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标清 李云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38-240,共3页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经手术、放化疗等治虎其死亡率和复发率仍然很高,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喉癌是由正常上皮增生演变为原位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其中包括一个...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经手术、放化疗等治虎其死亡率和复发率仍然很高,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喉癌是由正常上皮增生演变为原位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其中包括一个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的阶段。喉癌前病变是喉癌变的中心环节之一,它既可以恶变转化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前病变 中医药研究概况 恶性肿瘤 上皮增生 癌前状态 头颈部 发病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中医治疗感染及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侯杰 李馨 +4 位作者 姚凌锋 陈晓旗 刘芳芳 周岁锋 赖海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总结纯中医治疗感染及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7月中医经典科收治的降钙素原(PCT)>2ng/mL、经纯中医治疗有效的感染及脓毒症住院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诊断、治疗方法,入院及出院时的炎症指标... 目的:总结纯中医治疗感染及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7月中医经典科收治的降钙素原(PCT)>2ng/mL、经纯中医治疗有效的感染及脓毒症住院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诊断、治疗方法,入院及出院时的炎症指标PCT、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比(N%),血培养结果等。全程未使用抗菌素。结果:经治疗后痊愈出院41例、好转出院1例。平均住院时间(5.57±2.70)d。所有患者入院第4天时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并存在显著性差异;出院时体温均恢复正常。结论:纯中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及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中医 感染及脓毒症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中山地区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冰 蒋丽芳 郭应军 《广西中医药》 202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总结广东中山地区心房颤动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中药防治房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房颤中心数据库房颤患者2 100例为房颤组,记录临床症状、性别、年龄、合并病、中医证型;另收集房颤中心数据库筛查出的80... 目的:总结广东中山地区心房颤动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中药防治房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房颤中心数据库房颤患者2 100例为房颤组,记录临床症状、性别、年龄、合并病、中医证型;另收集房颤中心数据库筛查出的800例非房颤人员为非房颤组,进行中医体质辨证,对比两组中医辨证证型。结果:非房颤组中医证候以实火证和湿阻证比较多,其次为气虚证、阴虚证、血虚证、阳虚证,最少为血瘀证。房颤组占比最高为湿阻证,其次为实火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而阳虚证、血虚证较少。结论:岭南地区房颤患者中医证候具有一定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中山 心房颤动 中医证候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肩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大伟 何伟 +2 位作者 吴宇峰 唐剑邦 吴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1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针对冻结肩中医证型的辨证与分布情况进行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79-2016年间多个数据库有关冻结肩中医证型的研究文献,通过对中医复合证型进行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的统计分析,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各种复合证... 目的针对冻结肩中医证型的辨证与分布情况进行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79-2016年间多个数据库有关冻结肩中医证型的研究文献,通过对中医复合证型进行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的统计分析,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各种复合证型进行合理拆分并运用聚类分析归纳总结,以明确冻结肩临床应用适宜的证型体系。结果经文献检索及排除、纳入标准分筛后共有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出现证型共25种,涉及冻结肩病例数3392例,相关证型合理兼并后共得13种复合证型,数据统计比较后发现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出现频率较高,而复合证型进行两两拆分归纳后,共得到11种单证证型,经聚类分析可以聚成两类,第1类为风寒、寒湿、气滞、血瘀、气虚、血虚,此6组单证在冻结肩的辨证分型中有较大的意义。结论冻结肩各类报道中的中医证型离散性较大,根据文献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认为风寒湿痹、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是冻结肩的基本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冉旭 林凯旋 +1 位作者 安辉 缪灿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8期750-75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证型冠心病病人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期为冠心病辨证论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病人68例,根据血瘀症和痰浊症诊断标准分为血瘀组33例,痰浊组35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4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证型冠心病病人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期为冠心病辨证论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病人68例,根据血瘀症和痰浊症诊断标准分为血瘀组33例,痰浊组35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4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Hcy水平为(27.550±17.224)mmol/L,高于对照组(9.753±4.342)mmol/L(P<0.01);冠心病血瘀证组Hcy水平为(27.775±13.157)mmol/L,高于痰浊组(21.553±12.320)mmol/L(P<0.05)。结论Hcy水平升高程度可为冠心病的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浊证 血瘀证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岐江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诊断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濮欣 朱丽娟 +2 位作者 刘晓明 张灵芝 何宝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428-1429,共2页
目的调查中山市岐江区居民慢性病现状。方法对该区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死因及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64.03%,主要病种为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等;恶性肿瘤患病... 目的调查中山市岐江区居民慢性病现状。方法对该区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死因及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64.03%,主要病种为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等;恶性肿瘤患病率前三位依次是肺癌、鼻咽癌、肝癌;慢性非传染性病死因占全死因的77.26%。结论有效的干预手段防治慢性病应成为今后疾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岐江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濮欣 孔详廉 林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进行基线调查,了解本社区主要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针对所了解到的危险因素开展了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并监测其变化,评价其效果。结论开展慢性病... 目的探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进行基线调查,了解本社区主要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针对所了解到的危险因素开展了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并监测其变化,评价其效果。