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加重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方佳英 梁彩韵 +1 位作者 李哲 丁赞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病住院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某段时间AECOPD住院的病例与同期平均气温、温差的相关性分析。按性别、年龄、季节、月份分布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男性住院人次明显高...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病住院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某段时间AECOPD住院的病例与同期平均气温、温差的相关性分析。按性别、年龄、季节、月份分布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男性住院人次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21;住院高峰年龄为71~80岁组;ACOPD住院患者不同年份不同月份的住院患者的时间分布比较均匀,季节性不明显,2008—2017的高峰时点始终在1~3月,高峰时期没有明显波动,主要在9月~次年5月,与临床实际情况比较符合;月平均气温、温差与AECOPD住院人次呈反相关。结论:冬春季节为AECOPD住院高峰期;AECOPD与平均气温、温差密切相关,中老年人群是预防的重点,特别是中老年男性是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 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版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的常模及在广州人群中的信度检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浩博 潘小平 +6 位作者 郑莉莉 胡键浠 吴玉 陈浩扬 郭爱华 周进 汪志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20期10-15,共6页
目的国内目前缺乏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测评量表,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BCoS)以筛查卒中后认知障碍为目的,其粤语版的信度、效度已经得到检验,本研究拟建立普通话版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的常模及检验其在广州人群中的信度。方法在广州地... 目的国内目前缺乏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测评量表,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BCoS)以筛查卒中后认知障碍为目的,其粤语版的信度、效度已经得到检验,本研究拟建立普通话版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的常模及检验其在广州人群中的信度。方法在广州地区纳入135例健康老年人,所有受试者均行普通话版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测评,在此基础上建立普通话版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常模。本研究通过计算克朗巴赫系数评价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同时对其中的11名受试者进行随访,通过Wilcoxon signed rank检验评价其重测信度。结果本研究建立了普通话版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的常模,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系数为:0.785),重测信度检验显示普通话版BCoS量表大多数亚项目有较好的重测信度。结论普通话版BCoS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适于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 信度 认知测评 常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跃飞 胡丹红 于海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6期4527-4528,共2页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用于治疗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5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内科胸腔...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用于治疗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5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腔内注射粘连剂等常规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发热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胸痛发生率5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3%(P<0.05);治疗组患者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采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效果确切,能迅速排尽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防己-红参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龙其雄 李静纯 +1 位作者 冯峰 孙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2期252-259,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讨防己-红参抗结直肠癌的有效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筛选防己和红参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与结直肠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讨防己-红参抗结直肠癌的有效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筛选防己和红参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与结直肠癌相关靶点进行交集,获得药物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关系图,筛选关键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其次在GEPIA和HPA数据库验证核心靶点表达情况。利用WebGestalt和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TCMSP平台筛选获得防己有效成分10种,红参有效成分19种,利用维恩图交集获得药物抗结直肠癌潜在靶点71个,对药物-靶点网络关系图进一步计算分析获得防己-红参抗结直肠癌5种关键成分,包括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千金藤碱[(+)-Stepharine]、蝙蝠葛林碱(Menisp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通过PPI网络图筛选获得6个核心靶点,分别是肿瘤坏死因子(TNF)、热休克蛋白90ɑB1(HSP90AB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2)、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PRKACA)、多巴胺受体D2(DRD2)和5-羟色胺转运蛋白(SLC6A4)。GO富集分析显示,防己-红参抗结直肠癌主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进展、抗氧化活性等生物功能过程(均P<0.01);根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防己-红参涉及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通路(均P<0.01),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cAMP、cGMP-PKG、PI3K/AKT(均P<0.01)。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防己-红参抗结直肠癌的有效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防己-红参可能通过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多条途径协同发挥抗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 红参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术与热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谷玺 曹燕雯 张园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期119-122,128,共5页
