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整体护理中风急性期30例效果与证型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群带 何咏群 +2 位作者 陈丽萍 卢玉梅 杜爱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研究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后效果与证型因素的关系 ,探讨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中风急性期病人实施辨证施护后各种证型的康复效果。方法 :用中医整体护理程序对 (观察组 )中风急性期 30例进行辨证施护 ,另 (对照组 ... 目的 :研究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后效果与证型因素的关系 ,探讨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中风急性期病人实施辨证施护后各种证型的康复效果。方法 :用中医整体护理程序对 (观察组 )中风急性期 30例进行辨证施护 ,另 (对照组 )实施功能制护理 30例。结果 :中经络者护理质量效果明显优于中脏腑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急性期 中医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患者急性期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萍 何咏群 +3 位作者 汤雪英 罗群带 杜爱华 卢玉梅 《南方护理学报》 2002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适用于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模式。方法 任选6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全部经CT或MR确诊),将住院号为双数者列为观察组,住院号为单数者列为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整体护理康复计划,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 探讨适用于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模式。方法 任选6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全部经CT或MR确诊),将住院号为双数者列为观察组,住院号为单数者列为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整体护理康复计划,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就其两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采用EPI6.O统计学软件进行:Ridit分析,Z=5.057,P<O.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整体护理能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期 中医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冰片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沈强 刘亚敏 张赐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研究麝香、冰片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的 4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表达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治疗组、... 目的 :研究麝香、冰片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的 4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表达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治疗组、尼莫通组缺血区域可见ICAM - 1明确表达于脑微血管内皮 ,而在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未见ICAM - 1表达 ,麝香、冰片 (治疗组 )能明显减少ICAM - 1表达 ,与模型组、尼莫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麝香、冰片可通过抑制ICAM - 1的表达 ,从而抑制多形核白细胞黏附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中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冰片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2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银环 林兴栋 +3 位作者 程静 王志花 戚淑娟 钟嘉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疮 阴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丽萍 陈倩维 +1 位作者 杜爱华 刘满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索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脑卒中伴偏瘫患者 6 4例 ,按拟定的康复训练计划给予训练 ,对比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所有偏瘫肢体的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目的 :探索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脑卒中伴偏瘫患者 6 4例 ,按拟定的康复训练计划给予训练 ,对比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所有偏瘫肢体的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入院时与出院时肌力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通过肢体康复运动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ADL训练 ) ,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 ,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T半导体激光鼻腔照射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丽萍 林兴栋 +3 位作者 廖莉琴 宫育卓 杜爱华 刘满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63-2463,2467,共2页
对10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加SLT半导体激光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两种方法均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但激光治疗组血流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激光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疗效。
关键词 SLT半导体激光 鼻腔照射 血液黏滞度 血流流变学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抑郁状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亚敏 沈强 +1 位作者 彭皓均 徐秋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61-262,284,共3页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97例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评定,其中焦虑抑郁状态的CHB患者42例,无焦虑抑郁状态的CHB患者55...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97例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评定,其中焦虑抑郁状态的CHB患者42例,无焦虑抑郁状态的CHB患者55例,均以补肾清毒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变化。结果:焦虑抑郁状态CHB患者与无焦虑抑郁状态CHB患者治疗后血清HBV 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及ALT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状态对CHB患者HBeAg阴转及ALT的恢复正常具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抑郁状态 肝炎 乙型 慢性 补肾清毒法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仕昌教授辨治岭南温病“时邪类疟”证经验介绍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兴栋 钟嘉熙 刘仕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29-1330,共2页
刘仕昌老教授是岭南著名温病学家,文章就刘老在岭南温病“时邪类疟”证临床辨治中力主“清透兼施”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时邪类疟 刘仕昌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热透疹法治疗成人麻疹18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兴栋 杨德福 +2 位作者 于征淼 钟嘉熙 彭胜权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4-225,共2页
运用吴鞠通宣肺泄热透疹法 (发疹前期及出疹期用银翘散加减 ,恢复期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治疗成人麻疹 18例 ,结果痊愈 17例 ,好转 1例。认为运用中医温病理论治疗成人麻疹 ,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
关键词 临床疗效 泄热透疹法 治疗 成人 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清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皓均 沈强 +3 位作者 刘亚敏 徐秋英 吴彦 王丹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的变化,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血清HBV DNA>105拷贝/mL且无其他肝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HB患者49例。其中补肾清毒法治疗组28例,核苷类... 目的:观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的变化,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血清HBV DNA>105拷贝/mL且无其他肝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HB患者49例。其中补肾清毒法治疗组28例,核苷类似物治疗组21例,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均从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HLA-DR、CD80、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DC的自体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定IL-12、IL-10的水平。结果:CHB患者DC的扩增数量、速度低于正常人。