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5
1
作者 华沪玮 黄炯强 雷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和相关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 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 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除 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 ,其余均镜下手术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和相关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 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 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除 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 ,其余均镜下手术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可行的 ,关键在于手术者是否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 ,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病 胆囊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的相关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才明 黎绍基 何健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2.9%,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76.2%,73.0%和55.6%,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KI67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胆囊炎的胆囊切除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炜 刘猛 沈浩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97-219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强生Ultracision scalpel system Gen04超声刀不分离胆囊床、不解剖胆囊三角的胆囊切除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期间27例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超声刀一期切除胆囊的临床治疗经验。结... 目的:探讨使用强生Ultracision scalpel system Gen04超声刀不分离胆囊床、不解剖胆囊三角的胆囊切除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期间27例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超声刀一期切除胆囊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疼痛即明显缓解,1~3d后体温、白细胞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后引流管放置3~7d,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访1~5年,脂肪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均在6个月后逐渐恢复,但未发现结石复发、胆道狭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发生。结论:伴有严重感染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使用超声刀不分离胆囊床、不解剖胆囊三角的胆囊切除是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胆囊切除 超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下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才明 黎绍基 何健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50-1851,共2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患者乳管镜下的病变特征。方法采用乳腺导管镜对4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和记录,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不同乳头溢液性疾病病变导管内的表现。结果乳腺导管炎11例,镜下表现为:病变管壁局部或广泛充...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患者乳管镜下的病变特征。方法采用乳腺导管镜对4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和记录,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不同乳头溢液性疾病病变导管内的表现。结果乳腺导管炎11例,镜下表现为:病变管壁局部或广泛充血、水肿,管壁欠光滑、弹性稍差,管腔内有较多渗出物;乳腺导管扩张7例,表现为:病变管腔扩张而且通畅、管壁光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27例,表现为:病变管壁上结节样隆起性病变,较为规则,表面光滑,病变以外管壁弹性好;乳腺癌4例,表现为:病变管壁上不规则的隆起性病变,沿内壁纵向生长形成桥样结构,管壁僵硬失去弹性。结论乳头溢液患者的乳管镜下特征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并且对疾病的治疗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乳管镜 病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范慧光 华沪玮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 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手术 ,以探讨内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切除术。方法 切口选择在胸骨切迹上 1 0cm ,在内镜辅助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结果 完成 2 0例 ,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结论 内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切除术是手术治... 目的 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手术 ,以探讨内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切除术。方法 切口选择在胸骨切迹上 1 0cm ,在内镜辅助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结果 完成 2 0例 ,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结论 内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切除术是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伟 杨德民 +4 位作者 郑文博 梁子敬 林俊敏 吴颉 李云峰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64例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小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切口感染,无吻合口...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64例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小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切口感染,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而安全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Ⅰ期切除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5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夏同义 刘安重 +1 位作者 郑文博 高进 《腹部外科》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误诊,由妇科发现后腹膜肿瘤而转我科。手术治疗142例(良性肿瘤79例,恶性肿瘤63例),其中完整切除124例(87....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误诊,由妇科发现后腹膜肿瘤而转我科。手术治疗142例(良性肿瘤79例,恶性肿瘤63例),其中完整切除124例(87.3%)。11例因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常以腹部肿块为首要表现,应用B型超声、CT、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关键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吻合环在老年大肠手术中应用的前瞻随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炯强 雷建 胡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吻合环(BAR)在老年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年收治的182例大肠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吻合环组与缝线组,吻合环组与吻合器组(直肠),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作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吻合环(BAR)在老年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年收治的182例大肠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吻合环组与缝线组,吻合环组与吻合器组(直肠),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吻合环组比缝线组明显缩短,而和吻合器组无区别;在两组中,吻合环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快,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生物可吸收吻合环在老年大肠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老年大肠手术常规的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吻合环 结肠吻合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无疤痕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建 华沪玮 +1 位作者 黄炯强 范慧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介绍应用腹腔镜作颈部无疤痕甲状腺孤立的良性肿瘤切除术。方法 于乳晕上缘、胸骨旁作小切口导人腹腔镜及配套设施,建立人为操作空间进行内镜操作切除肿物。结果 15例病人均达到预期疗效,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作甲状腺手术... 目的 介绍应用腹腔镜作颈部无疤痕甲状腺孤立的良性肿瘤切除术。方法 于乳晕上缘、胸骨旁作小切口导人腹腔镜及配套设施,建立人为操作空间进行内镜操作切除肿物。结果 15例病人均达到预期疗效,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作甲状腺手术具有美容、创伤小、术野清晰、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甲状腺手术 疤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微创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慧光 华沪玮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61-361,共1页