目的比较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217例行CSP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4~10 mm)患者纳入CSP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收治的223例行HSP的结直肠... 目的比较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217例行CSP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4~10 mm)患者纳入CSP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收治的223例行HSP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4~10 mm)患者纳入HS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息肉参数(息肉大小、部位)、单个息肉切除所用时间、费用,治疗情况(术中出血率、术后迟发性出血率、钛夹使用率、标本回收失败率、息肉完全切除率、息肉整块切除率)及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单个息肉切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单个息肉切除费用明显低于CSP组[(1008±97)元比(1160±79)元](P<0.01)。两组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术中出血率明显低于CSP组[0比9.22%(20/217)],钛夹使用率明显高于CSP组[49.33%(110/223)比34.10%(74/217)](P<0.01)。两组患者标本回收失败率及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息肉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CSP组[98.21%(219/223)比94.47%(205/217)](P<0.05)。HSP组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高于CSP组[(3.6±0.5)分比(3.1±0.5)分](P<0.01)。结论HSP用于治疗直径4~10 mm的结直肠小息肉,术中出血率及手术费用较低,医师手术满意度较高,相较于CSP,其安全性及经济学效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冷圈套切除术 热圈套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广州市某基层医院医联体护士延续护理知信行的调查
6
作者 凌晨 邝紫桥 +3 位作者 骆谏英 饶岚芬 黄展芬 张云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联体下辖单位内护士延续护理知信行状况。方法于2018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基层医院医联体内护士150名,采用护士延续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院医...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联体下辖单位内护士延续护理知信行状况。方法于2018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基层医院医联体内护士150名,采用护士延续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院医联体内护士延续护理知信行总分为(112.99±17.13)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延续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各单项得分及总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43、1.449、2.339、0.026,P=0.334、0.231、0.076、0.994)。不同学历护士延续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8,P=0.042)。结论基层医院医联体内护士延续护理知信行总体水平较低,加强基层医院医联体内护士延续护理的培训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医院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医院 医院 社区 卫生保健联合体 延续护理 知识 态度 行为 雇员能力评定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Survivin和Livin在Dukes'B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7
作者 黎军和 何文静 何友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7-5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和Livin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成员,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胚胎细胞,在正常细胞中较少表达,其表达与部分肿瘤预后不良相关。本研究检测Survivin及Livin在Dukes'B...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和Livin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成员,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胚胎细胞,在正常细胞中较少表达,其表达与部分肿瘤预后不良相关。本研究检测Survivin及Livin在Dukes'B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1例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DukesCB期结直肠癌组织,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及Livin的表达并分析两种蛋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Survivin和Livin在Dukes'B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8.0%和45.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7%和8.3%(P值均<0.05);两者表达不具有相关性(P>0.05);Survivin及L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显著性相关(P值均>0.05);≥50岁患者Survivin的阳性率高于<50岁患者(70.6%vs.36.7%,P<0.05);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均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P=0.02,P=0.001)、总生存不佳有关(P=0.039,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4及Livin阳性为Dukes'B期结直肠癌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2,P=0.047)。结论:Survivin及Livin高表达于Dukes'B期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与根治性手术后的复发转移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凋亡抑制蛋白 凋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建新 黄干洪 +3 位作者 徐志奇 谢干 毕健成 叶家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7期68-69,73,共3页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经基础治疗 ,心功能仍为NYHA 3~ 4级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 2组 ,即合用组 (n =30 )及对照组 1(n =30 ) ,合用组加用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继续原治疗。另外不能耐受ACEI者 6 0例 ,2周后 ,分...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经基础治疗 ,心功能仍为NYHA 3~ 4级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 2组 ,即合用组 (n =30 )及对照组 1(n =30 ) ,合用组加用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继续原治疗。