结论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必须以人为本,在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平台上,构建个人-家庭-社区防治网络,通过有效和廉价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 卫生教育 综合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术后中医证候聚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石传科 严志登 +2 位作者 罗明 李建明 徐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索急性阑尾炎术后中医证型,为术后辨证施治的规范化奠定基础;为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因急性阑尾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12 h即按照中医望、问、... 目的:探索急性阑尾炎术后中医证型,为术后辨证施治的规范化奠定基础;为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因急性阑尾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12 h即按照中医望、问、闻、切四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性阑尾术后的中医证候进行研究。结果: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主证为脾胃湿热证,包括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两型,可合并兼证为气滞证。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中医证候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术后 聚类分析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连乐燊 詹少锋 +4 位作者 叶小汉 陈少藩 宫静 陶海澜 周惠仪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5期72-76,82,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的ACO急性加重期患者,制定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因子等信息资料,统计及描述中医证候因...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的ACO急性加重期患者,制定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因子等信息资料,统计及描述中医证候因子的分布规律,并对中医证候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中医证候规律。结果:330例患者中出现了51个中医证候因子,频率较高的中医证候因子是气促、咯痰、咳嗽、痰多、喘粗息高;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涵盖69.5%的中医证候因子信息。结合聚类分析结果,ACO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4种,分别为痰热壅肺;风袭肺卫、内引痰浊;肺脾气虚;阳虚水饮;分布占比为32.4%、24.6%、23.5%、19.6%。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肾、肺卫;病性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候因子以痰饮证为主。结论:ACO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规律兼有哮喘和COPD的特征,更接近于AECOPD,但其风邪表证较AECOPD更为常见,虚证、表里同病较哮喘急性发作更为常见。临证应抓住ACO肺虚痰饮的主要病机,同时注意表里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急性加重期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艳娜 江静华 张灵芝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933例NAFLD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同时分析患者体质指数(BMI)、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LDL-C、HDL-C)、血糖(FPG)、...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933例NAFLD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同时分析患者体质指数(BMI)、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LDL-C、HDL-C)、血糖(FPG)、尿酸(UA)等NAFLD危险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933例NAFLD患者中,湿热质占327例,痰湿质占245例,血瘀质占178例,占全部病例的80.4%。痰湿质患者的ALT、AST、TC、TG、LDL-C、UA水平均较其它体质类型患者高。结论: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可能是NAFLD的主要体质类型,痰湿质更易出现ALT、AST、TC、TG、LDL-C、UA指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类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 血脂 血糖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辅助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传科 严志登 +2 位作者 罗明 徐丹 汪峰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收集乳腺癌辅助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确立其中医证候,以指导辨证治疗。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乳腺专科行辅助化疗后出现3、4度骨髓抑制的患者34例,采集其中医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行聚类... 目的:收集乳腺癌辅助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确立其中医证候,以指导辨证治疗。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乳腺专科行辅助化疗后出现3、4度骨髓抑制的患者34例,采集其中医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行聚类统计分析,探究其所属证候。结果:该类患者证候群聚为两类时表现为气血两虚证和脾肾亏虚证;对聚类结果再截取为一类时表现为气虚证。结论:乳腺癌辅助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急症的证型为气虚证,参考《中医量化诊断》后认为,该气虚证为气虚之至极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重度骨髓抑制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中山市27062例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状况的临床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娟 周小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对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普通人群EB病毒感染状况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保健中心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单位集体体检血样27062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验血清EBV4fH关抗体,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E... 目的对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普通人群EB病毒感染状况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中山市中医院保健中心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单位集体体检血样27062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验血清EBV4fH关抗体,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EB病毒感染率及不同年龄段EB病毒感染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在检测到人群中,EB病毒感染率为1.09%,其中男性感染率1.33%,女性感染率0.73%;x2=21.8522,P〈0.01。50-59岁、60~69岁年龄段EB病毒感染率较20-29岁、30-39岁、40-49岁年龄段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鼻咽癌高发区中山市,普通人群EB病毒感染率为1.09%,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感染;中老年感染率较高,应加强该年龄段EB病毒感染者的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感染状况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市岐江社区恶性肿瘤防治规划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灵芝 朱丽娟 刘晓明 《中国社区医学》 2007年第1期22-23,共2页
总结34年中山市三级防癌网工作经验,结合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分析辖区存在癌症相关致病因素和社区资源,提出“三、三制”对癌症进行防治管理,是现阶段社区服务可行办法。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决策者提供肿瘤... 总结34年中山市三级防癌网工作经验,结合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分析辖区存在癌症相关致病因素和社区资源,提出“三、三制”对癌症进行防治管理,是现阶段社区服务可行办法。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决策者提供肿瘤社区防治模式,从而使社区癌症防治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提高治愈率和从病因防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社区综合防治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晓霞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对2012年随机抽取的8560份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问题为:护理记录不完整,记录不及时,缺乏中医专科内涵,医护记录不一致,无连续动态观察病情,辨证与施护有误,漏记及缺项。通过分析护理文书... 对2012年随机抽取的8560份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问题为:护理记录不完整,记录不及时,缺乏中医专科内涵,医护记录不一致,无连续动态观察病情,辨证与施护有误,漏记及缺项。