目的 以探讨内镜微创甲状腺切除术的要点及效果 .方法 切口选择在胸骨切迹上 1 0cm ,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结果  2 0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 .结论 内镜微创甲状腺切除术是一有效方法 。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黎绍基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63-365,共3页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转化后有多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变化 ,不同的基因如 p5 3基因和APC基因突变引起不同的细胞内变化 ;在放化疗机制方面的研究初步表明肿瘤化放疗后的改变涉及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 ;在标志物的的研究方面发现了 3个较特异的标志物———S10 0A8、S10 0A9、S10 0A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100 癌蛋白 蛋白质组技术 肿瘤 APC基因 制方 二维凝胶电泳 信号传导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建 陈远光 黎绍基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乳腺癌患者AT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勤业 黄炯强 雷建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0期857-858,共2页
目的研究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的安全性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201例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ATC(吡柔吡星、紫杉醇、环磷酰胺)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201例患者中CR... 目的研究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的安全性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201例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ATC(吡柔吡星、紫杉醇、环磷酰胺)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201例患者中CR148例,PR42例,总有效率94.5%。无进展病例,主要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全组没有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对于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使用ATC方案化疗可以使原发灶明显缩小,能够为预测术后化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并且安全可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的体会
14
作者 华沪玮 雷建 黄炯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 65岁以上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T型管引流术 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T型管引流是可行...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 65岁以上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T型管引流术 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T型管引流是可行的 ,关键是术者是否已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胆总管探查 腹腔镜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后续治疗
15
作者 周才明 黎绍基 何健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44-345,349,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诊断后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乳管镜对51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并根据乳管镜下的不同表现特征实施治疗。乳头溢液性疾病的乳管镜下病变表现特征可分为隆起性病变和非隆起性病变,隆起性病变又...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诊断后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乳管镜对51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并根据乳管镜下的不同表现特征实施治疗。乳头溢液性疾病的乳管镜下病变表现特征可分为隆起性病变和非隆起性病变,隆起性病变又分为结节状隆起和不规则隆起。本组结节状隆起29例,采取病灶局部切除23例,单纯乳腺切除6例;不规则隆起1例,病灶切除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后按恶性肿瘤的原则治疗;非隆起性病变21例,行乳管镜下冲洗治疗18例,3例有血性病变导管及其所属小叶切除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乳腺癌后按恶性肿瘤治疗。结果51例随访6~21个月,平均14个月,B超及胸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乳管镜下的病变表现特征是乳头溢液性疾病制定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乳管镜 病变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雷大钊 雷建 +2 位作者 黄炯强 柯传烽 何健标 《临床医学工程》 2008年第12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因变量)和8个可能复发因素(自变量)进行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被选入方程...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因变量)和8个可能复发因素(自变量)进行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被选入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13.98、-9.33、4.49、-11.27;标准回归系数为:-0.37、-0.31、0.18、-0.16.方程的F=189.18,P<0.05;决定系数R2=0.92,复相关系数R=0.96。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年龄和细胞分化程度影响乳腺癌手术后复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华勇 郭伟 +7 位作者 杨德民 陈远光 梁子敬 林俊敏 陈贵斌 韩洁韵 李云峰 吴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困难,且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其原发...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困难,且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其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本组病例经紧急抗休克治疗后,手术治疗59例,治愈41例(69.5%);非手术治疗16例,治愈5例(31.2%),两组治疗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75例患者病死率为38.7%(29/7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58.6%(17/29)。治疗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比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6%(27/75)和32%(24/75)。结论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对策应首先积极抗休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手术,注意控制感染并早期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感染性休克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治价值
18
作者 郭伟 陈远光 +3 位作者 林俊敏 梁子敬 邓宇 尹朝晖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疗价值。方法:对6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早期鼻饲注入76%泛影葡胺注射液5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在肠管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和程度。结...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疗价值。方法:对6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早期鼻饲注入76%泛影葡胺注射液5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在肠管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和程度。结果:65例患者中,46例造影剂在6~24 h内到达结肠,出现排便排气,肠梗阻症状缓解,给予保守治疗;另19例鼻饲泛影葡胺24 h后仍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而行手术治疗,6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应用于胃肠道造影对明确粘连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良性肝内胆管狭窄的现状及进展
19
作者 侯湘德 刘衍民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 肝内胆管狭窄 良性 胆肠吻合术 外科处理 切开整形 肝叶切除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后基因组时代肿瘤学研究的重点。激光捕获微切割、蛋白质芯片、同位素包被亲和标记等新技术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其在各种癌症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组技术给肿瘤标志物筛选和个体化治疗等领域带来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肿瘤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芯片 同位素包被亲和标记 靶蛋白芯片 生物信息学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