另外不能耐受ACEI者 6 0例 ,2周后 ,分为二组 ,即单用组 (n =30 )及对照组 2 (n =30 ) ,单用组接受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继续停用ACEI治疗。合用组及单用组均每天接受 80~ 16 0mg缬沙坦治疗。结果 :合用或单用缬沙坦均能改善心功能 ,提高EF ,缩小左室舒张期内径。结论 :缬沙坦可以单用或与ACEI联合应用治疗心力衰竭 ,是不能耐受ACEI者的代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树录 李幼姬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L)及ionomycin(500μg/L)培养液中培养72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FN-γ及IL-10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的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结果: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分泌IL-10的量(351.29 ng/L±153.31 ng/L)较对照组(254.48 ng/L±120.69 ng/L)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IFN-γ的分泌量(25.76 ng/L±16.09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 ng/L±27.92 ng/L,P<0.05),IL-10/IFN-γ比值(18.74±13.7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95,P<0.05)。培养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培养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0.79%+0.37%)较对照组(1.31%+0.61%)明显降低(P<0.05)。培养后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3+T细胞CTLA-4分子的表达量与上清液中IFN-γ含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681,P<0.05)、与上清液中IL-10及IL-10/IFN-γ比值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624,P<0.05;r=-0.738,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即Th2优势状态。CTLA-4分子可能通过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参与Th2优势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2例复杂性腹腔感染细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拥军 张园 +1 位作者 彭伯坚 骆凤娇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20期84-86,共3页
目的调查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s)患者的细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cIAIs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2例cI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原菌的特点、细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 目的调查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s)患者的细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cIAIs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2例cI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原菌的特点、细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42株病原菌,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82.28%,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10.34%和5.3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超过6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超过5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60%,多重耐药占35%;422例cIAIs患者均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药治疗83例,二联用药235例,三联用药104例。结论医院腹腔感染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及时、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对于cIAIs的治疗至关重要,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腹腔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穿刺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树录 彭春晖 +1 位作者 化宝军 杨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内瘘穿刺溶栓治疗内瘘血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因血栓形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共17例次。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3例次,人造血管内瘘4例次。经自体内瘘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或将留置针置入人造血管内,经上述通路向内瘘... 目的观察内瘘穿刺溶栓治疗内瘘血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因血栓形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共17例次。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3例次,人造血管内瘘4例次。经自体内瘘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或将留置针置入人造血管内,经上述通路向内瘘血栓注入尿激酶(25~75)万U/d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11例次内瘘血管在3~25小时内溶通,平均(11.82±7.31)小时,成功率为64.7%;6例次溶栓失败。溶栓成功的患者治疗前血栓形成时间[(8.27±7.35)小时]明显短于不成功者[(29.33±21.30)小时]。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在溶栓后出现轻度的前臂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身体器官的栓塞现象。结论内瘘血管穿刺溶栓治疗血栓形成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 血液透析 尿激酶 溶栓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D1、BUB3在非整倍体流产胚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娟 李辉 +4 位作者 覃亦伟 沈菲 张晓丽 张成芳 曹天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纺锤体检查点基因MAD1和BUB3在自然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稽留流产的标本,采用CNVplex高通量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将流产标本分为两组:50例有染...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纺锤体检查点基因MAD1和BUB3在自然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稽留流产的标本,采用CNVplex高通量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将流产标本分为两组:50例有染色体异常的流产标本组(异常组),50例未见染色体异常的流产标本组(正常组)。采用RT-PCR检测两组胚胎绒毛组织中MAD1、BUB3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稽留流产的胚胎中,与正常组相比,有染色非整倍体异常组MAD1的mRNA表达水平呈上调趋势,BUB3的mRNA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P<0.05)。结论 MAD1及BUB3的正常表达对于胚胎发育十分重要,在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胚胎中MAD1及BUB3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抑制SAC的激活,使得下游重要蛋白表达量异常,导致细胞分裂异常,产生胚胎染色体异常,继而诱发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MAD1 BUB3 染色体异常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群变化及脂多糖对胃食管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园 彭伯坚 骆凤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73-1775,共3页
