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及其与肿瘤病理生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兆铭 宋先璐 +3 位作者 谢涛 余雨中 李康劲 赵善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8-2135,共8页
SWI/SNF复合体是具有ATP酶活性的染色质结构重塑复合体,通过调控核小体空间位置、结构的方式产生相应表观遗传学效应。SWI/SNF复合体表观遗传学效应主要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及DNA修复等过程,其有序进行密切相关复合体的完整性。体细胞内... SWI/SNF复合体是具有ATP酶活性的染色质结构重塑复合体,通过调控核小体空间位置、结构的方式产生相应表观遗传学效应。SWI/SNF复合体表观遗传学效应主要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及DNA修复等过程,其有序进行密切相关复合体的完整性。体细胞内,累及SWI/SNF复合体编码基因的失能性突变可造成其亚基缺失,并破坏相关细胞生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最终,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全基因组测序示,SWI/SNF复合体编码基因失能性突变比例在泛癌组织中达25%,略低于经典抑癌基因TP53编码基因突变率(26%)。SWI/SNF复合体内亚基缺失所产生的促癌效应具有多层次性。在表观遗传学层面,亚基缺失可阻遏SWI/SNF复合体有效拮抗多种癌症相关表观遗传学效应因子,如PRC合体的转录效应。导致细胞去分化或过度增殖。在基因组层面,由于SWI/SNF复合体参与以同源重组修复为主的DNA修复进程,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及癌症相关突变的累积。此外,亚基缺失可转变SWI/SNF复合体功能表观遗传学功能,致使其以“残余”效应促进肿瘤进展。由于SWI/SNF复合体部分亚基在细胞生理功能上存在互补性且密切参与DNA双链修复途径,靶向其特定亚基或使用PARP抑制剂,可产生合成致死效应而有效抑制SWI/SNF复合体缺陷肿瘤进展。部分SWI/SNF复合体缺陷肿瘤,如ARID1A缺陷型,其肿瘤免疫微环境存在显著抑制状态,使其对肿瘤免疫治疗存在良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SNF复合体 染色质重构 肿瘤发生 肿瘤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进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成 谢旭(综述) 巴明臣(审校)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1期1089-1093,1114,共6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炎性细胞,在肿瘤基质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各种不同刺激因子的作用下,TAM可分化为经典活化型(M1)和交替活化型(M2)两种。M1-TAM具有抑制恶性肿瘤活性的作用,M2-TAM具有促进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炎性细胞,在肿瘤基质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各种不同刺激因子的作用下,TAM可分化为经典活化型(M1)和交替活化型(M2)两种。M1-TAM具有抑制恶性肿瘤活性的作用,M2-TAM具有促进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TAM主要为M2型,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从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对TAM的表型及其在肿瘤进展中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进展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多分类器融合模型预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性能
3
作者 胡玥 曾玉 +6 位作者 王琳婧 廖志伟 谭剑明 邝燕好 龚攀 齐斌 甄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4-2442,共9页
目的评估不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预测模型的性能,对比分析分层多模态多分类器融合(H-MCF)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202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观察和治疗的198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 目的评估不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预测模型的性能,对比分析分层多模态多分类器融合(H-MCF)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202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观察和治疗的198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数据。基于口腔放射剂量-体积参数与鼻咽癌相关的临床特征,针对不同特征选择算法和分类器两两组合得到基础分类模型。我们使用基于多准则决策的多分类器融合模型(MCF)和它的变体——H-MCF模型对基础分类模型进行融合。通过对各个模态的基础分类模型与MCF模型的性能、多模态的基础模型和MCF模型以及H-MCF模型的性能、单模态与多模态模型的性能、H-MCF与MCF以及其他集成分类器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ACC)、灵敏度(SEN)和特异度(SPE)4种评价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泛化性能,分析RIOM预测模型有效性。结果结合多模态特征后,H-MCF模型在预测严重RIOM方面达到了最高的准确性(AUC=0.883,ACC=0.850,SEN=0.933,SPE=0.800)。结论相较于单个分类器的预测结果,结合临床和剂量两种模态的多分类器融合算法在预测严重RIOM发病率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人工智能 多分类器 多准则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思文 夏旭 +5 位作者 胡宁东 罗国庆 刘秋华 赵健 殷俊 傅文凡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GF进行诱导培养NSCLC细胞株A549及其耐药株A549/DDP,应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波形蛋白...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GF进行诱导培养NSCLC细胞株A549及其耐药株A549/DDP,应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蛋白E(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将细胞种植在细胞培养板,设置未外源性添加HGF的为对照组,外源性添加HGF进行细胞培养的为HGF诱导组,应用细胞划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诱导前后两株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HGF在A549/DDP细胞的mRNA表达水平较A549细胞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A549/DDP及A549细胞微环境中HGF水平可诱导细胞vimentin增加、E-cadherin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因水平P<0.01,蛋白水平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A549/DDP细胞愈合较A549细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诱导可使细胞侵袭能力增强;Transwell结果显示,HGF诱导组的A549/DDP、A549细胞相对未诱导前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HGF促进NSCLC细胞A549/DDP及A549的侵袭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EMT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 A549细胞 A549/DDP细胞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致癌剂诱发的小鼠肺癌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敏 黄健清 戴丽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4期615-618,共4页
