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牡丹 刘勇 刘珍珍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7,72,共5页
介绍了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的资源分布特征,总结了其分离提取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并指出选冶联合工艺是实现这类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 稀土 综合利用 选冶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提取稀土和铌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勇 刘牡丹 刘珍珍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从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中提取稀土和铌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酸化-分段浸出工艺可实现富集渣中稀土和铌的高效浸出。在酸矿质量比1.8、酸化温度350℃、酸化时间120min、一段浸出液固比1∶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90mi... 研究了从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中提取稀土和铌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酸化-分段浸出工艺可实现富集渣中稀土和铌的高效浸出。在酸矿质量比1.8、酸化温度350℃、酸化时间120min、一段浸出液固比1∶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90min、二段浸出液固比8∶1、浸出温度25℃、浸出时间90min的条件下,浸出渣中REO含量为0.96%,Nb2O5含量为0.75%,稀土浸出率为85.03%,铌浸出率为80.88%。其中铌一段浸出率为80.26%,稀土二段浸出率为83.85%,可通过分别处理一段浸出液和二段浸出液实现铌和稀土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 硫酸酸化-分段浸出 稀土提取 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锡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国生 黄海威 +1 位作者 徐晓萍 吴城材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针对广东某锡矿原矿主要有价矿物为锡石,及含少量硫化矿的矿石性质,采用"先浮选脱硫,再重选锡"的原则流程回收锡.在原矿锡品位1.28%的条件下,通过全工艺流程试验获得锡精矿品位65.74%、回收率71.99%的指标.
关键词 重选 浮选 锡的选矿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镜铁矿制备云母氧化铁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韩兆元 王国生 +2 位作者 高玉德 徐晓萍 万丽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5年第3期194-196,205,共4页
针对云南某铁矿Fe品位为61.85%,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的矿石性质,先采用磨矿-弱磁选工艺选出镜铁矿精矿,再将镜铁矿精矿进行细磨-分级,可制备出Fe质量分数66.78%、粒度0.01—0.063mm的灰色云母氧化铁和Fe... 针对云南某铁矿Fe品位为61.85%,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的矿石性质,先采用磨矿-弱磁选工艺选出镜铁矿精矿,再将镜铁矿精矿进行细磨-分级,可制备出Fe质量分数66.78%、粒度0.01—0.063mm的灰色云母氧化铁和Fe质量分数61.54%、粒度-0.01mm的红褐色云母氧化铁.并达到了化工行业标准HG/T3006—2012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矿 云母氧化铁 弱磁选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对氟碳铈矿的捕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成行 邱显扬 +2 位作者 胡真 汪泰 李汉文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35,共9页
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可浮性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制。当水杨羟肟酸浓度为5×10-4mol·L-1时,氟碳铈矿在pH=7-10较宽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可浮性,与矿物表... 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可浮性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制。当水杨羟肟酸浓度为5×10-4mol·L-1时,氟碳铈矿在pH=7-10较宽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可浮性,与矿物表面的稀土阳离子的水解产物种类及其浓度有关。pH=8-9范围内,稀土阳离子水解优势组分RE(OH)2+和RE(OH)+2吸附在氟碳铈矿表面是主要的正活性质点,有利于药剂的化学吸附。在pH=8.3时,水杨羟肟酸对氟碳铈矿捕收是化学吸附作用生成五元环螯合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水杨羟肟酸 溶液化学 红外光谱 动电位 稀土
原文传递
羟肟酸浮选白钨矿的机理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玉德 邱显扬 韩兆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9-1344,共6页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定、Zeta电位测试、羟肟酸与Ca2+作用模型的建立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羟肟酸对白钨矿的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8-10时,白钨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且在pH=9时达到最大回收率,其中环已甲基羟肟酸(CHA...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定、Zeta电位测试、羟肟酸与Ca2+作用模型的建立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羟肟酸对白钨矿的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8-10时,白钨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且在pH=9时达到最大回收率,其中环已甲基羟肟酸(CHA)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优于BHA的;在整个实验pH范围内(8-10),CHA在白钨矿表面的吸附量均大于苯甲羟肟酸(BHA)的,CHA的加入使白钨矿表面动电位向负移动的程度要大于BHA的,且CHA与Ca2+的结合能更负,这均说明CHA更容易在白钨矿表面发生吸附,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更强;BHA在白钨矿表面发生牢固的化学吸附,与钙离子作用生成了BHA钙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羟肟酸 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粗精矿的低温硫酸化分解工艺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勇 刘珍珍 刘牡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47-3154,共8页