临床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关系密切,而绝大多数 Barrett 食管又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严重的GERD可导致Barrett食管,如果Barrett食管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 临床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关系密切,而绝大多数 Barrett 食管又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严重的GERD可导致Barrett食管,如果Barrett食管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癌前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腺癌的发生。食管腺癌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增速最快的癌症之一。每年有0.12%~0.4%的患者从Barrett食管进展到食管腺癌[1-2],而其原因尚不清楚。因此,了解和评估病变风险的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总结细菌-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在诱发炎症及食管病变中的作用,尤其是脂多糖( LPS)参与炎症相关的分子途径与食管病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脂多糖 BARRETT食管 菌群变化 食管腺癌 食管病变 GERD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NGF、IL-4、IFN-γ、IL-1β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娟 李辉 +3 位作者 徐沛演 杜利军 张成芳 曹天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6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无异常者作为健康组,80例非肿瘤的肝...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无异常者作为健康组,80例非肿瘤的肝脏疾病(包括甲肝、乙肝、肝囊肿等)患者作为肝病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NGF、IL-4、IFN-γ、IL-1β水平,比较肝癌组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的血清NGF、IL-4、IFN-γ、IL-1β水平。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NGF(35.58±3.72)ng/L、IL-4(122.08±22.76)ng/L、IL-1β(21.31±2.36)pg/ml均高于肝病组的(18.39±2.76)ng/L、(65.43±7.73)ng/L、(19.05±1.43)pg/ml和健康组的(11.39±0.76)ng/L、(48.05±5.73)ng/L、(11.24±0.91)pg/ml,且肝病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的IFN-γ(66.24±7.38)pg/ml低于肝病组的(89.91±10.86)pg/ml和健康组的(132.40±14.73)pg/ml,且肝病组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经治疗71例好转存活,9例恶化死亡。治疗前,好转存活患者的NGF(32.55±3.72)ng/L、IL-4(119.47±20.40)ng/L、IL-1β(20.76±2.16)pg/ml均低于恶化死亡患者的(59.45±8.33)ng/L、(142.65±17.85)ng/L、(25.69±3.33)pg/ml,IFN-γ(67.94±6.84)pg/ml高于恶化死亡患者的(52.86±9.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NGF、IL-4、IFN-γ、IL-1β水平发生变化,因此,在疑似患者的诊断中对其血液进行NGF联合IL-4、IFN-γ、IL-1β检测,可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可根据其结果对预后进行预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透析治疗腹透漂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琦 彭春晖 +2 位作者 周树录 李红艳 黄伟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60-3461,共2页
腹膜透析管(腹透管)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引起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腹透管漂管的方法有运动、按摩、灌肠及插入不锈钢丝纠正位置或者手术复位[1],如不成... 腹膜透析管(腹透管)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引起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腹透管漂管的方法有运动、按摩、灌肠及插入不锈钢丝纠正位置或者手术复位[1],如不成功还需重新置管,甚至直接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而转为血液透析治疗,是影响腹膜透析技术的问题之一[2]。引起腹透管漂管的原因很多,比如置管技术、腹内压升高、胃肠道功能紊乱、体位因素等[3],而结肠透析能进行高位结肠清洗,彻底清洗肠道粪便及肠道内毒素,使体内腹水及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增加肠道蠕动,降低腹内压,纠正胃肠道紊乱等可引起腹透管漂管的相关因素,故我科对收治腹透漂管的腹膜透析患者采用结肠透析治疗,使部分患者的腹膜透析管在短时间内复位成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治疗 结肠清洗 腹透导管 疗效观察 胃肠道功能紊乱 腹膜透析管 腹内压升高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BUB3和BubR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娟 李辉 +3 位作者 陈广新 杜利军 张晓丽 曹天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BUB3及Bub1相关蛋白(BubR1)在复发性流产(RM)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R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稽留流产孕妇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BUB3及Bub1相关蛋白(BubR1)在复发性流产(RM)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R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稽留流产孕妇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胚胎绒毛组织(VT)、蜕膜组织(DT)中BUB3及BubR1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的年龄、BMI、产次、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VT、DT中BUB3及Bub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孕次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β=0.461,OR=1.586,95%CI=1.253~2.007)、BUB3 mRNA(β=0.710,OR=2.035,95%CI=1.602~2.585)、BubR1 mRNA(β=1.304,OR=3.685,95%CI=2.884~4.708)为发生R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UB3及BubR1 mRNA和蛋白水平在RM患者VT、DT中均降低,BUB3及BubR1 mRNA是R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作为RM潜在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BUB3 Bub1相关蛋白 绒毛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湘敏 