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动辐射制冷安全头盔的降温性能研究
1
作者 丁晨星 朱龙潜 +2 位作者 刘海康 潘巧 贺伟 《材料科学》 2024年第11期1529-153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佩戴安全头盔的户外作业人员的热舒适度大幅下降,还将伴随着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现有的安全头盔有加强自然对流、强制对流、加装制冷设备等三种途径实现降温,然而会牺牲安全头盔的安全性能、增加头盔负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佩戴安全头盔的户外作业人员的热舒适度大幅下降,还将伴随着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现有的安全头盔有加强自然对流、强制对流、加装制冷设备等三种途径实现降温,然而会牺牲安全头盔的安全性能、增加头盔负重,各有缺陷。文章提出一种涂敷了被动辐射制冷涂层的安全头盔,可低成本地实现安全头盔的降温性能,提高佩戴人员的热舒适度。经实验测试,涂层附着能力强;涂敷了被动辐射制冷涂层的安全头盔的安全性能未受到损伤,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在户外时,涂敷了被动辐射制冷涂层的安全头盔比未处理的安全头盔外表面温度平均降低了10℃以上,内部温度平均降低了3℃以上。被动辐射制冷涂层对安全头盔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rising temperatures, the thermal comfort of outdoor workers wearing safety helmets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ccompanied by health problems such as heatstroke and dehydration. The existing safety helmets have three ways to achieve cooling: strengthening natural convection, forced convection, and instal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However, in this cas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helmet will be reduced, and the weight of the helmet will be increased. These three ways hav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safety helmet coated with passive radiation cooling coating, which can achieve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the safety helmet at a low cost and improve the thermal comfort of the wearer. Through experimental testing, the coating has strong adhesion ability.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helmet coated with passive radiation cooling coating has not been damaged and meets relevant safety standards. In outdoor testing, the safety helmets coated with passive radiation cooling have an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more than 10˚C and an average internal 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more than 3˚C compared to untreated safety helmets. Passive radiation cooling coating has a significant cooling effect on safety helm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头盔 被动辐射制冷涂层 附着性能 安全性能 降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型润滑油对减速器效率的影响的实验测试研究
2
作者 朱龙潜 贺伟 +2 位作者 张鹏 熊红旗 罗文君 《材料科学》 2024年第6期911-918,共8页
节能型润滑油对核心设备的性能有着正面的影响,而黏度是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会极大地影响润滑油性能,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如何明确节能型润滑油对核心设备效率的实际影响,以及如何精准确认最适合核心设备的润滑油黏度,从而使核... 节能型润滑油对核心设备的性能有着正面的影响,而黏度是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会极大地影响润滑油性能,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如何明确节能型润滑油对核心设备效率的实际影响,以及如何精准确认最适合核心设备的润滑油黏度,从而使核心设备性能最大化,实现节能减排,是一直以来的行业难题之一。本文以斜齿轮减速器为载体,以实验测试的方式,验证节能型润滑油的黏度对核心设备效率的影响幅度以及确定最佳黏度。经实验验证,节能型润滑油的黏度对本文使用的减速器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并确定使用的润滑油黏度为240 mm2/s时,减速器能源转化效率提升了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减速器效率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的表面包覆改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邓胜男 施志聪 +2 位作者 郑隽 刘贵昌 陈国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3-466,共4页