对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得到的两种稀土粗精矿进行低温酸化工艺研究,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酸矿比(浓硫酸与稀土精矿的质量比)、酸化时间、酸化温度以及液固比对稀土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矿比、酸化时间和酸化温度对稀土粗精矿... 对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得到的两种稀土粗精矿进行低温酸化工艺研究,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酸矿比(浓硫酸与稀土精矿的质量比)、酸化时间、酸化温度以及液固比对稀土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矿比、酸化时间和酸化温度对稀土粗精矿稀土浸出率的影响显著,最佳条件如下:酸矿质量比1.8:1(精矿Ⅰ)和0.9:1(精矿Ⅱ),酸化时间2.0 h(精矿Ⅰ)和3.0 h(精矿Ⅱ),酸化温度150℃。在优化的酸化和浸出条件下,稀土的浸出率分别为90.42%(精矿Ⅰ)和91.35%(精矿Ⅱ)。为研究影响稀土溶出的因素,采用MLA工艺矿物学自动检测系统对优化条件下两种粗精矿酸化浸出后的残渣进行矿物组分的定性分析,证明稀土与硫酸钙形成了复杂难溶硫酸复盐,这是影响稀土浸出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粗精矿 浸出 酸化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钠化还原动力学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牡丹 姜涛 李光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0-226,共7页
采用纯物质试验、等温还原法和微观结构分析法研究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钠化还原动力学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铝?硅氧化物体系添加钠盐还原焙烧时,铁氧化物的还原转变规律为Fe3+→FeO→Fe,其中在还原初期30 min以内,添加... 采用纯物质试验、等温还原法和微观结构分析法研究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钠化还原动力学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铝?硅氧化物体系添加钠盐还原焙烧时,铁氧化物的还原转变规律为Fe3+→FeO→Fe,其中在还原初期30 min以内,添加硫酸钠时,铁氧化物的还原较添加碳酸钠的要快。硫酸钠和碳酸钠均能显著提高高铝铁矿的金属化率和还原度,加快还原反应速率,在还原初期30 min以内,不添加钠盐时还原反应速率常数为2.31,添加碳酸钠时升高到3.34,添加硫酸钠时达到3.92。高铝铁矿石还原初期(15 min以内),以硫酸钠为添加剂,球团内部金属铁晶粒明显,铁晶粒粒径范围为1~10μm;以碳酸钠为添加剂,球团内部金属铁晶粒几乎不可见,边缘可见铁晶粒与脉石成分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铁矿石 硫酸钠 碳酸钠 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中铝铁分离作用的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牡丹 姜涛 +2 位作者 李光辉 刘勇 刘珍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9-2136,共8页
研究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石还原焙烧铝铁分离作用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硫酸钠或碳酸钠均可显著改善高铝铁矿石的还原效果,添加硫酸钠可获得较好的铝铁分离效果,添加碳酸钠可获得较高的铁回收率。碳酸钠作用下,铁晶粒较小且与脉石... 研究硫酸钠和碳酸钠对高铝铁矿石还原焙烧铝铁分离作用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硫酸钠或碳酸钠均可显著改善高铝铁矿石的还原效果,添加硫酸钠可获得较好的铝铁分离效果,添加碳酸钠可获得较高的铁回收率。碳酸钠作用下,铁晶粒较小且与脉石矿物结合;而硫酸钠作用下金属铁颗粒长大,与脉石矿物界限分明,解离性能好,后者有利于铝铁分离。硫酸钠存在的还原体系形成新生相S、Na2S和FeS,在体系内以液相存在,为Fe2+离子的扩散提供液相环境,降低了Fe2+离子迁移的势垒,有利于Fe2+离子的扩散,从而为铁晶粒和铝硅酸钠的聚集提供有利途径;而碳酸钠存在的还原体系没有液相生成,Fe2+离子的迁移只能通过固相扩散进行,迁移阻力大,因此,铁晶粒与脉石矿物的界限不及添加硫酸钠时的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铁矿石 硫酸钠 碳酸钠 铝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梯度强磁选回收菱铁矿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凤华 杨招君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6期64-65,共2页
某菱铁矿石含铁33.64%,采用1粗1精高梯度强磁选工艺回收,可获得铁品位为40.02%、铁回收率为94.79%的铁精矿。菱铁矿选别效果较好,可为同类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菱铁矿 高梯度强磁选 背景磁感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磷灰石精矿综合回收稀土和磷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珍珍 刘勇 刘牡丹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1,共6页
以含稀土磷灰石精矿为原料,研究了稀土和磷综合回收利用的新工艺,开发了"化学选矿-酸化-水浸-沉淀稀土"和"脱钙-氨中和-蒸发造粒"两条技术路线分别对稀土和磷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并副产石膏。结果显示,得到的稀土粗... 以含稀土磷灰石精矿为原料,研究了稀土和磷综合回收利用的新工艺,开发了"化学选矿-酸化-水浸-沉淀稀土"和"脱钙-氨中和-蒸发造粒"两条技术路线分别对稀土和磷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并副产石膏。结果显示,得到的稀土粗产品中REO含量40.35%,REO回收率86.25%;制备的磷肥中P_2O_5含量15.74%,总氮含量25.4%,磷回收率94.74%。新工艺技术指标优良,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处理含稀土磷灰石精矿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稀土 综合回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