肺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前几位的肿瘤之一。小鼠肺癌模型与人类肺癌有极大的相似性,具有体内研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可靠、易于转化医学研究等特点,因此面对肺癌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严峻形势,利用小鼠模型加强肺癌... 肺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前几位的肿瘤之一。小鼠肺癌模型与人类肺癌有极大的相似性,具有体内研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可靠、易于转化医学研究等特点,因此面对肺癌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严峻形势,利用小鼠模型加强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寻找肺癌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将综合文献研究进展以及工作中的经历和体会,阐述化学诱癌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以期对各个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小鼠模型 化学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萍 刘威力 +1 位作者 尧永华 韩国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4期1992-1994,共3页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术后48 h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PCIA配方为地佐辛0.5...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术后48 h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PCIA配方为地佐辛0.5 mg/kg+舒芬太尼1μg/kg,B组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2.0μg/kg,两组PCIA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持续剂量2 ml/h,PCIA量每次0.5 ml.记录术后2 h(T1)、4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不良反应较B组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细胞治疗6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戴璐 赵光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行肺癌根治术后化疗后,无明显肿瘤病灶的患者接受DC/CIK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副反...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行肺癌根治术后化疗后,无明显肿瘤病灶的患者接受DC/CIK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副反应,监测其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DC变化。结果:65例接受DC/CIK细胞治疗的肺癌患者均未发生复发;2例患者发生轻微副反应;肿瘤标志物比治疗前下降。结论:DC/CIK细胞可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对肺癌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且副作用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细胞中miR-125a-5p对吉非替尼耐药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戴璐 傅文凡 陈文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1期149-150,共2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细胞中mi RNA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125a-5p在肺腺癌细胞PC9及吉非替尼耐药细胞PC9/GR中的表达;改变mi R-125a-5p在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其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结果 mi R-125a-5p在PC9细胞及P... 目的研究肺腺癌细胞中mi RNA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125a-5p在肺腺癌细胞PC9及吉非替尼耐药细胞PC9/GR中的表达;改变mi R-125a-5p在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其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结果 mi R-125a-5p在PC9细胞及PC9/GR细胞中表达有差异,增加mi R-125a-5p在PC9中的表达,增加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结论 mi R-125a-5p可促进肺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产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miR-125a-5p 吉非替尼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细胞PC9/GR中miR-21抑制剂可逆转吉非替尼耐药
9
作者 赵光日 郭凤华 +4 位作者 周明 傅文凡 戴璐 江泽勇 李思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6期2422-2424,共3页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及鉴定肺腺癌细胞中与吉非替尼耐药相关的miRNA.方法 RT-PCR验证肺腺癌细胞株PC9与其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PC9/GR中miR-21、miR-7、miR-128、miR-574-3p、miR-542-5p的表达差异;将miRNA的模拟物/抑制剂转染至耐药...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及鉴定肺腺癌细胞中与吉非替尼耐药相关的miRNA.方法 RT-PCR验证肺腺癌细胞株PC9与其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PC9/GR中miR-21、miR-7、miR-128、miR-574-3p、miR-542-5p的表达差异;将miRNA的模拟物/抑制剂转染至耐药细胞株PC9/GR中,使mi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至PC9中的水平;CCK8法检测PC9/GR中miRNA表达水平恢复后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RT-PCR检测miR-21在PC9/GR中高表达,miR-7、miR-128、miR-574-3p、miR-542-5p在PC9/GR中低表达;将miRNA的模拟物/抑制剂转染至耐药细胞株PC9/GR中,发现miR-21抑制剂可增加吉非替尼敏感性约9.64%,P<0.05.结论 miR-21抑制剂可逆转肺腺癌细胞PC9/GR对吉非替尼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吉非替尼 耐药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用于大肠癌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飞洪 巴明臣 +1 位作者 龙惠 王帅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5期193-194,196,共3页
1腹腔内复发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主因 近40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仅次于肺、胃、肝癌,已跃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4位,50%以上大肠癌患者诊断时已是进展期,已出现区域淋巴结或腹膜种植转移... 1腹腔内复发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主因 近40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仅次于肺、胃、肝癌,已跃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4位,50%以上大肠癌患者诊断时已是进展期,已出现区域淋巴结或腹膜种植转移[1-2]。大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直接脱落到腹腔以及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微小病灶,肿瘤切除部位、腹腔和肝脏是大肠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复发和转移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大肠癌患者 塞用 术后复发 复发转移 区域淋巴结 恶性肿瘤 种植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代卵巢肿瘤细胞体外培养的药敏研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樱媚 陈历排 陈孝 《今日药学》 CAS 2016年第5期291-294,307,共5页
