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香港高校生针灸学短期实习效果评价及分析
1
作者
李桂元
童娟
+3 位作者
何颖
苏俊龙
刘昌盛
陈建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5期152-15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学生来院实习效果,研究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际具有专业西医背景学生针灸临床培训方案,探讨优质专业的针灸学国际生实习方法及效果评估方案。方法采用临床操作评估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2015—2019...
目的通过分析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学生来院实习效果,研究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际具有专业西医背景学生针灸临床培训方案,探讨优质专业的针灸学国际生实习方法及效果评估方案。方法采用临床操作评估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2015—2019年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针灸实习的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实习生172人的临床操作评估表及实习问卷表,系统比较学生实习前后对针灸操作技术的掌握、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建议,评估实习效果。结果通过1周系统针对性培训,学生可掌握针刺操作技能,对设置的教学方法接受程度高,以病种为中心的中医临床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到提高,获得较为满意的实习效果。结论以规范的操作技术教学为目标,并以临床病种为中心,引入针灸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分析中西医临床治疗针灸门诊常见病种诊疗思维可以让不同教学背景的国际医学专业人士在较短时间掌握简单的临床病种针灸诊疗技术,获得满意的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教学
教学评价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量的调节作用: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35
2
作者
童娟
郭泳梅
+3 位作者
何颖
李桂元
陈昉
姚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46-850,共5页
目的:验证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安慰组(14例)。在规定的有氧运动训练基础上分别予以治疗针(治疗组)及安慰针(安慰组)治疗,穴取膻中、乳根...
目的:验证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安慰组(14例)。在规定的有氧运动训练基础上分别予以治疗针(治疗组)及安慰针(安慰组)治疗,穴取膻中、乳根、关元、中脘、天枢等,安慰针不刺入体内。每周治疗2~3次,共治疗5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值、运动时间值、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变化,及肺通气功能中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生存质量评分(SGRQ)变化。结果:运动耐量:两组间6-MWD、运动时间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优于安慰组;治疗组治疗后VO2max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通气功能:两组间FEV1%、FEV1/FVC、MVV%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组。SGRQ评分:治疗组治疗后SGRQ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量,并可缩短有氧运动训练的起效时间。而且,针刺配合有氧运动训练可更有效地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针刺疗法
肺康复
运动耐量
原文传递
题名
香港高校生针灸学短期实习效果评价及分析
1
作者
李桂元
童娟
何颖
苏俊龙
刘昌盛
陈建雄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
香港理工
大学
康复治疗
科
学系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5期152-154,共3页
基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学类培育项目【No.广医附一〔2019〕105号】。
文摘
目的通过分析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学生来院实习效果,研究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际具有专业西医背景学生针灸临床培训方案,探讨优质专业的针灸学国际生实习方法及效果评估方案。方法采用临床操作评估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2015—2019年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针灸实习的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实习生172人的临床操作评估表及实习问卷表,系统比较学生实习前后对针灸操作技术的掌握、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建议,评估实习效果。结果通过1周系统针对性培训,学生可掌握针刺操作技能,对设置的教学方法接受程度高,以病种为中心的中医临床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到提高,获得较为满意的实习效果。结论以规范的操作技术教学为目标,并以临床病种为中心,引入针灸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分析中西医临床治疗针灸门诊常见病种诊疗思维可以让不同教学背景的国际医学专业人士在较短时间掌握简单的临床病种针灸诊疗技术,获得满意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
实习教学
教学评价
教学改革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reform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量的调节作用: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35
2
作者
童娟
郭泳梅
何颖
李桂元
陈昉
姚红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46-850,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课题项目:20100308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20111258
文摘
目的:验证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安慰组(14例)。在规定的有氧运动训练基础上分别予以治疗针(治疗组)及安慰针(安慰组)治疗,穴取膻中、乳根、关元、中脘、天枢等,安慰针不刺入体内。每周治疗2~3次,共治疗5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值、运动时间值、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变化,及肺通气功能中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生存质量评分(SGRQ)变化。结果:运动耐量:两组间6-MWD、运动时间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优于安慰组;治疗组治疗后VO2max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通气功能:两组间FEV1%、FEV1/FVC、MVV%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组。SGRQ评分:治疗组治疗后SGRQ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量,并可缩短有氧运动训练的起效时间。而且,针刺配合有氧运动训练可更有效地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针刺疗法
肺康复
运动耐量
Key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stable phase
acupuncture therap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olerance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香港高校生针灸学短期实习效果评价及分析
李桂元
童娟
何颖
苏俊龙
刘昌盛
陈建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量的调节作用:随机对照研究
童娟
郭泳梅
何颖
李桂元
陈昉
姚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