol/L的α-苯基-N-4-丁基硝酮(PBN)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MRC-5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常规培养条件下,MRC-5在不同浓度EGb下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不同时期测定的ROS含量与阴性或阳性对照比较,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而在高氧环境中,使用EGb的MRC-5细胞生长绝对数明显比空白对照多,且呈现EGb浓度越高,细胞绝对数越多、不同时期ROS含量越低、衰老细胞越少的趋势。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氧化应激下的MRC-5有保护及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液提取物 抗氧化 抗衰老 MRC-5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α与肿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华 崔锦珠 欧海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7-1108,共2页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1977年首先由日本学者Nishizuka等存鼠脑的胞质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在真核细胞中分布非常广泛.它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是...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1977年首先由日本学者Nishizuka等存鼠脑的胞质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在真核细胞中分布非常广泛.它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是细胞生长调控信息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 肿瘤 蛋白激酶家族 真核细胞 生物学特性 信息通路 生长调控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p120ct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海玲 覃宇周 张锡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是一类介导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作用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它与细胞内链蛋白(catenin)的家族成员α-catenin、β-catenin、γ-catenin以及p120ctn结合构成粘蛋白-链蛋白复合体(cadherin catenin complex... 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是一类介导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作用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它与细胞内链蛋白(catenin)的家族成员α-catenin、β-catenin、γ-catenin以及p120ctn结合构成粘蛋白-链蛋白复合体(cadherin catenin complex,CCC),维持着上皮细胞间粘附力和正常上皮组织结构完整性和极性,在肿瘤演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cadherin/p120ctn在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提示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P120CTN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华 欧海玲 崔锦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基因的功能最终是由蛋白质决定的。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本文着重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寻找肝癌早期标记物和肝癌特异性抗原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为临床提供指导。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末端标记检测肿瘤细胞凋亡与PCNA表达的国内研究概况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锡流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286-289,共4页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位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