目的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原代肿瘤细胞,建立条件重编程细胞(conditionally reprogrammed cells,CRCs)长期培养体系,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卵巢肿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用普通完全培养基、条件性培养基... 目的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原代肿瘤细胞,建立条件重编程细胞(conditionally reprogrammed cells,CRCs)长期培养体系,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卵巢肿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用普通完全培养基、条件性培养基、条件性培养基及3T3饲养细胞分别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低代数(P2-P3)的肿瘤细胞进行常用化疗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在条件性培养基及3T3饲养细胞的作用下,原代卵巢肿瘤细胞可以持续增殖,并保持较快增殖速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培养的原代卵巢肿瘤细胞均对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敏感,与临床结果一致;雷公藤甲素对卵巢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条件重编程(conditionally reprogramming,CR)技术可以作为一种体外快速有效培养原代卵巢肿瘤细胞的方法,将其作为药敏试验模型在肿瘤化疗及耐药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原代细胞 条件重编程细胞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22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林立 金川 +2 位作者 陈嵘 罗丽红 何梦璋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CIP的诊治过程,记录患者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表现和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8例...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CIP的诊治过程,记录患者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表现和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57.09±12.52)岁。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史的有3(13.6%)例。有吸烟史6(27.3%)例。22例发病前均使用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但仅2(9.1%)例为单药PD⁃1治疗,其余合并放疗或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主要症状:干咳11(50%)例、咳嗽咳痰5(22.7%)例、乏力8(36.4%)例、发热7(31.8%)例、呼吸困难7(31.8%)例、胸痛1(4.5%)例。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总数(7.9±6.2)∗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比例高17(77.3%),常伴有轻中重度贫血18(81.9%)例及血小板下降10(45.5%)例。合并低蛋白血症比例高达94.7%(18/19)。18例患者中分别有9(50%)例、8(44.4%)例合并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胸部CT最常见的是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10(45.5%)例及网格状间质性肺炎9(41.0%)例的改变。13(59.1%)例患者静脉滴注全身糖皮质激素(1-2 mg/kg·d),3(13.6%)例需要机械辅助通气。17(77.3%)例治疗后好转,2例病情进展,2例死亡,其中1例为再次重启免疫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C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乏力。胸部CT表现多样,以多发弥漫性磨玻璃影及间质性改变常见,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差,发生CIP后再次重启免疫治疗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炎 胸部影像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汤联合香菇多糖治疗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红玉 王小璞 +1 位作者 赵昌林 李君怡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联合香菇多糖治疗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高危乳腺癌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联合香菇多糖治疗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高危乳腺癌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汤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反应因子、肿瘤转移浸润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3.26%vs41.67%)(P<0.05);2组患者CD8+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均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化疗基础予以益气健脾汤联合香菇多糖治疗可提高高危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减轻肿瘤转移浸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汤 香菇多糖 高危乳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炎性反应因子 肿瘤转移浸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肿瘤抑制物1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碧荣 袁高乐 +4 位作者 梁启廉 陈国强 李卫东 邓旭斌 王慧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TSLC1全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TSLC1并瞬时转染至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把... 目的观察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TSLC1全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TSLC1并瞬时转染至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把含pIRES2-EGFP-TSLC1的大肠癌细胞株定义为实验组,含有pIRES2-EGFP的大肠癌细胞株定义为对照组,空白大肠癌细胞株定义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3种细胞株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法测定3组细胞的凋亡。结果成功构建TSLC1真核表达载体;实验组细胞可抑制细胞增殖[G1期:(82.55±2.71)%,Q=20.873,P=0.000;S期:(10.36±1.84)%,Q=10.003,P=0.001;G2/M期:(7.09±1.32)%,Q=14.418,P=0.000],促进细胞凋亡[(11.98±1.12)%,Q=22.096,P=0.000]。结论抑癌基因TSLC1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促进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肿瘤抑制物1 大肠癌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中GOLPH3、CXCR7、CXCL1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想才 金川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CXCR7、CXCL12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寻找判断结直肠癌新的预后指标、开发新的靶向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惠州市中心医院博罗分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CXCR7、CXCL12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寻找判断结直肠癌新的预后指标、开发新的靶向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惠州市中心医院博罗分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6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GOLPH3、CXCR7、CXCL12的表达,分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GOLPH3、CXCR7、CXCL1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大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P<0.05);GOLPH3、CXCL1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XCR7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类型有关(P<0.05);GOLPH3的表达与CXCL12呈正相关(P<0.05),CXCR7的表达与CXCL12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GOLPH3、CXCR7、CXCL12指标对评估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GOLPH3 CXCR7 CXCL12 预后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干细胞在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作用