CHB患者治疗后HLA-DR、CD80、CD83、CD86的表达均高于治疗前,补肾清毒法组HLA-DR、CD80、CD86表达率高于核苷类似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DC自体混合淋巴反应中刺激能力较治疗前升高,但仍低于健康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和正常人DC上清液中IL-10的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液中IL-l2的量两组经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毒法能改善DC的表型表达率和抗原递呈能力及其分泌功能,部分恢复CHB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补肾清毒法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丽萍 卢玉梅 +2 位作者 陈倩维 蔡海云 龙可红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SLE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口服中药和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临床分型予以辨证施护和情志护...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SLE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口服中药和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临床分型予以辨证施护和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可缓解SLE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草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8例恙虫病临床报导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雪春 杨德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恙虫病8例,结果除1例入院两天后死亡外,其余均治愈。认为:中医根据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按“暑湿”分初、中、末三期进行辨证论治,配合西医抗立克次体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特别对于伴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的患...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恙虫病8例,结果除1例入院两天后死亡外,其余均治愈。认为:中医根据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按“暑湿”分初、中、末三期进行辨证论治,配合西医抗立克次体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特别对于伴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的患者,能减轻病情,缩短病程,避免或减轻西药的副作用,较单用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石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21例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银环 吴智兵 +5 位作者 钟嘉熙 林兴栋 刘亚敏 杨德福 于征淼 葛文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6,共2页
对21例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西医予抗感染、补充电解质及能量合剂等对症处理,中医以祛暑化湿、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为法,方用王氏连朴饮和藿香正气散加减。全部患者均于治疗3~5d后痊愈。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法治疗偏头痛浅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现伟 吴宣富 何玉琴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92,共2页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常因外感、情绪紧张、劳累等诱发,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头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笔者认为,风、痰、瘀痹阻脑络,脉络不通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以散邪通络、化痰...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常因外感、情绪紧张、劳累等诱发,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头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笔者认为,风、痰、瘀痹阻脑络,脉络不通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以散邪通络、化痰通络、活血通络为法,每获良效,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通络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温疫类温病治疗用药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征淼 陈晶 +1 位作者 赵光锋 钟嘉熙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温疫类温病是指由疠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温疫类温病治疗用药一般仍应遵循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温病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对于特殊的病证,... 温疫类温病是指由疠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温疫类温病治疗用药一般仍应遵循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温病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对于特殊的病证,古代医家常使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温疫类温病用药独具特色,不但有别于内伤杂病或伤寒,而且有别于其他温病,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本文将论述其治疗用药特点,具体包括创立新的治则治法、选用猛烈药味、增大药物用量等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温疫 辨证论治 中医治法 方药
原文传递
浅谈清热泻火法治疗中风谵妄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征淼 陈晶 +1 位作者 赵光峰 张敏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近代部分医家以清热泻火法为主治疗中风,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热毒是中风病的本质病机,十分重视火热在中风中的意义;另一种是将清热泻火法专用于中风病的特定情况,例如运用黄连解毒汤对中风后高热的治疗。笔者将清热泻火... 近代部分医家以清热泻火法为主治疗中风,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热毒是中风病的本质病机,十分重视火热在中风中的意义;另一种是将清热泻火法专用于中风病的特定情况,例如运用黄连解毒汤对中风后高热的治疗。笔者将清热泻火法用于治疗中风谵妄证。谵妄是中风病中的严重情况,既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同时也是即将恶化的先兆。特别是在进展性脑梗死中,谵妄之后可有病情进展,患者由兴奋转为抑制、昏迷,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临床问题。镇静剂常很难控制这类谵妄,若使用剂量大常常使血压下降,以致脑灌注血量下降,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应以使用清热泻火中药为主进行治疗,可获良效,而且很安全。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谵妄 清热泻火 治法探讨
原文传递
钟嘉熙教授治疗发热病症验案举隅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银环 程静 +1 位作者 林兴栋 钟嘉熙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教授从事教学、临床、科研3...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教授从事教学、临床、科研3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热病、神经系统及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受益匪浅,兹将其辨治发热病症验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辨证论治 钟嘉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文华 于征淼 吴智兵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7期139-140,共2页
目的报告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扩展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方法根据生化、影像等及时确诊,给予抗癫痫、降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结果取得理想疗效。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 目的报告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扩展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方法根据生化、影像等及时确诊,给予抗癫痫、降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结果取得理想疗效。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单纯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及时合并降糖、纠正酮症酸中毒,才能控制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复杂部分性发作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虚毒蕴是慢性乙肝主要病理基础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朝曦 刘平华 林怀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防治慢性乙肝,我们根据大量乙肝临床资料,从正气不足、湿热疫毒方面探讨慢性乙肝发病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索直观化、量化的依据来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
关键词 乙肝 气虚毒蕴 病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仕昌教授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亚敏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12,共2页
刘仕昌教授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刘亚敏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泻下,刘仕昌中风又名卒中,其发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轻者偏瘫,重者危及生命,历代医家均视为疑难之证。刘仕昌教授治疗中风,立法明确,用药... 刘仕昌教授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刘亚敏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泻下,刘仕昌中风又名卒中,其发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轻者偏瘫,重者危及生命,历代医家均视为疑难之证。刘仕昌教授治疗中风,立法明确,用药精当,灵活变通,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 刘仕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