采用共沉淀结合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富锂的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并分别以CeO2和AlF3对这种材料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采用共沉淀结合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富锂的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并分别以CeO2和AlF3对这种材料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所合成的球形Li1.2Mn0.54Ni0.13Co0.13O2材料为层状晶体结构。AlF3可以均匀包覆在Li1.2Mn0.54Ni0.13Co0.13O2材料表面,包覆层厚度约为2 nm。AlF3包覆后富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效果优于CeO2。AlF3包覆量为1%时,该富锂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容量保持率及倍率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EIS分析表明,AlF3包覆可避免富锂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了传荷阻抗,从而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1.2Mn0.54Ni0.13Co0.13O2 ALF3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下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忠东 周国伟 王海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7,75,共12页
以广州为例,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行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大城市现有的住房存量结构受到住房制度改革,尤其是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深刻影响。由福利分房的再分配体制向住宅商品化的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所采... 以广州为例,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行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大城市现有的住房存量结构受到住房制度改革,尤其是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深刻影响。由福利分房的再分配体制向住宅商品化的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赎买措施是造成城市居民高自有率的主要原因。随着转型的逐步完成,未来城市住房的增量结构将更多地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市场化要素如人力资本,收入,私有经济,价格对住房选择影响显著。收入和教育的提高对住宅的拥有及价格/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作用。随着市中心房价的大幅升高,城市新增人口的居住选择有逐步郊区化和次中心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选择 住房改革 住房结构 住房自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DME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分析及可燃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学武 覃旭松 +2 位作者 杜永强 关西文 陈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针对跨临界CO2热泵循环压力高的问题,提出了以CO2/DME混合制冷剂替代纯CO2制冷剂的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通过理论计算了不同配比下系统循环性能,并与纯CO2工质性能进行对比;为解决DME可燃性问题,实验测试并研究了混合工质爆炸极限。研... 针对跨临界CO2热泵循环压力高的问题,提出了以CO2/DME混合制冷剂替代纯CO2制冷剂的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通过理论计算了不同配比下系统循环性能,并与纯CO2工质性能进行对比;为解决DME可燃性问题,实验测试并研究了混合工质爆炸极限。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混合工质配比下,系统存在最优压力使COPh最大;随DME质量比的增加,系统最优压力下降,而COPh先小幅下降而后持续增加;CO2/DME质量配比在90/10时系统性能存在局部最优值,此时系统的最优压力比纯CO2下降了23%,而最优COPh则增加了5.1%。混合工质中CO2对DME具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当CO2/DME体积比为7.2时达到临界抑爆点,高于此临界抑爆点混合工质不会发生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二甲醚 热泵循环 制热系数 爆炸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解制备TiO_2微粒过程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学武 代玉强 +1 位作者 陈申 施志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237-240,共4页
二氧化钛(TiO2)微粒以其特殊的性能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临界水解制备金属氧化物微粒过程是一种崭新的微粒制备技术,用此方法成功制备的TiO2微粒,其粒径分布范围是32~274nm。将制备的微粒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 二氧化钛(TiO2)微粒以其特殊的性能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临界水解制备金属氧化物微粒过程是一种崭新的微粒制备技术,用此方法成功制备的TiO2微粒,其粒径分布范围是32~274nm。将制备的微粒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纯度很高的锐钛型微粒,微粒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较集中。实验还考察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系统总流量和支路流量比等过程参数对微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微粒粒径明显增大;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微粒粒径明显增大;随着系统总流量的增大,微粒粒径减小;随着支路流量比的增加,微粒粒径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微粒 超临界水解 过程参数 微粒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磷酸盐及正硅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秋美 施志聪 +3 位作者 李益孝 高丹 陈国华 杨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综述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氟磷酸盐和正硅酸盐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各种材料的结构及合成方法与性能的关系,特别是对如何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展望了这两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氟磷酸盐 正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MnO_2中性电解液中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宏 施志聪 +2 位作者 刘学武 张颂 陈国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4-677,共4页