16
作者 于飞洪 巴明臣 龙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我国以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每年死亡人数占世界HCC死亡人数的45%。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是治疗HCC最有效的手段,但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后HCC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2...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我国以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每年死亡人数占世界HCC死亡人数的45%。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是治疗HCC最有效的手段,但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后HCC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2]。肿瘤干细胞(CSCs)学说认为CSCs对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肝细胞性肝癌 肝移植 成体组织干细胞 自我更新 细胞毒作用 肿瘤转移 肝祖细胞 卵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对乳腺癌蒽环类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惠东 林云恩 +4 位作者 刘观成 闫冰川 梁傍顺 廖志伟 戴诗蕾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516-1519,共4页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35例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分析其化疗前后浓度变化与心脏毒性发生的关系,分析其诊断心脏毒性的浓度水平.结果 22例...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35例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分析其化疗前后浓度变化与心脏毒性发生的关系,分析其诊断心脏毒性的浓度水平.结果 22例(16.29%)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心脏毒性组患者血浆中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毒性组(P<0.05);根据ROC曲线,NT-proBNP诊断乳腺癌化疗后心脏毒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 CI:0.635 ~0.918),综合考虑ROC曲线,设血浆NT-proBNP水平350 pg/ml为诊断心脏毒性的临界点,其诊断乳腺癌蒽环类相关心脏毒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32%、82.58%,阳性预测值为78.12%,阴性预测值为65.45%.结论 证实NT-proBNP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后相关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提示其可能成为较理想的心脏毒性预测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脑/代谢 乳腺肿瘤/代谢/药物疗法 蒽环类/治疗应用/副作用 心脏/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炎症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萍 尧永华 +2 位作者 韩国栋 吴文峰 郑映菲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炎症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于麻醉诱...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炎症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注入地佐辛5mg给予超前镇痛,对照组应用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麻醉前30min、术后2h、术后10h、术后24h及术后48h炎症介质与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输液量、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h、10h、24h及48h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高于麻醉前30min,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0h和24h时醛固酮、肾素、皮质醇与血管紧张素Ⅱ均高于麻醉前30min,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炎症介质,降低应激反应,有效保证了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超前镇痛 乳腺肿瘤 炎症介质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伙辉 苏木兰 +7 位作者 韦文浩 雷海红 张楚荣 陈淑萍 周同冲 陈广幸 陈燕武 江文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11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41例和联合组39例。IMRT组采用IMRT治疗,联合组采用IMRT联...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41例和联合组39例。IMRT组采用IMRT治疗,联合组采用IMRT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和远期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IMR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1年和3年的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2年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IMR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肿瘤体积(GTVnd)缩小比例高于IMRT组,皮下纤维化率低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口干率、听力受损率和肝功能受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疗 顺铂 鼻咽肿瘤
原文传递
胃癌干细胞与胃癌术后复发及其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飞洪 巴明臣 +1 位作者 龙惠 王帅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98-500,共3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分布中均居第2位.腹膜种植转移是最常见的胃癌术后复发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肿瘤细胞起源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1],肿瘤的复发及转...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分布中均居第2位.腹膜种植转移是最常见的胃癌术后复发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肿瘤细胞起源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1],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是由CSC引起的,CSC是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种子细胞.有效清除肿瘤切除术后残存的CSC是预防肿瘤术后复发的关键.本文对胃癌CSC在胃癌术后复发及其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复发 肿瘤干细胞 胃癌 治疗 恶性肿瘤 种植转移 肿瘤细胞起源 CEL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