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性早搏Lown分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董丽妍 段成城 郑美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81-1382,共2页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Lown分级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own分级将0级47例纳入A组,Ⅰ~Ⅱ级16例纳入B组,Ⅲ~Ⅴ级27例纳入C组,比较3个组患者间C反应蛋白(CRP)与...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Lown分级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own分级将0级47例纳入A组,Ⅰ~Ⅱ级16例纳入B组,Ⅲ~Ⅴ级27例纳入C组,比较3个组患者间C反应蛋白(CRP)与平均脉压指数(PPI)水平。结果 B组患者CRP水平为(15.9±3.6)mg/L ,PPI为0.46 ± 0.05,其水平明显高于 A 组的(13.5 ± 3.1)mg/L 与0.41 ± 0.06;而C组CRP水平为(18.4±4.1)mg/L ,PPI为0.53 ± 0.07,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Lown分级与CRP、PPI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Lown分级可反映AMI患者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早搏 C反应蛋白 平均脉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与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高成 钟建勤 +3 位作者 陈超联 杨贞文 罗小春 郭瑞生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与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行脉搏波速与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脉搏波速(PWV)水平分为A组(<13m/s)、B组(13~17m/s)、C组(17~21m/s)、D组(21m/s)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随着PWV增大心律失...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与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行脉搏波速与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脉搏波速(PWV)水平分为A组(<13m/s)、B组(13~17m/s)、C组(17~21m/s)、D组(21m/s)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随着PWV增大心律失常(房早外),心肌缺血发生率呈增大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与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波速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主动脉不同节段缓冲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高成 杨鹏麟 王品晓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主动脉不同节段动脉缓冲功能(弹性)的变化。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30例,血压正常对照组30例)患者在冠脉造影中被测量主动脉不同节段动脉搏波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主动脉远...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主动脉不同节段动脉缓冲功能(弹性)的变化。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30例,血压正常对照组30例)患者在冠脉造影中被测量主动脉不同节段动脉搏波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主动脉远心节段端的脉搏波速度显著高快于近心端的(P<0.01),高血压组近、远心端的差值较对照组的更显著[(3.6±1.7)m/s:(1.6±1.3)m/s,P<0.01]。结论:老年人主动脉不同节段的弹性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弹性减低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主动脉 心脏导管插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的研究
4
作者 董丽妍 段成城 +1 位作者 温武金 郑美梅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特点。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月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从体检者中抽取57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血气分析测定健康者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动脉血...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红细胞内外血气变化特点。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月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从体检者中抽取57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血气分析测定健康者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动脉血酸碱指标pH(PeH)、PCO2(PeCO2)、PO2(PeO2)、HCO3-(HeCO3-),采用冰融法测定红细胞内酸碱指标pH(PiH)、PCO2(PiCO2)、PO2(PiO2)、HCO3-(HiCO3-)。比较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与健康者的动脉血红细胞内外酸碱指标差异以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红细胞内外酸碱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①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PeH低于健康组(P<0.05),PiH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PeH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PiH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H、PiH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心衰竭组治疗后PeO2、PiO2仍低于健康组(P<0.05),PeCO2、HeCO3-、PiCO2、HiCO3-仍高于健康组(P<0.05),但治疗后血红细胞内外酸碱指标差值△pH、△PCO2、△PO2、△HCO3-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H、△PCO2、△HCO3-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在病理情况下细胞内外酸碱出现逆向改变,血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程度加大,治疗缓解后血红细胞内外酸碱度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血气 变化 酸碱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量脉搏波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5
作者 孙高成 杨鹏麟 +1 位作者 王品晓 钟建勤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31-533,541,共4页
目的评价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法测量脉搏波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方法行冠脉造影患者50例,测量主动脉两定点距离L,并与体表不同标志做相关性分析。测量脉搏波传递时间(PWT1),脉搏波速(PWV1)=L/PWT1,此40例患者行DTI法测量电-机械时间(EMT... 目的评价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法测量脉搏波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方法行冠脉造影患者50例,测量主动脉两定点距离L,并与体表不同标志做相关性分析。测量脉搏波传递时间(PWT1),脉搏波速(PWV1)=L/PWT1,此40例患者行DTI法测量电-机械时间(EMT)、左室射血前期(PEP)、脉搏波传递时间(PWT2),PWT2=EMT-PEP,PWV2=L/PWT2,两种方法测得PWT1与PWT2,PWV1与PWV2分别行直线相关分析;上述主动脉两定点距离与体表长度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WT1为(24±9)ms,PWT2为(24±9)ms,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显著相关性(r=0.91,P<0.01)。PWV1为(14±5)m/s,PWV2为(14±5)m/s,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亦具有高度相关性(r=0.92,P<0.01),上述主动脉两定点距离与胸骨角至胸骨体下缘长度2倍加1cm的相关系数为0.90,而且这两组数据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TI法可做为无创测量PWT方法,选用胸骨角至胸骨体下缘长度2倍加1cm做为主动脉段长度估计值测得的PWV值是准确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 脉搏波速 动脉导管插入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与左室结构的相关性
6
作者 孙高成 王方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波速(pulse wave velocity,PWV)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脉搏波速,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PWV水平:<13.0m/s、13.0~16.9m/s、17.0~20.9m/s、≥21m/s,分为A、B、C、D4个组。结果... 目的探讨脉搏波速(pulse wave velocity,PWV)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脉搏波速,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PWV水平:<13.0m/s、13.0~16.9m/s、17.0~20.9m/s、≥21m/s,分为A、B、C、D4个组。结果左室质量指数(LVMI)随着PWV增大呈增大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结构异常与PWV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波速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倩 段成城 +3 位作者 黄丽萍 韩静 全望华 丁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分析sRAGE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组织的病理特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分析sRAGE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组织的病理特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包括33例妊娠期高血压和42例子痫前期)及55例正常孕妇血清sRAGE水平。结果HE染色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基底膜增厚,基底纤维素样坏死,绒毛间质水肿,绒毛内血管减少,蜕膜组织内螺旋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蜕膜组织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sRAGE水平[(287.6±36.5)ng/L]明显低于正常孕妇[(312.8±53.7)ng/L](P〈0.01),子痫前期孕妇血清sRAGE水平[(281.9±19.7)ng/L]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93.6±20.3)ng/L](P〈0.05)。结论HE染色病理诊断证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sRAGE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血清sRAGE水平有可能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可溶性 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