通过液相共沉淀、低温水热法等方法制备了核壳、海胆、纳米片团聚微球、纳米棒团聚微球不同形貌的微纳米二氧化锰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试、循环伏安法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液相共沉淀、低温水热法等方法制备了核壳、海胆、纳米片团聚微球、纳米棒团聚微球不同形貌的微纳米二氧化锰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试、循环伏安法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度、比表面积对所合成的二氧化锰材料电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造成比电容差异最主要原因,而材料的形貌微结构对电容性能有着更重要的影响。纳米棒团聚微球在~8 nm处具有集中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达102.3 m2/g,高载量厚电极(10 mg/cm2,100μm)条件下,1 mol/L Na2SO4溶液中纳米棒团聚微球2 mV/s扫速时的放电比电容为143 F/g;200 mV/s时,放电比电容为52 F/g,表现了很好的电容特性,这种微纳米介孔材料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活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中性电解液 循环伏安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力学行为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罗伟权 黄增斌 +3 位作者 薛珂 吕冬 丛杰 张锴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2-770,共9页
本文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采用Abaqus对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纤维推出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成功计算了玻纤与尼龙6的界面强度,并利用纳米压痕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真实测试过程,样品的初始弯曲变形是测... 本文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采用Abaqus对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纤维推出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成功计算了玻纤与尼龙6的界面强度,并利用纳米压痕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真实测试过程,样品的初始弯曲变形是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单纤维推出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试验为理解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也为复合材料跨尺度失效准则及其损伤演化的研究提供微观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复合材料 纤维推出 微观界面性能 有限元仿真
原文传递
新型蒸汽发泡成型模具设计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迟兴帅 吕冬 +5 位作者 陈凯 傅轶 陈琪 余瑶 黄晓凤 王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3,共5页
由于聚丙烯发泡材料(EPP)的传统发泡成型模具及工艺制备出的产品表面光滑性较差,无法完全满足特殊行业对发泡产品高质量表面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成型方案,以便于生产制备出表面光滑的EPP产品。深入研究了传统发泡产品成型模具存在... 由于聚丙烯发泡材料(EPP)的传统发泡成型模具及工艺制备出的产品表面光滑性较差,无法完全满足特殊行业对发泡产品高质量表面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成型方案,以便于生产制备出表面光滑的EPP产品。深入研究了传统发泡产品成型模具存在的缺陷,并重新设计蒸汽发泡模具,同时采用3D模型设计软件与模流分析软件对模具进行模型设计和可视化仿真,进而判断模具设计效果,并为制作出表面光滑的EPP产品做出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丙烯 高质量表面 蒸汽模具设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C热熔压敏胶在自黏保护膜中的性能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优 唐舫成 +5 位作者 汪加胜 杜壮 张阳阳 吕冬 万兆荣 杨晶磊 《中国胶粘剂》 CAS 2021年第2期35-39,共5页
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和增黏树脂为主体,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自黏保护膜用热熔压敏胶黏性粒子;再将黏性粒子作为内层压敏胶,聚乙烯作为中间层和外层,通过三层共挤吹膜制得PE自黏性保护膜。主要考察了增黏树脂用量对黏性粒子综合... 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和增黏树脂为主体,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自黏保护膜用热熔压敏胶黏性粒子;再将黏性粒子作为内层压敏胶,聚乙烯作为中间层和外层,通过三层共挤吹膜制得PE自黏性保护膜。主要考察了增黏树脂用量对黏性粒子综合性能的影响,温度和时间对自黏性保护膜的剥离强度的影响,胶含量对剥离强度、不同基材的黏性以及耐候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黏树脂用量为35%时,黏性粒子综合性能较佳,与行业中常用的吹膜料(LDPE 2420H)在450~1300 s^(-1)剪切范围内匹配性较好。共挤自黏保护膜总厚为45μm,胶含量为8%时,在不锈钢镜面板和拉丝板的初始剥离强度分别为3.8和2.6 N/(25 mm),经室温7 d后增黏幅度分别为5.2%和23.1%,75℃烘烤72 h后增黏幅度分别为7.9%和50.0%,基材表面无残胶和析出污染。随胶含量增加,剥离强度随之线性上升,在拉丝板上比镜面板上的上升率更高。所制保护膜对PC、玻璃、铝、硬质PVC等不同基材都有较好的黏性保护作用。当采用黑白膜作为背层,户外耐候及残胶性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膜 压敏胶 剥离强度 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链标签用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立霞 唐舫成 +5 位作者 汪加胜 高洁 杜壮 李土锋 孙国星 吕冬 《中国胶粘剂》 CAS 2022年第12期22-26,共5页