通过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提高了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减少了因书写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的护理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文书 护理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肠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幸林子 方灿途 +3 位作者 孟金成 李晶 庄娟娜 梁嘉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认为放射性肠炎的主要病位在肠腑,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辨证分型主要为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尤其以前两者居多;辨证内服用药原则为补泻兼施、寒温并用;放射性肠...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认为放射性肠炎的主要病位在肠腑,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辨证分型主要为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尤其以前两者居多;辨证内服用药原则为补泻兼施、寒温并用;放射性肠炎的中医外治法显示了一定的优势,中医外治法包括保留灌肠、热熨法、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等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肠炎将为今后放射性肠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中医疗法 湿热内蕴型 脾胃虚弱型 脾肾阳虚型 中医外治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黄斑水肿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嘉慧 陈一兵 +3 位作者 翟楠 张月 曾东兴 胡珊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14-1517,153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黄斑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黄斑水肿的文献,筛选出组方明确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获72首方剂,涉及中药120味。药物性味以甘温为主,主要归...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黄斑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黄斑水肿的文献,筛选出组方明确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获72首方剂,涉及中药120味。药物性味以甘温为主,主要归肝、脾、心、肾经。使用频次≥1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25味,其中以茯苓的使用频次最高。演化得出8个核心组合,聚类得到4首新处方。结论治疗黄斑水肿的方剂组方以活血利水为主多用甘温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模式对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池科德 吴俊哲 +3 位作者 严坚强 曹振文 孙奎 曹浩坤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下采用清热祛湿通络中药内服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及膳食指引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36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治疗组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下采用清热祛湿通络中药内服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及膳食指引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36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治疗组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释片口服治疗同时予中药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释片口服治疗,两组秋水仙碱用药时间为24小时,随后两组均停止使用秋水仙碱治疗,两组继续使用双氯芬酸缓释片治疗,治疗组继续予中药内服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治疗,两组疗程共3天。通过VAS评分、血沉、CRP的水平变化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头12小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79.4%;治疗后3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8.8%;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的24小时及第3天时,治疗组的ESR、CRP水平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清热祛湿通络法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联用可在有效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同时具有缩短病程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治疗模 清热利湿通络法 石膏止痛软膏 痛风关节炎 急性 膳食指引
原文传递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关系的探讨
18
作者 甘礼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3X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中医不同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血清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等被认为是较好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1]。近几年来我院对上述4项指标开展了联合检测,为探讨上述指...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中医不同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血清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等被认为是较好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1]。近几年来我院对上述4项指标开展了联合检测,为探讨上述指标与慢性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12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采血检测上述4指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PCIII、HA、IVC、LN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在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升高较为明显,尤以PCⅢ、HA水平较为突出,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湿热中阻型为56.75%,肝郁脾虚型分别为60.49%;肝肾阴虚型为75.48%,瘀血阻络型分别为80.31%,与湿热中阻及肝郁脾虚型比较均P【0.01。结论:慢性肝炎不同中医证型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上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中医证型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临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池科德 吴俊哲 +3 位作者 周兴茂 黄福立 刘永皑 王伟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临床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比较2组实习...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临床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比较2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对带教工作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成绩分别为(85.42±2.16)分、(84.65±2.13)分、(87.62±2.24)分、(85.64±2.13)分,研究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成绩分别为(90.32±1.47)分、(93.15±2.14)分、(92.36±1.84)分、(91.45±2.16)分,研究组实习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3.33%(28/30)、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用于骨科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成绩,增加学生对带教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中医骨伤科 临床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乐霞 张华堂 +2 位作者 方灿途 孟金成 伍家鸣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辨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病机和“肝与大肠相通”学说有关,主要集中在“毒、痰、瘀、虚”四个方面,本质为虚实夹杂,辨证分型以湿热蕴结、脾肾亏虚、瘀毒内阻、肝肾两虚、气血两虚为主,...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辨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病机和“肝与大肠相通”学说有关,主要集中在“毒、痰、瘀、虚”四个方面,本质为虚实夹杂,辨证分型以湿热蕴结、脾肾亏虚、瘀毒内阻、肝肾两虚、气血两虚为主,尤其以湿热蕴结、脾肾亏虚居多,治疗当补泻兼施。中医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抗肿瘤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西医相互结合、各展所长将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中医 病机 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