李光宁 +9 位作者 利伟江 陈伟英 李金彩 刘文锋 赵云肖 张国雄 郑莉莉 周雍庭 幸享凤 蔡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88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DNT是否延误分为延误组(26例)和非延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88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DNT是否延误分为延误组(26例)和非延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溶栓前用药史、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卒中类型、各流程段时间,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延误组患者年龄(66.42±9.86)岁、高血压病史占比53.85%、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占比42.31%高于非延误组的(59.24±9.35)岁、25.81%、11.29%,CT检查时间(32.80±11.45)min、CT结果时间(50.75±15.80)min、生化结果时间(62.75±11.00)min、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20.00±9.25)min长于非延误组的(24.55±7.05)、(35.45±8.75)、(44.70±5.55)、(10.37±5.7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优化AIS的院内诊治流程,提高医师知情同意谈话技巧,对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科普教育以提高其对AIS的认识,均有利于缩短D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吡坦对睡眠障碍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文学 江志羔 麦炜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究唑吡坦对睡眠障碍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和部分门诊就诊,诊断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且为非杓型血压的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 目的研究唑吡坦对睡眠障碍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和部分门诊就诊,诊断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且为非杓型血压的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强化治疗组46例,联合治疗组45例。强化治疗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早、晚各1次;联合治疗组早上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晚上口服酒石酸唑吡坦10 mg。治疗4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血压及血压形态;行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insomnia scale,AIS)自测,评估睡眠质量。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强化治疗组白昼收缩压以及黑夜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收缩压下降率(ΔSB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黑夜收缩压以及黑夜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收缩压下降率及舒张压下降率(ΔDB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白昼收缩压、收缩压下降率及舒张压下降率显著高于强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强化治疗组[47.7%(21/44)vs.22.7%(10/44),P<0.05]。结论对于伴有睡眠障碍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唑吡坦,能够显著降低夜间血压,纠正非杓型血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唑吡坦 血压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1年内再住院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世祥 许卫 +2 位作者 陈晞明 陈永权 陈友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运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1年内再住院率的... 目的运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1年内再住院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入组48例,根据PCI治疗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为25~32(n=16);C组IMR≥32(n=14)。收集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浓度,PCI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dimension,LVEDd),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3组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血清NT-Pro BNP浓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34.83±1 009.40)pg/m L vs.(4 929.68±1 611.52)pg/m L vs.(7 480.64±2 082.78)pg/m L,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00%±5.99%vs.52.31%±4.35%vs.49.29%±4.68%,F=3.376,P=0.043)。三组间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F=16.744,P=0.000);术后1年3组间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94±1.95)mm vs.(50.63±2.68)mm vs.(52.14±2.69)mm,F=6.875,P=0.002]。3组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4.804,P=0.001);3组再次住院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5,P=0.002)。结论 STEMI患者PCI治疗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再住院率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循环阻力指数 心功能 再住院率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普贴联合赛肤润预防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展芬 任见珍 林佩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安普贴联合赛肤润预防无创通气所致面部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要无创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无创通气前,观察组使用安普贴膜保护缺乏皮下组织的鼻梁,其余受压部位予赛肤润喷洒后,用指腹轻柔按摩1m... 目的探讨安普贴联合赛肤润预防无创通气所致面部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要无创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无创通气前,观察组使用安普贴膜保护缺乏皮下组织的鼻梁,其余受压部位予赛肤润喷洒后,用指腹轻柔按摩1min,每天3~4次;对照组于鼻部、鼻翼两侧、唇下放置凡士林纱布保护。每天无创通气至少10h,连续7d后,对两组患者面部压疮发生情况和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预防面部压疮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观"舒适"例数比对照组多,对照组的"很不舒适"例数多(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时,安普贴与赛肤润联合应用,预防患者所致面部压疮,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普贴 赛肤润 无创通气 预防压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