为制备低温性能优异、可应用于冷链标签用途的热熔压敏胶,研究了配方体系材料的种类及含量对热熔压敏胶性能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体最好选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体系,且质量分数在35%~40%之间时,具... 为制备低温性能优异、可应用于冷链标签用途的热熔压敏胶,研究了配方体系材料的种类及含量对热熔压敏胶性能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体最好选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体系,且质量分数在35%~40%之间时,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及涂布应用性能;增塑剂可由环烷油与脂类增塑剂混合,总含量在25%~30%之间;增黏树脂比例在25%~35%之间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压敏胶 低温性能 冷链标签 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用热熔压敏粘接材料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洁 唐舫成 +5 位作者 汪加胜 杜壮 吴立霞 沈永彬 孙国星 吕冬 《中国胶粘剂》 CAS 2022年第9期13-18,共6页
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和增黏树脂为主体原料,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PO-g-MAH)和固体蜡,改性制备得到锂电池用热熔压敏粘接材料。考察了SBC种类对抗蠕变性能、粘接性能和老化可靠性的影响,增黏树脂种类及含量对剥离强度及耐电解液... 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和增黏树脂为主体原料,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PO-g-MAH)和固体蜡,改性制备得到锂电池用热熔压敏粘接材料。考察了SBC种类对抗蠕变性能、粘接性能和老化可靠性的影响,增黏树脂种类及含量对剥离强度及耐电解液可靠性的影响,PO-g-MAH改性对剥离强度及耐水可靠性的影响,还考察了固体蜡对加工性能、老化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BC种类选择MAH-g-SEBS+SIS组合方式,可以使剥离力达到15.2 N·(8 mm)^(-1),60℃持粘力达到29 h;增黏树脂可选择氢化石油树脂或萜烯树脂,质量百分比宜控制在45%~55%;PO-g-MAH改性可使剥离强度提高16.0%,浸泡水后的剥离强度下降率从27.0%缩小到8.2%;PA蜡可有效解决加工性不佳和拉丝问题,使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和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熔压敏粘接材料 剥离强度 耐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湖南省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海婷 莫慧偲 +2 位作者 张琴 黄河仙 颜炜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9期170-174,共5页
针对湖南省的带外源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with external input,NARX)神经网络模型,评估了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的污染物浓度预报准确率,并进一步评估模式对O_(3)和PM_(2.5)等两个重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针对湖南省的带外源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with external input,NARX)神经网络模型,评估了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的污染物浓度预报准确率,并进一步评估模式对O_(3)和PM_(2.5)等两个重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预报效果。结果表明:模式预报的未来第1天级别准确率为91%,首要污染物准确率为70%;在空气质量等级为优良时,其预报能力较好。从时间序列上看,模式预报的PM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O_(3)_8hr)与实测浓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模式对PM浓度有所高估;从空间分布上看,模式对夏季和冬季O_(3)_8hr整体的空间分布预报能力较优,且能够捕捉冬季PM污染过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PM_(2.5) NARX神经网络 预报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改性砂浆界面传热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颖 汤胜 +3 位作者 孙赛玲 申兆波 崔俊杰 安金亮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石蜡为芯材制备相变微胶囊,并与水泥掺混制备相变微胶囊改性砂浆,研究相变微胶囊掺量对改性砂浆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微胶囊掺量增加,改性砂浆试样的内表面温度降低,升温速率下降,导热系数减小。当相变微胶囊... 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石蜡为芯材制备相变微胶囊,并与水泥掺混制备相变微胶囊改性砂浆,研究相变微胶囊掺量对改性砂浆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微胶囊掺量增加,改性砂浆试样的内表面温度降低,升温速率下降,导热系数减小。当相变微胶囊掺量为20%时,导热系数较纯砂浆试样降低了0.49 W/(m·K)。基于COMSO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从微观尺度分析相变过程传热机理,以及相变微胶囊与水泥砂浆基质接触界面的传热情况。试块的外表面受热温度为50℃时,添加相变微胶囊的水泥砂浆内表面温度和中心剖切面温度较纯水泥砂浆分别降低0.30、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水泥砂浆 模拟仿真 界面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制冷系统的研究和测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龙潜 吴池力 +2 位作者 贺伟 罗森文 胡韩莹 《应用物理》 2019年第1期13-22,共10页
本文研发了一台使用车用换热器作为吸附床的双箱吸附制冷系统,并在不同的运行参数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及研究,证明了运行参数优化对系统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中使用了分子筛13X/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水作为吸附剂–吸附质工质... 本文研发了一台使用车用换热器作为吸附床的双箱吸附制冷系统,并在不同的运行参数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及研究,证明了运行参数优化对系统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中使用了分子筛13X/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水作为吸附剂–吸附质工质对。吸附制冷系统由两个吸附器,一个蒸发器,一个载冷水箱,一个冷凝器,一个控制器,一个热水箱及一个冷水箱组成。系统还添加了一些数据测量及辅助设备。实验中对多个运行参数,例如:吸附/脱附时间,回质时间,回热时间,冷却水进水温度,热水进水温度,热水流速等进行了研究及优化。在25℃冷却水进水温度,85℃热水进水温度,16℃载冷水进水温度,600s吸附/脱附时间,50s回质回热时间,2.4kg/min载冷水流速,7.8kg/min热水流速,以及8kg/min冷却水流速的工况下,系统能效比(COP)为0.25,单位制冷量(SCP)为171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系统 复合吸附剂 能效比 单位制冷量 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家庭多能源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志洪 叶洪江 周表 《电工技术》 2020年第8期11-13,共3页
文章基于PLC,结合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家用式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和家庭用电负载,构建了多能源背景下的家庭能量管理系统,并根据家庭的用电情况,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多能源能量管理和负荷调度控制策略,分析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文章基于PLC,结合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家用式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和家庭用电负载,构建了多能源背景下的家庭能量管理系统,并根据家庭的用电情况,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多能源能量管理和负荷调度控制策略,分析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有效节约了用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 多能源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家庭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黏共挤抗静电保护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18
作者 万兆荣 吕冬 +3 位作者 汪加胜 杜壮 胡优 杨晶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4-178,共5页
以新型离子液体型抗静电剂对热熔性压敏胶进行抗静电改性,将改性后的热熔性压敏胶与LDPE基材通过三层共挤吹膜成型高黏共挤抗静电保护膜,研究了离子液体含量与热熔性压敏胶的加工性能、高黏共挤抗静电保护膜表面电性能、力学性能之间的... 以新型离子液体型抗静电剂对热熔性压敏胶进行抗静电改性,将改性后的热熔性压敏胶与LDPE基材通过三层共挤吹膜成型高黏共挤抗静电保护膜,研究了离子液体含量与热熔性压敏胶的加工性能、高黏共挤抗静电保护膜表面电性能、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可以明显的降低高黏共挤保护膜的表面电阻,在离子液体含量为4%时,表面电阻为(1.0~9.9)×10^(10)Ω/□,撕膜电压小于200 V;离子液体对热熔性压敏胶具有较好的增塑作用,离子液体对高黏共挤保护膜的力学强度(如180°剥离强度、拉伸强度)无明显的影响。研究的高黏共挤抗静电保护膜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 离子液体 热熔性压敏胶 共挤 电子产品保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PCB废水中试生物试验处理效能研究
19
作者 赵云发 魏利 +3 位作者 欧阳嘉 魏东 张昕昕 潘春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32-135,141,共5页
采用生物方法进行PCB废水深度处理,出水中总氮、铜离子含量等不能达标,通过中试考察了碳氮比对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比对生物处理工艺中氨氮、总氮和铜离子的去除影响较大。在水中碳氮比为10∶1时,中试反应器出水... 采用生物方法进行PCB废水深度处理,出水中总氮、铜离子含量等不能达标,通过中试考察了碳氮比对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比对生物处理工艺中氨氮、总氮和铜离子的去除影响较大。在水中碳氮比为10∶1时,中试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含量小于30mg/L,氨氮平均含量小于5mg/L,总氮平均含量小于15mg/L,铜含量平均含量小于0.1mg/L,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1597-201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废水 碳氮比 BESI技术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辐射制冷的光伏发电效率优化方案及其监测技术研究
20
作者 朱龙潜 陈宇明 +1 位作者 张骏升 贺伟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5期438-445,共8页
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与运行温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被动辐射制冷涂层改造光伏组件,降低光伏板的运行温度,提升其发电效率。经实验及预测算法验证得出,被动辐射制冷涂层对光伏组件的运行温度有较大的降低,光伏组件正面、侧面、背面及金属框... 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与运行温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被动辐射制冷涂层改造光伏组件,降低光伏板的运行温度,提升其发电效率。经实验及预测算法验证得出,被动辐射制冷涂层对光伏组件的运行温度有较大的降低,光伏组件正面、侧面、背面及金属框架温度分别降低了约10℃、14℃、13℃及16℃。通过降低光伏组件的运行温度,光伏板发电效率得到了提升,提升幅度约为4.5%。由此可见,被动辐射制冷涂层对于提升光伏板发电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辐射制冷涂层 光伏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